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工作计划

研究生培养计划书(通用5篇)

栏目: 工作计划 / 发布于: / 人气:2.22W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研究生培养计划书(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研究生培养计划书(通用5篇)

研究生培养计划书1

1.培养方向

根据网络工程实践对高级网络人才的需求,硕士阶段的培养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

网络设计与系统集成、网络计算与应用系统开发、网络管理与系统安全。

2.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二年,其中,学校课程学习一年,企业实践一年。

3.培养方式

采用学校课程学习和企业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和双导师负责制——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其中,学校课程学习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企业工程实践以校外导师指导为主,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学生的学位论文、相关技术报告和学位授予必需提供的相关成果申报材料的撰写,并协助学生参与申报专利、软件著作权、科研成果等关键过程。

学校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其中不少于3门课程由具有5年以上工程经历的校内专职教师担任主讲教师,2—3门课程由企业兼职教授担任主讲教师,1—2门课程采用英文教材或聘请国外教授讲课。

企业工程实践要求学生在企业进行,学生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参加并完成一个网络工程项目或子项目的全过程,包括参与网络工程项目的项目管理、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部署应用等关键环节的实践,并在所取得的工程实践成果基础上,撰写学位论文,参加学位答辩。学位论文可以是学术性、工程实践性研究论文,也可以是网络工程项目的技术设计方案或技术报告等。可以以专利申请(需提交发明专利的官方公布证明或相关书面信息)、软件著作权登记、科研成果登记或科技进步奖励等证书形式替代硕士学位必须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含正式录用)一篇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4.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校内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题讲座和专业认证五个层次,校内课程总学分不少于28个学分。安排在一个学年两个学期内完成,见表9。

公共必修课:以自然辩证法和工程数学为核心,使学生掌握对客观世界的科学的认识方法。外教英语突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外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的技巧与能力。

专业必修课:侧重网络工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网络计算、网络性能分析与设计、数据库结构与设计、网络安全、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等。

专业选修课:将网络工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包括分布式系统、电子商务、数据仓库、云计算与物联网、系统集成、认知无线电技术及4G等。

专题讲座:内容涉及国际网络工程及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和成就、职业道德和知识产权、成才与择业、企业文化与团队精神、交流与谈判技巧、社会文化与组织行为等。

专业认证:通过学院与知名IT企业间的合作,安排学生进行专业认证,可供参加的认证见表10。

学生在企业实际的工程环境中,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技能,体验工程实践对知识体系和自主学习潜质的要求,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素养,并完成毕业论文。

5.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并应满足以下要求: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实际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或潜在的应用价值,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会应公开进行,鼓励在产学研联合基地或企业进行。

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有多种选择,包括:

(1)学位论文+公开发表一篇研究论文,或专利受理一项,或专利授权证书(发明专利提供受理或公布证明材料)、科研成果登记证书、科技成果奖励证书一项;

(2)项目技术报告+公开发表一篇研究论文,或专利受理一项,或专利授权证书(发明专利提供受理或公布证明材料)、科研成果登记证书、科技成果奖励证书一项;

(3)系统研发报告。

学位论文和项目技术报告(或系统研发报告)应体现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有一人以上来自产学研联合基地或相关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专家。答辩委员会由3至5位专家组成。

6.毕业与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取得1-2项认证,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准予毕业,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7.实践教学体系

硕士阶段的专业实践教学不少于一年。主要有:

课程实验:各专业课程内开设的实验环节。

专业认证:参加认证培训和考试,获取相应的IT认证证书。

专业实践: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工程项目或子项目的全过程,具体的实践内容可为系统分析、设计、实现、研究等,实践结束后递交一份完整的实践报告。实践报告应包含实践时间、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实践成果及收获等内容。

研究生培养计划书2

一、培养目标:

在本学科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学术动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学制:

