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热点

《六国论》说课范稿

栏目: 热点 / 发布于: / 人气:2.06W

1. 鉴赏本文严密的论证思路,评析作者的观点。

《六国论》说课范稿

2.品味本文生动的语言,欣赏本文充沛雄劲的气势。

3.掌握课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4.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本文的论证结构

本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宗明义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然后将这一论点一分为二,从赂秦和不赂秦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第二段针对第一个分论点弊在赂秦进行论证。韩、楚、魏三国对秦的态度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结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故将它们合写。采用对比论证:将秦国得到诸侯贿赂的土地与争战得到的土地从数量上比较,说明弊在赂秦;将三个国家祖先得来土地之艰与子孙奉献土地之易在程度上对比,说明弊在赂秦;将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从道理上说明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最后引证苏代的话,说明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的道理,把弊在赂案的观点,阐述得入木三分

第三段针对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进行论证。因齐、燕、赵三国对秦的态度不同,就分而写之: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于是分别从齐亡之事实、燕亡之教训、赵亡之悲剧说明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把这一分论点阐述得鞭辟入里。

最后两段从相反角度提出假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同时点明写作目的,委婉讽谏北宋王朝以史为鉴,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六国论》中食之解

《六国论》后半篇有这样一句话: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对于引文中带黑点的.词句,一些选本是这样解释的:那么,我恐怕秦国的人连饭也吃不下去了。'食',吃饭。'之',等于'而'。

这句是假设推论,是承上文从积极方面指出:如果六国更进一步执行正确路线,也就是拿赂秦的土地分封天下的谋臣,以事秦的谦逊态度礼待天下的奇才,更要紧的是坚持合纵,紧密团结,并力抗秦,那么对秦国的斗争,就会出现坚不可摧的形势,秦国绝不可能灭亡六国。但上面所引对这句的解释,同这层意思却有很大距离。

为什么出现距离呢,关键。问题在于对食和之的解释。

秦国的人连饭也吃不下去,的确反映了由于六国并力西向,秦人心理上的恐慌,但并没有明确说明秦人不能灭亡六国。因为秦人恐慌绝不等于秦人不能灭亡六国。《六国论》一文明显地说明作者是合纵论者,六国坚持合纵,并力抗秦,绝不会被秦国灭亡,甚至还能战而胜之。作者在论证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末尾,作这样一个积极的假设推断,如果只是止于秦人的不安,那么,并力西向的意义不就微乎其微了吗?这种说法,力量不欠薄弱,态度不欠明朗了吗?这样,他怎能完成他的论点,怎能足以起警戒北宋当权者的作用呢?退一步讲,如果这句真是秦人连饭也吃不下去这样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食不甘味或食不下咽一类的词语呢?在古文里,有现成表示吃不下饭的句子,例如:虽食,且不下咽。(张中丞传后叙)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说法,食字下面都没有之字,为什么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这个句子里却多用一个之字呢?

由于食被解作吃饭,食下的之字,的确不好解作指代饭的代词,因为上文没有关于饭的先行词。但释者自然是别有解法的--把之字释为而,这确实别有见地。在古代汉语中,之训而,有此一说,例如: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中庸)玄之又玄(老子第一章)。虽僻远之何伤?(楚辞·涉江)几个句子中的之,有人就释为而。但这一用法,就连上古,也不是之字的常义,许多古汉语虚词专着如《经传释词》、《词诠》、《古汉语虚词》等书都不录列。作为宋文,特别是不爱玩弄字之古义的苏洵,恐怕不至于置现成平易的而字不用,偏偏追求古奥以之代之吧!

《六国论》一文,写到六国并力西向的作用时,势必要提出它的最深远、最巨大的意义,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这句就可径直地译为我恐怕秦国蚕食六国却咽不下去吧!食,蚕食。之,代六国。

之字代并力西向的六国,文顺意切,自不待言。灭亡别国说食、并吞、或蚕食,形象生动,也极其常见。《史记·秦始皇本纪》:至周之衰,秦兴,邑于西垂。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竟成始皇。《韩非子·存韩》也说:诸侯可蚕食而尽,赵氏可得与敌矣。是后千百年间,蚕食一词,一直为史家所沿用,几乎成了秦灭六国的专用语,原因是它贴切生动地概括了强秦逐渐灭亡六国的历史情景。况且苏洵熟悉史传,并得力于史传,他沿用这一用语,恐怕是极其自然的。

蚕食六国,却咽不下去语调辛辣,寓意深刻,能鲜明有力地概括他文章的中心思想,对读者有强烈明确的启示作用。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色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也有特色。为了论证的需要,文中有时直书径言。有时设问辩难,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加之论证中笔端颇带感情,而且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更增强了文章的感人力量。

围绕总论点所举的两个论据,前者是直抒己见,后者则用假设问答。这样写,在形式上不感呆板平滞,在内容上又切合情理--因为六国中赂秦者只有韩、魏、楚三国,齐、燕、赵并未赂秦,所以作者用设问的形式(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接着予以答辩,就无懈可击了。

遣词造句相当精彩,排比、对偶、夸张、对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相得益彰。两个百倍的对比,令人触目惊心;接着以今日、明日相连续,极言割地之频;以五城、十城极言割地越来越多;以一夕二字,夸张苟安时间之短。前后对照,写出了赂秦者的困境。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生动地说明了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真理。如弃草芥和犹抱薪救火两个比喻,非常形象、贴切。前句表现了举以与人的轻率态度;后句表现出赂秦的弊病之大。这些用语近乎夸张,却令人不感失真;相反,倒觉得入情入理。读到这里,人们自然会得出结论:赂秦者大为失策!

第三段主要采用了铺叙的笔法,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语势略呈平稳。到了第四段,文章连用两个感叹词,犹如异峰突起,谆谆之言,惋惜之情,发人深省。最后在第五段中婉转含蓄地讽喻了时政,言简意赅,令人深味不已。

古代文学评论家刘勰曾把理定而后辞畅作为立文之本源(《文心雕龙·情采》)。理,即文章的思想内容;辞,即文章的语言艺术。苏洵的这篇《六国论》,全文只有五百多字,主旨鲜明,说理透辟,语言畅达,无一句废话,可以说是一篇理定、辞畅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