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工作方案

检验科地震应急预案(精选5篇)

栏目: 工作方案 / 发布于: / 人气:2.84W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在自己预料之中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后果,时常需要预先制定应急预案。你知道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检验科地震应急预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检验科地震应急预案(精选5篇)

检验科地震应急预案1

根据《XX县地震应急预案》的规定和要求,为保障地震灾害发生后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我院对地震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灾情判断

当发生有感地震时,可能出现房屋晃动、吊灯摆动、物品移动、照明电源中断、通讯联络中断、电梯停运,现场人员惊慌失措、秩序混乱、拥挤、踩伤、摔伤、砸伤、人员被困等情况。

(二)组织指挥体系

指挥长:

副指挥长:

成员::

集结地点:卫生院门前空地。

(三)医疗救护队队长:

副队长:

成员:

(四)应急程序:

1、全体职工要树立“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当有感地震或者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医院突发事件应急管委会人员必须以最快的方式赶到医院,根据现场职务高低依次负责组织抢险救灾。

2、医院办公室在地震发生后要立即向医院突发事件应急管委会主任报告,并通知抗震救灾抢救组。

3、抗震救灾抢救组成员在地震发生后要立即到达现场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险、解救伤员、尸体保管。

4、抗震救灾物资(铁锹、镐、铅丝、手电、钳子等)平时存放在后勤库房“抗震救灾专用架”备用。

(五)疏散程序

疏散方针原则:预防为主,措施得力,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患者至上,遇震不乱,减少损失,避免伤亡。

1、指挥员立即到达指挥位置行使抗震救灾指挥权。抗震指挥部位置:院内空地临时指挥部。

2、总指挥抗震救灾时在医院的职务一一最高领导。

白天:院长、副院长,依次类推。

夜间:值班医师、护士。

3、各病区医务人员坚守岗位,稳定患者情绪,让患者远离玻璃门窗、吊灯等头顶上的装饰物,保护好头部,就近躲在坚固的床下、桌子下或墙角,关闭空调、照明电源,保护好患者,防止发生患者跳楼摔伤、电击伤、踩伤等意外事故。

4、手术室医务人员停止手术,坚守岗位,按急救处理原则用无菌物品保护伤口,防止感染,并将手术患者转移至远离玻璃门窗、头顶无装饰物的无菌安全地区,保护患者体位,使用简易呼吸器,保证患者吸呼道畅通,静脉通道畅通,地震停止,继续实施手术。

5、对病房监护室的重症患者及术后患者,医务人员应坚守岗位,稳定患者情绪,守候在患者床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保证患者呼吸、血压正常,静脉通道通畅,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6、门诊医务人员立即停止各种检查,坚守岗位,关闭各种仪器及电源。将病人就近躲避在坚固的办公桌下、床下及墙角处,防止砸伤。

7、财务人员立即将现钞和支票锁在保险柜内,带好钥匙,锁好门窗,就近隐蔽在安全区。

8、职能科室人员立即关闭电源,锁好门窗,到达指定位置,接受指挥部的领导、调遣。

9、药库、药房工作人员锁好门窗及毒麻、贵重药品,防止被盗、丢失,就近躲避在安全区,震后及时检对,并将情况报指挥部。

10、节假日及夜间地震时,全体医务人员接到通知后应迅速到达医院,听从指挥抗震工作。

(六)紧急疏散方式

1、住院病人及病房工作人员:

各病区经消防安全通道沿楼梯下至一楼后疏散至安全区。

2、门诊病人及工作人员:

经消防安全通道沿楼梯下至一楼后疏散至安全区。

(七)震后措施

1、医务人员迅速对摔伤、砸伤、烧伤、踩伤的病人实施救治。

2、医务人员对本病区的患者逐一检查、治疗,病房主任将本病区地震中病人情况向主要领导汇报。

3、财务科人员及时核对账目,向科长汇报,科长将账目情况向院长汇报。

4、医护人员除对住院患者实施救治外,还要承担社会因地震受伤及其他患者的救治工作。

检验科地震应急预案2

根据文登区卫计局《关于印发<20xx年度防震减灾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规定和要求,切实做好发生地震灾害时对患者、陪伴家属及医院工作人员的安全疏散,实施抗震救灾,保护所有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原则,实行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信息畅通、反应及时,加强协作、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保证及时、准确、有效地实施预防、控制和救治措施,保障人民群众及医院工作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院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活动,以及上级部门地震灾害预防及救治指令。

三、应急响应和终止

(一)根据区卫健局或上级政府组织统一指令或紧急状态下的灾情判断,启动本应急预案响应机制,在区卫健局和区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迅速开展各项应急救援程序。

