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校园

化学知识参考文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3.18W

化学思维:对比法

化学知识参考文

学无止境,高中是人生成长变化最快的阶段,所以应该用心去想,去做好每件事,为大家整理了“化学思维:对比法”,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学子。

化学思维:对比法

主要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一对相反的过程,我们学习时要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进行对比学习,记住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掌握这两类反应的区别和联系,然后,再以此为基础,把“氧化——还原反应”就可以作为一个线索,从“氧化——还原反应”入手。把课本的知识“串”起来:看到某个化学反应,马上就能想出相关的化学现象;看到某个化学方程式,马上就能想到这个化学方程式中对应的每个化学物质的性质,想到这些化学物质又能跟其他哪些物质发生反应,等等。

化学思维:对比法由整理提供,愿考生学业有成。更多关于高中地理考试内容请关注【】

过来人讲述:化学考了148分我有四大绝招

2006年秋季高考中,我化学科目取得了148分的高分,作为过来人,我想为即将参加高考的07届高三毕业生提供一些心得:

注重基础,回归课本

高考和竞赛不同,高考的题目考的是考生高中阶段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复习的时候应把重点放在课本的基础知识点上。许多学校在高三的时候往往会忽视教材而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各种参考资料和课外题上,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原因有三:首先高考有统一的纲,那就是课本,课本贯穿于高中学习的整个过程,高考的考点再怎么变化都离不开课本,可谓万变不离其宗。其次,各种参考资料良莠不齐,不一定能给学习带来很多帮助,参考资料中的内容有些可能太偏,而对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有时会有疏漏。还有就是参考资料是把知识点作了一些整理,我认为自己从课本中找出重点,亲自进行归纳效果更好,一来印象更深刻,二来归纳知识点是一种很好的复习方法,可以加深理解。在最后的复习阶段,我把高中三年的化学课本都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尤其是重要的知识点要烂熟于心,这对于我最后的考试帮助很大。

重视实验,把握细节

实验题在化学考试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能否取得高分很大程度上与做实验题的好坏有关。亲自做实验对实验题很有帮助,可惜现在很多学校很少组织学生做实验,而课余时间很多同学也没有条件做实验,所以只能“纸上谈兵”了。我的经验是,注重实验题中的细节问题。实验题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一些细节问题,比如每个装置具体有哪几条作用?可不可以替换成别的?对于实验误差有些什么影响?影响的因素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每拿到一道实验题,不要局限于那上面所出的题目,要自己再想一些关于实验细节方面的问题,长此以往,对实验题的分析能力也就锻炼出来了。

留心生活,关注时事

化学源于生活,在平时的生活中不妨做个有心人,留意一下生活中的化学,并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这样做不但可以把所学的化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能增进对化学学科的热爱。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要学好化学就会比较容易。平时还要多关心时事,因为那些关于食品添加剂、营养成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新闻很可能被写进高考题。

调整心态,避免焦虑

考试时不要紧张,更不要想一些多余的事。即使个别题目有点障碍也不要慌,先冷静下来,再认真分析一下题目的“主干枝叶”,相信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在高考的时候我也曾在个别题目上碰到问题,当时真的有点焦虑,甚至产生了“这张卷子交上去就完了”这种奇怪的幻觉,这样越着急越做不出,甚至影响了后面的答题。不过我很快调整好心态,相信题目的难度对大家都是一样的,而且无论看起来多么复杂,其本质都是在考学过的基础知识,这样想着,我终于顺利找到了题目的突破口。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点学习经验,希望会对大家考试有所帮助,祝愿大家都能顺利通过高考,进入自己理想中的大学。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06级学生 盛开

2016年高考化学练习题:化学常用计量

本文主要为考生提供“2013年高考化学知识点练习题”,希望对考生朋友有所帮助!