2.5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1、大规模系统的优化算法理论和应用

2、多变量先进控制及智能控制系统的理论和应用

3、信息处理及网络管理系统研究

4、复杂工业的建模与流程模拟

5、高性能计算机集群系统与软件

6、智能交通系统工程

7、环境系统工程

8、智能化住宅及信息家电总线

四、课程学习要求:

课程最低总学分24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5学分,专业学位课10学分,选修课9学分。其中本专业硕士选修课至少5学分。

五、培养环节要求:

1、读书报告:

(同学校要求)要求每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做读书报告或seminar4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学院的学术论坛做读书报告1次。完成累计4次计2学分。

2、开题报告:

(同学校要求)硕士研究生应填写规定格式的开题报告,就论文选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作出论证,经导师(组)审定通过后,开始撰写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应在入学后第1学年末完成。

3、科研成果:

(遵照浙江大学信息学院、控制学科学位委员会以及控制系教授会拟订的决议或标准执行,三者不统一时,采取就高原则。)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取得以下科研成果之一:

1)在A类期刊正刊、国际SCI/EI学术刊物(不含会议论文)上发表或录用与学位论文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一篇以上(含一篇);

2)在学术会议上发表与学位论文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并且该论文已经被SCI/EI/ISTP检索;

3)申报与学位论文主题相关的发明专利一项以上(含一项),并取得正式专利受理号;

4)研究生在学期间获得的其他成果按浙大发研[20XX]16号文件有关规定计算。以上研究成果均须以浙江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学生中排名第一完成人。

4、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2。5学年末进行。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可不填):

1、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自动控制原理(上)》和《现代传感技术》。没有补修成绩或补修成绩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论文答辩。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2、参加军工、国防等涉密项目的研究生培养要求按学校有关涉密文件中的规定办理。

研究生培养计划书3

一、学科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20xx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xx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学科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19人,硕士生导师18人。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该学科在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等研究方面形成了比较明显的优势和特色。近年来,该学科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3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7项、教育部思政专项5项;在《光明日报》、《社会科学文摘》、《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2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获各级各类奖项20余项。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创新的精神,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与最新成果;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学术交流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因特网查阅、搜集和处理相关专业知识的技能;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党政管理和群团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三、研究方向

1.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

在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探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问题,主要包括大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培养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与机制研究;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研究等。

2.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

借鉴教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探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问题,主要包括新时期高校学生发展,特别是学习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新方法研究;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等。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

探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问题,主要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研究;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研究等。

4.学习创新与文化价值教育研究

探讨大学生学习创新、学习型组织研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当代大学生及现代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非传统安全研究、伦理道德和政治教育研究等。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可根据研究生实际学习情况浮动,最长不超过4年。

五、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攻读本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课学分不少于 16 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于由导师评定。实践环节:中期检查前完成,完成一项助教或助管或社会实践等活动,提交活动报告一份,成绩由助教课 程主讲教师和活动主管部门评定。

六、学位论文工作培养过程

完成时间 具体要求

1、完成学术报告必修环节。 第二学期末 或第三学期初

2、完成《中国计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表》 , 导师审核同意开题。

3、通过学科组织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答辩会,未通过 者或学位论文选题变动需重新开题。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经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申请授予学术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原则上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不低于总分的60%,但对于科研业绩较突出的研究生(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不低于总分的60%,科研业绩达到学位授予基本条件两倍;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低于总分的60%,科研业绩达到学位授予基本条件三倍),英语水平可不做要求。

研究生培养计划书4

一、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侧重于工程应用,掌握某一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主要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才。特别重视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二、研究方向

1、化学工程与管理

2、分析技术与质量管理

3、材料化学与工程

4、制药技术与管理

5、精细化工技术

三、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在职学习方式,利用双休日和集中学习相结合方法学习。并由学院与研究生所在单位各委派指导教师负责培养和指导。论文的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显的生产背景与应用价值。 学习年限从入学到获得学位一般为2年半左右。

四、学位论文

学生在规定年限之内修满规定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项目技术报告、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工程项目管理成就等)并通过南京大学组织的答辩,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化学工程硕士学位证书。

