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电商产业园企业入驻难和流失率高问题分析

栏目: 电子商务师 / 发布于: / 人气:2.66W

导语:随着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各种孵化器、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孵化器与产业园为创业团队提供了多种支持,为促进创业、扶持创业做出了贡献。

电商产业园企业入驻难和流失率高问题分析

企业孵化器在中国也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它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支持,进而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

产业园是指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它的类型十分丰富,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等以及近来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

孵化器和产业园是有较大区别的:孵化器服务于初创企业,产业园则服务于已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孵化器大多提供给零散工位或者小面积空间,产业园通常会提供较大的办公空间;孵化器通常会提供保姆式的服务,而产业园提供的服务则相对较少。然而,从招揽创业企业入驻、扶持创业企业经营的角度看,孵化器和产业园的本质又是相同的,因此,在下文中,如无特殊说明,“孵化器”与“产业园”的文本含义并无区别。

因工作关系,我与众多产业园保持密切的联系。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产业园在经营中有着很大的困难,并且慢慢的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产业园之痛

在产业园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很多困难,如资金不足、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等,但是以我的走访交流看,最大的困难还是入驻团队不足和团队入驻之后又流失的现象,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省份,这种现象由为突出。

很多产业园经营者表示,园区入驻率很难达到80%,甚至有些不足60%。由于部分产业园的主要经济收入来自入驻团队租金,没有团队入驻或者团队入住率过低会严重影响产业园营业收入。

而即便顺利入驻的团队,在3年之内也会流失50%,一部分流失到其他创业园区,更多的团队则会流失到北京、广州等经济相对发达、创业氛围相对热烈的地区。对于这种流失,很多创业园区的管理者表示无奈:园区为吸引入孵团队通常会提供减免租金、提供服务等优惠条件;入孵团队在优惠条件的扶持下健康成长,在可以回报产业园时却又选择了离开。使得产业园陷入了补贴-流失-更大力度的补贴-继续流失的尴尬循环。

  二、原因解析

团队入驻难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如创业环境薄弱、经营方式单一、入孵条件过高等。

第一,在很多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创业环境并不理想。创业者大多对创业缺乏理解,很多地区对创业的认识还停留在开个小店、加盟某个品牌连锁店的程度,缺乏真正具有创新意义的创业。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有创业冲动的创业者因为缺乏启动资金而却步不前,并不知道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获得启动资金。创业的人少,能够入孵产业园的企业基数就少,入驻率自然难以保证。

第二,很多孵化器扮演了房东或者二房东的角色,很多产业园经营者把自己定位于房地产项目而不是创投产业服务者,产业园的经营模式停留在盖房--出租或者租房--转租的阶段。相比起直接租用写字楼来说,这种模式对于创业团队没有特别的吸引力。尽管入孵产业园比起直接租用写字楼会便宜一些,但也有明显的弊端:例如产业园的地理位置通常较为偏远,装修风格较为统一,生活设施不便等。所以,想要增加团队入孵,产业园就要转变这种粗狂原始的经营方式,真正的将自己定位为创投市场服务机构,为入孵团队提供有价值有特色的创投服务。

最后,很多孵化器一味追求“高大上”的创业项目,有些产业园动辄要求创业者有博士学位、海归背景、专利技术等;而本地创业团队本来就数量不足,能够具备如此高端条件的团队就更少,于是很多孵化器将目光盯向“北上广”经济发达地区的创业团队。

有意思的是,入驻团队不足与团队流失之间有一种隐隐的联系。产业园千方百计从北上广引入高端团队,给团队开出优厚的条件,不惜提供高额补贴。但是,产业园从未想过本地的环境常常并不适合这些团队的发展,导致团队并不能长久驻扎。

例如,某个中部省份为促进本地产业升级,大力引进域外先进企业,并开出优厚的政策条件。很多企业被政策吸引,纷纷到该市设厂或入驻产业园,然而经营一段时间后发现本地市场过小:以高端体育设施行业为例,当地市场年规模仅1亿元左右,只能支撑几家中等规模企业,但该市为了促进产业升级,一口气引进3家大型企业,总产能合计约10亿元。这些企业生产之后,发现当地及周边购买力严重不足,而运输到更远的省份销售则运输成本已经超过另开新厂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轰轰烈烈的产业园慢慢变得冷清,很多企业只是为了领取政府补贴,流于形式的设立一个面积不大的办事处或者工厂停工,工人遣送回家。

再例如,我曾帮助长沙某大型孵化器引入北京团队。该孵化器希望能从北京引入10家左右创业公司,给予优厚条件。所有同意入孵的团队都是看重了优惠条件,但是又感到长沙乃至湖南市场不能支撑企业发展,于是纷纷采取设立一个名义上的总公司的折中办法。所谓名义上的总公司,就是在长沙注册一个总公司,在北京注册一个分公司。名义上是长沙总部管辖北京分部,但事实上,公司所有核心成员及核心业务都在北京,长沙只是有1、2个雇员装装门面,只有在领导检查的时候,核心成员才会集体飞赴长沙。

另一方面,产业园为了吸引团队入驻,常常要为团队解决融资问题。而由于国内大部分投资机构集中在北上广深地区,所以产业园热衷于通过创业大赛、路演活动,从北京上海邀请投资人评审入孵的项目,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入孵团队取得融资。

然而,经过我们长期跟踪走访发现,大部分获得了这种融资的企业最终都选择离开本地孵化器,前往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究其原因在于:1、这些地区有更好的创业氛围和创业机会,以前团队缺乏相关了解,一旦拿到了资金后实际上多了一个信息渠道和途径,很容易被更好的氛围所吸引。2、北京创业团队众多,很容易找到合作伙伴和上下游产业链,甚至很多投资人投资目标就是为了形成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甚至不用跑市场,派CEO到投资人家里坐坐,吃顿饭就解决了进货渠道和销售对象的问题,当然愿意搬到离投资人更近的地方。3、北上广投资人众多,特别是北京,全国70%的投资事件发生在北京。企业搬到北京,有机会接触更多投资人,有利于下一轮融资。

