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实习

关于教师实习总结范文集合5篇

栏目: 实习 / 发布于: / 人气:2.29W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实习总结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教师实习总结范文集合5篇

教师实习总结 篇1

为了配合学校更好的培养师范生工作,我们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教育见习。很荣幸我能被分到上海市中学里首屈一指的名流——华师大二附中!在这短短的四天里,我一直怀着一种兴奋欣喜且略带紧张的复杂心情。

我们的教育见习,主要工作是听华师大二附中历史老师如何授课,熟悉授课流程,记录并且反思,以期从中学到对自己有益的教学方法;同时,有条件的了解班主任工作,了解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此外,配合授课教师,帮助教师批改作业,熟悉其标准。等等。通过以上的见习事项,为将来更好成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添砖加瓦。

在这四天里,我们听了三位教师的课。听后反思,不仅对华师大二附中的教学颇有感触,就是单单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其中也有很充分的教学思想值得我们深思。尤其自己是来自西部山区的,把自己家乡的教育和华师大二附中做一番对比,从学校自身到教师配备,孰优孰劣,自然了然于胸了。深思熟虑后,决定将个人见习心得及些许想法总结出来,兹录之于下:

华师大二附中的教育在上海位居领头羊之列,就是拿到全国,绝对也是榜上有名。这一点,我在这四天的见习中倒是深刻的见识到了。从整个教育设施的硬件配备来看,学校所拥有的多媒体等硬件设施可以很好的证明这所学校的优越性。再看教师的配备,学校里汇集了诸多上海市优秀名师、学科带头人,更为学校的教育锦上添花,一群专业素质极高的师资队伍,再加上从上海市各个学校选拔而来的优秀学生。。。。。。如此种种,华师大二附中的教育之先进以不待我多言了。初来此校,大名如雷贯耳,具体见识过后也是若然受电,难免感慨;况且自己还没有深入见习呢。从别人口中也好,看新闻也罢,初次到校,着实是领略了名校风流,被如此景况所征服自然感慨良多。

三名老师的和善是我所始料未及的,其实就是进校门的方式就以令人匪夷所思了;学校是名流,本来我以为管理上应该是开明开放的,至少在很多问题上是应该酌情以理的,可惜,再从进校门的即刻起我便早早打消了这种念头。因为我发现,无论学校如我上面所言是多么优秀,但在管理上,全国各地同样还是千篇一律的“一根筋”模式。不过,对于三位教师的笑脸相迎,除了缓解了我的紧张心理之外还给我上了一课,这使我开始思考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关系以及在沟通交流时的方式方法。其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最重要的,而为什么我下如此定论呢?在三名老师的课上,我充分认识到了这种关系对授课所带来的效果。

走进教室听课,不禁对教室设备之先进、完善而惊叹。而华师大二附中教育的之所以如此先进,其设备自然功不可没,换到其他各地,情况亦然。一节课(四十分钟)下来,不难发现,教学设备在课堂教学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一方面,多媒体的运用不仅节省了时间,可以让教师在限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快的、尽可能全面的授课,另一方面呢,这些先进设备的运用,把教师从单纯的板书授课的传统授课方式中解放出来,自成一体,形成教师自己的授课模式、风格,充分利用了教师资源。因此,一个学校是否具有完善的学校教学设备,对其学校的教育水平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周老师、杨老师和陈老师在授课中都很好的运用了教学设备。而且,他们的教学风格伴随着他们对教材知识的讲解和ppt的演示中得到展现。

但是,教学授课这一过程并不就此结束。这一过程,主要在教师授课 、学生听课这样一个模式里得以发展。在听了三位老师的课堂授课后,我想到了韩愈夫子的这句话——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当然,三位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也验证了这句话。似乎老师授课还只停留在也只能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上,这种情况华师大二附中如此,全国其他地区估计相去也不会太远。然而在我看来,教师授课是不能单纯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固定范式里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应顺着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能在循序渐进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并逐渐完善之。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周老师的授课模式是最能开发学生潜能的,她在提问时所给学生诱导很好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当然,如此,达到教师自己的授课目标也便不在话下了。此外,关于杨老师和陈老师的授课,可以认可的亮点也很多,就拿二人都已图文史料结合并济之以教材结构图来阐释教材的重点难点的方法来说是很值得我们汲取的。(周老师的课堂教学也具有此特点)。特别是陈老师,授课幽默风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教学授课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一个最重要且最不容忽视的环节。任何出色的老师,在授课时,都只有建立在以学生为主的前提下。换句话说,教师的授课是为学生更好学习服务的。教师授课的目标只有有了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得以完成。那么,还是如上面所说的那样,教师如何开发学生的思维便成了教师在授课时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从三位老师所授课的班级来看,学生们不仅活跃,积极配合教师,而且也能顺着老师的讲课内容走。