(二)遵循归口管理、政府发布、分层报道、讲究方式、注重效果的原则,上报和发布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等信息。

(三)特殊处置:当地震突发事件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超出我院自身处置能力时,医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及时向区卫健局或区政府请求支援。

(四)应急结束:各项应急程序有序开展,医疗卫生救援结束,伤员得到科学救治,其它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各种预防措施处理完毕,经区卫健局或上级政府部门批准,可宣布终止抗震救灾应急响应,转入常规性工作,并将详细应急工作上报区卫健局。

四、灾情判断

当发生有感地震时,可能出现房屋晃动、空中悬挂物摆动、物品移动、电源中断、通讯联络中断等现象,现场人员惊慌失措、秩序混乱、拥挤、踩伤、摔伤、砸伤、人员被困等情况。

五、组织指挥体系

(一)指挥部

总指挥:杜忠船

副总指挥:

成员:

集结地点:医院办公楼门前空地

主要职责:

1.组织实施本预案,对医院抗震救灾工作实行统一指挥。

2.负责各级政府地震指令的发布,制定地震震灾时医院有关各种条例、规定、措施等,对医院地震灾害损失、人员伤亡的上报、对外联络。3.统一部署医院现场灾情的评估和实施抢险救灾工作。

4.草拟并及时向区卫健局报送震情,灾情及救灾工作报告。

5.统一安排、调用、分配上级调拨、支援的资金、物资、食品、设备、器材、衣物、药物等。

6.做好震时接待工作及灾区医疗救治护理工作。

(二)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组(附件:地震志愿者队伍)

组长:邹积阳

成员:许红岩、邓英姿、林涛、张运华、吴雪芳、董礼春、于丽娟、徐承英、周丽丽、于卿秀、马珂、袁崟方及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

集结地点:院门前空地临时抢救区

职责:

1.首先抢救被压、被埋、被困和处在危险处的患者、职工、家属等人员,抢救医院重点科室的药品、物资、设备、珍贵档案资料,抢修院内道路进出口,运送抢救危重伤员、救灾物资、器材、药品、食品等任务,必要时支援兄弟单位的抢险救灾工作。

2.抢救震时受伤的人员,震后院内的防疫及危重伤员外送、监测食用水、食品等,筹集药品、医疗器械、死亡尸体的处理、组成医疗队随时接受区卫健局指派医疗救助任务。

3.到达现场的医疗救护人员要及时将伤员转送出危险区,在脱险的同时进行检伤分类,标以伤病卡,并按照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后治轻伤的原则对伤员进行紧急抢救(现场抢救的主要措施是止血、包扎、固定和合理搬运,准备转运至适宜的灾区医院)。

4.早期救治:医院对伤员进行早期处理,包括纠正包扎、固定,清创、止血、抗休克、抗感染,对有生命危险的伤员实施紧急处理。

5.超出本院救治能力的伤员,本院医护人员要写好病历,在区救灾领导小组或上级救灾组织的统一安排下,及时将其转往就近或指定的医院,并妥善安排转运途中的医疗监护。

(三)联络组

组长:

成员:

集结地点:门诊大厅门前

职责:保证医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办公室和各应急合作组之间的通讯联系,保证指挥部与区卫计局抗震防灾部门的通讯畅通,并专设与区卫计局电话专线,禁止任何人占用。

(四)后勤物资及生活保障组

组长:

成员:

集结地点:办公楼门前空地

职责:负责地震后救灾物资的供给,安排职工及住院病人的生活保障。

(五)卫生防疫防病组

组长:邹积阳

成员:

集结地点:院门前空地

职责:

1.及时进行震后疾病监测程序,组织开展震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震域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预测,并提出防治措施。

2.加强疫情报告,实行灾区疫情专报制度。在灾区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按要求向区疾控中心或指定的`卫生机构报告疫情,对重点传染病和急性中毒事故等实行日报和零报告制度,一旦发生重大疫情、特殊医学紧急事件,要及时报告区卫计局,以便及时组织力量开展调查处理,迅速控制和消灭疫情。

3.加强饮水卫生监督。及时确定可供饮用的水源,定期开展饮用水源的卫生状况监测,对分散式供水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等进行消毒。

4.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和宣传教育。对灾区的食品要进行抽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食品,消除食物中毒的隐患,预防食物中毒和其它食源性疾患。

5.指导开展环境的卫生清理。加强厕所及垃圾的设置和管理,尽量利用尚存的储粪设施储存粪便,在灾民聚集地选择合适地点搭建临时应急厕所,并及时对粪便进行卫生处理或掩埋,对患传染病死亡的尸体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6.当发生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泄露或放射性污染时,要尽快判定危害范围,开展监测,指导防护。

