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文学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汇编15篇

栏目: 文学 / 发布于: / 人气:3.14W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汇编15篇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

好早就听说了《文化苦旅》这本书,记得第一次听说是从英语老师口中蹦出来的。这次,终于有机会拿起来读一读。

我细细读着书,慢慢地被书中的历史、游记所吸引。从莫高窟的中华民族痛失瑰宝到风雨天一阁那座仅存的藏书楼,从沙原隐泉到洞庭一角,又从吴江船到牌坊。作者走过的每一处地方,似乎都蕴藏着那么多中华历史。有时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华五千年历史,每当走到一个地方,都能想起此地过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评价。

读这本书,就像和作者一起,从中国的西北走向江南。偶尔,作者也会停下来,写一写腊梅或是写写自己的藏书,或者在每个清静的雨夜里想起,夜雨诗意。但是作者永远都没有忘记,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着文化气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说: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要摆脱也摆脱不了。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凄艳的晚霞下,我看见了王圆麓,那个敦煌石窑的罪人;在罗池庙里,我看见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见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见了华发苍然的苏东坡。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历史的重压,苦在历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远离,更苦在文人心里的敏感。

读了这本书,不仅让我略懂了作者,更让我读懂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丝细脉。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2

这场说走就走的苦旅,异常艰辛,却能让人感触那么深刻,这文化之旅,还是苦啊!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这一点,我就想到了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一点点加深。当然,由于我才识浅薄,在此,我就和各位谈谈这中国之旅。

中国,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出生地,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以及文化,同时这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多少前人的努力和付出,又是有多少无情毁灭后像野草一样顽强。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富强民族。

而余秋雨先生这次中国之旅让我感触最深,首先提到了——我的山河。作者在感慨,中国原先的封闭,自我埋头耕种,自给自足,对于外面的世界,连看的兴趣都没有。用稳定、保守、统一、集政的方式来维持下去。虽然中国的缺点很多,可是最看不上十九世纪的欧洲国家用十分资本的手段来侵犯安静的中国。

作者像古代的诗人一样,行走在山河之间,那么作者笔下的第二站——都江堰,让我有了新的体会。

万里长城,守护了千千万万子民,都江堰,工程虽小,只是一个水利工程,但也能够成为一个长城的后辈。它保住了一个天府之国——四川。

这都江堰是尤为震撼,文中有写道“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的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有根据筑坝者指令来一番调整”。而这归功于遥远的李冰。

看似是在治水,事实上,确实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仅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无我无私,长生不老。只要李冰的精魂不散,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道便如此。

莫高窟大家谁不明白,敦煌莫高窟,中国的又一大财宝,佛教从印度带来和希腊的礼貌包罗在里面,那里所蕴含的,是两个大礼貌的精彩,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就连历史上,最残忍的暴君,都愿意为莫高窟做一点好事,可是这又能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去看看。

时间说起1900年6月22日。王圆箓王道士在一处洞窟的墙壁是空的,也许还会有洞穴,和一个姓杨的人挖开一看,果然是惊喜,一个满满的藏经洞!可惜我们的王道士,不明白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一门永久的学问,无数位为此耗尽终生的才华横溢的学者,只可惜,他不明白。

这莫高窟的文化,像甲骨文一样重要,可惜,因为那次,就再也无法解读了。

匈牙利的一位学者名叫斯坦因,以及一位卖国贼蒋孝琬,和王圆篆谈判,从一开始几部经书到最终九千多个经卷、五百多幅绘画打包整整花了七天,用了二十九个大箱子,三匹马才能拉动。果然,最终王圆箓还是没有抗拒那一点马蹄银的诱惑。唉,就如诗人李晓桦的诗歌一般“我好恨,恨我没有早生一个世纪!”对于斯坦因这样的学者,我何尝不硬一些呢?今日,那位名叫斯坦因的学者不再引人关注永远阒寂无人,反倒是王圆箓的那个道士塔,却天天游人如潮,可是谁也没有投来尊重的目光。

