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工作报告

乡镇五保供养工作汇报

栏目: 工作报告 / 发布于: / 人气:1.43W

冷水镇下辖7个行政村,107个村民组,总人口17500余人,现有五保供养对象82人。近年来,冷水镇将五保老人供养工作作为推进“富强文明、平安和谐”美丽冷水的重要抓手,以完善服务设施为基础,以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为重点,通过强化管理、规范服务,持续推进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标准化进程,于2015年荣获“全国五保供养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乡镇五保供养工作汇报

一、强化投入、完善设施

近年来,冷水镇成立五保供养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兼任组长,镇、村、院围绕总体目标,逐级签订了五保供养及敬老院建设管理责任书,并将五保供养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进行考核验收,在全镇上下形成了政府重点抓、民政部门具体抓、其它部门协同抓的齐抓共管局面,从组织上保证了集中供养工作的顺畅运行。另一方面,冷水镇以健全阵地为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2015年,在县级财政拨付经费的基础上,投资384万元新建敬老院一处,占地7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997平方米,拥有各类生产、生活用房62间,实现了全镇五保供养老人的集中供养,并筹措资金286万元在敬老院周边建成休闲广场和门球场,增设健身器材7

套,让五保老人足不出院,便能得到休闲健身,实现了生活区域与休闲区域有机结合,使敬老院成为四季绿树成荫,春、夏、秋三季鲜花盛开的老人乐园。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为提升服务水平,冷水镇实行“四亮”管理模式。一是亮制度。将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公示公开,定期组织职工、院民进行学习、讨论,结合反馈意见对各项制度进行健全完善,切实提升管理制度的知晓率和落实度;二是亮院务财务。建立由院民和职工组成的院务管理委员会和伙食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伙委会会议,听取院民、职工意见建议,设置了院务栏和财务公开栏,定期对院内财务、院务进行公示,接受院民和社会各界监督;三是亮身份。要求敬老院全体职工一律穿工作服,佩戴胸卡,让院民明明白白知道那件事该找谁,是谁管;四是亮承诺。实行责任承诺制,完善了《院民请销假制度》、《院民行为规范考评办法》等制度,定期组织院民对全院职工承诺情况进行考评,切实强化敬老院职工履职尽责意识,为五保供养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创优争先,亲情服务

为提升职工管理水平,推进规范化服务进程,冷水镇讲创先争优理念与五保供养工作有机结合,在院内职工间开展了“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三比活动,通过争创活动的开展,实现职工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一是比技能。定期举办技能大赛,比赛厨师手艺、卫生保洁以及内务

水平,对表现好的给予奖励,对差的当面指出存在问题,限期整改;二是比作风。开展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比赛,看谁服务更耐心、更贴切、更细致入微;三是比业绩。每月根据院务记录进行一次考评,每季度根据考评结果给予奖励,并推选2名优秀工作者给予表彰。与此同时,在食宿方面,针对老年人体质特点,以松软可口、容易消化为标准,定期对伙食进行改善,合理安排一周饮食,使老人吃的舒心。在衣住方面,针对老年人行动不便,投资3万余元,给每个房间配备呼叫应急系统,使院民能够时刻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在文化生活方面,不定期组织开展乒乓球、老年保龄球、老年人钓鱼、套圈、门球等活动,定期评选劳动、卫生、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先进院民,增强老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在医疗方面,定期为院民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设立医护组,确保发现病情发现及时、治疗得当。

四、统筹兼顾,全面推进

为了做好五保分散供养和关爱老年人工作,冷水镇先后投入50余万元,在全镇7个行政村配套建设了集活动、娱乐、餐饮、休息为一体的农村老年互助幸福院,为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和各村老年人提供了良好的娱乐活动场所,各村为五保老人提供不少于300平方米的活动餐饮用房,并派专人负责管理。与此同时,冷水镇扎实推进农村老年互助幸福院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完善工作,使制度更富人性化,更具操作性,更符合道德规范。目前,全镇7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已成为老人们休闲娱乐、沟通聊天的最佳去处,基本达到了“老

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下步,冷水镇将继续贯彻落实《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不断创新运行机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好五保对象的生活,把敬老院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作为加快构建和谐冷水的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巩固与提高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确保五保供养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乡镇五保供养工作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015年4月2日

