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校园

分析对“落群”学生的数学思维启迪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7.79K

一、“快节奏”教学给“落群”学生思维带来的负面效应。

分析对“落群”学生的数学思维启迪

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生本身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抗干扰的能力弱,在“快节奏”的环境中容易产生焦虑,从而很难发挥正常的思维功能。尤其是“落群”学生的知识底子薄、学习能力差,对数学学习兴趣淡化,其感知的随意性及负迁移的干扰,常产生意识的泛化现象,导致心理转换的困难,常表现出在考虑数学机理和运算时反映迟钝、缓慢和带局限性,他们对几乎没有喘息间隙的“快节奏”很不适应,从而产生与群体思维的不同步现象。

另一方面,不同的学生对视觉——形象与语言——逻辑这两种智力活动的成分依赖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可较少地依赖视觉——形象,他们常以“逻辑”思考代替“图解”;而“落群”学生可能则更适宜于直观地解释某些数学关系,喜欢用视觉——形象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于是,对于同一问题,一些学生在思维上显得异常敏捷,而“落群”学生则需要有个思维的转换过程,他们对这种“高质量,高密度”的教学形式显得力不从心。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学生从信息的接收到输出,需要经历信息的加工、处理、调整、输出的过程,其间信息并非是畅行无阻的。而在数学问题的结构中通常包含着各种不同性质的信息,它们在解答问题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所感知的往往是孤立的成份,他们需要经过分析和综合把各部分信息联系起来,并从中抽取有用的信息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快节奏”的信息交流过程显然与优质信息通道的条件——通道较宽、干扰较少、时间持久相悖。另一方面,储存的信息要便于检索,这就要求新信息具有稳定性,清晰性及同化它的原有信息的可辨别性,如果信息加工、整理过程是仓促的,则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就不牢固,对于“落群”学生来讲,可能是断层的,促使记忆痕迹在短时限内消失。

从语言表达方面看,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尤其对“落群”学生来讲,受学习情绪低落、自卑心理等影响,语言表达语无伦次,正是由于缺少语言组织能力或表达欲望,从而阻碍了其思维的深入。

可见,“落群”学生正是由从一开始就跟不上“快节奏”教学,逐渐形成注意力涣散,懒于思考等不良习惯,进而发展成怕问,自卑和不懂装懂的“观众”,他们并非是智力上的“落群” 者,而是数学思维的“落群”者。

二、对“落群”学生进行思维启迪的有效措施。

1、以情激趣,启迪思维。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常言道:“通情才能达理”。师生情感交融,会在师生间产生一种互相感染的效应,大多数“落群”学生之所以欠缺与同伴、老师合作参与学习的动机,正是因为缺少对学习和思维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有趣味的教学活动,激发起“落群”学生参与思维的情意,使他们的学习不再是被动、旁观,而是自己内心的需要。

如素数与合数概念比较抽象,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摆学具圆片表示自然数,摆成点、线段和长方形(正方形),通过操作得出非零的自然数可以分为三类:

1: 1

素数: 2 3 5 7

合数: 4 6 8

或 或 或

即1只能摆成一点,素数只能摆成一条线段,而合数除了能摆成一条线段外,还能摆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揭示素数与合数的概念内涵,这样通过数形结合,借助直观操作和图形形象,建立了抽象的数学概念,尤其对于“落群”学生易于理解,也乐于参与学习,可有效促进他们主动思维。

2、多留空间,优化过程。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又是发展智力,培养思维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存在着差异,在教学中对他们的提高程度和达到的水平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在教学时,应注重于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人而异,调动不同层次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特别是要为“落群”学生留一片属于他们自由的思维空间。

例如学习四年级上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四舍调商),可以出示两组不同要求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选择试商的方法:

A:自己尝试,想想怎样试商?

① 先试商几?

② 遇到什么问题?怎么办?

③ 应该商几?

④ 将计算过程再回顾一遍。

B:先选择下列想法中的一种想想看,你能很快想出商是多少吗?

①因为34×( )=272,所以商( )。

②把34看作( ),商( )后与34相乘,比272( ),改商( )。

③把34看作( ),商可能偏( ),先试商( ),再改商( )。

上述思考题要求不同,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绝大多数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思维积极,思路开阔,可有效控制“落群”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