转眼间又来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群美国学者宣称,因为白俄罗斯士兵的破坏,要“拯救”莫高窟,拯救?哪是拯救?用化学溶剂把墙上的壁画粘到纱布上带回美国,欲望的强烈促使他们又一次来,居然这次还要在莫高窟大动手脚。那里,我们不得不感激一位叫做陈万里的翻译,虽然是美国雇来的翻译,却心中有国,在来的第二天,骗那些人身体不适,其实就是告诉那些村民美国人要破坏。至此,我们要对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人表示致敬,“敦煌者,吾国学术之悲痛史也。”

莫高窟,是如此的神圣,就连最有权威的皇帝,在它的面前,乖的像个孩子,莫高窟,就如活的历史一样,一批一批的工艺家,在那里雕刻出只属于自我朝代的风彩,看着看着,一批批历史就如仙女一般飞到面前。它记录着我们历代祖先的信仰和悲欢,长久凝视,百般叮咛。

苦旅并未结束,我们的苦旅也即将开始,看着前人正确或者错误的一举,我们沉思,或者说,不得不陷入沉思……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3

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不知在角落里边回味心酸史边唾骂历史罪人的人们是否真曾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我一直以来欣赏懂史且敢于评论批判历史的学者,而也同时认为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无数学者中的豪杰,他的《文化苦旅》是万千部文史学散文著作中最为出色的上品。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夺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他也曾在本书中像许多知青学者样深情感叹,但同样的感叹,出现在不同的地方,韵味也相差甚远。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我也可以年轻”,他的人生是富有弹性的,他总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闲度过他充实的中年时光,所以,余秋雨先生无论何时都是个混合体。因此,他的文章,也永远夹杂着不同感觉的口气。如他对中国文化日益沦陷丧失的悲伤感慨,就饱含了年轻人对不满的辱骂,中年人对世事的无奈和老年人沧桑的惋惜。

也许有些的观览完全无心,但撰成此书的灵感源头绝对是有意的。很明显,他发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尘封点。在如今这个弘扬我国绚烂文明的蓬勃时代提出这样的悖论观点,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国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创造过盛世,人们为了保留住曾经繁华便将绚烂的文化代代相传,陆续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筑,就连普通的牌坊,藏书楼也印有文化的痕迹。但人们的理想总是好的,而岁月却是逆人而行,变故也是层出不穷的,人们再想保存下来的东西到了一定的极限还是会被时间冲走,虽然也有些是出于人为,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历史的轮盘上的空白。有些历史尘埃的东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学者在哀伤的挽回,总痛心的活在不属于他们的.曾经,便永远无法活着走出来。因此,“正视过往与当下”,便是我从此书中悟出的一个当前重要的课题,我也同时认为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与警世主题。因为,只有能真正认清历史风云的人才能在顺应历史车轮的基础上印出自己的车辙印。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

在这儿,已超过了时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艰难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历史的漫游,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对那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的默认。读它,让我受到了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升华。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4

苦苦的味道,为这本记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估计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奇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浅者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它不是经大自然雕琢出来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中华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们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小镇却给予我们一种回到家般的自在,难怪万年来,许多文人遇到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时,便会此隐居起来,但荒山结庐有生活中的麻烦,大隐隐于市便成了文人来到江南的最好推力。其实我们对“隐”有着正反两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当中国文化收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区而开始凋零时,文人或学着就会带着他们的文学修养到此地隐居起来,借以免于战争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和官场浮沉是文人失意的时刻,做什么事都不顺心,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使自我的身心得到纾解,找个地方隐居,等到休息够了又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启。坏处是有人会把隐居当初沽名钓誉的工具,假隐以求得一官半职,这些举动让中国特有的隐的文化开始产生变质,隐生前的孤傲和死后的名声全然黯暗。尽管如此,我们对隐还是抱有正面看法,因为古代中国给文人发展的空间太狭隘了,逼得他们仅有隐居或者死,与其这样让自我的雄心壮志损落,我们会选择沉潜,待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的沉思,考量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

