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校园

《暮归》原文及翻译赏析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1.44W
《暮归》原文及翻译赏析1

暮归

《暮归》原文及翻译赏析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古诗简介

《暮归》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四句写暮归的景色,营造出凄凉的氛围,衬托诗人的悲哀之感。后四句转入抒情,描写羁旅生活的寂寞无聊。这首诗的突出艺术特点是虚实结合,体现了杜甫在诗艺上的追求。

翻译/译文

秋箱打黄了碧绿的梧桐树上,白鹤在栖息,城楼上的梆子声惊得乌鸦在啼叫。踏着明亮的月色我回家进门,寒凉的风中传来不知谁家的捶绢声。想南去渡过桂水却没有船只,想北回秦川又到处战乱不息。虽然年过半百却不称心如意,明天看云还要抚杖而行。

注释

⑴黄:在此用作动词,霜使原来的碧梧变黄。梧:梧桐。

⑵柝(tuò):击柝即打更。乌:乌鸦。

⑶客子:作者自谓。

⑷捣练:捣洗白绸。

⑸桂水:今连江,一说为漓江,均在广西。这里应指湘水。阙:缺。

⑹秦川:古地区名。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一带。这里指长安。鼙(pí):一种军用小鼓。鼓鼙在唐诗之中常用来比喻战争。可能是指当年吐蕃入侵。

⑺不称意:不如意。

⑻杖:拄(杖)。藜(lí):用藜茎制成的手杖。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诗人在公安(今湖北公安)时。此前杜甫在夔州的时候,写诗极其讲究诗律,写出了不少调高律细的诗篇,同时又想突破律的束缚,尝试一种新的诗体。有一天,他写了一篇非古非律,亦古亦律的七言诗《愁》,题下自己注道:“强戏为吴体。”接着,他又陆续写了十七八首这样的诗于是唐诗中开始多了一种“吴体诗”。这首《暮归》也是一首吴体七律。

赏析/鉴赏

文学赏析

这首诗前四句写暮归的景色,营造出凄凉的氛围,衬托诗人的悲哀之感。白鹤都已栖止在被浓霜冻黄的绿梧桐边。城头已有打更击柝的声音,还有乌鸦的啼声。寄寓在此地的客人回进家门时,月光已亮了,不知谁家妇女还在捣洗白练,风传来悲凄的砧杵声。天色晚了,城上守卫兵要打梆子警夜。唐诗中写夜景,常有捣练、捣衣、砧杵之类的词语。大约当时民间妇女都在晚上洗衣服,木杵捶打衣服的声音,表现了民生困难,故诗人听了有悲哀之感。

下半首四句也同样转入抒情。要想渡桂水而南行,可没有船;要想北归长安,路上还多兵戎。都是去不得。年纪已经五十多岁,事事不称心,明天还只得拄着手杖出去看云。这最后一句是描写他旅居夔州时生活的寂寞无聊,只好每天拄杖看云。浦起龙说:“结语见去志。”(《读杜心解》)此评并不准确。应该说第三联见去志,结句所表现的并不是去志,而是寂寞无聊。

这首拗体七律体现了杜甫在诗艺上的追求。在这首诗中值得注意的艺术特点是虚实结合。尤其是第一句“霜黄碧梧白鹤栖”,一句中出现了三种颜色。仔细推究,这些颜色是有虚实之分的。“黄”和“白”是实在的,但“碧”就是虚写,因为“碧梧”叶已给严霜打“黄”了。可见用字也像用兵那样,可以“虚虚实实”。“虚写”,实质就是突破词义的束缚,使词的组合形式达到意义的丰富性,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努力就是一种“陌生化”的艺术感染力,值得借鉴。

名家点评

元·方回《瀛奎律髓》:自是一种骨格风调,又自是一种悲壮哀惨。

明·胡应麟《诗薮》:“昆明池水”、“风急天高”、“老去悲秋”、“霜黄碧梧”,篇中化境也。

明·钟惺《唐诗归》:⑴妙在能宕。⑵拗体不难于老,而难于细;不难于宕,而难于深。又妙在不可入歌行。⑶“黄”、“碧”、“白”三字安顿得好(首句)。⑷清矫(“谁家”句)。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⑴古乐府少及。⑵三、四语入《骚》意。⑶写景描情,神情骨秀,如天半芙蓉,削青天而独出。

清·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⑴此等真正惟老杜能之。⑵去住两乖,经日行,不知所出。从“暮”字直叙起,却用“明日”二字,显出笔力奇变。“暮”字反收,笔力与胸襟相副。⑶三、四神来。⑷起语生造出奇,三、四戌削高亮,结处凄紧,殊难再读。此“旲体”中苍郁清急之音也。⑸妙极,势甚阔。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⑴作拗体诗,须有疏斜之致,不衫不履,如“客子入门月皎胶”及“落日更见渔樵人”,语出天然,欲不拗不可得。而此一首,律中带古,倾欹错落,尤为入化。⑵“霜黄碧梧白鹤栖”,一句中用三个颜色字,见安插顿放之妙。⑶杜律拗体,较他人独合声律,即诸诗皆然,始知通人必知音也。

清·张谦宜《茧斋诗谈》:“霜黄碧梧白鹤栖”,三色作一句,不见堆砌。

清·黄白山《增订唐诗摘钞》:⑴朝出于斯,暮归于斯,南渡不可,北归不能,年老客居失意,可胜道哉。起一“复”字,结一“还”字,见日日如是,皆无可奈何之词。⑵《崔氏东山草堂》、《暮归》、《晓发公安》三首皆拗调,诗之绝佳者。“霜黄碧梧”,全首矫秀,原是悲诗,却绝无一点悲愁溽气犯其笔端,读去如《竹枝》乐府。

