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财会职务 > 审计师

审计师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内部控制测评

栏目: 审计师 / 发布于: / 人气:1.25W

导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并保证其有效实施是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审计人员的责任是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我们一起来看看审计师宏观经济学中的内部控制测评内容吧。

审计师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内部控制测评

● 内部控制测评的步骤和方法

审计人员进行内部控制测评分为下列四个步骤:

  1.调查了解内部控制,并做出相应记录。

(1)询问(2)检查(3)观察(4)追踪有关业务的处理过程。

常用的方法有文字说明法、调查表法和流程图法。

  2.对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评价,评估控制风险。初步评价的内容包括健全性和合理性两个方面

  3.如果决定依赖内部控制,实施内部控制测试。

它是在调查了解内部控制设置状况的基础上,对其执行的有效性所进行的测试,因此也常被称为遵循性测试。(注意初步评价时针对健全性和合理性)

(1)内部控制测试的方式。一是业务程序测试(简称业务测试)(纵向的内部控制测试);二是功能测试(横向的内部控制测试)

(2)内部控制测试的范围。理论上讲,范围越大,提供的证据就越充分。但在审计实务中,内部控制测试的范围并不是越大越好,它要受到审计效率和审计成本的制约。

(3)内部控制测试的方法。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检查、询问、观察、重新操作等方法来测试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没提到分析、重新计算)

  4.对内部控制进行再评价

(1)低控制风险。此种情况表明内部控制健全且执行情况良好。审计人员可以较多地依赖、利用内部控制,并相应减少实质性审查的'数量和范围。

(2)中等控制风险。

(3)高控制风险。此种情况表明内部控制设置极不健全,或虽设计了良好的内部控制,但却未予有效执行,从而导致经济业务和会计资料大部分失控。审计人员无法信赖该单位的内部控制。此时,审计人员通常要对经济业务和财务报表项目实施较为详细的实质性审查,以获得支持审计结论的足够证据。

若审计人员认为内部控制完全不能预防或发现错误,就应将控制风险定为100%。

● 内部控制测评结果的利用

1.确定实质性审查的性质、范围、重点和方法。

这是审计人员运用内部控制、实施内部控制测试的直接原因,也是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的要求。

2.提出改进内部控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