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工作报告

喝功夫茶的步骤

栏目: 工作报告 / 发布于: / 人气:2.15W

导语:功夫茶,源于中国,后传至恼本、东南亚。我国以广东潮汕、福建闽南一带的正宗。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喝功夫茶的步骤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喝功夫茶的步骤

喝功夫茶的步骤

第一步:治器

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炉,洁器,候水,淋杯等六个动作。这是一个预备阶段。烹茶之前,当先升火煮水。在等待水开期间,可将一应茶具取出陈列、就位。

大约起火后十几分钟,砂铫(俗称"茶锅",是用砂泥做成的,很轻巧,水一开,小盖子会自动掀动,发出一阵阵的声响。)中就有声飕飕作响响,当它的声音突然将小时,那就是水沸了,应立即将砂铫提起,淋罐淋杯,使杯罐预热、洁净。再将砂铫置炉上。这时第一步“冶器”就完成了。

第二步:纳茶

将茶叶倒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区分出粗细,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处,再将细未放在中层,又再将粗叶放在上面,第二步纳茶便完成了。所以要这样做,因为细未茶叶冲出来的茶水最浓,多了容易发苦,同时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别粗细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匀,茶味逐渐发挥。

纳茶,每一泡茶,大约以茶壶为准,放有七成茶叶在里面就很够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浓,味带苦涩,而且好茶叶多是嫩芽紧卷,以开水冲过之后,舒展开来,变得很大,可能会将壶盖顶起,连水也冲不进去了。但太少也不行,冲出来没有味道。纳茶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第三步:候汤

苏东坡煎茶诗云候汤:"蟹眼已过鱼眼生",这就是指用这样的沸度的水冲茶最好了。《茶说》云:"汤者茶之司命,见其沸如鱼目,微微有声,是为一沸。铫缘涌如连珠,是为二沸。腾波鼓浪,是为三沸。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汤;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观茶论》也说:"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锋进跃为度。"所以,当水二沸时,便是冲茶的时机。

不同品种的茶叶,对水温有各不相同的要求。高级绿茶多以嫩芽制成,不能用100°C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C左右为宜。红茶、花茶及中低档绿茶则要求用100°C沸水。乌龙、普洱各沱茶,每次用量多,茶叶又较粗老,更要求用沸滚的水冲泡。

第四步:冲点

当水二沸时,就可以提铫冲茶了。火炉与茶壶的放置处大约刚好走七步。提铫后走了七步,揭开茶壶盖,将滚汤环壶口,缘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如用盖瓯,冲一角,然后再冲各角,同样忌直冲壶心),那样会“冲破茶胆”,破坏纳茶时细心经营的茶层结构,无法形成完美的“茶山”。

提铫宜高,这就是所谓的"高冲低洒"。高冲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使茶的香味更快的挥发,由茶精迅速挥发,单宁则来不及溶解,所以茶叶才不会有涩滞。

第五步:刮沫

冲水入壶一定要满,好茶壶水满后茶沫浮起,但决不溢出(冲水过多,溢出壶面是另一回事),第一次冲水时,茶叶会产生一层茶沫,这时候就需要第五步“刮沫”了,手提壶盖,从壶口轻轻刮去茶沫,然后盖定。进入第六步。

第六步:淋罐

盖上壶盖之后,再提铫用滚水浇在壶上。谓之淋罐。淋罐有个作用:一是使热气内外夹攻,逼使茶香精迅速挥发,追加热气;二是小停片刻,等到罐身水份全干,即是茶熟;三是冲去壶外的茶沫。

用盖瓯冲茶时,上述程序大体相同。但盖瓯不宜淋罐,所以刮沫以后,一般是迅速将瓯中茶汤倾入茶洗,再次冲点。这样做的目的是:起“洗茶”及预热作用;追热,以弥补不能淋罐的缺陷。

第七步:烫杯

淋罐后,将铫中余汤淋杯。砂铫添水后放回炉上烧第二铫水。再回到茶几前“滚杯”:用食、中、拇三指捏住茶杯的杯口和底沿,使杯子侧立浸入另一个装满热汤的茶杯中,轻巧快速地转动,务使面面俱到,里外均匀地受洗受热。每个茶杯都要如此处理,这是二次“熔盏”。因为只有“烧(热)盅烫罐”即杯罐皆热,方能起香。

第八步:洒茶

冲点后,经淋罐、烫杯、倾水,正是洒茶的适当时刻。从冲到洒的过程,俗称为“翕”。翕要恰到好处,太快则香味不出,太迟则茶色太浓,茶味苦涩。洒茶时冲罐要靠近茶杯,叫“低斟”,以免激起泡沫、发妯滴沥声响,且可防止茶汤依次轮转洒入茶杯,须反复二、三次,叫“关公巡城”,使各杯汤色均匀;茶汤洒毕,罐中尚有余沥,须尽数滴出并依次滴入各杯中,叫“韩信点兵”。

余沥不滤出,长时间浸在罐中,味转苦涩,会影响下一轮冲泡质量;余沥又是茶汤中最醇厚的部分,所以要均匀分配,以免各杯味有参差。

洒茶既毕,即可延客品茶。品饮时杯沿接唇,杯面迎鼻,边嗅边饮。饮毕,三嗅杯底。斯时也,“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境界至此,已得工夫茶三昧”。

诏安工夫茶独成一格,如果烹茶不见工夫,那也是不能叫做工夫茶了。

【拓展阅读】

喝功夫茶的十八道步骤你知道吗?

