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校园

有关《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0篇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2.52W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0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新教材强调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学习本单元时,要注意实词的积累,注意多义词的辨析,尤其要重视对课文的熟读背诵。

学习本文,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如果说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之下,大凡事物总是现在的比过去的好的话,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艺术的某些方面,有没有与一般规律相反的情况呢?(这样一来一往的问答,并不难引导学生想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罗马为代表的雕塑,比如据说维娜斯女神的断臂今人就无法设想能够补得很好,以及中国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写出当时那样的水平的。然后接着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册的第一篇文言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二、让大家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以较高的水平先把课文诵读一遍。

三、承接第二单元所学的“理清思路”理论,实际上也就是本课后面的练习题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而实际上等于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说“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的问题;

第二自然段是说“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问题;

第三自然段是说“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

第四自然段是说“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进攻的原因”。

在上面问答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

四、让学生在已经看过课本中注释的情况下提一提文中还有哪些实词的意义不清楚,还对哪些虚词的用法或古汉语现象不理解。这其中由学生提也好,由老师问也好。

1、第一段中两个“于”均解为“对于”之意,两个“军”字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当“驻扎”讲。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两句均为古汉语中所谓省略句,即均在“军”字之后省掉一个介词“在”,而就这一点,已能证明古今语言形式上的不同习惯,这对让学生逐渐习惯看文言文是大有好处的。

2、在第二自然段中应让学生弄清楚:“言于”当“告诉给”讲;“若使”中的“使”当“让”讲;“臣之壮也”中的“之”是典型的结构助词夹在主谓结构之间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例句;“也已”不仅注释上有“已,同‘矣’”的字样,关键是要解释这种“语气词连用”的古汉语现象;从“今急而求子”中不难看出,根据上下文,“而”在此只能当副词“才”讲;至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当代词“这”讲,只是为了上下文意思的通顺而把它整个译作“这是”罢了;最后“然郑亡”一句,和今意相对照,显然是个被动句。

3、第三自然段:“夜缒而出”里的“而”强调是起前对后修饰作用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地”;“若亡郑”中“亡郑”是“亡”的使动用法;“越国以鄙远”一句的注释中虽然说明了其中的“鄙”,“边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而“远”是形容词活用为“远地”的'名词用法,但整句意义的通俗理解应该是“越国以远鄙”;“邻之原,君之薄”中的两个“之”直译时,还是应当看作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夫晋,何厌之有”中的“之”此时是起“动宾倒置”标志作用的,即意义上应看作“有何厌”;“既东封郑”一句应强调就其直译而言,“既”当“等到……以后”或“已经”之类意思讲,“东”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名词当状语,译作“向东”,“封”,名词“疆界”,此处当动词用,译作“作疆界”,而“郑”作为句子的补语,也是以名词当状语的形式理解的,应译作“以郑”,于是整句的确切直译应该是“等到向东以郑国作了疆界以后”等。

4、最后一段中则应该让学生承认,看过书上的有关注解之后,剩下的就没有什么可感到难解的地方了。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其中不乏用多种形式背诵。比如教师先领背、分段集中背等,因为字面意思过得较为彻底了,所以背诵起来就应该相对容易。同时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反映在遣词造句、语言组织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对比同样或类似意思表现在古今语言形式的不同上,应该承认文言文形式上的言简意赅和音韵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这些,也正是《左传》等的文学价值。

五、课后练习

关于多义词辨析的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掌握《左传》的体例、别名和先秦散文的特点。

2、概括全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归纳本课词类活用的类型、古今异义字和通假字等。

4、归纳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别动句和省略句。

5、学习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

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曾有诗这样称赞三国时期的一员虎将::“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大家知道这员将军是谁吗?(张飞)张飞他在罗贯中笔下有万夫不挡之勇,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喝退曹操的虎狼之师,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书生,他居然也能凭一己之力退敌,救国于危难。(板书课题: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前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大的文学的价值。《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著,什么是编年体呢?我们可以从字面意义看其特点。编年体就是按照年代的发展来组织、记叙历史事件的体例。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先秦历史散文除了编年体外,还有国别体和纪传体两种形式。国别体是区分不同的国家,再按照时间的发展分别叙述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如《国语》、《战国策》等;纪传体则是司马迁开创的以记叙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比如《史记》、《汉书》等。

补充:《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zhuàn,解说义),由此看出,《左传》是对孔子编著的《春秋》的诠释,解说。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二、讲解生字、词

氾(fan)南佚(yi)名夜缒(chui)而出若不阙(que)秦

杞子(qi)杨孙戍之(shu)失其所与,不知(zhi)

三、整体感知

(1)阅读分析课文第一段:

〔问〕“侯”“伯”是什么样的职位?(第一段包含什么文化常识?)

明确:春秋时期诸侯有公、侯、伯、子、男等五个爵位,等级依次有高低。

〔问〕“以”是什么用法?它还有哪些用法呢?

