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生活经验

百合花人物形象分析

栏目: 生活经验 / 发布于: / 人气:3.18W

《百合花》以小通讯员、我和新媳妇围绕借被子展开,塑造了三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小通讯员在文章中无疑是一个英雄人物,但是有别于高大全的英雄形象,他是一个纯真、憨厚、害羞的小伙子。文章通过小通讯员送我去包扎所,和我一起去借被子,为保护队员牺牲这三个具体事件来展现人物形象。从外貌来看,“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厚实实的肩膀,年轻稚气的圆脸,顶多十八岁,穿着一身洗淡了的黄色军装。”小通讯员淳朴天真、稚气未脱。在送我去包扎所的路上,“总是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惶起来,好像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和我对话,反倒出了一头的汗。”在问老百姓借被子的时候,“我开口叫他拿被子,他接了被子,慌慌忙忙转身就走,衣服挂住了门钩,撕下了一条口子。”从细节处展示小通讯员的害羞与淳朴。在掩护队友撤退时,扑在手榴弹上保护队友,通讯员一反之前的害羞可爱,展现出勇敢无畏的牺牲。

百合花人物形象分析

我在文章中并没有具体的外貌描写,但全文从我作为一个女性的视角出发,在文章中作为一个大姐姐,在去包扎所的路上,逗弄着小通讯员体现了我与小通讯员那种微妙的情感,淡淡的姐弟情。在包扎所中,像大姐姐一样照顾着来包扎所帮忙的新媳妇。温柔和善、亲切可人略带点俏皮的大姐姐形象。

而新媳妇作为重要人物,推动着文章走向高-潮。从外貌上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绺蓬松松的刘海,头上硬翘翘地挽了髻。”新媳妇十分漂亮,刚过门的新娘子,髻硬生生的挽着。在包扎所中有一开始的害羞只肯打下手到帮小通讯员擦着身子,一针一阵地缝着破洞,最后嚷出是我的,将自己的杯子盖在小通讯员的身上,新媳妇的情感一步步变强,情节也一步步展开。

情节

情节的重复出现,肩膀处的破洞出现了四次。第一次小通讯员接被子时,撕得一身,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第二次他已走远了。肩上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地,第三次他安详地阖着眼,军装的肩头,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第四次,新媳妇正一阵一阵地缝他衣肩上的那个破洞。新媳妇短促地啊出现了两次,在看见伤员的时候啊了一声,显然是看见伤员身上的破布,显然猜测到是小通讯员。在听到小通讯员为救战友牺牲的时候,又啊了一声,这两次啊推动着新媳妇情感的变化,最终忸怩羞涩消失到庄严虔诚地帮通讯员擦着身子。新媳妇对伤员的怜惜与不安,对通讯员的钦佩由此展现。

景物

文章明显是在战争环境下展开的,但景物却如此的清新美好,“早上刚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然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也憎恨起来了。”这一景物描发展故事情节,烘托了人物心情,战斗激烈、牺牲巨大,月色将战场体现在我的眼前。而小通讯员“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我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体现小通讯员热爱生活,在残酷的环境中乐观向上的精神。

整篇小说作者想要在血与火中表现纯洁美好的情感,来弥补现实生活中感情的缺失。作者将这种情感注入到人物的塑造中,创造了生动形象的小通讯新媳妇和我的形象,十分成功。

百合花人物形象分析 [篇2]

《百合花》是我国当代女作家茹志鹃的著名短篇小说。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护和献身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通讯员、新媳妇和“我”三个人物形象(主要是前两个),讴歌了为了崇高的信念可以献出一切的人,赞美了严酷环境下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

故事很简单:我军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一个小插曲。小说中的“原来是文工团员,因战时需要而被派往前沿包扎所,护送任务派给一个见到女性就脸红的小通讯员,他的腼腆和害羞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好感。然后新媳妇出现,她起初不愿借被子,为此事通讯员蒙羞两次,且挂破上衣,新媳妇这位本性善良的女性便心存内疚,她执意寻找机会弥补。后来,通讯员在救人时牺牲了,新媳妇毫不犹豫地把百合花被子献给这位年轻的战士。

小说表现出的主题,是许多作家曾经付出了心血的主题,《百合花》的作者用这样一个短篇来参加这长长的行列有它独特的风格。通讯员和新媳妇之所以成为栩栩如生的有血有肉的形象,正是因为他们是生活在我们中间的普普通通的人,他们不一定“高、大、全”但却使我们倍感亲切动人,具有艺术的感染力。正如茹志娟同志所说:“我也相信自己作品里这些人物.....他们虽然不是‘风口浪尖’上的人物,也不是高大完美、叱咤风云的英雄,但他们都是实在的,从各自的起点迈步向前.....,他们一不娇柔造作,二不自命不凡,是一些一步一步走在革命队伍行列中的人”。

《百合花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