7.加强对蚊、蝇、鼠等病媒生物的监测,安全合理使用杀虫、灭鼠药物,采用多种措施,及时有效开展杀虫、灭鼠等工作。

六、应急程序

(一)全体职工要树立“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当有感地震或者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必须以最快的方式赶到医院,根据现场职务高低依次负责组织抢险救灾。

(二)院办室或医院行政值班在地震发生后要立即向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并通知抗震救灾抢救组。

(三)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组成员在地震发生后要立即到达现场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险、解救伤员、尸体保管。

(四)抗震救灾物资(铁锹、镐、铁丝、手电、钳子等)统一存放在总务科仓库备用。

七、疏散程序

疏散方针原则:预防为主,措施得力,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患者至上,遇震不乱,减少损失,避免伤亡。

(一)指挥员立即到达指挥位置行使抗震救灾指挥权。

抗震指挥部位置:院内空地临时指挥部(大楼门前空地)。

(二)总指挥抗震救灾时在医院的职务--最高领导。

白天:院长、副院长,依次类推。

夜间:行政值班、值班医师。

病房指挥:

白天:科主任、护士长。

夜间:值班医师、护士。

(三)病房医务人员坚守岗位,稳定患者情绪,让患者远离玻璃门窗、吊灯等头顶上的装饰物,保护好头部,就近躲在坚固的床下、桌子下或墙角,关闭照明电源、取暖设备,保护好患者,防止发生患者跳楼摔伤、电击伤、踩伤、烫伤等意外事故。

(四)门诊医务人员立即停止各种检查,坚守岗位,关闭各种仪器及电源。将病人就近躲避在坚固的办公桌下、床下及墙角处,防止砸伤。

(五)财务人员立即将现钞和支票锁在保险柜内,带好钥匙,锁好门窗,就近隐蔽在安全区。

(六)职能科室人员立即关闭电源,锁好门窗,到达指定位置,接受指挥部的领导、调遣。

(七)药库、药房工作人员锁好门窗及毒麻、贵重药品,防止被盗、丢失,就近躲避在安全区,震后及时检对,并将情况报指挥部。

(八)节假日及夜间地震时,各组指挥员应迅速到达医院,组织指挥抗震工作。

八、紧急疏散方式

(一)住院病人及病房工作人员:

病房经消防安全通道沿楼梯下至一楼后疏散至安全区(从三楼至一楼有序疏散)。

(二)门诊病人及工作人员:

经消防安全通道疏散至安全区。

九、震后措施

(一)医务人员迅速对摔伤、砸伤、烧伤、踩伤的病人实施救治。

(二)医务人员对病房的患者逐一检查、治疗,病房各主任将本病房地震中病人情况向医务科汇报。

(三)财务科人员及时核对账目,向科长汇报,科长将账目情况向院长汇报。

(四)院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对所辖设备全面检修,恢复正常运转。

(五)各要害部位及职能科室负责人,将本科室灾后情况及时上报分管院长。

(六)医护人员除对住院患者实施救治外,还要承担社会因地震受伤及其他患者的救治工作。

检验科地震应急预案3

根据《新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编制完善乡(镇)学校医院等相关地震应急预案工作的通知》精神和要求,为切实做好防震工作,以便出现应急情况时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地进行工作,保障广大患者、陪伴家属及医院工作人员的安全疏散,实施抗震救灾,保护所有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达到最大限度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

组长由院长担任,副组长由领导班子中四位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办公室主任和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内设办公室,组成八个应急工作组,即政宣工作组、通讯保障组、安全保卫组、紧急疏散组、抢险救灾组、医疗救护组、生活保障组、纪律检查组。

二、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负责组织实施本预案,对医院抗震救灾工作实行统一指挥;

2、负责县人民政府对地震指令的传达,制定地震灾害时本医院有关各种条例、规定、措施等;

3、做好本医院地震灾害的损失、人员伤亡等有关情况的上报工作和对外联络工作;

4、统一部署本医院现场灾情的评估和实施抗震救灾工作;

5、草拟并及时向县卫计委和县政府汇报震情及救灾工作情况;

6、统一安排、调用和分配县政府调拨支援的资金、物资、食品、设备、器材、衣物、药物等;

7、做好震时接待等相关工作。

三、各应急工作组的构成及职责

1、政宣工作组:组长由总支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办公室主任担任,人员由办公室成员组成。职责:使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报等多种形式宣传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市、县政府的政策、法规。安抚本院患者及其家属;鼓励本医院职工树立抗震救灾的信心,宣传抗震救灾知识,平息地震谣传,稳定和维护医院正常秩序等工作,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2、通讯保障组:组长由办公室主任担任,人员由办公室成员组成。职责:保证本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应急工作组之间的通讯联系,保证本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与市、县防震减灾部门的通讯畅通。