关于这次见习,除了上面对华师大二附中教育的感慨和对其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一些反思之外,能记的还有很多,其他的如如何高效率的批改作业,改作业时的基本要求和流程,以及与同学的配合等等,这些在我见习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甚为可惜的是,杨老师虽然说了也可以向他了解一些关于班主任的具体事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落实,甚为遗憾。

四天的见习工作,我在忐忑复杂的心境中走完了。这次见习,虽然学到了不少,见识了不少,但是仍然还是有所遗憾的,未能体验一下课堂教学也是一大憾事。感触很多的同时收获也很多,我想,这才是我们这次见习最应该肯定的地方。

教师实习总结 篇2

实习已经快三个月了,如果不是顶岗支教,我的实习怕已经结束了,并且是带着很多遗憾的。

在心底酝酿很久的梦想已经开始了,在实习的三个月里,我那酝酿很久的梦,从开始的跃跃欲试、兴奋激动,期待满腹到如今的小心翼翼、忐忑心慌、气馁且过,力不从心。我想我应该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一来提醒自己,告诉自己好好照看呵护建造你的现实童话,二来可以和朋友交流,相互取暖,感谢在这一路上帮助我的同学和朋友。

安昌小学,大三时北川青少年宫的支教经历让我对这个学校有一点印象,其实当得知在这个学校实习时,我并不十分满意,我想象的是一个一点也不熟悉并远一点的地方,最后听了大家的情况之后,觉得自己还算幸运来到这个地方,可是我教的不是我一直渴望的语文,而是我从来都不会想到的科学,我接受了这个事实,初生牛犊不怕虎,自以为是的以为我可以把科学教的很好,语文嘛我可以多听其他老师的课,自己下来补一补,语文本是大杂烩,教些科学也行,但现实并非如此,五个班的科学我完全应付不过来,开始拼劲全力的弄,到后来的得过且过,更别说是去听其他语文课,从实习开始到现在,没听过几节课,唯一听过几节科学课,语文课几乎没听过,科学课更是上得一塌糊涂,没有写过几篇教案,有老师说尽力就好,像我这个样子算是尽力吗,每天看似没有停过,同寝室的实习室友们似乎都比我轻松许多,为什么他们可以把教案都写得好好地,还有那么多时间打游戏看电视浏览网页,而我的教案永远都是残缺的,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的,前两个周的周末实在慌得不行了,就把周末睡了过去,什么事都没干,这周羌历年放假四天,希望不再让自己失望,写到这里,我又开始后悔,我没有把握好每个周末假期,国庆七天我回老妈哪里,原本想好好备下课,可是一场空,乱七八糟的过了个国庆,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每次想给老师打电话之类的却不敢打,因为我不敢,怪我自己不努力不中用,给老师打电话的'资格也没有!

实习三个月来,我也感受到我们的科学教育很多问题,为什么会有人说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以前我是不怎么理解这句话,直到我站在讲台面对这一群群孩子时我才感觉到这句话的味道,我佩服且可怜着这群孩子,他们能坐在下面听我这样一个老师讲课真的是难为他们了,科学就是要多背!多背才能得高分!我开始是多么的抗拒这句话,虽然表面一本正经的点头听着,但慢慢地我也开始叫他们背,当学生问到我刘老师科学是不是要多背才能得高分呀?我的回答是:恩,就是。要想真正的素质教育,一个老师要有很深厚{至少足够}的学问,还要有魄力,有特立独行的魄力,而这份特立独行的魄力,是要有足够的学问作支撑!我很想当语文老师,但是现在我多么希望我可以带着孩子们开心有劲的学习科学,我多么希望我可以成为一名有趣的科学老师!