明确:“以”是因为的意思,它还有“根据”(田家侯之,以兴农事)、“把”(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问〕第一段中两个“于”的用法是否相同?试具体说说它们各是怎样的意思?

明确:不同,前一个是“对”,后一个是“向”。

〔问〕第一段中两个“军”字是什么意思?它用法是什么用法?

明确:都是名词作动词,驻军。

〔问〕晋侯、秦伯为什么围攻郑国?

明确:因为郑国不敬重晋侯,又依附楚国。

〔问〕你认为晋军和秦军出兵的理由是否正当呢?

明确:不正当,郑国的做法是出于为自己的国家安全着想,并没有不对的地方。

〔问〕作者开头指明原因有何用意?

明确:为后文写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本段用简要的文字交代了晋军、秦军伐郑的原因,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设伏,这是先秦散文的常用写法。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部分。

(2)分析第二段:

〔问〕第二段中四个“之”是什么用法?怎样翻译?

明确:第一个是代词,代佚之狐的意见;第二个“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第三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四个“之”是代词,代郑伯。

〔问〕第二段中的人物称呼怎么理解?

明确:“公”对诸侯王的称呼;“臣”是官员。百姓在帝王面前的自称,“子”是对别人的敬称;“寡人”是古代帝王自谦的称呼。

〔问〕这一段作者既有对烛之武的直接描写,又有对他的间接描写,请指出来。

明确:通过“佚之狐”来写烛之武是间接描写,说明烛之武有非凡的才能。其余是直接描写,表现烛之武自谦,通情达理、忠诚爱国的品质。

〔问〕郑伯有着怎样的品格?通过写郑伯也可以表现烛之武,这种写法又叫什么?

明确:郑伯的自责表现了他的大度和坦诚;这种写法是侧面描写,起衬托作用。

本段写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及烛之武临危受命。这是故事的发展部分。

(3)作业:

练习一(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1)翻译1。2段。

(2)背诵并说说前四段大意。

二、分析阅读第三段:

〔问〕本段中的'三个“亡”字意义和用法有何不同?

明确:第一个“亡”是灭亡、亡国之意思,动词;第二个和第三个都是消灭,使……灭亡的意思,作使动词。

〔问〕“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中的两个“为”字的意思是否相同?“为”字还有哪些用法?

明确:不同,前者是当作的意思;后者是给予的意思。这两处都是动词。“为”还有的用法是:①为了(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②做(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③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④叫做,是(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问〕本段中“东道主”“往来”“行李”等与现代汉语是否相同?

明确:“东道主”“行李”跟现代汉语不同,“东道主”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是出使的人。“往来”则与现代汉语相同。

〔问〕这一段有三个通假字,请找出来,具体说明。

明确:“共其乏困”的“共”通“供”,意思是供给;“何厌之有”的“厌”通“餍”,意思是满足;“秦伯说”中的“说”通“悦”,意思是高兴。

〔问〕烛之武是怎样劝服秦伯的?

明确:烛之武说话站在秦国的利益上,说明郑亡对秦国的重大影响,使秦伯不敢参与“围郑”。

〔问〕烛之武劝说秦王用了哪些道理?

明确:①郑亡对晋有利,对秦反而有害。②晋国受了秦国恩怨,反而对秦有防范之心。③郑国灭亡后,秦国也将受到晋国的侵略。

这一部分集中笔墨表现烛之武的口才和聪明智慧。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三、分析阅读第四段:

〔问〕“微”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我们曾经在哪一篇课文学过这个词?

明确:没有的意思;曾经在《岳阳楼记》中学过这个词即“微斯人,吾谁与归”。

〔问〕“因人之力而敝之”中“因”的用法是什么?我们还学过它的用法吗?

明确:“因”的用法是介词,意思是依靠。它的用法还有:①于是(定伯因复担鬼,鬼无重)②根据(因地制宜)

〔问〕“以乱易整”中的“易”的意思是什么?这个词还有哪些用法?

明确:“易”的意思是代替;此外“易”字还有:①变更(寒暑易节,始一返焉)②容易(人之为学有难易乎)③改换(一客数败,嗤其失算,欲易置之)。

〔问〕晋文公的性格在最后一段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讲求仁爱、机敏聪慧,有长远眼光的人。

这一段写晋军撤退,郑国解围,这是故事的尾声。

四、改写练习:

四人合作(每人一段)用现代汉语把本文改写成的一篇小说(记叙文)或者评书。

五、作业:

课后练习2、3。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2、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通假字,重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理解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学习他的自信心、大局意识和过人胆识。

【教学重点】

文言知识的积累、游说艺术及人物评价。

【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与学生一道探讨本课学习的主要知识点(教师板书主要内容)

板书内容:背景知识,文学知识,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通假字,文言实词、虚词,特殊文言句式),课文朗诵及文意理解,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及对烛之武的评价。