3、安全保卫组:组长由工会主席担任,人员由院内保安组成。职责:负责对本医院场地进行巡查,加强安全保卫,做好治安防范工作,严厉打击“趁火打劫”者和违法犯罪行为。

4、紧急疏散组:组长由工会主席担任,副组长由指定科室负责人担任,人员由医院工会成员、雷锋志愿者及院医务人员组成。职责:负责指挥、组织本医院人员紧急疏散,确保疏散有条不紊、人心不乱、不慌、有序,按本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安排的疏散路线、避震场所,把本院职工、患者及其家属疏散到安全的避震场所,并负责仪器发放、衣物发放、医疗救助等工作。

5、抢险救灾组:组长由院长担任,成员由本院人员组成。职责:排险救人,抢救被压、被埋、被困的受伤患者,抢救医院贵重物品和重要的药品、物资、设备,对本院内的有毒有害物品进行紧急妥善处理,抢修疏通医院内进出道路,运送抢救危、重伤员、救灾物资、器材、药品、食品等工作。对被破坏的院内设施及时尽力抢修,对危险部位进行排险。对重点科室(手术室、急诊科)的设施进行抢修,迅速恢复医疗抢救、护理、手术。抢修通讯、供水、供电,保证院内医疗救助、生活用水、用电的通讯畅通。

6、医疗救护组:组长由院长担任,副组长由业务院长担任,人员由本院医务人员组成,职责:做好护理、治疗、处理工作。迅速组织医务人员开展抢救工作,对伤病员实施紧急救治,根据人员的伤亡情况,建立震伤医疗救护系统,进行“现场急救—治疗站(中转站)—后方医院”的医疗体制。开展环境污染和疾病的防疾检查,发现流行性疾病或环境污染,及时进行治疗和消毒处理工作,必要时釆取措施,进行封锁,防止扩散传播。加强对本院水源、食品卫生的监测管理。

7、生活保障组:组长由工会主席担任,成员由本院后勤人员组成,职责:负责震后本院职工及住院患者的生活保障工作。对各避震场所人员及时供给救济物品、食品、饮水,保障职工、患者、家属的基本生活,并做好转移和安置工作。

8、纪律检查组:组长由院长担任,成员由本院领导班子组成,职责:负责抓好本院工作人员的纪律,对在抗震救灾时本院党员、职工违纪情况的查处。

四、震灾预防

1、平时组织应急工作组成员学习和熟悉预案和应急工作程序,适时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2、制定人员疏散方案,确定疏散路线,避震场所;

3、备存好抢险救灾工具、器材、设备,组织抢险救灾组成员定期进行演练;

4、制定治安管理措施,加强对重点部门、设施、路线的监控及巡视;

5、全体职工要树立“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当发生地震后,各应急工作组人员尽快赶到医院,按各自职责组织抢险救灾;

6、院值班室在地震发生后要立即向医院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并通知各应急工作组立即到达现场组织人力进行抢险救灾;

7、平时备存地震应急包和抢险救灾工具(防雨雨具、照明器材、架子车、医疗器材、药品、铁锹、镐、铅丝、手电、钳子等医疗设备),并在后勤库房设立“救灾物资专用架”。

五、临震应急反应

接到县政府关于我县境内地震预报后,全院进入临震应急期,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成员和全院医务工作人员应迅速进入临震应急状态,做好地震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召开医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紧急工作会议,通报震情,安排部署应急措施;二是根据上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发布的地震动态,宣布临震应急期的起止时间,根据震情发展趋势决定避震疏散时间及场所;三是检查医院各部门、各应急工作组的应急措施和抗震救灾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四是强化地震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止地震误传和谣传,稳定医院秩序;五是排查医院重点部位及易发生次生灾害的部位,采取紧急措施和特殊保护措施,并及时检查消防设施

六、疏散原则和措施

疏散原则:预防为主,措施得力,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患者至上,遇震不乱,减少损失,避免伤亡。

疏散措施:

1、医院领导小组组长在本院抗震救灾时行使最高领导职务,当发生地震时,立即到达指挥位置行使指挥权,确定疏散线路;

2、白天和夜间安排领导带班,24小时安排人员值班;

3、震时各病区医务人员坚守岗位,稳定患者情绪,让患者远离玻璃门窗、吊灯等头顶上的装饰物,保护好头部,就近躲在床下、桌子下或墙角,关闭空调、照明电源,保护好患者,防止发生患者跳楼摔伤、电击伤、踩伤等意外事故;

4、手术室医务人员停止手术,坚守岗位,按急救处理原则用无菌物品保护伤口,防止感染,并将手术患者转移至远离玻璃门窗、头顶无装饰物的安全地方,保护患者体位,使用简易呼吸器,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地震暫停时,继续实施手术;