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所以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史上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疑问来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的走向床前,流动的车潮和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那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许咱们应当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写下了华夏的文化。《文化苦旅》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

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们不禁严肃起来,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不甚熟悉的土地,逼我们不得不因历史和那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于我们眼前出现的莫高窟山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旧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的石壁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化。千年前的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工手中的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中,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之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运往国外,多年后的今日,那神秘而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并非外表绚丽,而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生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华的标本,一种美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残缺被人无情的转换。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5

“肩头,妈妈的肩头,是我家的风雨山脊。”

——题记

翻开藏青色书皮的《文化苦旅》,细细品味,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又有着洞若观火的透彻,你仿佛能从字里行间看到一位游子不羁的灵魂。我不禁自问,是怎样的家庭,怎样的经历打造了这样一个文坛的传奇?直到翻到了最后,看到了那一篇——《为妈妈致悼词》。我才了然于胸。原来,在传奇人物的背后有这样一位伟大坚强的母亲。有母如斯,儿子怎能不铸就一片辉煌。

这是余秋雨先生在他母亲追悼会上的讲话,文章虽不长,但字里行间都溢满了对母亲深深的崇敬与浓浓的思念。

余秋雨坦言自己中学时获得了全市作文比赛第一名和数学竞赛大奖,就要归功于母亲在他七岁时就让他替代她,来为所有的乡亲写信、记账。他坚强人格的形成也是深得母亲的遗传,面对那么多谣言的一次次围攻他从不反驳,他曾说“只要见过我妈妈,你们就明白了”。母亲给予他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记得有一次我从农场回家,吃惊地看到一张祭祖的桌子居然在自动移动。细看之下才发现妈妈一个人钻在桌子底下,用肩在驮桌子。家里的人,有的被关押了,有的被逼死了,有的被流放了,没有一双手来帮她一把,她只能这样。”母亲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庭的生死祸福。为了在战争岁月支撑起这一个小家庭,母亲竟然同意到最贫困的乡村生活,一切生活细节都回到她完全不熟悉的原始起点。为了给很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的他挣两元钱,他的.母亲在那么冷的天赤着脚去一家小工厂洗铁皮,浑身上下都被水浇湿了。至今作者还能记得那年她贴着两元钱币握着他手掌时的温热……我想余秋雨在想到此情此景时,在追忆往昔的艰苦岁月时,必定泪眼婆娑,必定满脸的不舍。试想,全天下有哪一个有良知的子女愿意母亲受这般的苦楚。就像全天下的母亲一样,见不得孩子受一点点委屈。

这不由得又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文坛奇人的母亲,她就是史铁生的母亲。她隐忍、包容,为了鼓励双腿瘫痪的史铁生活下去,她隐瞒自己的病情,日夜忍受病痛的折磨,直到临死前最后一刻,心心念念的还是她的孩子,告诉孩子要“好好而活”。

大抵全天下的母亲都是如此,为了孩子她们可以倾其所有,如果需要她们以生命为代价,她们也会毫不犹豫,义无反顾。想想自己的母亲也是如此,每天清晨,当我还沉浸在梦乡中的时候,妈妈已经轻手轻脚的起来,为我们洗衣做饭。她清楚我们每个人的喜好,餐桌上总有我和爸爸喜欢的菜,而对于她的喜好我却知之甚少。我的生日她总能一年不落地记得,次次都是尽心准备,但她的生日总会用一句“生日快乐”轻轻带过,甚至过去好久,才突然想起。所有的家务好像从来就是她的本职工作,无怨无悔,任劳任怨。而我却觉得享受她的悉心照顾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世界上没有谁会无缘无故地对你好,除了父母。只有他们的爱无缘无故,有始有终。

我内心产生了丝丝的愧疚,母亲欣喜的看着女儿从蹒跚学步到亭亭玉立,眼神中时刻透露出“吾家有女初长成”的自豪。我却从未关注母亲原来的一头乌发何时已爬上了缕缕白发?眼角的皱纹何时又深了几分?挺直的腰背何时已伛偻弯曲?回首往昔,我感觉欠父母的真是太多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一切都还来得及,我暗暗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像你爱我一样好好爱你、疼你、宠你。