二、听录音范读(两遍),然后自读一遍

1、第一遍:注意字音和断句。

2、勾画文中的通假字。

3、学生自读课文一遍,整体感知文意。

三、指导识记文学知识

《左传》(见课下注解):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指导学生关注介绍中的关键信息,可适当展开,如“编年体”与“国别体”“纪传体”之比较)

评价:“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朱彝尊《经文考》)

四、通假字的掌握

1、请学生逐一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共(供),说(悦),知(智),厌(餍)。

2、将其总列在教材上方或笔记本上。

五、讲读课文一、二段,强调对关键词语、句式的理解和掌握

1、讲读第一段:强调“以”“于”“军”等词语及状语后置句。

明确:此段文字主要揭示背景。(归纳:大敌当前)

2、讲读第二段:

⑴ 学生中较难理解的句子,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⑵ 结合文句,强调“于”“使”“之”“是”等词及省略句式。

明确:此段文字主要写烛之武奉命出使秦军。(归纳:临危受命)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一、二段,小结主要内容,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二、讲读课文三、四两段

1、讲读第三段:

⑴ 指导理解文段中的难句。

⑵ 强调“既”“越”“鄙”“焉”“为”“李”“济”“之”“封”“阙”“以”等词语及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等句式。

明确:此段文字写烛之武游说成功。(归纳:智退秦师)

2、讲读第四段:

强调“微”“夫”“因”“敝”“与”“武”“其”等文言词的意义及用法。

明确:此段写结果。(提示背诵此段内容)

三、齐读全文,加强整体感知

四、探讨烛之武的说辩艺术,并评价其人物

1、说辩艺术:

⑴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真心实意地为对方着想。

⑵ 理由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2、人物评价:自信;有大局意识;有过人胆识。

五、作业布置

课后二、三题,做在书上。

第三课时

一、文学知识

《左传》。

二、字:强调识记通假字及所在的文言语境

三、词:实词(含词类活用)、虚词

文言实词:

1、晋军函陵

2、是寡人之过也

3、越国以鄙远

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5、朝济而夕设版焉

6、何厌之有

7、既东封郑

8、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9、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0、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文言虚词:

1、以:

⑴ 以其无礼于晋(因为。又:“扶苏以数谏故”)

⑵ 敢以烦执事(用,拿。又“以乱易整,不武”)

⑶ 越国以鄙远(表目的或结果。又如“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

⑷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与“为”连用,把……作为)

⑸ “何以战”(凭,凭借。又:“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⑹ 皆以美于徐公。(认为)

2、于:

⑴ 以其无礼于晋(对。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等)

⑵ 且贰于楚也(词缀。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译)

⑶ 皆以美于徐公(形容后,引进比较对象,相当于“比”)

⑷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在)

⑸ 赵氏求救于齐(介入对象。“向”)

⑹ 青取于之蓝,而青于蓝。(从)

3、之:

⑴ 公从之(代词。佚之狐的建议)

⑵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无实义)

⑶ 邻之厚,君之薄也。(结构助词“的”。又:“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⑷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⑸ 送孟浩然之广陵(动词,到……去。又:“辍耕之垄上。”)

⑹ 久之,目似瞑,意睱甚。(音节助词,无实义)

4、焉:

⑴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用于句尾,表示陈述或肯定,相当于“矣”、“呢”。)

⑵ 焉用亡郑以陪邻?(如何)

⑶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又如:且焉置土石)

⑷ 又何间焉?(句末疑问语气。又“万钟于我何加焉?”)

5、而:

⑴ 夜缒而出。(表修饰。又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⑵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表承接关系。又:今急而求子)

⑶ 朝济而夕设版焉。(表并列。又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⑷ 因人之力而敝之(表转折。又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⑸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关系。并且)

四、特殊文言句式

1、状语后置句:

⑴ 以其无礼于晋

⑵ 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

2、省略句:

⑴ 辞曰

⑵ 许之

⑶ 夜缒而出

3、判断句:

⑴ 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

⑵ 邻之厚,君之薄也

4、宾语前置句:

⑴ 夫晋,何厌之有?

⑵ 子何恃而往?

五、记诵精美文句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六、教材二、三大题难点处理

七、听读材料(可另安排时间)

1、广播剧剪辑:《秦晋之好》(10分钟)

2、广播剧剪辑:《烛之武退秦师》(11分钟)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4

学习目标

1、理解下列文言词语:贰、军、辞、鄙、陪、共、济、阙、说、行李、肆。

2、归纳下列文言词的义项:若、夫、微、之。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难点:

1、掌握常见的文言现象:实词、虚词、古今异义、句式、词类活用、通假字

2、体会《左传》的语言魅力。

自主预习

一、了解背景

当时的秦国都城为壅,晋国都城为绛,郑国都城为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公元前651年这一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却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这一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作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二、春秋时期形势简图

三、秦、晋围郑形势图

四、讨论探究

(1)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发展有何关系?

