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生活经验

关于西樵山下的茶文化

栏目: 生活经验 / 发布于: / 人气:1.54W

西樵山下官山城区有条茶行街,它与一马平川的街道不同,不能行车,只宜步踏。大青石板一级一级地沿坡势层叠而上,似一把斜梯,上接“云梯初岁”,迂曲地穿林过坳,通至山上碧云村,挽住了云彩。

关于西樵山下的茶文化

那一级级层叠而上的大青石板,长可丈余,厚达一尺,经历几百年的人上人落和雨蚀风侵,边缘已经磨圆了角,浮露光泽,或稍微倾斜,脚踏骨洞有声,石上留下了多少来往行人的足迹和汗染。 街名“茶行”,是当年山茶贸易的集散处。

据旧志载:晚唐诗人曹松(安徽舒城人)寻其帅贾岛,南游至广州,爱慕西樵山佳胜,隐居山东部黄旗峰黄花龙洞中(今碧玉洞玉岩),把从浙江顾渚山移来的茶种赠给山民,教以栽培之法,使西樵山成为岭南第一个产茶区。自后,茶田遍岭,西樵山因获“茶山”之称。曹松北归后,山民感其德,在云路村和山下筑有茶仙庙纪念他。

明代,是西樵山茶的鼎盛期。据明周学心《西樵山志》载:“山中鬻茶举火者数达万家”,当时“樵茶为东粤第一,武定侯称其甲于天下”。明顺德诗人刘士奇有咏西樵山茶云:“辛夷帘下忆卢同,封寄情深谏议通。

乍闻百团浑似月,不须七碗便乘风。云铛屡挹闻香冽,松籁旋听觉虑空。向道蒙山武夷胜,岂如樵涧摘春丛。”认为西樵茶比沂蒙茶的武夷茶还好。当时,山上种的'茶有白云茶,毛茶和苦葵茶等品种。

苦葵茶又名云雾茶和紫芽茶,树高数丈,叶厚大如掌,多生于深谷云雾缭绕处。春初发紫芽,采茶姑娘便嘘云戴雾摘茶去,茶歌满山谷。明代高明诗人区怀年有咏西樵《采茶女郎行》云:“小姑青丝初覆肩。

阿姐勒帛横胸前,秃襟细苎薄如雾,芳春调笑茶畦边。畦树荫疏风日暖,江天雨过黄芽短。纤手盈盈折露梢,倾筐史觉含情远。溪边草色绿参差,赢得行人问路岐。娇柔嗔不语含红晕,无限春愁两颊知。”把妙龄山姑采茶的情态描划得细致入微。

茶采回后,经过焙制或生晒,便挑着下山集中在茶行街交售或出卖。街的两旁高高低低的铺户,尽是大大小小的茶行,茶香馥郁,香传数里。每值茶墟,从广州或佛山乘船来购茶的客商,挤满街上,途为之塞。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樵茶虽已大减,但出口量仍达6.5万担(据《广东通志》)。其后,茶田多售为坟地,茶株百不存一,茶产锐减,茶行街日渐衰落。清末民初,商户多向官山河堤发展,当日的茶行街已变为住宅区,茶行街便徒有其名。

如今,走在茶行街上,脚踏那一级叠一级的大石板,觉得石上当年的茶情仍在滚烫,呷口山风,满颊仍留有细品不尽的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