化学常用计量——物质的量

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5.6 g铁粉在2.24 L(标准状态)氯气中充分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B.标准状况下,5.6 L一氧化氮和5.6 L氧气混合后的分子总数为0.5NA

和N2为等电子体,22.4 L的CO气体与1 mol 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D.100℃时,1 L pH=6纯水中,含OH-数目为10-6NA

解析:A项,注意判断过量问题;B项,NO和O2会反应;C项,要注意条件,CO气体没指明标准状况。

答案:D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含有4 mol Si—O键的石英晶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为2NA

B.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1 L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体产物的分子数为8NA/22.4

D.0.1 L 2 mol·L-1的(NH4)2S溶液中含有的S2-数目为0.2NA

解析:含有4 mol Si—O键的石英即为1 mol SiO2,氧原子的数目为2NA;B项,为非标准状况,2.24 L氯气不是0.1 mol;C项,标准状况下,辛烷是液体;D项,由于S2-的水解,S2-数目小于0.2NA。

答案:A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 mol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

B.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解析:O2是双原子分子,故1 mol O2含1 mol氧分子、2 mol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占有的体积均约为22.4 L,A项正确;1 mol O3和1.5 mol O2含有氧原子均为3 mol,原子数目相同,B项正确;H3PO4是三元酸,盐酸是一元酸,但由于H3PO4不能完全电离,因此物质的量相同的H3PO4和盐酸电离出的H+数并不为3∶1,C错误;1 mol CO2中含1 mol C、2 mol O,1 mol C6H12O6中含6 mol C、6 mol O,故D项正确。

答案:C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 g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失电子数为0.5 NA

B.1 L 2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Mg2+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11.2 L的SO3所含分子数为0.5 NA

D.室温下,8 g甲烷含有共价键数为2NA

解析:n(Na)==1 mol,1 mol N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失去1 高中历史 mol电子,故A项错误;n(MgCl2)=1 L×2 mol/L=2 mol,由于Mg2+能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因此,溶液中

Mg2+的物质的量小于2 mol,故B项错误;由于在标准状况下SO3为固体,因此,11.2 L的SO3的物质的量大于0.5 mol,故C项错误;n(CH4)==0.5 mol,由于1 mol甲烷中含有4 mol C-H共价键,因此,0.5 mol甲烷中含有C-H共价键为2 mol,故D项正确。

答案:D

5.标准状况下336 L的NH3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若该溶液的密度为a g/cm3,则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将上述氨水全部转化为NH4Cl,所需4 mol/L的盐酸的体积________。

解析:氨水的质量分数

w=×100%=20.32%。

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c(NH3)=

=11.95a mol/L。

NH3+HCl===NH4Cl

n(NH3)==15 mol,

n(HCl)=15 mol,

V(HCl)===3.75 L。

答案:20.32% 11.95a mol/L 3.75 L

6.(1)用18 mol·L-1硫酸配制100 mL 1.0 mol·L-1硫酸,若实验仪器有:

A.100 mL量筒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 D.50 mL容量瓶

E.10 mL量筒 F.胶头滴管

G.50 mL烧杯 H.100 mL容量瓶

实验时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填入编号)。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标号)。使结果一定偏大的是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 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 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解析:(1)用18 mol·L-1 H2SO4配制1.0 mol·L-1H2SO4,实际是稀释问题的计算及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实验操作。根据稀释定律c1V1=c2V2可计算18 mol·L-1浓H2SO4的体积为5.6 mL。该体积的液体用10 mL量筒量取比用100 mL量筒量取误差要小,故应选E,不能选A。

(2)主要涉及的是容量瓶的使用方法。用待配溶液润洗容量瓶,这样会使内壁附着溶质、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B不正确;若在容量瓶中进行溶解或稀释,由于热效应会使溶液的体积和容量瓶的容量发生改变,所配溶液浓度有误差,C、D不正确。

答案:(1)GEFCH或EGFCH (2)BCD B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复习策略

有机是历年必考内容之一,例如有机物的分类、结构与组成、有机反应类型、有机物的相互转化、有机物的制取和合成以及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考生历来把这一单元的考题作为得分项目,不会轻易放弃或疏忽,既使略有小错,也会懊丧不已。然而这些大都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能源、交通、医疗、环保、科研等密切相联,融于其中,还有的拓展和延伸,这就增加了这部分考题的广度和难度,要熟练掌握,必须花一定的时间和讲究的技巧,方能事半功倍,达到的最佳效果。

笔者认为:用熟练的化学基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自已的化学知识,是复习有机化学的好。

怎样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依据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递变规律,可以采用“立体交叉法”来复习各类有机物的有关性质和有机反应类型等相关知识点。