5、对病房监护室的重症患者及术后患者,医务人员应坚守岗位,稳定患者情绪,守候在患者床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保证患者正常呼吸,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6、门诊医务人员立即停止各种检查,坚守岗位,关闭各种仪器及电源,将病人就近躲避在坚固的办公桌下、床下及墙角处防止砸伤;

7、财务人员立即将现钞和支票锁在保险柜内,带好钥匙,就近隐蔽在安全地带;

8、电梯工就近楼层停机,将乘客就近疏散到坚固的房角处抱头躲避;

9、职能科室人员立即关闭电源,到达指定位置,接受医院领导小组组长的领导、调遣;

10、保卫人员加强对财务、变电室等要害部位的巡视,处理好容易引发次生灾害的部位,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11、药库、药房工作人员存放好麻毒等贵重药品,防止丢失,然后躲避在安全区,震后及时检查核对,并将情况汇报医院领导小组组长。

七、震灾应急措施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医院地震应急预案,统一指挥全院医生、工作人员、患者开展震后抢险救灾工作。要求:

1、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成员立即进入各自岗位履行各自职责;

2、各应急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3、根据灾情,组织全院人员迅速开展自救互救,医务人员迅速对患者实施救治;

4、医务人员对本病区的患者逐一检查、治疗,病房主任将本院地震中受伤病人情况向领导小组汇报;

5、抢险救灾组组织相关人员对本院设备全面检修,尽力恢复正常运转;

7、各要害部位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将本部门灾后情况及时向院长汇报;

8、医护人员除对本院受伤患者实施救治外,还要承担本县因地震受伤的其他患者的救治工作;

9、设立本院避震场所,妥善安置受伤人员;

10、及时上报灾情和抗震救灾情况,按上级相关部门和县政府的指示开展工作,必要时请求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援助。

八、震后处置

1、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看望受伤员工,根据情况安排好工作生活,尽力清理本院环境卫生;

2、调查和总结,地震应急工作基本结束后,由抗震救灾领导小组配合县政府评估地震灾害损失情况,向县政府汇报本医院抗震救灾工作情况,负责写好本医院抗震救灾工作总结

九、附则

1、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生效。

2、印发至本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成员和各应急工作小组负责人,报县地震部门备案。

3、本预案由本医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制定,负责解释。

检验科地震应急预案4

为提高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水平,确保发生破坏性地震时指挥有序、组织高效,做好院内抢险救灾工作,迅速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提供良好的医疗救治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社会安定稳定,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修订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领导组

组长:庄建良

副组长:周诗宣、林荣、潘群雄

成员:

(二)应急工作小组

领导组下设六个应急工作小组

1、政宣工作组

组长:周诗宣

副组长:曾煜情

人员构成:办公室成员

工作职责:使用广播、闭路电视、黑板报、院刊、学报等多种形式宣传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省、市政府的政策、法规、法纪。鼓舞在院患者及其家属;院内员工及其家属抗震救灾抢险的信心,宣传抗震防灾知识,平息地震谣传,稳定和维护医院正常秩序等工作。

2、协调处理组

组长:潘群雄

副组长:曾煜情

成员:许荣誉、黄志扬、郑辉明、汤利、伍伯聪、谢维丽、许绵绵

工作职责:具体负责日常救治工作的组织管理。负责信息沟通与组织协调。

3、抢险救灾组

组长:潘群雄

副组长:吴世水

人员构成:全体职工

工作职责:首先抢救被压、被埋、被困和处在危险处的患者、员工、家属等人员,抢救医院重点单位的药品、物资、设备、珍贵书刊,抢修院内道路进出口,运送抢救危重伤员、救灾物资、器材、药品、食品等任务,必要时支援兄弟单位的抢险救灾工作。

4、医疗救治组

组长:潘群雄

副组长:许荣誉

成员:张强、郑辉明、吴珊鹏、郭人敦、田进军、沈世忠、

李国前、汪流、丁志荣、易冬娟、刘清珠、许婉婉

工作职责:负责全院医护人员的组织、调度和病人转运的指挥调度工作,负责各科室的协调工作,负责对危重病人的诊断、会诊和医疗救治工作。

5、通讯、后勤保障组

组长:苏智军

副组长:吴世水、伍伯聪、潘进裕、林翠珑、张国伟

成员:杨英奇、苏玉芬、李获荣、杨一军

工作职责:负责保障医疗救治所需的物资供给及伤病员和家属的食、宿安排。保证电力、水源的供应,保证运输车辆完好及临时设施建设,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6、监督检查组