乡镇五保供养工作汇报 [篇2]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始于上个世纪农业合作化时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逐渐成为中国农村的社会基本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税费改革以来,农村政治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五保供养工作也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近日,笔者对永兴县碧塘乡7个村的五保供养工作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也进行了一些思考。落叶知秋,管中窥豹,希望本文对更好地促进和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作出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调查情况

1、全乡基本情况

碧塘乡位于永兴县城南部,离县城仅10里之遥,是传统农业大乡。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在全县属中上水平。全乡下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21931人,其中农业人口21390人。2004年末统计上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6元。全乡有五保对象332人,其中已纳入五保对象302人,占90.96%;应保未保30人,占9.04%。五保对象占全乡农业总人口1.55%。五保对象全部采用分散供养方式。2004年全乡自然减员五保对象4人,自然减员率占五保对象的1.2%。

2、调查对象情况

①对象分析。本次调查对象100人,其中男性73人,女性27人,男性占绝大多数。五保对象中,有配偶的22人;有女儿的40人;孤老的41人,孤儿2人。

②年龄分析。60岁以下的18人,60—69岁的28人,70—79岁52人;80岁以上的2人。

③身体状况。五保对象中,残疾的26人,长期患病的30人,其中大病的13人,健康状况一般的45人。生活基本自理的71人,难以自理的29人。

④土地情况。有土地的82人,田亩在1亩以下的79人,1-2亩的3人。其中自种自收的10人,承包给他人耕种的72人,每年得到稻谷100—300斤。没有土地的18人。

⑤住房情况。有住房的87人,其中砖瓦结构的57人,土坯结构的25人,危房的5人。面积在20平方米以下的67人,20平方米以上的33人。无住房的13人,其中暂住他人房屋的4人,住庙宇的2人,住茅草厂棚的1人。

⑥供养经费情况。2004年每人民政供养经费400元,暂到位200元。调查7个村中,除周围家村每年年底提供 元五保补助金外,其它村不提供五保补助。7个村中,除茶园连心组、新村组因五保户无地,组上提供每年600斤稻谷外,其它村民小组不提供物质资金。部分有女儿的五保每年提供100—500元不等资金或者物质。

二、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调查数据分析,并结合调查情况,目前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1、供养标准低。税费改革前,碧塘乡年五保供养经费标准为每人130元,而实际落实标准为40元。税费改革后,供养标准升至200元,2004年标准提高至400元,暂到位为200元。按1994年《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五保供养实际标准,不应低于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碧塘乡2004年末统计上报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96元,供养水平(以400元标准算,每年稻谷以300斤为准折算成现金210元)占全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7%。以天计算,五保户每天生活费用只有一元左右。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数字。

2、五保对象生活极为困难。调查中发现,五保户住的大都是残旧破损的房,面积小,环境差,还有一部分仍在岌岌可危的土坯房中,房子随时可能在一场暴风雨中倒塌,五保户的生命安全根本难以保障。许多五保户房中除了一张破床,一些破旧衣物被褥,便于一无所有了。更有甚至,极少数五保户无家可住,只好搭建茅草房权作安身之地。从调查情况来看,组上虽然不负责五保户衣食住行,但大都为提供了耕地。拥有稻田的五保户,一般承包给他人耕种,由承包人每年提供100—300斤稻谷,这就是他们一年的口粮。部分五保户还拥有一点自留地,勉强劳动,种蔬菜以自给,比如茶园村五保对象。没有耕地的,大部分组上每年都提供300—600斤稻谷,如茶园连心组、新村组。也有的则安全依靠政府以及亲戚、族人救济度日。五保户大多年老体弱,疾病缠身,但由于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面对疾病,也只有小病忍着,大病挺着。“晚上孤灯照孤影,患病无人知,屋漏无人问,穿衣做饭无人帮”,这就是五保户生活的`真实写照。

3、应保未保突出。全乡共有符合五保条件的就保对象332人,由于受客观因素制约,未纳入五保范围的30人,占应保人数的9.04%。该保的人得不到保

障,该保障的内容不能全部保障,这已成为五保工作中一个突出问题。我国即将进入老龄社会,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强,符合五保条件的老人数目也在相应增加,应保未保群体将日益增大。