总感觉很难和其他老师融入一块,总感觉没学到东西,是我不够努力,是我不够真诚,同时我也感觉到,以后工作要想幸福,一定要在一个温暖坦诚互助上进有梦想的集体里,待遇是其次的。

我想如果哪天我放弃了当老师的这个梦想,不是因为我不想当老师,是因为我真的当不起。如果不努力,的确配不上这两个字。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活了二十几年,发现自己活得很粗鲁大意、自以为是,准备的太不充分,太自以为是和想当然,其实你并没有你想象中那样付出和努力。还想当语文老师,你读了几本书,认真读了几本书,记得些什么,做了什么?写过好文章吗?积累有多少!亲爱的别被自己表面的付出所迷惑,你够努力和专注吗?在梦想的世界里,你需要付出很多很多专注和享受,坚持和汗水。

教师实习总结 篇3

一个好老师,好在哪了呢?这个不好说,有人说考成绩,有人说靠学生的欢迎程度。但是我觉得,教师的技能水平更是评价一个好老师的标准。这里就来说一说如何调动上课时学生的情绪,一个好老师能够让学生的情绪跟着自己走。

作为一个实习老师,我自认还没有让学生的情绪跟着我的思路走的能力,而且我承认,有时候我控制不了学生的情绪,甚至我都会被学生带走。举个例子,有一次我讲课涉及到生物上的知识,我只是随口一提,但是不知什么情况,好像是激起了他们的兴趣,这个话题就停不下来了。还有一次,我整堂课都没有一个学生说话,安安静静的,为什么,因为他们刚上完体育课,累了,有学生趴桌子上睡着了。面对这诸多情况,我去听了听其他老师的课,感觉有许多方法可以来调动学生的情绪。

结合我的化学学科的特点,我总结出了以下几条:

首先,兴趣是最重要的。学生如果对某一学科感兴趣,那么他不自觉的就会上课注意听讲,这样的学生老师不用管,他自己会努力学的。然后是声音要抑扬顿挫,如果一个老师上课时就一个声调,学生就像是在听催眠曲,不睡着才怪呢,而且,我化学课一般是在下午,学生本来就困,再听到这样的声音,情绪低沉也不怪。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改变我们的声调,在重点是提高声调,既突出了重点知识,也振奋了学生的情绪。还有就是让学生喜欢上这个老师,学生喜欢一个老师,即使不爱这一学科,也会在上课时认真听讲。

根据这些反思,我后来的化学课不再是索然无味了,但是调动学生的情绪的方法还有很多,希望自己继续努力,进步。

教师实习总结 篇4

谈到实习,首先请允许我用“付出了,收获了”这六个字来进行总结。一个多月的实习时间,对于我们这些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毕业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要学习和实践的东西有很多。但是,就在这短短的一个月里面,我却收获颇丰,最让我刻骨铭心的,就是“教育需要激情”这一思想理念。

“激情”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强烈的,具有爆发力的情感。”是的,教育就需要这种情感。山东省三八红旗手、淄博世纪英才外语学校创办者张文俊说:“搞教育的人,首先不是看他的学历,而是要看他是否真正喜欢教育,喜欢孩子。”我想,张文俊校长所强调的,其实就是教师的激情。一个不热爱教育的人,是不可能做好教育的,哪怕他已身在教育。恋爱的人,是激情让他们焕发出对火热生活的渴望,从而彼此忘我地投入,忠诚地付出。一个对教育充满激情的人,也会像恋爱的人一样“着魔”,会忠诚于教育这份神圣的事业。有了这份激情,有了无比的热爱,就会为此付出,不管困难有多大,用自己的青春去点燃希望,用激情去奉献教育事业。有了激情,再苦再难的事情干起来都会是快乐的、甜蜜的。激情让我们坚定信念,激情让我们热爱教育。

实习期间,我遇到了人生中很值得感谢的一位恩师,那就是我的带教老师—段老师。段老师是我所在实习学校的资深教师,仅仅的一个月内,我就跟着段老师学会了很多语文教学方面的技巧和方法。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段老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教育的激情,是她这样的态度深深打动了我,也是她这样的态度让我立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记得学生期中考试,是段老师出题目。我清楚地记得,在出题目的时候,她认真研究课程目标,考虑教学进度,分析教材,注重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且不忘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拓展迁移。她甚至看了十多套试卷,并且自己亲自做了很多题目,一份完美的试卷才诞生。就是这样的一种态度,让她成为该校特级教师;就是这样的一份激情,让她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名列前茅。