组长:周诗宣

副组长:梁永昌

成员:曾煜情、曾志远、黄荣招、郭丽芬

工作职责:负责定期开展监督检查,监督全院各科室各小组的工作开展情况。

二、预警和预防机制

1、市政府发布预报后,医院抗震救灾指挥体系立即进入各自岗位,全院工作实行集中领导,随时准备实施地震应急预案,全院所有部门和人员无条件服从总指挥部新的调动或待命。

2、在临震应急期内,抗震救灾领导组根据市政府发布应急期时间一般为10天,并根据预报地震震级的大小和我院工程设施情况,决定职工、患者及家属是否进行避震疏散。

3、抗震救灾领导组在临震期内,有权在院内紧急调用一切物资、设备、车辆、通讯、人员和占用场地,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阻拦。

4、地震时全院职工、患者、家属等所有人员就近避震,利用有利地形、地物保护自己,保护重要设施和个人安全,以减少伤亡。

三、处置程序

(一)先期处置:接到地震灾害信息后,院应急工作组应根据卫生行政部门与院领导组的指令立即组织应急医疗救援队伍到达现场,根据情况全力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并随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应急处置情况。医疗救援机构派出的先期医疗救援队伍应当指定现场负责人带队。

(二)现场医疗救援指挥:为组织实施本预案,医院成立抗震防灾领导组,对医院抗震救灾工作实行统一指挥,并及时准确掌握现场情况,做好现场医疗救援指挥工作;此外,统一部署医院现场灾情的评估和实施抢险救灾工作;草拟及及时向卫生局和政府报送震情,灾情及救灾工作报告,以及统一安排、调用、分配资金、物资、食品、设备、器材、衣物、药物等。同时,加强与现场各救援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及时将现场伤病员及处理情况报告后方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提出医疗救援工作需求、建议及后续处置方案的请求。

(三)现场抢救

建立现场急救站或临时救护点

(1)灾害事故现场医疗救援的功能区设置原则:

①离灾害原始现场在走路范围内50—100m

②安全区域内

③转送的道路旁

④在指挥站的短距离内

⑤在清晰的无线电通信区域内

⑥最好在帐篷内

(2)现场医疗救援功能分区

①检伤分类区

②重症抢救区

③轻症等候区

④侯转区

⑤太平区

(3)伤员检伤分类原则:

①首先治疗重伤但有存活希望的伤者

②要不断走动,不断再分类

③切勿在一个人身上停留太久

④只做简单而可以稳定伤患生命但不消耗人力的急救动作

⑤没有存活希望的伤患要坚决放弃

⑥明显感染的伤患要及时隔离

(4)伤员检伤分类方法:

①医生通过望、触、叩、听等简单方法获得决定人紧急情况的相关资料,一些简单的辅助检查有时要作为补充手段。

②判断病人生命支持功能、全身情况、衰竭程度、年龄及营养情况

③所有能走的病人分类为轻微伤。

④其他伤员:首先判断通气如何,若无,则通畅呼吸道,仍无呼吸则分类为濒死组(四级优先),通畅呼吸道后若有呼吸则分类为紧急救治组(一级优先)。若有呼吸,呼吸频率为30次/分,则分类为紧急救治组(一级优先)。

⑤若呼吸频率<30次/分,则看末梢循环灌注情况,毛细血管灌注<2秒或有桡动脉搏动,则看病人的意识状况,若不能完成简单频率的指令,则分类为紧急救治组,若能服从简单的指令,则分类为可延迟救治组。在医疗资源相对不足时,检伤分类阶梯治疗是唯一能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的方法。

(5)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四种颜色,对轻、中、重、危重(或濒死)伤病员做出标志分类,标记用塑料材料制成腕带,扣系在伤病员的手腕或脚踝部位,以便后续救治辨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6)伤员的救治按照医疗原则一般可分为:现场抢救、早期治疗、专科治疗。

(7)判定伤情CRASHPLAN法

C:Cardiar(心脏)R:Respiratory(呼吸)A:Arterine(动脉)

S:Spine(脊柱)H:Head(头部)P:Pelvis(骨盆)

L:Limb(四肢)A:Abedomen(腹部)N:Nerves(神经)

(四)转送伤员:当现场处于危险环境或伤病员情况允许时,要尽快将伤病员转送并做好以下工作:

1、对已经检伤分类待送的伤病员进行复检,对有活动性大出血或转送途中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患者,应就地先予抢救治疗,做必要的处理后在监护下转送。

2、在转送中,医护人员必须全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确保治疗持续进行。转送医护人员要在伤员转送单上认真填写转送伤员的病情,为后续医疗救助情况汇总提供必要信息。转送单一份交接纳伤病员的医疗机构,一份交现场医疗卫生指挥部汇总。