(2)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哪些高超的攻心战术?

(3)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5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学习《左传》刻画人物的方法。

3、掌握“若”、“说”、“辞”等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设计】

1、介绍文学文化常识,学生自读自译一课时;

2、教师指正译文,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容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请学生熟读全文。

第一课时

一、《左传》及其背景介绍

1、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文献不足,说法不一。

2、体例: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通史。

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

4、内容:

以《春秋》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记述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

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整个春秋时代各国所发生的事件,及一些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5、地位:

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历史散文的典范。

二、请学生自读课文,并试图口译全文

1、重、难点句子解释:

⑴ 我年轻时尚且不如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了。

⑵ 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⑶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

⑷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不必要灭掉郑以增加邻邦晋的土地呢?

⑸ 假如放弃灭掉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的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短缺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又没有什么害处。

⑹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⑺ 秦国受损而晋国收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2、请学生试着完成课后第三题,教师指正:(略)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熟记常用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二、本文的结构

请学生在此基础上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

第二段:烛之武临危受命。

第三段:烛之武退秦师。

第四段:晋师撤离。

三、人物形象

1、问:本文的主要人物形象是谁?(烛之武)

2、问:第二段为什么要写他发牢骚,这会不会影响英雄的完美形象呢?

明确:这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显得有血有肉。

3、概括这个形象的特点:

⑴ 长期得不到重用;

⑵ 发牢骚,真实的存在;

⑶ 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勇气和信心;

⑷ 胸有成竹,对矛盾了如指掌;

⑸ 言辞委婉曲折有感染力。

四、写作特色

1、伏笔与照应:

秦、晋围郑的原因(矛盾小)──退秦军(伏笔)

“秦、晋围郑”,“国危矣”──“夜缒而出”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秦、晋联合,貌合神离,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

大军压境,危在旦夕──烛之武是希望──长期不用,辞──许之,退秦师──晋欲攻──晋退

3、详略得当:

详:烛之武推辞;烛之武退秦师;晋文公令退兵原因。

略:其他经过。

五、字词总结

1、通假字:“已”通“矣”;“共”通“供”;“知”通“智”。

2、古今异义:

⑴ 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主持某项活动的主人。

⑵ 夫人:古,那人;今,妻子。

3、一词多义:

⑴ 军:名,军队,军队的编制单位;量词;动,驻扎。

⑵ 其:代,第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那”,“那些”;连,“如果”,“假使”;句中语气词,表祈使语气;形容词词头,无义。

⑶ 焉:代,相当于“之”,疑问代词,“怎么”,“哪里”,“什么”;兼词,“于何”,在哪里,“于此”,在这里;副,相当于“乃”、“则”、“就”;语气词;形、副词词尾,……的样子。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 《课课练》。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学习查找资料和分析讨论的方法;

2、了解文中“说辞”的魅力,增加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对烛之武这个人物形象的把握。

【教学难点】

《左传》的语言特点。

【教学设想】

由于学习文言文要付出比现代文更多的认识努力,因此通常学生们对文言文大都敬而远之。我做过的课堂小调查显示,多数高一新生都不大了解所学文言文的内涵,不了解那些隐藏在陌生语言下面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的智慧,因此教师应该把学生带进那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说辞语言十分精彩,只有让同学们也意识到这一点,才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改变对文言文的看法。

《烛》的故事背景对学生们来说非常陌生,要想让他们了解烛之武的大智大勇首先得让他们理解郑国所处的危难。可以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总结收集方法,尤其要学会利用信息化数字图书馆,使他们的自读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被各个学科在课堂上广为应用,然而如何操作才更有效率,是老师们更应该考虑的问题。本课希望加强教师在其中的点拨作用,在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的时候在投影幕(或黑板)上给予过程指导。

语文课堂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课尾设计的拓展延伸和课堂练习应让学生乐于探讨并且有话可说。

电脑投影的内容不应该是板书的替代品,围绕教学设计的课件也应该体现出现代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自古以来,英雄在人们的心目中总是占有重要位置,他们或为民排忧,或为国解难,他们或平凡,或伟大,他们有的不为人知,有的永载史册。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烛之武何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解除了秦晋两国对郑国的围困?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大智大勇,让我们共同探讨!

