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教育考试

2018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考试主观题答题规范

栏目: 教育考试 / 发布于: / 人气:1.74W

历史是文科综合考试中比较容易拿分的科目,只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复习,在考试中一定能够发挥的游刃有余。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考试主观题答题规范,希望大家喜欢。

2018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考试主观题答题规范

  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考试主观题答题规范

(一)读题要规范

高考题注重“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创设和运用,特别是在卷面中呈现大量的材料,因此在做题过程当中我们要规范阅读材料的程序,应当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读引言(题引)

考试一般都采用专题式或者主题式命题方法,即一道题目都有一个中西和主题,体现命题者的立意和命题意图。而体现命题意图的直接呈现方式是题目的引言材料。

阅读引言可以使我们快速明确命题意图和题目考查内容,因此阅读引言就如同找到一把解题的钥匙,有利于我们揣摩命题意图,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

【例1】自古以来,许多有作为的政治家都密切关注民生。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做出了许多重大努力。

这道题以民生问题为立意,考查古今中外历史上解决民生的相关问题,在做题的过程当中我们思考的方向应当朝向相关的民生内容。

2、读材料正文

这是读题的核心任务,一般要求阅读材料在两遍以上,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要动笔圈划关键词、句,最大限度的提取材料信息。对有些材料我们要根据材料当中的“。”、“……”、“;”或根据材料内容划分材料层次,并简单概括材料个层次的中心。

3、读材料出处

材料的出处作为材料的组成部分,往往暗含历史信息,根据材料出处的判断,我们可以和教材的相关内容建立起相应的联系,因此在以后的考试中要高度重视。

(二)审题要规范

在平时的考试当中,好多同学总是抱怨所答内容不能得分,仔细分析大家的卷子,会发现主要问题一是基础知识薄弱或者表述不准确,二是对题目的规定性没有很好的研究。

好多同学在答题过程当中,将大量的时间用于无效信息的书写上,而没有认真地审题,没有认真地思考所要回答的内容,往往造成答了很多内容但得分有限的情况,因此在下笔答题之前,一定要对题目进行充分的研究,明确题目的要求。

只有在平时考试当中注意审题的规范要求,才能在高考中尽量减少失误。审题要做到四大要求:

一般一个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信息来源或者答案出处:

表述为:依据材料;依据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答题要求:分析、概括、列举、说明、比较等。

3、核心词(答题语):原因、影响、特点、措施等。

4、限定词:时间、地点、答题范围、答题角度等。

在大家平时考试当中,容易忽略的是第一和第四方面的审题要求,即容易忽视“答案来源的判定”和对限定词的审读与思考;

【例2】结合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社会状况,简要分析这一经济主张广泛盛行的政治经济根源。对这一问题大家容易忽视限定词:

限定一:

时间:19世纪上半期;

限定二:

地点:英国(联系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相关历史史实)

限定三:

答题角度:一是政治根源,二是经济根源(如只从一个角度回答问题将至少失分一半以上)

  高考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讲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1861至1901)

1、归纳分析洋务运动的各类内容(军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洋务运动的目的,失败原因。

2、记忆洋务派开办的军民企业名称,行业,地理位置。民资企业的名称,行业,地理位置。

3、辨证的分析“扶清灭洋”的两面性,反映的历史背景和农民的阶级性。(该口号说明了农民的哪三个分不清:清政府和中国的关系;帝国主义入侵和其先进文明的关系;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关系。)

4、如何理解中国民族资本“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民族资本企业的特点:资金,技术,分布,行业;与帝封的关系。)

5、归纳早期无产阶级的特点和成因。(早于资产阶级产生;分布集中,组织性强;与农民阶级天然联盟;革命性强。)

6、清政府那些举措顺应了19世纪中期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趋势?结果如何

7、《马关条约》的内容、特点和危害。甲午战争对中,朝,日,远东局势的影响。

8、归纳维新派为戊戌变法所做的思想准备,政治准备,组织准备。百日维新的内容和意义。

9、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维新派的首要目的。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和成因。维新派与光绪帝的关系。戊戌变法的三重意义。(思想意义;政治意义;爱国意义。)

10、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革命性和落后性的体现。义和团运动的功绩。

11、比较开明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在对待西学,洋人侵略,清政府,人民群众等问题上的态度。

12、比较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起义原因,纲领,组织性,与宗教关系,军事活动方式,对待西方的态度,斗争矛头和斗争结果。斗争作用:都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都迫使列强改变侵华方式;都促使中外勾结。)

13、1840-1900年列强侵华特点的变化?(侵华手段在武力后盾下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侵华格局由以英为首合作侵华到激烈争夺形成侵华同盟;侵华方式策略由武力驯服清政府到打拉结合,勾结扶植清政府,以华制华。每一个变化都做到能用史实说明。)

14、1900年前后中国社会在列强侵华,反动统治,抗争探索,经济发展四方面的显著特征和史实。

答:(1)侵华:帝国主义完全确立半殖秩序;①甲午战后列强侵华进入资输和瓜分阶段;②列强争夺激烈形成侵华同盟;③八国联军侵华,签定辛丑条约共同以清政府为代理人确立秩序;(2)反动统治:清政府日益反动孤立:①对外投降出卖国家主权,沦为洋人走狗;②镇压戊戌变法,出卖义和团,反动面目昭然若揭;③玩弄新政花招,结果适得其反;(3)抗争探索:中华民族觉醒;①义和团运动粉碎敌计;②维新派改良爱国、进步、思想启蒙;③资产阶级革命逐渐成为主流。(4)发展:民资初发;①甲午战后列强投资;②清政府放宽限制;③维新变法的推动。

15、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在近代化道路上的继承发展关系。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辛亥革命和北洋军阀统治)(1901--1918)

这一部分的历史十分重要,必须学好、吃透、弄熟。教材明显分为前后两块:一是1895至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内容;一是1912-1918北洋军阀反动统治,革命派继续斗争,中国革命由旧向新转变的六年。学习这一部分抓住两个中心问题:其一是辛亥革命从兴起、高潮到失败的过程;其二是抓住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取代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新的代理人,革命派继续为维护民主共和的果实斗争,但屡战屡败。中国社会黑暗之极,但就是在一战前后的中国,由于内外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中国革命开始发生伟大的转折。

  高考历史单元复习资料

一、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原因、阶段和影响。

1.原因

(1)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国际分工的差异和经济竞争的需要。

(3)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推动。

(4)国际局势总体上趋于缓和。

2.阶段

(1)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主要出现在欧洲。

(2)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方面,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

(3)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区域集团化发展掀起了新的浪潮,进入了较为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经济集团。

3.影响

(1)积极影响: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促进了集团内部的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形成多极化格局。

(2)消极影响:不利于商品、资金、技术和服务在区域集团间的交流;世界经济发展失衡将加剧;不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国家主权的概念将受到冲击。在集团内,随着经济合作程度的加深和合作范围的扩大,各成员国必须作出的主权让步也相对增多。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

(1)二者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都是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发展的。

(2)经济区域集团化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梯。从整体上看,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因为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而有所削弱,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关系反而得到加强。

(3)二者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2.区别

(1)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