《乡镇五保供养工作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冷水镇下辖7个行政村,107个村民组,总人口17500余人,现有五保供养对象82人。近年来,冷水镇将五保老人供养工作作为推进“富强文明、平安和谐”美丽冷水的重要抓手,以完善服务设施为基础,以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为重点,通过强化管理、规范服务,持续推进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标准化进程,于2015年荣获“全国五保供养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一、强化投入、完善设施

近年来,冷水镇成立五保供养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兼任组长,镇、村、院围绕总体目标,逐级签订了五保供养及敬老院建设管理责任书,并将五保供养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进行考核验收,在全镇上下形成了政府重点抓、民政部门具体抓、其它部门协同抓的齐抓共管局面,从组织上保证了集中供养工作的顺畅运行。另一方面,冷水镇以健全阵地为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2015年,在县级财政拨付经费的基础上,投资384万元新建敬老院一处,占地7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997平方米,拥有各类生产、生活用房62间,实现了全镇五保供养老人的集中供养,并筹措资金286万元在敬老院周边建成休闲广场和门球场,增设健身器材7

套,让五保老人足不出院,便能得到休闲健身,实现了生活区域与休闲区域有机结合,使敬老院成为四季绿树成荫,春、夏、秋三季鲜花盛开的老人乐园。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为提升服务水平,冷水镇实行“四亮”管理模式。一是亮制度。将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公示公开,定期组织职工、院民进行学习、讨论,结合反馈意见对各项制度进行健全完善,切实提升管理制度的知晓率和落实度;二是亮院务财务。建立由院民和职工组成的院务管理委员会和伙食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伙委会会议,听取院民、职工意见建议,设置了院务栏和财务公开栏,定期对院内财务、院务进行公示,接受院民和社会各界监督;三是亮身份。要求敬老院全体职工一律穿工作服,佩戴胸卡,让院民明明白白知道那件事该找谁,是谁管;四是亮承诺。实行责任承诺制,完善了《院民请销假制度》、《院民行为规范考评办法》等制度,定期组织院民对全院职工承诺情况进行考评,切实强化敬老院职工履职尽责意识,为五保供养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创优争先,亲情服务

为提升职工管理水平,推进规范化服务进程,冷水镇讲创先争优理念与五保供养工作有机结合,在院内职工间开展了“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三比活动,通过争创活动的开展,实现职工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一是比技能。定期举办技能大赛,比赛厨师手艺、卫生保洁以及内务

水平,对表现好的给予奖励,对差的当面指出存在问题,限期整改;二是比作风。开展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比赛,看谁服务更耐心、更贴切、更细致入微;三是比业绩。每月根据院务记录进行一次考评,每季度根据考评结果给予奖励,并推选2名优秀工作者给予表彰。与此同时,在食宿方面,针对老年人体质特点,以松软可口、容易消化为标准,定期对伙食进行改善,合理安排一周饮食,使老人吃的舒心。在衣住方面,针对老年人行动不便,投资3万余元,给每个房间配备呼叫应急系统,使院民能够时刻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在文化生活方面,不定期组织开展乒乓球、老年保龄球、老年人钓鱼、套圈、门球等活动,定期评选劳动、卫生、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先进院民,增强老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在医疗方面,定期为院民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设立医护组,确保发现病情发现及时、治疗得当。

四、统筹兼顾,全面推进

为了做好五保分散供养和关爱老年人工作,冷水镇先后投入50余万元,在全镇7个行政村配套建设了集活动、娱乐、餐饮、休息为一体的农村老年互助幸福院,为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和各村老年人提供了良好的娱乐活动场所,各村为五保老人提供不少于300平方米的活动餐饮用房,并派专人负责管理。与此同时,冷水镇扎实推进农村老年互助幸福院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完善工作,使制度更富人性化,更具操作性,更符合道德规范。目前,全镇7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已成为老人们休闲娱乐、沟通聊天的最佳去处,基本达到了“老

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下步,冷水镇将继续贯彻落实《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不断创新运行机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好五保对象的生活,把敬老院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作为加快构建和谐冷水的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巩固与提高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确保五保供养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乡镇五保供养工作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