(一)鉴赏香茗:主泡师用茶则从茶仓中取出一壶量的茶叶,置于赏茶盘中,助泡接过赏茶盘,让客人鉴赏干茶,并介绍所用茶的特点。

(二)孟臣淋霖:用沸水浇壶身,其目的在于为壶体加温,即所谓“温壶”。

(三)乌龙入宫:将茶叶用茶匙拔入茶壶,装茶的顺序应是先细再粗后茶梗。

(四)悬壶高冲: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满壶口为止。

(五)春风拂面(刮顶淋眉):少壶盖刮去壶口的泡沫,盖上壶盖,冲去壶顶产泡沫。淋壶可冲淋壶盖和壶身,但不可冲到气孔上,否则水易冲入壶中。淋壶的目的一为清洗,二为使壶内外皆热,以利于茶香的发挥。

(六)熏洗仙颜:迅速倒出壶中之水,是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叶表面的浮尘。

(七)若琛出浴:用第一泡茶水烫杯,又谓“温杯”,转动杯身,如同飞轮旋转,又似飞花欢舞。

(八)玉液回壶:用高冲法再次向壶内注满沸水。

(九)游山玩水:也称运壶,执壶沿茶船运转一圈,滴净壶底的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影响茶之圣洁。

(十)关公巡城:循环斟茶,茶壶似巡城之关羽。此番目的是为使杯中茶汤浓淡一致,且低斟是为不使香气过多散失。

(十一)韩信点兵:巡城至茶汤将尽时,将壶中所余斟于每一杯中,这些是全壶茶汤中的精华,应一点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戏称韩信点兵。

(十二)敬奉香茗:先敬主宾,或以老幼为序。

(十三)品香审韵:先闻香,后品茗。品茗时,以拇指与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称三龙护鼎。品饮要分三口进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动心”,茶汤的.鲜醇甘爽,令人回味无穷。

(十四)高冲低筛:冲泡第二泡茶,重复第八步动作。

(十五)若琛复浴:手法同若琛出浴。

泡功夫茶必备的茶具有:

1、茶壶选择

选用紫砂或朱泥的制作的茶壶,选出水量为三杯或四杯的(干茶1/3壶,完全泡开时的出水),多了少了都难控制。

2 、茶盘选择

最好用宽,平,竹制茶盘,木制茶盘皆可,最好不用塑料的,有异味。茶盘提供的方便在泡第一,二道茶不可或缺。

3 、茶匙和茶荷选择

竹木石骨都无所谓,紫檀的不错。茶量的合适直接影响茶汤的浓淡和气,味,必须准确,泡多了就会知道一粒干茶的多少都有影响。

(十六)重酌妙香:重复第九、十、十一步动作。

(十七)再识醇韵:重复第十三步动作。

(十八)三斟流霞:冲泡第三泡茶。铁观音等乌龙茶,内质好,香气浓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美称。因是表演,故只冲泡三次,希望能为来宾带来美好的回味。

此外,泡制功夫茶,茶壶讲究用宜兴的紫砂茶壶;茶杯最好是景德镇产小瓷杯;水须山泉,最差的也要井水,自来水是万万不入流的。用火也有名堂,最好是用橄榄核烧火,次为蔗渣,最次是炭火,蜂窝煤乃大忌。

潮汕人爱饮功夫茶,胃肠道因此损伤多。“虽然研究发现胃肠癌症与基因改变有关,还有3%则跟家族遗传相关,但饮食的影响确实非常大。”专家说。

很多潮汕人热衷饮滚烫的功夫茶

“胃肠道肿瘤合起来占据人体全身肿瘤的20%,可见消化道作为大型重要器官,发生癌症几率非常高。”专家说,别看胃肠紧紧相邻,光看胃癌、肠癌发病率却可以大致识别究竟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这是因为胃癌被称为“穷人病”,在上世纪的中日韩等国高发,而肠癌则多见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俗称“富人癌”,以往在中国发病率非常低。

“虽然现在胃癌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人群发病率还是高于肠癌,但它总体呈下降趋势,而肠癌则快速发展。”专家表示,研究发现,胃肠肿瘤的发生与基因改变有关,也有3%的人群有家族癌症史,但在致癌的多因素中,饮食习惯和方式的改变却占据非常重要的一席。

火锅吃太多也易损伤胃肠道

据介绍,上世纪在冰箱还获得广泛使用之前,我国福建、广东、湖南乃至北方部分地区,以及日本、韩国,人们都喜欢使用加盐腌制蔬菜或烟熏肉和鱼的办法保存食物,而这样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胃中可转化为强烈的致癌化合物。经常食用这样的食物增加了患胃癌的风险,所以胃癌发病率居高不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国内不少城市居民都偏爱西方的“三高一低”饮食:即食物以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高能量、低纤维素为主,使得胆汁大量分泌、食物残渣体积变小、大便次数减少,而食物残渣毒性存储停留体内,反复刺激肠黏膜,或诱发癌变。

“比如潮汕地区,很多人热衷饮滚烫的功夫茶,一日多次,长此以往,滚烫的茶水可能损伤胃肠道,引发癌变,而该地区的胃肠肿瘤发病率也较高。此外,如果吃太多烧烤、火锅等过烫食物也不好,容易诱发消化道病变。”专家介绍。

Tags:功夫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