首先,根据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烃的衍的顺序,依次整理其结构特征、性质的变化规律、化学性质中的反应类型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各种有机物的制取方法。这些各种参考书都有,但学生却不太重视,大多数同学仅仅看看而已,却不知根据“全息法”,只有自已动手在纸上边理解边书写,才能深刻印入脑海,记在心中。其次,按照有机化学反应的七大类型(取代、加成、消去、氧化、还原、加聚、缩聚),归纳出何种有机物能发生相关反应,并且写出化学方程式。第三,依照官能团的顺序,列出某种官能团所具有的化学性质和反应 高中语文,这样交叉复习,足以达到基础知识熟练的目的。熟练的标准为:一提到某一有机物,立刻能反应出它的各项性质;一提到某类有机特征反应,立即能反应出是哪些有机物所具备的特性;一提到某一官能团,便知道相应的化学性质。物质的一般性质必定伴有其特殊性。例如烷烃取代反应的连续性、乙烯的平面分子结构、二烯烃的1-4加成与加聚反应形成新的双健、苯的环状共轭大丌键的特征、甲苯的氧化反应、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l-位醇和2-位醇氧化反应的区别、醛基既可被氧化又可被还原、苯酚与甲醛的缩聚反应、羧基中的碳氧双键不会断裂发生加氢反应、有机物燃烧的规律、碳原子共线共面问题、官能团相互影响引起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改变等,这些矛盾的特殊性往往是考题的重要源泉,必须足够重视。

例题一:

该题为2004年上海高考第29题。这是一道典型的基础型应用题,其有机基础知识为:1-3丁二烯的加聚原理、卤代烃的水解、烯烃的加成反应、l-位醇的氧化、羧酸与醇的酯化反应以及反应类型的判断等。平心而论,按照上述复习方法,答题应该毫无困难。

用基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有机化学问题

有机化学高题必有根据有机物的衍变关系而设计的推断或合成题。这类通常以新药、新的染料中间体、新型有机材科的合成作为载体,通过引入新的信息,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的产物,从中引出相关的各类问题,其中有:推断原料有机物、中间产物以及生成物的结构式、有机反应类型和写有关化学方程式等。要求有:的深刻性(演绎推理)、的灵活性(知识的迁移,触类旁通)思维的批判性(判断与选择)等。

然而这些考查全是在几乎未见过的有机反应原理的基础上出现的,显然信息的选择、提炼、加工和应用是个难点。其实也不难,关键在于怎样阅读和理解信息、怎样将信息与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解题。

首先,熟悉信息,尽快找出有用信息,对于新的有机反应历程,必须弄清来龙去脉,方能着手解题。

其次,找出解题突破口,这里可能要求正向思维,也可能逆向思维。

第三,一旦找出解题的钥匙,紧接着便是关于基础知识的试题,这时谁的基本功好,谁就能正确答题。

例题二:

该题给予苯酚邻、对位氢原子活动性增强的信息,图示苯酚跟酰氯反应的原理,要求考生根据合成聚碳酸酯的过程回答问题。这题的突破口是苯酚跟丙酮的缩聚反应。这一反应是苯酚跟甲醛反应的迁移,而这恰是有机化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一反应的基础上,生成的B物质才能和A物质反应解题。可见只有拥有熟练的基础知识才能从容解题,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基础知识得以巩固。

答案:

精选综合信息题,着重练习阅读、提炼信息和按照所给信息“依样画葫芦”、“照猫画虎”的能力

根据以往的高考有机化学试题,也就约有二十多条关于有机化学反应原理的信息,同学们自我收集、整理、理解,完全可以做到在知识结构上有备无患,从容解题。

有机化学的复习宜放在本学期初进行,这是因为一方面衔接期末的,同学易于接受;另一方面,有机化学的信息试题毕竟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早学早复习利于第二阶段综合复习时的巩固和提高,否则如果离高考时间太近,只有一次的复习过程,可能会不够深透。

揭开化学世界的奥妙 手把手教你学好高中化学

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随意之间们就能触碰到化学的神奇之处。在我们周围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如铁钉生锈、煤炭燃烧、钢铁冶炼等等,在此,我们看到了一些物质变成了另一些物质的变化。那么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呢?经常见到的汽车、自行车的轮胎、色彩艳丽的各种塑料、农业上用的化肥都是如何得到的呢?还有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就必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妙。而我们通过学习化学,掌握化学知识,就可以揭开化学世界的奥妙。那么如何才能学好化学这门课呢?