妈妈,女儿已长大,女儿的肩膀已不再稚嫩,今后就让我成为你的风雨山脊,路过泥泞,路过风,从阴雨一直走到艳阳。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6

《文化苦旅》带领着我在历史长河中漫游。我们面前出现曾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一个个伟在大的人物出现了,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们中的多数还是逃脱不掉那杯具性的'结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这破碎的心却真的读懂了中国文化。当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极具研究价值的敦煌文物时,人们在为历史喝彩。然而历史却上演了一幕极其荒诞的闹剧,让外国人大摇大摆地将一本本一箱箱的珍重文物搬到了他们的博物馆里。或许历史是要故意磨砺一下那些过于执著的历史学家们,让他们只能凭借外国博物馆带给的微缩胶卷来研究生长在中国的敦煌学。啼笑皆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问历史,这种磨砺的代价是否太大了?当然,这部历史更多地留给我的是对人生的思索。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正因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

读过《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涩后的回味;那么度过漫长人生后,我们又将留下什么呢?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7

拿起《文化苦旅》,我的心情是沉重而有压力的,“文化苦旅”顾名思义,这一条文化苦旅是艰辛的。一改以前的轻松潇洒,文字多了份苍老和沉重。“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余秋雨说:“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引发人生沧桑感。”倘佯在历史的海洋中,他深深地陷入了他的思绪中,因中华民族文化的兴衰得失而或喜或悲。

庐山,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在这里诠释了它的价值意义。

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其中<道士塔><阳关雪>等,是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

<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却是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此外,还有早已传为名篇的论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笔墨祭>以及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牌坊><庙宇><家住龙华>等。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8

阅读《文化苦旅》你会发现我们祖国的每一片山水都是“文化山水”,那里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印迹,这就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有文化人往那一站,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奔泻而出。然而,一点点、一点点地品味这山、这水、这人,那深沉的沧桑也演化成长长幽幽的叹息!文化是一种内涵、一种深度,有时也是悲剧的见证。

《酒公墓》记述了张先生一生的`无奈叹息:身为状元的后代,留学归来的学者,本有一个不错的教员职位。因故被青帮抓取做了师爷,后因多次出逃而被打断腿;后来又到一所学校教书,然而乡野学生却不能理解他所说的“爱”,只能无奈离开;从此一生沉醉酒的世界,后因品酒水平高二被称为“酒公”,无儿无女、孤独地走完了一生!

读完文章不禁感叹,可悲啊!在那个时代,一个留学归来的学者,本应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应在社会上大有作为。却被一群对文化人没有丝毫敬重的“青帮”头目抓取做装点门面的工具:他们大概觉得占有了文化人就是有文化……但是这种整日打架斗殴、吃喝玩乐的土匪有怎能真正理解文化?理解文化人的内心?最后张先生用自己身体的残疾挣脱了野蛮。这时我想起了那句俗语“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这时张先生的悲哀,也是文化人的悲哀。

后来他又遇上了一群自以为读过书的人,他们生活在落后的农村,他们没有见过世面,他们不能理解“爱情”怎么可以在带大家面前谈论;他们嘲笑他的出格……张先生大概有了深入蛮荒的寂寞和悲苦,他只能选择离开!

张先生寂寞一生,只有酒解其心中之美,只有酒解其心中之苦。他只能以酒公留名于世,想想他有多少的不甘和无奈!

联想到本书的第一篇《道士塔》,敦煌的千年飞天在愚昧的王道士手下一片一片的消失!王道士的眼里那只是一堆模糊不清色彩,牛羊的眼里只有饲料,没有鲜花!随着他一下一下的粉刷,你的心是不是在抽动:愤怒、悲哀、无奈、苦涩……有没有苦涩的泪滴悄悄滑落?

