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爱好

中秋节小报简单又好看的

栏目: 爱好 / 发布于: / 人气:6.05K

中秋节是个大团圆的节日,这种向往团圆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那么你了解中秋节小报简单又好看的图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小报简单又好看的图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秋节小报简单又好看的图片欣赏
中秋节小报简单又好看的

  中秋节小报简单又好看的图一

中秋节小报简单又好看的 第2张

  中秋节小报简单又好看的图二

中秋节小报简单又好看的 第3张

  中秋节小报简单又好看的图三

中秋节小报简单又好看的 第4张

  中秋节小报简单又好看的图四

中秋节小报简单又好看的 第5张

  中秋节小报简单又好看的图五

  中秋节小报简单又好看的内容资料1:中秋节对中国人的意义

在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里,中秋节被看做中国人的第二大节日。春节是第一大节日,春节也被中国人俗称“过年”,有“百节年为首”之意,也有人把中国春节称作“年节”,以示“年”与“节”位置的不同,树立“年”高高在上的地位。“节”很多,“年”只有一个,在处处讲次序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中,这一点显得十分重要。这样看来,中秋节在除去“春节”这个“年”之外,就又上了一个台阶,可以看作中国人最喜爱的传统节日了。

当然,排位并不是衡量一个节日重要性的唯一尺度,何况也没有哪一个权威的部门做过统计数字。我想说的是,为什么中国人如此喜欢中秋节?中秋节究竟寄寓了中国人怎样一种情感?中秋节对于今天的新一代中国人有哪些值得吸收的东西?我们恢复了中秋节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又应该怎样过中秋节?

在我的印象里,中秋节是很温馨的节日。

我把中国传统节日分为白天的节日和晚上的节日,白天的节日,如清明节,要清晨到祖先坟上祭扫;端午节要在白天划龙舟;重阳节也要白天去登高。。。。。。,而晚上的节日有元宵节,集中在华灯初上放烟花、游灯会;七夕节,晚上小姑娘们在月下“赛巧”;中秋节也是夜幕降临时,一轮明月下,全家团圆在一起,吃月饼,寄相思。只有春节是白天晚上一起用的,晚上要守岁、祭祖,白天放鞭炮,迎财神,发压岁钱,拜年。。。。。全方位、一条龙进行,长达15天。

从节日气氛来看,白天要热闹,晚上要浪漫。由于儒家伦理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相对而言,热闹与浪漫的程度要比西方人弱些。节日在西方人眼里核心是欢乐、开心、聚会的'事情,所以“全民狂欢”是西方人的节日精神。而中国人的欢乐、开心都是有“度”的,古代只有在国家很重大的日子里,或者是皇帝的一个大喜之日,才会有“君民同乐”的盛大节日场面。大部分中国的节日里,对于一个东方农业大国来说,一直是提倡勤俭过节的,不提倡节日里的大肆喧闹,反对节日铺张浪费。我看到西方人的西红柿节,狂欢之中,人们把西红柿砸的满街满地都是,那种欢乐的情景是中国人不能接受的,这不是糟蹋东西吗?在一个珍惜每一粒粮食的中国人身上,怎么能容忍这样不把农民的劳动成果当回事的“败家子”行为呢?可我们没有想到,如此狂欢的“败家子”正是那些种植西红柿辛勤劳动的农民,他们是如此地浪费“狂欢”庆祝西红柿丰收节庆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认为体现了自己的劳动价值。显然,西方的农民观念与我们的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历史上,我们发现节日活动最热闹的朝代,大都是经济发达、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的时期。节日也要国富民强才兴盛。

中秋节是浪漫的、温馨的,同时,也是家庭性的。严格说来,中国人的结构形态是以家庭、家族、血缘为牢固的社会纽带,这种绵延几千年的社会细胞,十分稳定地积淀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这一点和西方人不一样,西方人靠社区生活,社会结构是一个以法律维护、以人性和宗教呵护为主体的个体社会结构,家庭的观念相对淡漠。节日里,西方人更注重与社区、与群体聚在一起,共同欢庆。而中国人几千年是靠家庭、家族、血缘来维护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来抵御人生遭遇的各种风险的。所以,节日里,中国人更多的是想与家人一起欢乐,呵护家庭的温情,得到家人的祝福,这是中国人的欢乐观和幸福观。中国人过节,几代不同年龄的人聚在一起的家中度过的,要想“狂欢”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节日里体现的是一家人能够团圆,温馨地围坐在一起,共叙家常,这就是中国人最大的快乐与幸福,中国人享受到的节日欢乐就是“几代同堂”的幸福,不喜欢外人进入,狂欢会打破节日的温馨,所以不赞成“狂欢”,相反有很多节日的禁忌,这一点小孩子或者青春期的青年男女们会感到有些“闷”,不过瘾,不像西方人那样可以“嗨”。

但中秋节不是专为年轻人过的,它是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过的。它的核心主题就是寄托中国人的期盼团圆的家庭情感和民族情感。

从时间上看,一年之中,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已经过去了一年中的大半年,夏收完了,秋收也完了,在农业社会中,漫长的一年时光终于到了该歇歇了。这时,恰恰到了一年明月最圆的时候,触月思人,情感油然而生。我没有确切地看到有关典籍里,关于中秋节真正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源于哪个朝代?有学者说是唐代,也有说宋代,更有说周代的。节日起源的研究十分复杂,节日习俗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一个节日的热与凉,也和时代的经济与文化风俗时尚有关。不过,中秋节是中国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尤其是在北方,天高云淡、景色怡人,也是一年中月亮最皎洁的季节。