一、 培养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学习兴趣并不是一种学习方法,但是如果离开了这一点而去谈学习方法,那岂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现实中,北大、清华学子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都归功于注意培养、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加之平时的刻苦努力,学习上就会屡见成绩。这样就能够不断的领略到学习带来的愉快,有一种收获般的喜悦感,这就更促使我们精神振奋,乐此不疲地去学习,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信心,如此一来就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天长日久,学习就成了一种乐事、一种必须了。

那么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呢?这里有三种建议。

1、正确对待学习的内容。正如道路有直有弯一样,学习的内容也有易有难。遇到容易的题的时候,不要骄傲;遇到难题的时候也不要气馁。

2、营造一个自我突出的环境。如果周围同学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那么我自信心就能很好的保持下去;如果我能做的事,而其他的同学不一定能做,那么我的自信心就会更加强烈了。

3、接受赞扬。别人的赞扬是自己比别人更胜一筹的客观评价,是自我价值存在的社会性、外在性的表现。 对于所学的东西能够理解,自己常常比别人显得优秀一些,别人明白地承认这一点,赞赏这一点,还有比这些更能激起自己的学习兴趣的事情吗?

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还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二、 注意学习方法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到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1、课前预习

预习是基础。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做什么事情,事先都应有所准备。有无准备,准备的充分与否,效果大不相同。要上好课就要做好课前准备。预习主要是对知识的准备。具体地讲,就是学生要在老师讲解新课之前,有计划地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对下一节课老师要讲的新课的内容的初步了解。有备才能无患。

为什么课前预习呢?因为预习有几个重大作用:

a、提高听课质量。预习可以扫清课堂知识的障碍。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老师在讲解新课的过程中经常会提到一些以前学过与之相关的旧知识、旧概念,但是你却对这部分的内容不会了或者遗忘了,这时就意味着头脑中的知识序列出现了断裂,或者说学习阶梯中断了,其结果就是对新知识不能理解和吸收。因此,我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必须预习,通过预习准备好学习新知识时所必须的旧知识,从而为课堂学习扫清了障碍。

对于化学的学习,课前预习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这样做就会不局限于老师的讲课速度,超前自学。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而且会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在超前学习时肯定会存在不少疑问,或者是对一些问题存在比较肤浅的理解,当老师在课堂上讲到这部分的内容时,你就可以带着疑问去听课,并比较老师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与自己的理解有何不同。这样一疑一思,一对比一求证,会将知识在课堂上真正地掌握。

b、提高听课水平。同学们都会有这样一种经历,同是一个班的同学,听同一个老师讲同一内容,但是每个人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和吸收却有很大差别。那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是因为不同的同学的听课的起点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这就是因为有的同学课前预习而有的同学课前不预习所造成的。课前预习过的同学,是有备而来的,课前对所要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对这节课要讲什么,重点是什么,自己哪里要聚精会神地听,哪里不太明白,等等,心中有数。而课前没有预习的同学,就会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一节课下来,也许只听懂了一点点,而如果遇到了知识障碍就可能一点点都听不懂了。长此下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越是课前不预习,越听不懂。越听不懂,课后要补习的内容越多,就越没有时间预习。

c、可以提高课堂笔记的针对性

由于有了课前的预习,心中对这一节课所要讲的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就知道老师的板书哪些书上有,不需要记,哪些是老师补充的内容,书上没有,应该记笔记,就不会产生不知道该如何记笔记的情况。有的同学因为课前没有预习,上课时对老师的板书不知道哪儿应该记,哪儿不应该记,结果就不得不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努力地去记录教师的板书。这样就不可能跟上老师的讲课速度,既影响了听课的质量,又不可避免地做了一些无用功。

课前的预习的'重要作用还有许多,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下面介绍几种课前预习的方法。

a、章略节详法

这种方法是指在学习新的一章的内容时,先泛泛浏览一下整个一章的大概内容。在学习到具体的一节的内容时,再比较详细地预习每节的内容。笼统地掌握了一章的内容框架,预习和学习每节的内容就能更好地把握重点和知识的联系。具体的步骤是:首先粗读这一章的内容,把握整体,然后找出这一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理出头绪,想一想每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疑点、难点应该如何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理解,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行不行,哪些知识是记忆性的,哪些知识看不明白,等等。这样就为上课时搞清、搞懂、掌握、记忆所学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在预习"氯气"一节时,我们已经对该章的内容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再详细阅读这一节,从而确定在听这一节课时的重点、难点。

b、前后相联法

知识是相通的,在我们有教材中,每章中的各节知识都是有联系的,我们在预习某一部分的内容时,看一看或想一想前面所学的内容,然后大略地翻一翻后面要讲的内容,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由已知知识推测未知知识,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前后相联预习的好处是:一、温故而知新;二、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教材读活。

c、习题试解法

习题试解法是指在预习完教材之后,马上看一看课后的练习题,然后对照教材进行试解,这样在试解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教材。教材后的试题,实际上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是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通过试解,就能检测出预习的情况,是懂还是不懂。例如,对氧气的制法一节来说,通过对教材的试题的试解后,就能理出本节的重点内容是:①制取氧气的原理;②制取氧气的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③催化作用和催化剂的概念④分解反应概念、特点等。