(互动设计1:让学生回顾初中所学《曹刿论战》以唤起对《左传》特点的回忆,再结合课文注释①及文后补白所选《中国文学答问总汇》中对《左传》的介绍,说说“我所知道的《左传》”。)

教师补充点拨: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赡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优秀的散文典范。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它被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据《汉书》所记,始于汉哀帝时的刘歆。按儒家经学传统,先师所言为“经”,后师所言为“传”,以“传”解“经”,为汉代官学通例。此书被认定为解《春秋》之“传”,便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实际上,此书乃是一部自成一家的编年体史书,不能说它是“依经作传”,但其记事之详赡多有助于说明《春秋》。因此,也不能说它与《春秋》毫无关系。

《左传》相传也是春秋时左丘明所作,但历来对此多有异说。现在看来,《左传》作者实难确指。它与《国语》一样,并非成于一人之手。但它既以《左传》为名,或与“左氏”有某种关系。说它的大部分史料可能出于左丘明的传诵,大概是比较可信的。

《左传》记事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27年(前453),比《春秋》增多27年。它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之成书同时或稍后。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也基本一致。不过,《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突出。

《左传》中记写了众多的历史人物,据不完全统计,约在一千四百人左右。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土、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祝史、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勇等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解说:此为引导学生走近《左传》,力求对《左传》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二、自主·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2:

了解相关背景:

投影秦、晋、郑三国地理形势图,以便对照讲解。

补充介绍与本文有关的几点史料: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齐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爱生的原因有两点。其一,郑国曾两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动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攻赵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互动设计3:

整体把握:

指导学生初读课文后,思考:

1、文章所述何事?

点拨:这篇文章记叙了秦、晋联合围攻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两大强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退兵。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说服了秦伯,分化瓦解了秦、晋的联盟。秦伯不但不再围郑,还与郑人盟,派兵戍之。晋国迫于压力,也不得不撤兵,郑国亡国的危机消除了。

2、事中涉及哪些人,请初步扼要评价。

学生思考讨论。指名几位学生回答:

点拨: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国难当头,他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子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处于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动之以情;接着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晓之以理,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2、理解并学习烛之武的论辩艺术。

3、学习作者的叙事艺术。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清文章的脉络。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烛之武的论辩技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研究性学习法

板书安排:

烛之武退秦师

秦晋围郑

烛之武临危受命许之

示之以弱

退晓之以害大智大勇(形象)

烛之武说服秦伯动之以利

挑之以隙

郑国转危为安

写作特点:伏笔与照应波澜起伏详略得当

一、诵读课文,复习文言知识。

1、泛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停顿)

4、教师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进一步熟悉课文。

二、知识点导入

昨天,同学们已经跟着我把《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梳理了一遍,上节课我们已经明确学习古文的意义何在,那就是:

1、学语言:中国的古代典籍是我们古老文化的载体,要想将我们的文明传承下去,就要更好地读古书,学习古代汉语。同学们学习文言文的障碍,常常也是因为不懂其中一些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因此,只有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才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2、学智慧:当战争一触即发之际,一位老翁竟能以言辞退却敌兵,战争的风云消弭于无形,干戈化为玉帛。这除了过人的智慧和勇气之外是无法办到的。这样的智慧应当是我们学习古文的精神精髓。

3、学写作:大家看这篇课文,不足600字的短文,却将战事、人物刻画得如此生动,情节曲折、层次井然,这同样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写作的地方。

那么,明确了这三个学习古文的目的之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春秋时代,去感受古人的风采!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第1段

(1)学生齐读第1段,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段段落大意。

明确:秦晋围郑

引导学生串析本段:同时画出《秦晋地理形势图》,介绍相关知识点:春秋时期,秦国(今陕西、甘肃),晋国(山西)是两个大国,成语有秦晋之好。楚国(今湖南、湖北)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大国,而郑国(今河南新郑)则是一个中等国家,国力一般,但其占据的却是中国的中心地带,所以诸强国都虎视眈眈地盯着郑国,所以郑国只能依靠、依附于某个大国来保证自己的安全,但是哪个强国都不肯放过它,所以经常遭遇机。那么“贰于楚也”的罪名便成为讨伐的理由。

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用短语概括本段内容。(教师点拨,明确:烛之武临危受命)

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刻画了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③公曰:“……”许之。郑伯的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他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用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体现了他善于做思想工作;烛之武应允只身去见秦伯,也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3、学智慧:郑伯勇于责己的态度消除了烛之武的怨气,应该学习郑伯的驭人之术。

第3段

(1)教师范读本段。(学生细细品味烛之武的形象及其高超的游说技巧)

(2)学生用短语概括本段内容。(教师明确:烛之武说退秦师)

①“秦晋围郑……敢以烦执事”引导学生明白,示之以弱,减轻敌方的防范心理。

②“越国以鄙远……君之薄也。”引导学生看地图,加深理解,为什么说是“越国以鄙远”,秦郑之间有许多小国,还有周王室的间隔,所以是跨国来管理远方的边邑,其难可知。晓之以害,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获得秦伯的信任。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引导学生看地图,由于秦国和东方齐国的交往要从郑国经过,所以郑国是“东道主”。动之以利,利益的诱惑,减弱、消减其攻打郑国的决心。

④“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唯君图之。”以秦晋之间过往的矛盾作为突破口,挑之以隙,挑拨秦晋间的.矛盾,瓦解其联盟。引导学生看地图加深理解,秦国与晋国接壤,在晋国的西边,晋“欲肆其西封”,必然损害秦国的利益。