文明不被理解、不被接纳,那是一种怎样的悲苦!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9

跟随余秋雨先生的步伐走入,欢迎来到中国,我们一起去探索中国的山河大地。

遥望避暑山庄背影,细读碑文,不知不觉间秋雨先生已为我们绘出清朝历史,他不由叹息:“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来到杭州,一起品位“先有生态后有文化”的治城之策。如果你喜欢苏东坡,那么你一定要喜欢黄州这座城市,了解“乌台诗案”背后的故事,见证东坡先生的自省和成熟……

你可能不知道山西是19世纪前最富有的城市以及“走西口”的故事。来到宁波,去看看天一阁吧,这里有关于书籍最美丽的记忆,它是“现代文化良知见证”。

去往黑龙江省宁安市的宁古塔,见证流放者被中国古代判决所受的长时间折磨,品味其苦难中的高贵

要知道“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

跟随秋雨先生我们真的能学习许多!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0

在广褒的中华大地上,漂泊流浪的余秋雨先生越过山盘水座,踏雪飞鸿,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一种苦涩后的回味,一种焦虑后的会心,一种冥思后的放松,一种苍老后的年轻,一种文字激昂的大气,一场细致精巧气可吞天下的深刻评述。这便是《文化苦旅》,便是文化的苦旅。

从滚滚黄沙的沙漠边塞,到秀丽清澈的江南小镇,作者把每一个地方描绘的'惟妙惟肖,同样也让我感受到中国源远流长的人为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从《道士塔》,《阳关雪》中,让我看到了黄河礼貌的兴衰,写出了历史的深邃苍凉。《江南小镇》开始的那一段描述,让我仿佛看到了那小桥流水的景象。凭借丰富的文化感悟力与艺术表现力,再现了匿藏于时间底端的深刻思考,开展了一场山水风物与历史精灵的远距对话。

余秋雨先生在书中说:“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联在一齐。”我想这或许是这本书叫做《文化苦旅》的原因吧。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我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写作功底,在他笔下,莫高窟,都江堰,藏书阁都是如此的与众不一样,在他笔下,那些过往的历史,就像是一幅凄美的画卷。“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每个人的一生对于自我来说也是一段历史,当我们走过一段路时,停下来回过头看看自我曾走过的足迹,总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遗憾,而我们也在这遗憾中,坎坷中寻找这人生的真谛,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或许,我还未完全领悟作者的深意。或许,我还未真正读透这本书的内涵。然而,《文化苦旅》一齐苦苦的悲怆奏响了时代的绝响,警世亦憾人!

静静地合上这本书,仿佛也有了一种想要游历山水的冲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也想在山水之间寻觅着历史的足迹。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1

读完一整本文化苦旅,我感受到:余老先生并不是以文化而写文化,并不是抓着文化不放,也不是以文化脉络而展开。各种石窟文化、宗教文化、游记文化、文人文化、藏书文化、上海文化、风土人情文化、古城文化、船舶文化、漂泊文化、信客文化、传记文化、华语文化、墓碑文化等等,把各种文化写的酣畅淋漓,写的灵活生动、生龙活虎。余老不以文化而写文化,又处处渗透出文化的灵魂;余老不纠缠文化,却全是文化的载体。

对于文化苦旅,余老说,“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我想,文化是一段苦涩的心旅历程,然后经过时间的积淀和空间的融合而形成的。

开篇就以一篇散文道士塔舒展开来,细心地读完它,我们都会有一种对莫高窟文化的敬重;同时,也会爆发一股对道士王圆箓莫名的愤怒和恨意。的确,文化能够给我们一种苦涩后的回味。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其中奥妙,我们又能参透多少呢?文化是历史深深的积淀,余老先生一路亲身感受,一路对文化景点、文人深深的敬意。一路走来,游记文化,也是那么意蕴深远。