中国人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我总觉得,对月亮中国人有一种特别的喜爱。西方人也喜欢月神,但更喜欢日神和酒神;而我们更喜欢月神和酒神,仰首望月,古代多少文人雅士都对酒当歌,写下了流传万世的名篇佳作。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举杯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太多太多的诗歌是源于中秋佳节创作出来的,中秋节给了文学艺术创造多大的动力啊,同样,这些歌颂中秋节的灿烂诗篇也传承了节日的丰富情感内涵,推动了节日的美誉度传播。

我一直认为月亮崇拜是中国美学的根基,从文化深层折射着中国艺术的迷人光辉。月亮崇拜也是女姓崇拜,我曾研究过“嫦娥奔月”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人们都可以从浩如烟海的古代咏月的作品中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感伤,这种感伤来自何处呢?如果从文化人类学“原型”视角来追寻,我认为就是神话母题“嫦娥奔月”的复活延续,中国月神就是“嫦娥”,这位因为犯戒而被罚在月宫中的美丽女人,被月亮的迷人皎洁笼罩着,影响了许许多多不如意文人的伤痛,写起月亮时,就把这种“痛”隐在了月亮的诗篇中,感伤就难免了。

当然,这种咏月的感伤中,也更有一种期盼团圆而不得的思念伤感。这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一个抚慰心灵的良药。

  中秋节小报简单又好看的内容资料2:中秋节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中秋之夜,从前家家户户于庭中设供桌,摆放月饼、藕、菱、西瓜、石榴、毛豆等节令食品祭月。清代顾禄《清嘉录》载吴地百姓中秋“每户瓶兰、香烛,望空顶礼,小儿女膜拜月下,嬉戏灯前,谓之‘斋月宫’”。本世纪初,我到松江农村作民俗调查,村民告诉我,直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逢中秋之夜,他们都会设供桌,置香斗供品,以祭天斋月。这些习俗,反映了人们对月亮、对自然的敬畏,这种敬畏中又满含对月亮、对自然的亲近与喜爱之情。这不是十分难得的么,这不是人们追求人与自然共处与和谐的表征么?同时,暂时放却劳作,阖家男女老少,欢聚赏月,一边尝食月饼、节物,一边谈谈家常,这图景似乎是普通平淡的,但我们也可以在其中体味到庶民生活的趣味与美,体味到我们中国人的人情之美。

中秋节赏月等习俗的形成同样耐人寻味。中秋之夜,人们亲朋相携,步出户外,赏明月,尝节物其乐融融。除了赏月,南方不少地方有观潮之俗,唐宋之时,钱塘江观潮就盛况空前,苏东坡出知杭州期间,曾多次观潮,还写下《中秋夜观潮》的一首七律。另外,扬州之曲江也是观潮的好去处。中秋前后还是金桂飘香的时节,赏桂之风也久盛不衰。中秋的存在,让人们自觉地去体验、感受圆月、月下境界与各种风物之美,这时,大自然的生命气象与人们的内在情感体验之间会相应相合,人们对月亮,对月下境界的美的感受力于是变得灵敏,赏月之际,每每使人逸兴遄飞,形之歌咏,岂是偶然!迷人的月光大大激活了人们的想象力,月中蟾蜍、月中兔,嫦娥奔月以及月桂,吴刚的神话传说,让这个节日充满了神秘气息,使很多中秋诗文呈现瑰奇幽丽的面貌。中秋诗文之多,真可谓不计其数。有的作品,甚至唱彻中华大地。然则中秋节的节俗,不仅让我们在自然之中,月光之下,获得审美享受,而且它还不断地在陶冶着、提升着我们的审美趣味。

中秋是全民的节日,但从前有的地方妇女在中秋有她们独特的节俗活动,如“拜月”,俗传中秋是月亮生日,月亮被称为女神。俗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吴地有“走月亮”之俗,妇女盛装出游,互相往还,直到天明鸡唱,犹婆娑月下。近日苏州民俗博物馆中,就有一组大型群雕,形象地刻画了吴地“走月亮”的场面。妇女拜月之俗的形成,可能和古代月亮主生育的民间信仰有关,有些地方拜月活动结合求子仪式,是其证明。闽南及台湾地区的妇女,中秋节有“听香”之俗,听香人燃香礼拜后,或静立或出游,注意窃听别人语言,以占卜吉凶。

特别指出的是,从前中秋节,更是儿童的节日,这天儿童的民俗活动很为丰富,从前有些地方,儿童要行拜月之礼。北方儿童,每于中秋之夜,拿着大饼边吃边唱:“唱月来,唱月来,来年日子好过来;唱月饼,念月饼,明年是个好年景。”安徽中秋,小孩们有“摸秋”之俗,孩子们手拿火炬,结队到田野间,摘取果豆等物,就叫“摸秋”。江西、安徽有些地方,中秋还有儿童“堆宝塔”的习俗:在野外拾取旧砖瓦,堆成七层宝塔状。塔前置小桌一张,上供果子饼饵。至夜间,塔之内外点上灯烛。胡朴安先生于记载此俗后赞叹:“一片光明灿烂,直与天上明月争辉。儿童则坐于塔前赏月,并作种种游艺,以表示其欢娱,实一幅天真烂漫儿童行乐图,惜无人绘之耳。”(《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七)广东儿童中秋夜有“提灯之会”,孩子们提着灯笼,沿街游行唱歌,兴高采烈。广西中秋的儿童灯会更具特色,孩子们用竹篾扎成蜻蜓、蝴蝶、虾公、兔子等,涂色插烛,持灯上街,相互比美。灯与丁谐音,中秋节的这些关乎灯的习俗,所寄寓的是人们对家族繁衍、人丁兴旺的祈愿。从前中秋节的儿童习俗,很多并未得到传承,这是十分可惜的。在日益重视传统的当今时代,如何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如何让儿童也在传统节日中尽享游娱之乐并受到有益的熏陶,无疑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Tags:小报 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