例如我曾帮助洛阳某孵化器举办大型路演活动,并从北京邀请了5名知名机构投资人筛选项目。结果是,大部分本地项目不能符合投资人的投资标准,而极少部分的确优秀的项目在尽调阶段就被投资人就游说到北京发展。

  三、用本地的资金投本地的团队

从上述分析种,可以总结出目前孵化器经营中的两个方向上的失误。

1、不注重营造本地的创业氛围。孵化器具有很强的地理属性,首先吸引的一定是本地团队。如果本地创业团队少,市场基数过小,再盲目的上马新的园区,一定是僧多粥少的局面,企业入孵率一定会降低。因此,解决入孵率的根本措施,还是立足本地,将自己的定位从房地产项目经营商转变为创投市场服务商,为本地团队提供更多的创投服务,如创业培训讲座、创业思路分析、创业资金扶持、企业经营辅导、手续代办、税收减免等一系列的服务上来。

2、一味迷信北上广的资本。很多孵化器认为,没有北上广、一线投资人的投资,说出来不好听、不硬气、没面子,所以千方百计的引入北上广的投资。殊不知,在这些地区,创业团队数量极多,投资人挑选余地极大,导致投资标准非常高,甚至部分机构达到了“目标市场规模不过千亿不投、预计未来退出盈利不过100倍不投、所投企业无法成为行业巨头不投”的极其严格的标准,这种标准对于绝大部分创业企业是不能实现的,如果一个孵化器里能有一个这样的项目应当像宝贝一样紧紧抓住。

一方面,本地团队急需几十万、一两百万的资金即可启动项目而不可得,另一方面又把自己本地区最好的项目拱手送到北上广。这种扭曲的经营思路一定会为经营行为带来障碍。

经过多年的观察思考和与孵化器管理层得长期沟通实践,总结出“用本地的资金投资本地团队”的解决方案。

具体说,就是不再着眼于北上广投资机构的资金,而是组织当地民间资本,组成投资基金,专门用于投资本地企业。这样的好处在于:

1、投资标准降低。由于本地资金不是职业投资机构,盈利压力没有那么大,对于被投项目的筛选标准不必像北上广投资机构那样严格,即使市场规模小一点、退出盈利率低一点、商业模式有些瑕疵,也是可以接受的。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创业企业获得投资资金的可能性,激活了本地创业市场。

2、创业企业更容易成功。由于是本地资金投资本地企业,投资人在本地拥有着广泛的资源、人脉,甚至投资人自己的企业可能就是创业企业的产业链上下游,这为创业企业提供了很好的生存土壤。另一方面,由于所有的资源、市场也都在本地,创业企业更加不容易流失。

3、提升本地产业升级,解决就业问题。本地企业在本地创业,拿到本地投资,由于投资人、创始人都是当地人,业务也都在当地开展,员工大部分当然也会来自本地,解决了本地就业问题。而通过对创业企业创业方向的刻意引导,自然而然就可以实现本地产业升级的目的。而且这种升级方式走的稳,站的牢。所有核心技术、产能、理念、模式都是由本地企业掌握,不用担心企业突然集中撤出造成产业坍塌。

4、促进当地社会和谐稳定。高净值人群、富裕新阶层将资金用于投资创业,他们就需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新技术、新趋势,了解新情况,经常到所投企业考察,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参加行业会议和论坛,无形中带动学习、进步的氛围。在参加山西某孵化器组织的座谈会期间,当地官员曾私下向笔者表示:“自从办了投资人学习班,赌博的、花钱攀比的情况少多了,有钱人把时间和钱都用到正道上来了。”

  四、哪里去找本地资金

经过摸索,可以通过四步走的方式募集本地资金,实现“本地的钱投给本地团队”方案。

  第一步:开办投资人训练营。

要想组织本地的企业家进行投资,首先要告诉他们什么是风险投资,如何筛选项目。为此,我举办过多期投资人训练营,定向邀请知名投资机构投资人为当地企业家、高净值人群讲课,从什么是风险投资的基础知识讲起,到如何筛选行业、如何筛选项目、如何签订协议、如何投后管理、如何退出等一系列知识,再配合实战案例讲解、真实团队路演等,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帮助当地企业家、高净值人群了解、熟悉风险投资。

第二步,组织本地企业路演,邀请训练营学员参加。学员在参加课程学习后,有了一定的知识和了解,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此时不妨多组织本地的创业企业与学员见面,介绍项目、洽谈投资。此时的项目应注意挑选商业模式简单、资金规模不大、风险相对较小的项目,尽量降低学员的投资风险。

第三步,政府引导,组织投资基金。在学员做过一两次规模较小、风险较低的投资后,即可组织投资基金,集中力量投资规模较大、风险较高的项目。以投资公司的形式进行投资,也应当是风险投资的正常状态。此阶段需要政府出面引导,成立引导基金,引导基金量可以是募资额的30-50%,同时还应外聘专业投资人作为投资决策人,提供更精确的判断。

第四步,培养本地投资决策人,实现完全本地化。经过3-5年的投资磨练,部分本地投资人成长为优秀的投资人,可以以他们为核心,成立新的投资基金,实现投资完全本地化。而曾经的被投资企业,有些已经茁壮成长,有实力投资新的初创企业,从此形成训练营--个人小风险投资--集资组建基金--被投企业成为投资人的良性循环,帮助本地经济发展、创业企业成长、孵化器产业园经营走上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