清·刘邦彦《唐诗归折衷》:⑴虚用“黄”字,便见秋色。⑵矫健。

清·杨伦《杜诗镜铨》:⑴拗体高调,未许时手问津。

清·黄叔灿《笺注唐诗》:“还”字伤心欲绝(“明日”句)。

清·卢麰《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三、四承足一、二。月皎则梧、鹤弥见,风凄则乌、树倍哀。上下回环,用意乃密。结因暮归而预道明日,亦复有致。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起四句,情景交融,清新真至。后四句叙情,一气顿折,曲盘瘦硬,而笔势回旋,顿挫阔达,纵横如意,不流于直致,一往易尽,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矣。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⑴拗字诗在老杜七言律诗中谓之吴体。老杜七言律一百五十九首,而此体凡十九出。不止句中拗一字,往往神出鬼没,虽拗字愈多而骨格愈峻峭。⑵吴体与拗字诗有别,拗字有一定之法,仍自入律,若吴体则拗字甚多,非律所能限,而音节仍自和谐,又不得入之古诗,即吴体也。

《暮归》原文及翻译赏析2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翻译

不要再给北面朝廷上书,让我回到南山破旧茅屋。

我本无才难怪明主见弃,年迈多病朋友也都生疏。

白发频生催人日渐衰老,阳春来到逼得旧岁逝去。

满怀忧愁辗转难以入睡,月照松林窗外一片空虚。

注释

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

休上书:停止进奏章。

南山:唐人诗歌中常以南山代指隐居题。这里指作者家乡的岘山。一说指终南山。

敝庐:称自己破落的家园。

不才:不成材,没有才能,作者自谦之词。

明主:圣明的国君。

多病:一作“卧病”。

故人:老朋友。

疏:疏远。

老:一作“去”。

青阳:指春天

逼:催迫。

岁除:年终。

永怀:悠悠的思怀。

愁不寐:因忧愁而睡不着觉。

寐:一作“寝”。

虚:空寂。一作“堂”。

鉴赏

落第后的孟浩然有一肚子的牢骚而又不好发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仕途失意的幽思。这首诗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用之情。

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的情意。只不过这时他才发觉以前的想法太天真了;原以为有了马周“直犯龙颜请恩泽”的`先例,唐天子便会代代如此;现在才发现:现实是这样令人失望。因而一腔幽愤,从这“北阙休上书”的自艾之言中倾出。明乎此,“南山归敝庐”本非所愿,不得已也。诸般矛盾心绪,一语道出,令人读来自有余味。

三四句具体回述失意的缘由。“不才明主弃”,感情十分复杂,有反语的性质而又不尽是反语。诗人自幼抱负非凡,“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他也自赞“词赋亦颇工”。其志如此,其才如此,不谓“不才”。因此,说“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而这个不识“才”的不是别人,正是“明主”。可见,“明”也是“不明”的微词,带有埋怨意味的。此外,“明主”这一谀词,也确实含有谀美的用意,反映他求仕之心尚未灭绝,还希望皇上见用。这一句,写得有怨悱,有自怜,有哀伤,也有恳请,感情相当复杂。而“多病故人疏”比上句更为委婉深致,一波三折;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这是一层;古代,“穷”、“病”相通,借“多病”说“途穷”,自见对世态炎凉之怨,这又是一层;说因“故人疏”而不能使明主明察自己,这又是一层。这三层含义,最后一层才是主旨。

求仕情切,宦途渺茫,鬓发已白,功名未就,诗人不可能不忧虑焦急。五六句就是这种心境的写照。白发、青阳(春日),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恰切地表现诗人不愿以白衣终老此生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

也正是由于诗人陷入了不可排解的苦闷之中,才使他“永怀愁不寐”,写出了思绪萦绕,焦虑难堪之情态。“松月夜窗虚”,更是匠心独运,它把前面的意思放开,却正衬出了怨愤的难解。看似写景,实是抒情:一则补充了上句中的“不寐”,再则情景浑一,余味无穷,那迷蒙空寂的夜景,与内心落寞惆怅的心绪是十分相似的。“虚”字更是语涉双关,把院落的空虚,静夜的空虚,仕途的空虚,心绪的空虚,包容无余。

这首诗看似语言显豁,实则含蕴丰富。层层辗转表达,句句语涉数意,构成悠远深厚的艺术风格。

相传,孟浩然曾被王维邀至内署,恰遇玄宗到来,玄宗索诗,孟浩然就读了这首《岁暮归南山》,玄宗听后生气地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弃卿,奈何诬我?”(《唐摭言》卷十一)可见此诗尽管写得含蕴婉曲,玄宗还是听出了弦外之音,结果,孟浩然被放还了。封建社会抑制人才的现象,于此可见一斑。

创作背景

约在公元728年(唐开元十六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落第了,心情很苦闷,他曾“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学得满腹文章,又得到王维、张九龄为之延誉,已经颇有诗名。这次应试失利,使他大为懊丧,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这首诗是在这样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据《新唐书·孟浩然传》记载,孟浩然在长安落第后,诗人王维曾经邀请他到自己供职的翰林院见面,谁知不久唐玄宗驾到了。孟浩然一时紧张躲到了床下,王维不敢欺君,道出实情。唐玄宗也没有生气,还命孟浩然出来作诗。孟浩然便吟咏了这首《岁暮归南山》。

赏析二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没有谁没有感觉到。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不停止地流逝着,这也没有谁没有感觉到。首联两句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饱含着深深的沧桑之感。

颔联两句紧承首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此处所说的“胜迹”,是指山上的羊公碑和山下的鱼梁洲等。

颈联两句写登山所见。“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尾联两句将“岘山”扣实。“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非常巨大的。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这首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这就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词:“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