(3)学生根据烛之武的语言,归纳其人物形象。(教师明确:大智大勇)

(4)学智慧:面对强敌,烛之武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示了他的论辩艺术与外教才能,以及他对局势全面而透彻的分析智慧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第4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用短语概括本段段意。(教师明确:郑国转危为安)

(3)学智慧:晋文公的理智,群情激愤时的隐忍使得郑国转危为安。

四、学写作。

(1)引导学生思考本文在展开故事情节上有何特点?(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讨论时间)

教师明确:

①文章篇幅虽然短小,但故事情节完整,层次井然。

②波澜迭起,曲折有致。

秦晋围郑(急)烛之武推辞(急)深入敌营(急)子犯击之(急)

佚之狐推荐(缓)郑伯自责(缓)说敌成功(缓)晋侯阻止(缓)

(2)启发学生本文在叙事上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并讨论)

教师明确:

①伏笔与照应:“以其无礼于晋”为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秦、晋虽是联合行为,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②详略得当:集中笔墨写其说辞而略写其他方面,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略交代。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基础培养目标:理解古文的字词句。

2、思想培养目标:顾全大局,大公无私的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培养说话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全文体会社交的技巧性以及说话的逻辑性。

2、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词类活用。

【教学设想】

1、本文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对往后文言文的学习有极大影响。一开始可以先引入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接着开始讲解课文大意,让学生对课文有总体的掌握。

2、首篇古文,应该注重字词句讲解,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奠定基础。

3、本文逻辑性比较强,充分体现口才能力。通过学习课文,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口才技能。课堂上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加深对课文理解。

【预习安排】

1、对照译文通读课文,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

2、复习第一课时学习的课文,自己翻译学过的部分,第二课时的时候检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初中已经学过《曹刿论战》了,问学生是否记得出处。学生答出自《左传》。继而说明今天的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也是出自《左传》。有关《左传》的内容,请同学们先看课文注释①。

接着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有愧于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国呢?秦晋历史上合作关系一直很好;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也要争夺霸权,于是秦晋联合也就成了必然了。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以晋国为主的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就想到了当时的大国,也就是秦国。

下面我们来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看看烛之武是如何退秦师的。

二、请同学集体先读一遍课文。要注意下面这些字词的读音。有些是古今读音不同,有些是不常用。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亡郑以陪(bèi)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quē)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三、讲解课文

1、下面来看看课文。同学们先听老师读第一段,并思考这段讲的是什么事件。

第一段(秦晋围郑)

哪个同学来回答一下:这段讲的是什么事件?(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

第一句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侯,就是晋文公,秦伯就是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以,因为。其,代词,代指郑国。礼,礼节。贰,从属二主。“无礼于晋”是倒装句,应该是,于晋无礼。这就是状语后置句。同理,那“贰于楚”是什么结构呢?这个也是状语后置句。哪位同学来翻译一下: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没有用礼节对待晋国,而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②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晋军驻军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在这个危急的关头,郑国怎么办呢?老师带领同学来看第二段。让同学们集体读第二段。

2、第二段(临危受命)

师:同学们,这一段注意讲的是什么呢?

生: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让他去见秦君,希望他能说服秦伯退兵。

第一句

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郑国的大夫。郑伯,郑国国君。若,假如。使,派遣。见,拜见。用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来说,佚之狐是(伯乐),而烛之武是(千里马)。大家翻译: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假如派遣烛之武拜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这里的“师必退”说明了佚之狐对烛之武怎样?非常了解和信任。这也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公从之。从,应该,同意。郑伯同意了。

③(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辞,推辞。师:烛之武的态度是怎样的?生:推辞。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已,同“矣”,意思就是这两个字的音和义是一样的,都是语气词。我请一位同学来翻译,谁来: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烛之武觉得怀才不遇,心里有埋怨。)

④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是,代词,代替前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而,连词,表顺承,才。是也,这是一个判断句。过,过错。翻译: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才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师: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他是降低的身份责怪自己,勇于承认错误,态度诚恳,然后告诉他应以国家为重。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师:这里说明烛之武是怎样的人?

生:国家危难的时候烛之武不顾私人恩怨,勇于为国家贡献自己。

3、第三段(说退秦师)

(1)大家先朗读第三段,说出大概段意,并给本段划分层次。(分段有利于理解段意,理清层次)

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有一百多个字,一节紧扣一节,层层深入。大家先来划分层次。(划分层次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结构,体会烛之武的说话技巧。)可分四层:(教师可以边划分边讲解课文)

(1)“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态度诚恳,动之以情。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这个事实。

(2)接着进入字词句讲解。

①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侧面写出烛之武的英勇表现。

②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既,已经。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而,顺承,来。以,介词,拿、用。与上面哪个句子相似?无礼于晋。是什么结构的?状语后置句。执事,对方的尊称。句子省略了宾语,敢以之烦执事。请一位同学翻译该句子: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的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越,越过。以,介词,把。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焉,为什么。翻译: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放弃。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共,同“供”其,代词,出使的人。乏困,缺少的东西。哪个同学来翻译一下?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恩,翻译得好。

⑥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为,给予。赐,恩惠。许,答应。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晋惠公在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

⑥夫晋,何厌之有?夫,句首语气词。和,什么。厌,通“餍”,满足。语序应该是,有何厌。宾语前置。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哪个同学翻译这句?