五、课程设置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获专业课程学分不少于24,共计32学分。

公共课:政治 2学分;英语 3学分

公共专业基础(以下每门3学分,任选6门 18学分)

高等无机化学 现代有机合成 高等分析化学 化学信息与检索

计算机化学 现代化工技术 管理学导论

专业课(以下专业方向课每门3学分,任选2门 6学分)

化学工程与管理、分离技术、工业催化、洁净生产与绿色化学、材料化学、化工过程计算机模拟、现代分析技术与质量管理、色谱技术、光谱技术、在线分析与质量控制、电化学分析基础、材料化学与工程、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与结构、高分子材料加工与应用、高分子材料化学与物理、制药技术与管理、天然产物化学、药物制剂新技术、药物分析、组合化学、精细化工技术、分离技术、手性合成、精细化工过程与设备

必修环节

1、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1学分(考查)

要求在查阅一定数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不少于6千字的书面报告,内容包括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两部分。考核成绩含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成绩两部分。

2、中期汇报 1学分(考查)

选题报告通过后,在论文工作的中间阶段,就所研究课题在一定范围内作学术汇报一次。

研究生培养计划书5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思想端正,品德良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具有较坚实的国学、域外汉学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古典文献、古典语文学专业知识,能利用现代技术研究典籍材料。毕业后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胜任高等院校和其它部门的'相关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该门外国语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文献资料,并有一定的听说写作能力。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国学研究

以传统小学、经学为基础,融会传统考据与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国学各门类典籍的文本材料、思想内容和发展状况,并探讨国学传播与对外教授国学的理论和方法。

2.域外汉学研究

审视和研究域外汉学之既往和现状,董理汉学在世界各地产生、发展和传播的历史,探讨其研究旨趣、研究视角、资料爬梳方式和方法论上的特点,兼及域外汉籍传播状况的研究。

3.古典语文学与人文计算

主要研究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处理典籍文本,侧重探讨利用数据库来研究传统语文学材料,探索和开发新的研究方法。

4.出土文献研究

以考据为基础,侧重于从语言文字角度研究出土文献材料,兼及出土文献思想层面的解读和诠释。

三、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四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42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公共必修课5学分,学科通开课6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6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

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须补修本方案指定的本科生必修课至少2门并取得B以上成绩,该成绩不计入学分。

五、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论文题目。论文选题应是本学科领域值得研究、较有学术价值的问题,应有一定新意。

2.开题报告:在第四学期向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选题的理由,该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基本构架,材料准备情况,研究方法,时间计划。参加论文开题报告的老师应不少于3名(包括导师)。经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后,方可正式进行搜集资料、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

3.论文撰写:开题报告通过,选题即最终确定,此后集中力量进行论文撰写工作。导师与指导小组成员应经常进行督促检查,掌握进展情况,指导修改。论文必须在第六学期中段完成。论文应观点明确,材料翔实,论证充分,具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新内容。

4.答辩资格: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完成课程的学习并修满学分;完成实习实践环节并参与至少一项课题研究;参加8次以上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听取学术报告等)并填写《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

5.论文答辩:在每年5月底或ll月底前完成。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论文方为通过。

六、其他必修环节

1.实践环节: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在导师指导下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挂职锻炼、教学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实践活动,总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参加实习实践的情况需详细填写在《武汉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考核表》上,并提交实习实践总结报告。经学院审核合格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批备案后,方可进入答辩环节并计2学分。

2.中期考核:第三学期进行,实行淘汰制,根据研究生学习及科研情况,结合专业成绩,确认其具体流向,包括硕博连读、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以及退学等。

七、培养方式

1.采用导师具体负责、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学中除讲授外,适当采用研讨等方式,重视培养研究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2.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重视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学术报告等学术训练环节,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加强研究生古籍研读与信息检索能力、研究资料处理能力的培养。研究生要有着重研读的经典,在研读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并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