余老把自己的切身的感受,穿插到了文化之旅中,把各种文化写的活灵活现,让人好生艳羡,也让我们对深厚的文化拥有着无比的自豪与骄傲。

全书上下,基本上大半部分都是由名胜古迹而延伸开来的文化枝节,在名胜古迹中穿插了各式各样的文化,可能名胜古迹只是一个饱含文化的载体,收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后面少部分写了人物叙事传记文化,漂泊留学的文化,特别是对到新加坡的国人写的很贴切。最后文尾,稍微写了一个日本在新加坡鲜为人知的坟地文化而作结,不免我们会对日本抱有极强的抵触和愤恨心理。

读罢一整本文化苦旅,我觉得一切的文化与各种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文化苦旅的构造与余老先生生活的时代背景牵连在一起。所有的文化形成,是一段艰难的`过程,也是时间上的集结,是一场人们认知上和心灵上的苦旅。

文化的形成是苦涩的,需要经过空间的熏陶和时间的渲染。知晓一些我们之前不知道的文化,我们会有一种苦涩的回味,同时还会产生一种对文化深深的敬意。文化,是一场苦旅,一场心灵上和行程上的苦旅!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2

刚开始翻开目录看到都是讲的国内或者国外的景点。自己也是爱旅游的人,所以抱着好奇的态度看完了整本书。

读完整本书回想起来,发现自己印象最深的只有两个地方。其一是刚开始的寺庙,“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蒂指教,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一首《送别》勾起了多少青春回忆,每每听到这首歌,总是有种莫名的心酸,好像就应该落泪才能对得起这首歌的意境。也是在此,我才知道这首诗是李叔同写的,人称弘一法师。

其二是在写苏东坡文字狱的时候,也就是乌台诗案。看完整个案件的过程,对苏东坡莫名的感到心疼。或许我们现在的人只记得苏东坡的诗,记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记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从早前意气风发的诗词风格到晚年诗词的粗犷,心酸,无奈。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一场莫须有的案件,削平了一个人多少的棱角。在那大漠孤烟直的地方,还会有人记得这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吗?这个故事也让我看到人性的`邪恶,也是整个社会甚至是当代社会都存在的弊端。社会上总有些人嫉妒那些才华比自己好,成就比自己高的人,总会想方设法捏造些罪名强加于他人身上。大部分分不清是非黑白的人,总喜欢跟风,认为反正不危及到我自身的利益,那么跟随大流踩一踩也是可以的。舆论的压力,社会的压力迫使当权者不得不流放自己看重的人,可想而知这个社会风气该是如何的令人悲伤。慎思,慎行,慎言,六个大字,应该学会如何做人。

整本书都在讲景点,也在讲文化,文化附着在这些建筑,这些风景里。文化的成败对于一个国家的兴亡真的很重要。文化的形成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积淀,但是毁灭往往在一瞬。

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

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

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在流光溢彩的日子里,生命被铸上妖冶的印记。

友情的败坏是从利用开始。

大智不群,大善无帮,何惧孤步,何惧毁谤。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3

这是一本很厚的大部头。

我随手翻开一页,“者”三个加粗宋体字映入我的眼帘,之后便是排列有序的一行行字。洁白干净的布局抓住了我的心,勾起我的兴趣。者,是在外游荡的的人么。

纵观全篇,除了首标题“者”再无。用其一其二这样简单明了的的方式似乎在含蓄地告诉我什么。

我翻到的正好是“其一”篇目。是讲一位新加坡的华族老人,林再有。他在在异国度过了他的一生,母国的商品支撑了他上半辈子,下半辈子因此而受到尊敬。每天,只要这位身材瘦小的老货郎还在风雨骄阳里一摇一晃,这些村落也就安定了。他没有任何职位,没有聚多少钱财,也没做过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老人用他的货郎,拴住了同处他乡的华人瑜家乡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锁链,这是所有者内心渴求,代表着者们对故乡的不舍,以及隐含在日常琐屑的无尽思恋。

老人到底没有顺溜到老。他的鱼塘,他的海滩小屋,他的家庭动物园,也许都因迅猛的城市化而失去。岛里侨胞间的情谊也许会因此而淡薄起来,这种如朝圣般虔诚的对祖国眷恋的绵长生态也许会结束。