⑦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已经向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边扩大它的边界。阙,侵损。焉,哪里。之,代词,指土地。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呢?

⑧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以,顺承,可译而。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之,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⑨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说,痛“悦”。戍戍守。之,郑国。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3)老师带领学生返回学习这一段,分析烛之武的说辞,结合晋、秦、郑地势图,分小组合作,讨论烛之武的论辩艺术。这样可以更加清晰明了交谈的程序。

A、说理的逻辑结构:坦言灭亡→亡郑于秦无益→亡郑利晋→赐晋无利→阙秦利晋

B、从哪些角度进行说理:

正面说理:越国以鄙远……君之薄也。

反面说理: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史实说理: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之所知也。

C、用了哪些策略:

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敢以烦执事。

利益引诱诱: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离间计:夫晋,何厌之有……将焉取之。

4、第四段(迫晋退兵)

①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请,请求(请求允许我做某事)。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因,依靠。敝,损害。任,仁义。与,同盟者。知,通“智”。易,代替。武,武德。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

5、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再诵读,加深印象。接着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类总结的字词句用法。分类如下:

(1)重要实词:

①贰:从属二主②鄙:边远的地③许:赞同④微,如果没有。⑤陪,增加。⑥阙:侵损,削减。

(2)虚词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3)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4)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5)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6)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6、完成课后作业。老师可以用提问学生或者集体讨论的方式完成。

7、结语

回去自己再总结课文重点字词句的用法,自己归类,加深记忆。鼓励学生提高自己的口才技能。

附件

教后记

(1)师姐点评:

教态自然,声音响亮,与学生有互动环节,能够调动课堂气氛。但是上课内容有点乱,板块连接突兀,不连贯。动作有点僵硬,体态语言欠缺。说话不够顺畅,时有停顿。建议:讲课的时候放开点,笑容多点,多与学生接近;不能总是看着教案,也不能让学生看出你的紧张。

第一次修改:导入部分更加精讲,避免学生瞌睡。教学用语进一步改进,尽量使用专业术语,不能总停留在一直出现的话语,学生听多了也烦。比如,那个,嗯等口头禅。教案熟读,避免照本宣科。见过修改,板块连接没有太大的起伏了。

(2)唐老师指点:

态度严肃,教态自然。板书有待提高,但结构清晰。跟学生有互动,眼神交流。但是背台了,这个犯了大忌。对文本还不够熟悉,依赖于教案。

点评加改正:

1、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但不能漫无目的。开场白要渲染气氛,使用适当的语言激励他们,让他们进入角色,为下文作铺垫。

2、学生读书时老师走到中间去,让他们有亲近感,有互动。也可以检查自己板书是否有错别字,大致的结构该怎样排版。

3、整体感知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想办法换方式读课文。理解的前提是记忆。讲完一段后也要让学生读,可以把他们的思路理清楚。字词句讲解也是有必要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全部掌握基本的知识,缺乏一定的引导,自制能力也不强。

4、每一个课时应该是完整的,必须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理解。如果中断了,下一节课是很难接上去的,记忆里面已经分层次了。一般第一课时的时候要把文章的整体内容串起来,为后面的学生奠定基础。

5、板书。可以不漂亮,但是一定要清晰。

6、学会扬长避短。如果你普通话不标准,你可以多板书或者用课件。如果你不学富五车,你可以说话幽默。如果你不漂亮,你可以有气质,有亲和力。如果你学得不够精通,不要往吭里面跳。

(3)课前发言:

一位中学老师提倡学生学习诗歌,辞藻要求华丽。使用比较优美的语言写作文,在高考很容易得考分,既符合考试的要求,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笔,提高学生修养。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提倡学习诗歌是一个不错的建议。现代的学生都不懂得诗歌的格律、欣赏等问题。平常学生不接触,考试才临时用,肯定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而且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知道一些诗歌的原理不为过。我就很羡慕会写诗的人,觉得她们很有韵味,写的文章比较有文采,用词很灵活。但是不能过多追求辞藻华丽。这样就显得矫揉造假了。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9

教学要求:

1、掌握若、说、辞、鄙、微、之六个文言词的用法。

2、在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并体会其写作特点及烛之武说秦的语言艺术。

3、熟读并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课文第三段即说秦部分。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及特点。

教学课型:讲读课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和讲读第一、二段。

教学步骤:

一、引入课题和释题(5分钟)

1、标题重点释“退”和“师”两个词,然后理解标题的含义。

2、简介《左传》。这可让学生自己完成,师只作扼要的补充。

二、展示并简释教学要求。(5分钟)

三、初读全文,处理生字读音,试析文章的结构和层次。(4分钟)

原则上计划由教师完成,也可视具体情况抽学生来完成。

四、讲读第一段(10分钟)

1、抽生朗读本段,注意生字词读音。

2、讲析本段

译释由学生完成,师只作扼要补纠和简要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伏笔手法和语句深意,全段作用。

3、让学生齐读全段。

4、处理练习一之中的第1小题,要求学生试译回答,然后指导学生背诵本段。

五、讲读第二段(15分钟)

1、抽生朗读本段,注意生字词读音。

2、讲析本段

① 重点讲析三个文言词“若”、“之”、“辞”的用法和人物对话。

② 字词句的理解仍然注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完成为主,师纠补为辅。对要求掌握的三个文言词的用法要板书列于黑板上,对话部分要让学生试作语气练习。

③ 小结的内容包括情节的曲折性、写法的详略和表达的特点。

3、生齐读本段,然后处理相关练习。

4、指导学生背诵本段。

六、指导并检查学生背诵这两段。(3分钟)

七、指导学生预习后面的两段。(3分钟)

方法是读熟和背诵(包括生字词读音的认定)

(下课)

第二课时

讲读课文第三、四段。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检查前两段的背诵情况及对内容的理解。

2、检查三个文言词的用法。

3、检查三、四段的通读情况。

二、讲读第三段(25分钟)

1、讲读重点包括“说”、“鄙”、“之”三个文言词的用法和关键语句的语气及特点。难点是说辞的语言艺术性。

2、语句的疏通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重点部分的教学方法同前课时。说辞的艺术性借助于层次的`划分去理解。讲析完毕注意让学生齐读全段。

3、处理课后相关练习,方法同前。

4、布置学生试背本段。

三、讲读第四段(10分钟)

1、抽生读文。

2、讲析方法

基本方法同前,注意强调“微”和“之”的用法。分析重在晋文公话语的结构特点。切莫忘末尾要齐读本段。

3、背诵本段。

4、处理课后练习一(4)

四、小结全文(5分钟)

1、写作特点

① 结构线索:单线,时间为序。

② 写法:详略分明,详写说辞,略写情节。

③ 表达:语言(对话)描写为主。

2、文言文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① 熟读成诵。②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下课)

附:板书设计

说退 军队

↑ ↑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注释

要求:

1、若、说、辞、鄙、微、之

2、字词句,写作特点、语言艺术。

3、熟读、背诵。

第三课时

朗读、背诵训练和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步骤:

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10分钟)

1、朗读要求:对话的朗读要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思想、态度。叙述朗读要体现伏笔和照应这样的写作手法运用上的作用。

2、朗读要逐段进行,要结合课文的练习进行。

二、背诵指导(15分钟)

1、在朗读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还要注意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注意背诵要讲究方法,长段要分层,特别是要注意容易混淆出错的地方的区别方法,训练要突出重点,力争在课内完成。

三、完成课后练习(15分钟)

1、审题、做题方法的指导。

2、注意为答案找理由。

四、师生一起交流总结本课文学习的方法、心得。(5分钟)

师最后作归纳:

1、知识要点的学习。

2、学习方法的运用。

(下课)

教后记:

1、文言文讲读课教学须强化读背的训练,把教与读和背有机统一起来。

2、文言虚实词的教学要结合文言文的语法知识的教学进行,确保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学会方法,掌握其中的规律,直到能够举一反三。

3、教学步骤要简明扼要,安排要有条不紊,特别是要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和教学内容与规律合理规划和分配好各步骤的教学时间。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二)诵读法,点拨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第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赏析第3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②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③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以小组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采取小组回答问题加分的形式)

实词: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陪:通假字,通“倍”;

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

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古今异义词: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特殊句式: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

(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2)勇于自责。(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不惊。

(3)详略得当。

四、学生小组讨论后谈学习本课后的启发。

分两种层面来展开:

1、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比如:世贸谈判、朝核问题……)谈

3、板书设计:

秦晋围郑

烛临危受命

之智退秦师

武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退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秦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师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晋师撤离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本着实现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所以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习过程来,学生普遍觉得在热烈轻松地讨论氛围中收获不小,并且第一次感到原来古文还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实用的一些知识和道理。

学生找到了学习文言文的趣味所在,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可以说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首先就是学生不知道学习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刚开始让学生起来赏析时,开始几乎是在概述故事,后经过点拨才基本明白;其次,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点概念模糊,所以在开始归纳知识点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谈启发时,学生开始时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从何入手,后经引导才明白。这些都说明面对新的学生,必须作好学生的情况了解,在备课中切实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