3、在救治和转送的过程中要科学搬运,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4、医疗救援领导小组要根据现场医疗救援指挥部的报告及时调度辖区内的急救车辆赴现场转送伤病员:同时要根据辖区内医疗救治资源的分布情况,合理分流伤病员,本地无法完全承担医疗救治任务,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要求,并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安排,及时转送伤病员。

5、护送的医护人员必须按照现场医疗救援指挥部的指令,将伤员送往指定医院治疗。

(五)后方医院

根据医院的条件、功能和专科特点等制定出一级、二级、三级接收病人调配方案,而接到指令的科室应当在30分钟内做好接收第一批伤员的准备工作,在2小时内做好全面救治伤员的准备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拒绝,收治伤员后应及时开展医疗救治,同时按照规定报告救治情况。

四、震后应急工作

1、对院内震损的建筑和生命线工程危险部位进行检修、排险。

2、对重点科室(手术室、急诊科)的设施进行抢修,迅速恢复医疗抢救、护理、手术等。

3、通讯、供水、供电,各部门应对其损坏部位抢修,保证院内医疗救助、生活用水、用电、通讯畅通。

4、如有伤亡或压埋人员立即组织排险救人,做好抢救、护理、治疗、处理工作。

5、对各避震场地人员及时供给救济物品、食品、饮水,保障职工、患者、家属的基本生活,并做好转移和安置。

检验科地震应急预案5

1.总则

1.1编制目的

提高应对破坏性地震灾害事件能力,保障地震应急与救援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维护医院和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济南市防震减灾条例》、《济南市地震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院处置破坏性地震灾害和其他地震灾害的院内、外应急与救援行动。

1.4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管理、属地为主,服从大局、协同行动。

2.组织体系

医院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院防震减灾工作。发生地震灾害后,医院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即转为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组织、指挥和协调全院抗震救灾工作。

2.1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及其主要职责

2.1.1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

抗震救灾指挥部由院长任总指挥,医院领导班子成员任副总指挥,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任成员。

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警戒保卫队、抢险救灾队、医疗救援队、后勤保障队,并可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增设其他工作队。

2.1.2抗震救灾指挥部主要职责

统一领导全院地震应急、抗震救灾工作,部署和监督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施;向市卫生局报告灾情、救灾应急方案及救灾中发生的重大问题;请求派遣抢险救灾队伍和其它方面的紧急支援;组织医疗救援队听候市卫生局调遣进行救援;解决地震应急和抗震救灾中的重大问题。

2.2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组成及其主要职责

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是医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办事机构,办公室设在医院应急办。

2.2.1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组成

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由分管应急工作领导任主任,医院应急办及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任成员。

2.2.2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贯彻落实医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决策;协调各科室和各应急救援工作队的应急行动;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险情,向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负责接待上级机关慰问团和地震现场工作队;处理、接受援助、咨询等事宜。

2.3各工作队组成和主要职责

警戒保卫队由青壮年职工组成,负责现场警戒保卫,维持抢险救灾和医疗救护秩序,制止抢劫、盗窃、斗殴等违法行为,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抢险救灾队由青壮年职工组成,在医院领导小组的指挥下,负责实施抢险救灾等工作。

医疗救护队由临床科室医务人员组成,负责根据市卫生局调遣对院外受灾人员进行救治。

后勤保障队由总务、财务等后勤人员组成,负责所需物资、装备的调集和后勤保障工作。

各科室要服从医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做好本科室病员的疏散、救治工作,并负责接收、救治受灾群众。

3.预警和预防机制

3.1预警预防行动。医院根据市政府地震预警和统一部署做好医院防震减灾和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市政府发布预报后,医院根据市卫生局部署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强化防御措施。主要措施是: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检查抗震救灾的准备工作;密切关注震情预报,根据震情发展趋势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医院设施情况,向各科室和应急队伍提出应急要求和防御措施,必要时,组织职工和病员避震疏散;发现地震谣言或误传事件及时平息,保持医院和社会安定。

3.2预警级别、发布及解除

3.2.1根据规定,市政府发布地震预警,预警级别分为三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表示。

地震临震预警为Ⅰ级预警(红色):就是对未来10日内可能发生M≥5.0级地震区域作出预报。

地震短期预警为Ⅱ级预警(橙色):就是对未来3个月内可能发生M≥5.0级地震的区域作出预报。

地震中期预警为Ⅲ级预警(黄色):就是对未来1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M≥5.0级地震的区域作出预报。

3.2.2预警发布及解除

医院及时关注市政府通过人防部门防空警报系统发布的临震预警或解除预警信息,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4.应急响应

4.1响应分级

4.1.1地震灾害事件分级

按地震灾害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重大地震灾害”、“较大地震灾害”和“一般地震灾害”4个级别。

