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节日庆典

傣族过年的风俗习惯及习俗

栏目: 节日庆典 / 发布于: / 人气:1.56W

过年是中国最注重的节日之一,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还有就是可能过年的时间不是一样的。傣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采,傣族的新年是泼水节,也就是公历4月份,清明后的第七天。傣族过年的风俗习惯有哪些呢?下面是的傣族过年的风俗习惯资料,欢迎阅读。

傣族过年的风俗习惯及习俗
  傣族过年的风俗习惯

傣族人民的新年,按照傣历大约是农历清明节以后的第七天。节日期间,傣族同胞举行热闹非凡的泼水、赛龙船、放高升活动。泼水活动是傣族人民过年的最高-潮,也是傣历年中最精彩的场面,因而通常称做历年节为“泼水节“。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傣族有本身的语言书契。语言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支。现通行的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傣文,系读音书契,由印度南部巴利文演化而来。傣族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创造了辉煌光耀的文化,此中尤以傣历、傣医药和叙述事情长诗最为有名。傣历年为阳历年,而月为阴历月,一年分寒、热、雨三季,每隔三年的玄月为闰月,这种历法现仍通用于泰缅等地。傣医和蒙、藏、维一路,成为神州最为著名的四大平易近族医药体系。傣族地域流传着很多叙述事情长诗,如《召树屯与南木诺娜》、《兰戛西贺》、《阿銮的故事》等。傣剧有100多年汗青。傣族多数崇奉小乘释教。

傣族地域的西双版纳橡胶增产显著,“普洱茶”著名中外,处所和乡镇企业成长很快,有采矿、机械、电力、化学、瓷陶、动物熟皮、造纸等厂矿企业。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打样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人平易近除旧布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阳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纵情快乐等。

禁忌: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步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者跨过火塘,不能步入主人阁房,不能坐门坎;不能移动火塘上的相机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禁绝用衣服当寝具或者坐寝具;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僧人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同样平常食俗 傣族大多有日蚀两餐的习气,以白米和江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稻,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江米。凡是是现舂现吃,平易近间认为:粳稻和米需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掉其原有的光彩和香味,故而不食或者很少食用隔夜米,习习用手捏饭吃。出行劳动者常在野外鱼餐,用大蕉叶或者众饭合盛一团江大米或者小米做成的饭,随带盐巴、辣椒、酸肉、烧鸡、喃咪(傣语,意为酱)、青苔松便可进餐。所有佐餐菜品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白菜,其制法是把青菜晒干,再用水煮,插手番木瓜浊,使味变酸,之后晒干蕴藏。吃时放少许煮菜或者放在汤内。这种酸白菜有处所的傣族险些每天都吃。据说傣族之以是常食酸味菜品,是因常吃不容易克化的江米食物,而酸味食吕有助于克化。同样平常以肉类为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者少食羊肉,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鸡,极喜鱼、虾、蟹、淡水螺蛳、青苔等海产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独有的风韵菜品。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选三春江水里岩石上的苔藓,以青绿颜色为佳,捞取后撕成薄片,晒干,用竹篾穿起来待用。做菜时,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松脆后揉碎入碗,再将滚油倒上,之后加盐搅拌,用江米团或者腊肉蘸食,其味美无比。烹鱼,多做成酸鱼或者烤成香白茅鱼,这个之外还做成鱼剁糁(即用鱼烤后捶成泥,与大香菜等作料央而成)、鱼冻、火烧鱼、白汁黄鳝等。吃蟛蜞时,一般都将蟛蜞连壳带肉剁成蟹酱沾饭吃,傣族称这种蟛蜞酱为“蟛蜞喃咪布”。苦瓜是产量无上、食用至多的同样平常菜蔬。除苦瓜外,西双版纳另有一种苦笋,是以傣族风韵中另有一种

  傣族的过年风俗

傣族人民的新年,按照傣历大约是农历清明节以后的第七天。节日期间,傣族同胞举行热闹非凡的泼水、赛龙船、放高升活动。泼水活动是傣族人民过年的最高潮,也是傣历年中最精彩的场面,因而通常称做历年节为“泼水节”。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打样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人平易近除旧布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阳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纵情快乐等。

这一天,人们互相泼水,用水表达真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心中的祝福。泼水有文泼水和武泼水之分。文泼水是对长者,舀起一勺净水,说着祝福的话,拉开对方的衣领,让水沿着脊梁流下去。被泼的人高兴地接受祝福,不得跑开。武泼水则没有固定的`形式,用瓢、盆、桶都可以,互相追逐迎头迎脸地泼。被人泼的水越多,说明受到的祝福越多,被泼的人越感到高兴。

傣族春节习俗:掷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傣族过年习俗

1、掷糠包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2、初二、初三,一些村寨将举行“象脚鼓比赛”,选手们精神振奋、击鼓不停,谁的动作优美、鼓声好即获奖。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在傣族过年习俗中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傣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采,有自己的历法、语言文字,并以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称于世。音乐、午蹈、民歌、民间传说故事等富有民族特色,影响甚广。傣族主要聚居在热带,亚热带的平坝地区,村寨多临江河湖泊,住宅通常每户一座竹楼、竹篱环绕,果树、翠竹掩映、环境十分优美。四周田地肥沃,物产丰富。傣族人民性格温和,喜爱歌舞。

  傣族春节习俗

浴佛

在“麦日”(第一天),一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也是祈求神灵保佑人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水花放,傣家狂”,“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

丢包

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丢包那天,姑娘们极尽打扮之能事,然后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

孔明灯

放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赛龙舟

赛龙舟是泼水节最精彩的项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麦帕雅晚玛"(第三天)举行。那日,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江上停泊着披绿挂彩的龙船,船上坐着数十名精壮的水手,号令一响,整装待发的龙船像箭一般往前飞去,顿时整条江上,鼓声、锣声、号子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声相应,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放高升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又一项保留节目。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种烟火,将竹竿底部填以火药和其它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

放高升时,点燃引线使火药燃烧便会产生强劲的推力,将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竹子吐着白烟,发出嗖嗖的尖啸声,同时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光彩夺目,甚是美妙。地上则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议论声、赞美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高升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也觉得更光彩、更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