2、认真听讲

听课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学生在校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听课中度过的。听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知识的获得大部分是通过听老师的讲解来获得的。因此,要想学习好就必须学会听课。那么怎么做才能听好课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a、集中精神听讲,发挥主体作用。

在课堂上只有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抓住知识的重点,在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听课时,眼睛要盯着老师的板书,老师讲解时,眼睛要盯着老师的动作与表情,思想上与老师保持一致,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集中精神听讲的同时还要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有的同学认为,上课就是老师讲,学生听。他们把学习比作送货进仓,认为只要自己打开了"仓门",就可以等着老师把货物送进去。这种想法是把自己放在学习的被动的地位上,是不对的。要提高听课效率,重要的是要对老师的讲解进行思考、提问,主动地去吸收老师所讲的内容,发挥个体的能动作用。

老师的讲解和指导是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前提条件,如果学生不发挥个体的能动作用,去积极思考,主动消化和吸收,既使老师的讲解和启发再怎么好,也是无用的。其实,课堂学习和吃饭是一样的,是别人所无法代替的。要听好课,就必须积极的去参与课堂上的全部的学习活动,而不是当一个旁观者。具体地说,就是要对教师伯每一个提问,都积极去思考,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认真参加讨论,特别是对实验,更应该去认真观察和参与。

b、紧跟老师的思路。

不少同学上课时不是埋头自思,就是忙着做笔记。思想不能与老师保持一致。这是一种不好的听课方法。听讲时思想上必须与老师保持一致,听老师是如何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听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技巧去解题的;听老师对问题有哪些提问、解释。只在这样才能把握住听课的重点,不脱离教师讲课的轨道。

c、要以理解为主,边听边记。

听课的主要目的是要听懂老师所讲解的内容。有的学生经常是不分主次,结果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课堂上是以听为主,想与记是辅。对老师的讲解要听清楚,听出重点,听出意图。原则上是先听清楚再思考,思考懂了再做笔记,不要只顾思考和做笔记而忘记了听讲或顾不上听讲,应该做到边听边记。

d、不要挑剔老师。

对老师的挑剔,不但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求知欲,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学生对该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的接受与吸收,并且常常会因此而造成偏科。个别学生对老师的挑剔比较多,认为老师水平不高、讲课表情不好、动作不准等等。这里需要弄清一个问题,老师只是一个传授知识的一个"辅助",是一个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的外因。老师的水平再高,也只能是"燃烧"自己,而不能照亮自己;一个老师的水平再差,只要自己努力也会有收获。

e、注意课堂小结。

一节课下来,应该做一个课堂小结。想一想老师是怎么引入这堂课的,中间是怎样分析的,最后是如何归纳的,弄清来龙去脉。概括出这节课的知识要点,并将它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以使自己的知识结构融会贯通。

3、做好作业。

如果说听课这一环节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那么作业就是侧重于知识的消化与巩固。对于为什么要做作业的问题,一些同学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这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是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这种观点是没有认识到做作业的真正意义。

a、 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我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都是一种间接经验,比较抽象。而做作业则是一个具体和问题。它通过解决比较具体的问题,把具体的问题和课堂上所学到的抽象的知识联系起来。既把不同的具体总是归到一定的抽象的知识中,又把抽象的知识给具体化,这样我们就能够在做题的过程中对所学到的知识加深理解。与此同时,由于问题得到了解决,印象深刻,也会促进记忆。可见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完成的。而是在预习、听课、做作业的过程中一步步的深化的。

b、能检查学习的效果。

一般来说,如果能够很好地完成作业,就说明预习、听课的效果是好的,知识是真正理解了。相反,如果作业不顺利,或者无法独立完成,就说明对所学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没有真正的理解,这时就要想方法去弥补。

c、可以促进技能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

作业、练习、应用是使知识转化为技能和能力的必要途径。只有应用知识,才能形成相应的技能。另外,做作业还可以提高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我们要开动脑筋,从而使我们的智力得到了发展,长此以往,能力就能够得到提高。