激情使我们端正教育态度,态度本身是一个师德问题。一个态度端正的人才会不断加强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才会克服困难认真对待每一天的工作;才会保持一份平常心,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善待每一个孩子;才会用阳光般的心去发现学生心中的“阳光”。正确的态度让我们执着,执着让我们投入,投入使我们成功,我们的成功促使孩子走向成功。只有这样,我们不光有“一条道走到黑”的坚守,更会有“一条道天不黑就走到”的科学和效率。有正确的态度,自我反思才会主动和深刻,才能不断进步,不断超越,不断通过自己的“成熟”带给学生成功的教育。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情感与态度目标。我觉得这个目标才是教育的根本,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目的。孩子可以什么都不学,但不能不懂做人的道理,不能不拥有科学的精神,不能不养成良好的习惯、态度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底蕴》一书中,马克思·范梅南指出:“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写好字,不仅向他的学生展示了他练出的一手好字,而且向学生传递了一个不断进取,不断完善自身的生动丰富的教师形象。多年后,学生从老师那里所学的知识也许逐渐淡忘,然而,这位老师的生活热情、不断进取的精神却能一直鼓舞和影响学生。”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老师充满激情面对孩子的时候,无形中也在熏陶他们该用什么样的态度与精神迎接每一天,一步步去开启自己的生活。

教育对象是各具性情的鲜活的生命,教育是创造,唯有创造,才能使鲜活的生命更具灵气,而创造需要激情,只有激情飞越的教育,才伴有永恒的激励。

让我们都开发出自己那强烈的而又具有爆发力的情感吧!

教师实习总结 篇5

不知不觉实习已经过半了,我们也由原来的不熟悉、不适应渐渐地变成现在了解各项事情程序,能够独立地带好一个或者几个班级了。在这转变的过程中,既有生气、心酸的体会,又有看到孩子们真的学有所悟的那种发自内心的高兴欣喜。这是一种值得用心去感受的难得的经历。

最开始接触这些孩子们时,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他们可真活泼啊,跟我们当时上高中的 太不一样了。我带的是高一的孩子们,在没有真正见面之前一直觉得这个年龄的小孩应该是热情、单纯而可爱的,带着微微的腼腆心情,当然最初的印象也确实如此,但是到后面慢慢就出现了问题。

首先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高中的孩子,尽管是高一,对待学习的态度应该是乐于探究的,应当是有好奇心的,最起码也应当是有一个积极的倾向的;说起高考的时候,应当是敬畏而向往的,因为毕竟高考对于我们众多普通人来说是一条较为合理而便捷的改变人生的道路。可是不知道是我要求太高、经历的太少,还是什么其他原因,当我问起他们相关问题的时候,他们是回避的,是消极的,或者说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高考这回事,从来没有想过,我今后要走一条怎样的路,这条路我能不能自己选择;也从来没有想过,我想去做一个怎样的人而我又要去经过怎样的努力去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样子。这是在我的高中时代没有遇到过的现象。我不敢说全部,但至少大多数就那样一天天耗着,得过且过,到这时我才真正意识到我们顶岗的环境可能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难。可是他们才十七八岁啊,是祖国的下一代啊,还没有迈向成年,正是青春年少的年纪却对待学习如此消极。我可以想到的原因一方面是现在的孩子们面对的诱惑太多,物质的丰富、网络的发达占据了他们太多的课余时间和思想空间,日间浮躁的内心无法达到学习所需要的宁静。而另一方面则是缺乏期待,这种期待包括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期待,也包括自己对自身的期待、对学习的期待,这种无目标、无动力的状态造成了他们对学习无感的态度。

看到以上现象,可能跟我们所设想的大有出入,适应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应该转变的就是我们的教学思路。我们之前想过教学最重要的是讲好一节专业课,专业知识是教师的硬背景。这个理论到现在也是没有错的,只是需要做一些调整,这个理论的前提应当是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情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除了教授知识,更为严肃的是教授一个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态度是方向,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学习的所有可能和最终效果。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他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