但老人是者,早已经习惯了告别。他一远去,四处打量,笑笑,道一句“入乡随俗,总得跟着变”。我知道,祖亲与她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着斩不断、隐藏于血管的,在生活中悄悄表达。不然,那老人怎会如此安详地守株待兔,等待鱼虾自来。

这分明是中国的血统给他一种违和的.生态,与海鸣威《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是那么不同,两种价值观,两种文化在作者朴实真切的文字里相撞又迅速逃开,引无数人遐想。

无论什么时候,母国手里牵拉出的线,真的是好长好远,细密地接着无数海外游子的心。

法国哲学家an现在七老八十,已经成了世界上读者最多的哲学家之一,但一接受采访,开口还是谈他的故乡罗马尼亚。在一家沈博士所言“最纯正伦敦风味”的咖啡座,里面全是在他乡的欧美人,没有中国茶,讲究的是印度的大吉岭。到底是伦敦风味呢!

这样绵长的生态只可不可细说,真要好好品味,确实要从件件似乎毫不相干的事里细嚼,犹如陈年美酿,须得先闻上一闻那饱含泥土深情的飘香,方可倾倒在半新不旧的瓷碗,三分满,仰头而尽,如琼浆入喉,除了阵阵似乎什么都没有。

正如沈老的稿纸,除了那一点点苍老的迹斑,只是一片空白。大音希声,大爱无言。

看着这样优美而大方的文字,是一种视觉与感觉的享受,我受此想了些别的。我的家乡,是山东,风筝的故乡。幼时常和父母到最近的广场筝,那样漂亮的燕子,在天空快活翱翔,他飞得越高,我也是越快活,手里的不停地转,扯得丝线飒飒作响,好像在激动地摆手鼓掌。但是它突然断了线,在我最快活的时候。

我看到他飞的越来越高,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远方。我大哭,它不管我仍在自顾叛逆地飞着,带着长长的风筝线,消失在我的视线。

以前父母怎样安慰都只是增加委屈,这样的文字,竟让我看开了!它我,是要到他所想到的沧海桑田,要到他所期冀的世界,它是那么不干被我调控,所以飞走了,先是无意,后是刻意地将我的痕迹带到我所到达不了的世界,借它的眼睛,我得以看到这么广阔的世界。

我合,轻抿一口淡淡的绿茶,抬头看向窗外,有人在筝,飞得老高,老高,火色的身影好像要冲向太阳。

我想,者正是如此吧,因着什么缘由来到异国他乡,改变命运的同时,也悄悄将处在深闺的老母亲带到了大众视野。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4

本书文章类型是文化散文,世人多称之为文化大散文,一“大”即体现在余先生思绪飞彻古今中外,行文意境深远,读起来使人感到大气磅礴,意犹未尽,仿佛与作者一同游历世界文化古迹。同时,先生遣词造句无不留心,光是阅读也足以使人尽享文字之美。

全书分三部分,中国之旅与世界之旅多以面对“文化”之所感为主,理性中隐逸着感性,读者面对的不再是一个个贴着所谓“文化”标签的冰冷的名词,它们有了温度,有了血液,有了个性。先生走遍世界各地,恪守先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理,将自己的认知与历史相融,与文化相融,使人耳目一新。毫无疑问所谓文化其必有故事内蕴,我们游览人文景点只谈得上走马观花,而余先生娓娓道来的行文使得它们似一位位老友,等着你,盼着向你倾诉一般。读罢,方浅知文化之厚重。第三章人生之旅,读起来也是五味杂陈。首先,若不是通过余先生,很少有人可以了解到黄佐临先生这位因为种种复杂原因而不被世人所熟知却驰名国际的戏剧大师,先生对巴金、谢晋等人的记述也使一代大家的形象丰满起来。它为我们打开了窥观大家的另一扇窗口。然而,这本书在世纪之交一经出版发行,就将先生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先生对此的态度,通过第三章便可略知一二。毫无疑问,他既不屑与跟风的大众与跳起来的“小人”争论些什么,又为自己蒙受如此冤屈而愤懑,字里行间展现的感情矛盾而复杂。同时,先生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毫不避及,甚至屡次出现,以上种种都鲜明地展现了先生治学与为人的特点,倘若深思,每个人对先生的`人格肯定有不同的见解。