(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在本市或邻区发生M≥5.0级地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造成300人以上死亡;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万间以上。本市发生M≥7.0级以上地震,可初步判定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2)重大地震灾害,是指在本市或邻区发生M≥5.0级地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紧急转移安置0.5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0.3万间以上,1万间以下。本市发生6.0≤M<7.0级地震,可初步判定为重大地震灾害。

(3)较大地震灾害,是指在本市或邻区发生M≥5.0级地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造成50人以下死亡;紧急转移安置0.5万人以下;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0.3万间以下。本市发生5.0≤M<6.0级地震,可初步判定为较大地震灾害。

(4)一般地震灾害,是指地震灾害各项指标均明显小于较大地震灾害标准,但部分建筑物有一定损坏,造成较大范围人员恐慌。本市发生4.5≤M<5.0级地震,可初步判定为一般地震灾害。

4.1.2地震应急响应分级和启动条件

地震应急响应分为I级响应、Ⅱ级响应、Ⅲ级响应和Ⅳ级响应,其启动条件分别为发生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地震灾害事件。

4.1.3确定地震应急响应级别的权限

Ⅰ级响应由省政府报国务院决定;Ⅱ级响应由省政府决定;Ⅲ级响应由市政府决定;Ⅳ级响应由灾区所在县(市)区政府决定。

4.2信息报送和处理

医院根据响应级别及时启动预案部署相应工作,医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本单位灾情信息,清点、组织救援队伍,分析评估救灾需求,及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4.3指挥与协调

医院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医院地震应急工作,实施应急行动。

(1)了解震情、灾情,迅速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2)召开医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紧急会议,通报震情、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研究、部署地震应急工作。

(3)组织抢险救灾队伍和医疗救护队伍开展自救,接收救治来院受灾人员并待命赴院外参加应急救援。

(4)医院灾情严重时,请求上级机关提供紧急支援。

4.4地震现场紧急处置

医院地震灾害现场实行在接受政府统一领导、地震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综合协调、各部门参与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下,积极开展自救互救,保障病员、职工的生命安全。

4.4.1紧急处置的主要内容

(1)汇集并及时上报信息,包括建筑物破坏、人员伤亡和被压埋人员的情况,病员、职工自救互救和救援行动进展情况。

(2)确定救援区域和任务,协调指挥各级各类救援队伍在医院的行动。

(3)采取紧急防御措施,及时疏散病员和职工;组织建筑物安全鉴定工作;查明次生灾害危害或威胁,组织力量消除次生灾害后果。

(4)组织协调抢修手术室、病房、治疗室、医疗设备和通信、交通、供水、供电等生命线设施。

(5)估计救灾需求,组织援助医疗用品和生活物资的接收与分配。

(6)组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工作。

4.5医院应急队伍的指挥与协调

(1)医院应急救援队伍到达灾区后向地震现场指挥部报到,受领任务。

(2)救援队服从地震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安排,及时参加地震现场指挥部召开的会议,报告救援工作情况。

(3)在救援行动进程中及时报告新发现的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4.6应急结束

当地震灾害事件紧急处置工作基本完成,市政府宣布应急期结束后,抗震救灾工作转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

5.善后处理

5.1损失评估

医院组织财务科、总务科、基建办、医务科、设备科等科室调查核实地震灾情,评估地震灾害损失。

5.2恢复生产

医院根据受灾情况,制定重建或恢复生产方案,积极争取扶持资金和物资,恢复生产和经营。

6.应急保障

6.1资金与物资

医院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安排地震应急救援资金预算,建立救灾资金投入机制,按规定储备抗震救灾物质。

6.2救援队伍

加强警戒保卫队、抢险救灾队、医疗救援队、后勤保障队建设,建立应急救援技术培训和演练工作机制,提高救援技术水平和能力。

6.3救援装备

警戒保卫队、抢险救灾队、医疗救援队、后勤保障队等应当配备、储备必要的医疗救护、生命救援、工程设施抢修抢险、治安维护以及灾害调查与评估等装备。

6.4避难场所

医院规划建设并利用现有和附近空地设立满足应急避险需求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制定应急疏散方案,并组织疏散演练。

7.监督管理

7.1宣传、培训和演习

医院经常性地开展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地震应急意识,提高防震避震、保护疏散病员、自救互救能力。

医院要定期组织应急管理人员、救援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及救援技术培训,适时组织社区居民和在校学生开展防震自救互救演练。医院应结合承担的地震应急救援任务,协调整合各种应急救援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应急救援演习。

7.2检查监督

医院防震减灾办公室定期对地震应急准备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保证地震应急预案实施有效。

7.3责任与奖惩

对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失职、渎职、处置不当、不服从应急调度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