做作业时应该先复习,认真回想一下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最好能理出一个简要 的提纲,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然后再开始做作业。做作业有几点要注意:

a、 认真审题。

做作业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审题,如果连题目都审错了的话,那整个作业无疑都是错的。

b、 细心做题。

做题是表达思路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要求既动脑又动手。平时做题时保证书写的规范,思路正确,表达严密,准确无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考试时才能按照这个良好的习惯进行。

c、独立完成作业。

做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消化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为了这个目的,就必须要独立做作业,自己思考,自己解决。

4、复习。

复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复习指把新学到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条理化。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复习方法。

a、总结规律法。

知识都是有章可循的。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要善于总结,来巩固和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要学会总结规律有一个过程。首先,我们要善于思考,善于联系,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把各个碎片知识理成线、织成网,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拓宽思路。然后仔细听老师的复习课,把老师的复习课与自己的相比较,肯定自己正确的地方,修正自己不准确的地方。

b、 反复阅读法。

在复习的时候,有时会遇到一些重、难点的内容还未掌握,对于这部分的内容,应该反复阅读,直到理解为止。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既读懂了新的内容,又联系了旧的知识,新旧结合,加强理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反复阅读并不是形式上的走过场,而是细细咀嚼、消化和吸收

c、由厚到薄法。

常听到有同学这样说,"越学越多,越多越乱"。产生这个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善于复习时进行综合和归纳,不善于在复习时去粗取精、提取精华。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认为读书有两个过程,一个是"由薄到厚",另一个是"由厚到薄"。由薄到厚的过程是知识的不断丰富、积累的过程。而由厚到薄是则是质的飞跃。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由厚到薄呢?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纲目,这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不管知识有多么的多,千丝万缕,必有主线。其实每堂课后的小结,就是这样的主线。掌握要领、抓住纲目,这是由厚到薄的一把钥匙。

在复习的过程中,只要你善于归纳、总结,就能把整个的知识串成一条线,做到前后相联,融会贯通。当然,总结提纲,必须是自己动手,开动脑筋,不要求助于别人。只有这样,才可能够使书"由厚到薄"。

相信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上面这几个方面,我们一定能学好这门课。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化学,是以实验、实物直观为基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学生化学学习的规律。

化学学习原则是根据学习任务、学习规律和总结化学学习经验,而对化学学习提出的基本法则。它是用来指导和改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质量的。

化学学习规律原则有哪些,还有待深入研究。就目前化学教学研究情况和学生学习经验来看,以下几条是基本的学习原则:

1.手脑并用原则

(1)要明确化学学习是认识过程,艰苦的脑力劳动,别人是代替不了的。

(2)对教师来说,一方面要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就要不断地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认识到从事化学研究既有宏观的物质及其变化的现象、事实,又有微观粒子的组成、结构和运动变化,还要学习各种基本技能。认识到学习时动手、动眼、动口又动脑的重要。自觉地全神贯注读、做、想练结合。并注意指导学生改进动脑又动手的方法,提高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另一方面,要从心理学、生理学和信息论等方面,提高对主动学习的认识。如信息论认为,学习是信息通过各种感观进入大脑,进行编码、转换、储存、组合、反馈等一系列过程。就信息输入来说,有强有弱,当学习者高度主动自觉时,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就能主动调节感受器官,接受各种输入信息。如果学习不主动,信息没有很好输入,后面的信息处理就要发生很多问题。因此,要通过例子,使学生认识被动地学,只看老师做,听老师讲,而不开动脑筋想是学不好的。实验不动手做,也掌握不了基本技能的。学习中遇到问题,通过思考解决不了时,就主动请老师、同学帮助解决,做到勤学好问。

2.系统化和结构化原则

系统化和结构化原则,就是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体系,成为他们的知识总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孤立的、不相联系的。因为只有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才易于转化成为能力,便于应用和学会学习的科学方法。它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飞跃之后,在理解的基础上,主观能动努力下逐步形成的。这是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加深,也是实验中运用知识前的必要过程。因此,在教和学中,要把概念的形成与知识系统化有机联系起来,加强各部分化学基础知识内部之间,以及化学与物理、数学、生物之间的逻辑联系。注意从宏观到微观,以物质结构等理论的指导,揭露物质及其变化的内在本质。并在平时就要十分重视和做好从已知到未知,新旧联系的系统化工作。使所学知识成为小系统、小结构,然后逐步成为大系统、大结构,达到系统化、结构化的要求。

