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历史解读

文学家鲍照的作品有哪些

栏目: 历史解读 / 发布于: / 人气:2.48W

文学家鲍照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代表作有《鲍参军集》,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以下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文学家鲍照的作品,希望能帮到你。

文学家鲍照的作品有哪些
  文学家鲍照的作品

鲍照此人是一位文学大家,他主要的创作以诗歌为主,特别是乐府诗的创作,极其的出名。如今留存下来的就有204首。可以说鲍照在诗歌史上具有最要的地位,他对后世的李白等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鲍照那么多诗歌中就有广为人知的《拟行路难》,可以说是他诗歌的代表作,整整18首诗歌,就表达出了自己对森严的门阀制度的不满和嘲讽,而他只不过是低贱的寒士,只能够在诗歌中抒发不满,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敢怒不敢言。而且他也曾描写了边塞战争生活,为后世边塞诗的发展提供启蒙。

论及诗歌地位甚高,其实在散文上,他同样拥有一定建树。其主要的作品是《登大雷岸与妹书》,在元嘉十六年,鲍照被任命为国侍郎,将要到江州任职,于是他就给自己的妹妹写了这么一封信,说是谁,其实是一封优美的骈文。他运用了大量的夸张手法,以及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了其站在登大雷岸的所看所景,大好河山都被他用语言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成为一幅又一副壮阔的画卷。以及自己奔波在外的劳碌,使感情和情景相结合,使整篇文章让人感受到兄妹之情。

有人说他的主要作品是《鲍照军集》,那是由于鲍照曾担任过参军,因此后人称其为“鲍参军”。到了永明年间的时候,鲍照的诗文很多都杳无音讯,于是,虞炎奉命去把他的所有诗文收集起来,著作成集,并做了序,让后人观赏。

  文学家鲍照的名句

身处于南朝宋时期的鲍照,他对于这个时期的社会看的很透彻,虽然他很不满,但是他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不满,而是借助于诗歌,从中委婉夹杂着自己的不满,以一个贤士的高度来观看这个社会,曾说出很多名句。

在《代出自蓟北门行》诗歌中,他曾说过只要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时候,才能够分别出身为臣子的'节操,到了世界混乱的时候,才能够看出谁才是真正的忠良之辈。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但也表明了一个真理,患难见真情,在你需要危难的时候,留下来帮你那个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虽然这是为君之道,但也是为人之道。

在《代东门行》中,放眼望去,一片的荒草萋萋的景象,凋零的树木,唯独枝干还在随风摇摆,游历于异地的游子见到此景,触景伤情。该名句采用必兴的手法,把“野风吹秋木”比作成游子游历在外的凄惨的场面,上句还在写景,下句就开始抒情,借景抒情,抒发出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如今凄惨生活的感慨。

在《中兴歌》中,梅花虽然很漂亮,但是只能够绽放一时的鲜艳;竹叶以青色为主,但是能够千年永存。通过这两者的对比,突出了竹子朴实无华的品格,从而赞扬那些永葆自己本色的人或事物,这种反衬对比手法,是一种巧妙布局手法。

在《诗》中,那些学识浅薄的儒生,只能够死守一本经书,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缺乏处世之道。形容那些不通事理的书呆子。

  文学家鲍照的简介

鲍照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元嘉期间(424—45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聘为国侍郎。孝武帝即位后,为大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任魏陵(今南京市)令,转永嘉(今温州市)令,后任朐海王刘于顼的前军参军、迁军刑狱参军,人称鲍参军。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鲍照26岁,据史载,曾谒见临川王刘义庆,毛遂自荐,但没有得到重视。他不死心,准备献诗言志。有人劝阻他说:“郎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鲍照大怒:“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可闻者,岂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之后,他终得赏识,获封临川国侍郎。[2]

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浚的侍郎。

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任海虞令,迁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为秣陵令,转永嘉令。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为前军参军,刑狱参军等职,掌书记之任。孝武帝死后,太始二年(466年),江州(今九江市)刺史刘子勋称帝,刘子顼响应,后刘子勋败,刘子顼被赐死,鲍照在荆州被乱军杀害。文帝十一子刘彧杀前废帝刘子业自立,是为明帝。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刘子勋反对刘彧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时为泰始二年。

鲍照有一妹鲍令晖,也善文学。

Tags:鲍照 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