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文学

恨不多长一张嘴散文

栏目: 文学 / 发布于: / 人气:6.84K

恨不多长一张嘴,吃尽家乡的美食。

恨不多长一张嘴散文

川陕大菜,陕西各占一端,可见菜肴闻名。乡野鄙见,只知红白喜事的席面有“九奎”、“十全”与“十三花”的排场,却不知是啥讲究。况且,我是口浅的人,吃什么,不太过量,也不好吃太荤太腻的菜。因而,仅好家乡的特色美食而已。

想起小时候,家常便饭,是母亲做的最香。哨子面,些许辣子,一丝葱花,香喷喷的,是待客的主食。搓搓——棍棍面,和硬发软,盘条拉长,调上油泼辣子,就着大蒜,最解馋。天热的时候,打搅团,蒸凉皮,砸蒜泥,烫芥末,入口爽滑,口辣,鼻呛,挤着泪眼笑。

困苦的年代,高粱、糜子、玉米面……母亲换着花样做出各种形态馒头来供我们吃,不同的口味令他人羡慕。高粱馍,糜子馍甜,玉米馒头面包一般酥软。

八十年代,日子好了起来,母亲蒸出的花卷馒头有团圞的,也有分叉的,白生生,油蓬蓬的,看着香,吃着爨。过节的时候,蒸的小馒头,俗称碎馍,发酵的面团在案板上搓成条,剁成块,丸起来,还用洗净的木梳插出花,出锅后玲珑小巧,油泼辣子撒点盐,一口一个,吃着真爽。

姑娘出嫁有了孩子,满月的时候,娘家人便送囫囵馍,母亲被请去显手艺。白面如玉,团城一环,周围沾上彩面捏成的花草虫鱼之类的吉祥鸟兽,蒸出来个个活灵活现。被盛在搪瓷盘子里,用红包袱包了,一路小心翼翼地提到闺女家,引来四邻庆生的啧啧赞叹,回去的时候都盼着分一块带回家贡几天呢。

不光是这,母亲也会做七个碟子八个碗的一桌好菜。甜盘子——八宝甜米饭,品——红烧肉加蒸红薯块,凉调油炸豆腐丝,土豆炒肉,还有粉蒸肉,等等。逢年过节的时候,本家公共的亲戚都爱在我家吃饭,母亲人大方好客,吃食不做假,调料拿得匀,又干净卫生。父亲虽没多少文化,但席间推杯换盏,伺候周到,客人临了都非常满意。

父亲厨艺很少显露,但年关杀猪宰鸡最为拿手。烫猪头,燎鸡毛,灌大肠,等等都不在话下。每每此刻,他叼着烟斗,吸着鼻涕,兜着活计,仔细地干起来,不紧不慢,游刃有余。那成堆的.,成块的,成串的,一会儿便七零八碎,盛在盘盘碗碗里摆在案板上。

自母亲离世后,父亲上地回来后,蒸馍、擀面和炒菜,自力更生,有模有样,从不麻烦子女们,显示了一个男人的担当。这种作风,一直坚持到他一病不起,溘然长辞。

一九九六年,母亲生病后,我便自己学着做饭。以前是帮母亲烧锅,揉面。当自己和,自己揉,自己擀,切成条,下到锅里的时候,才觉得做饭的不易。渐渐的,干捞面,烩面,豆豆面,菜面,棍棍面,哨子面,炒面,米饭,包饺子,等等,手到擒来,不在话下。甚至炒菜,蒸馍,做几个肉菜,也能应付。

后来成家,也帮媳妇干着干那,但蒸馍烙饼的机会少了,真有点坐享其成。

偶尔一家三口也到街上去下馆子,吸几碗荞面饸饹,咥一盘凉粉,勾几块豆腐脑,吞一钵羊肉泡,辣子红,葱蒜鲜,香菜匀,汤味浓,余味悠长,三秦小吃历史悠久,最见精神。

哈哈,就是好,山珍海味,大鱼大肉,咱吃不惯;米汤,馒头,面条,咱离不了。秦人的坦诚,直率,天不怕,地不怕,那叫“二杆子”精神,与其说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倒不如说就是这样的饮食习惯“吃”出来的。——咋样?说对了,回答正确,加十分,中大奖么,啊哈——哈哈……

Tags:张嘴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