古人有言,偏听则暗。读这本书,同需要我们的思想。例如,先生对王圆篆的评价,至少在我眼里,是有失偏颇的。固然所谓功过之事皆为后人评价前人所用,而我们真正理解一个人,还是应该立足于他的时代,他的视角。如此,便少了不少的偏见。一位逃难的道士,自己守着佛教洞窟,化缘来的钱财自己分文未取,全部投入洞窟清理之中。他偶然发现如山的佛教经书,多次上报朝廷,深陷战火的清廷无暇顾及。此时他将经文托付给据称远道而来的取经者,何错之有?他确实涂改了壁画,画上了玄奘西行的新作,可他怎么可能认识到一个连上报朝廷都渺无音讯的洞窟的艺术价值?令人唏嘘的是,连“大唐圣僧的后人”换走千卷经书给他的二百两白银,他也悉数用来保护莫高窟。可悲可叹。这里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清廷之后也发现了其重要性,派人去拉经卷,一路上遭到的盗窃毁坏数不胜数,反而斯坦因窃去的部分在各大西方博物馆都得到了妥善保管。若是全都留在中国,它们是否能全部挺过五十年的动荡,十年的文化浩劫呢?但在书中,先生将王道士描述得似中华民族的罪人,我想每个人心里其实自有其答案。

抛开其余不谈,单论本书,确实值得细细玩味。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5

闲叙:昨天前脚刚将签名改成“世人都派余秋雨的不是,其实人品和才情是该分开的。他的很多好句子,是惊心动魄的。”今儿就将博客重新开张为读书博客。博客题目出自(梁)萧统的《昭明文选序》,原文是“历观文囿,泛览辞林”。囿字似有些偏,我便自作主张改为苑字。本意是用来记载一些读书时零碎的思绪以及倾心的好句子,分为「摘」和「评」两个部分。

余秋雨《文化苦旅》的出现,是我所处灰色时空里的一个惊叹号。尽管这里面有一些文史硬伤、生造词、欠斟酌等等小遗憾,总体是瑕不掩瑜的,我也是爱不释手。于是先从这本书开始我的征程。

他的天地全都沉沦,只能在纸幅上拼接一些枯枝、残叶、怪石来张罗出一个个地老天荒般的残山剩水,让一些孤独的鸟、怪异的鱼暂时躲避。——余秋雨《文化苦旅·青云谱随想》

(1)计成,西施却被家乡来的官员投沉江中,因为她已与“亡国”二字相连,霸主最为忌讳。

(2)苏州人甚至还不甘心于西施姑娘被人利用后又被沉死的悲剧。明代梁辰鱼作《浣纱记》,让西施完成任务后与原先的'情人范蠡泛舟太湖而隐遁。——余秋雨《文化苦旅·白发苏州》

「评」关于西施的传说,有两种传言采信最广,一是她和后来的陶朱公(即范蠡)一起泛舟太湖,这种说法被一些人取笑为“成人童话”。而我也更倾心于另一种说法,即西施沉江。因为四大美女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分别对应西施、昭君、貂蝉、杨玉环。被誉为沉鱼的西施最后沉江真正成了“沉鱼”,不失为是一个有趣的巧合。可是泛舟隐遁的传说却是更多人愿意相信的,就像西湖白蛇的传说中硬是加上许士林衣锦还乡救出了母亲,也许这些“仁慈”的“画蛇添足”让信善的人们更为心安。另外要提出的是,第一个主张“泛舟太湖”论的不是梁辰鱼,最早见于东汉袁康的《越绝书》,梁只是将这个说法推上了高潮。

(1)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

(2)他用与洞庭湖波涛差不多的节奏,把写景的文势张扬得滚滚滔滔。

(3)“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史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泪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余秋雨《文化苦旅·洞庭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