3.学习与发展相统一原则

学习与发展相统一原则中的发展,包括能力、个性、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思想等多个方面。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发展能力,培养观点问题。已有专门章节论述,这里就不多讨论。要强调的是,这个原则要求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采取各种途径、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地,从自己实际出发,提高能力,培养观点。例如,自学能力较差,就要加强阅读练习,学会从阅读方法等方面入手,争取老师、同学的帮助逐步提高。对教师来说,学生的发展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对学生的能力、观点、个性等方面作深入的调查研究,针对学生情况,发扬长处,克服缺点,因材施教。使学生不断发展,在更善于学习中,把学习效率与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4.及时强化原则

及时强化是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如,元素符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是化学特有的。教学实践表明,化学用语没有学会和记住,是造成学生学习质量不高、学习发生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及时强化,才能迁移应用。强化不是消极的重复和记忆,而是积极的为了进一步的学习与应用。它包括了知识的理解加深,使之系统化及时记住该记的内容,等等。

强化要及时,方式方法可多种多样。以平时为主,以课内外学习自我强化为主,而这又是在教师有计划地安排检查下进行的。

在课内外所采用的阅读教材、口头和书面练习,实验及讨论等各种实践活动都要给学生具体的帮助和检查督促,在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上下功夫。

高中化学方程式:电解及电极方程式

1、电解质溶液在惰性电极条件下,或阴极是较活泼金属电极,阳极是惰性电极条件下的电解

2NaCl+2H2O 2NaOH+H2↑+Cl2↑

(-)2H2O+2e-==H2↑+2OH- 或 2H++2e-==H2↑

(+)2Cl --2e-==Cl2↑

2Cl-+2H2O 2OH-+H2↑+Cl2↑

CuCl2 Cu+Cl2↑

(-)Cu2++2e-==Cu↓

(+)2Cl- -2e-==Cl2↑

Cu2++2Cl- Cu↓+Cl2↑

2CuSO4+2H2O 2Cu↓+O2↑+2H2SO4

(-)2Cu2+ + 4e-==2Cu↓

(+)2H2O - 4e-==O2↑+4H+ 或:4OH- -4e-==O2↑+2H2O 4H2O 4H++4OH-

2Cu2++2H2O 2Cu↓+O2↑+4H+

2H2O 2H2↑+O2↑

(-) 4H++4e-==2H2↑

(+)4OH- -4e-==O2↑+2H2O

中性电解 4H2O 4H++4OH-

2H2O H2↑+O2↑

酸性水解:

(-) 4H++4e-==2H2↑

(+)2H2O-4e-==O2↑+4H+ 4OH- -4e-==O2↑+2H2O

2H2O H2↑+O2↑

碱性水解:

(-) 4H2O+4e-==2H2↑+4OH- 或:4H++4e-==2H2↑

(+)4OH--4e-==O2↑+2H2O

2H2O H2↑+O2↑

2、电镀:镀件作阴极,被镀金属作阳极,被镀金属的含氧酸盐作电解质溶液

镀铜:CuSO4电镀液

镀件(-) Cu2++2e-==Cu↓

纯铜(+) Cu–2e-==Cu2+

镀锌:ZnSO4电镀液

镀件(-) Zn2++2e-==Zn↓

纯锌(+) Zn–2e-==Zn2+

镀银:AgNO3电镀液

镀件(-) Ag++e-==Ag↓

纯银(+) Ag–e-==Ag+

镀镍:NiSO4电镀液

镀件(-) Ni2++2e-==Ni↓

纯镍(+) Ni–2e-==Ni2+

3、熔融状态下的电解:

2NaCl(熔融) 2Na+Cl2↑

(-)2Na++2e-==2Na

(+)2Cl--4e-==Cl2↑

2Na++2Cl-(熔融) 2Na+Cl2↑

2Al2O3(熔融) 4Al+2O2↑

(-)4Al3++12e–==4Al

(+)6O2- -12e-==3O2↑

4Al3+ +6O2- 4Al+3O2↑

NaHF2(熔融) H2↑+F2↑

(-)2H++2e&ndash 高中学习方法;==H2↑

(+)2F- -2e-==F2↑

2HF H2↑+F2↑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