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校园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4篇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1.42W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4篇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1

看这部电影,原本不抱太大希望,毕竟国漫崛起时间过晚,是迪士尼等大剧不能相提并论的。于是,坐在电影院里的我,被打了两个小时的脸。

许多人的印象中,动画中的哪吒形象是“扎两个冲天鬏,光着俩小脚丫,脚踩风火轮,手拿乾坤圈”。然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让人大跌眼镜,简直丑到爆。这个版本的哪吒挑战观众的审美:哥特式烟熏妆,黑眼圈浓重,不时会露出邪魅的笑容,豁牙露齿,嘴里像小混混一样叼着草,吊儿郎当,偷跑出府吓人,完全一副街头小古惑仔的模样。

影片并没有脱离《封神演义》中“水淹陈塘关”故事的框架,没有偏离哪吒与生俱来的叛逆却敢作敢当的性格,但在几个重要的情节上进行了富有现代意义和人情味的改编,使哪吒成为观众心中最美好的哪吒。

一、善与恶

古人云: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馀者皆无大异。大仁者应运而生,大恶者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

然而,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后,发现也不尽其然。他,带着诅咒和灾难降生,他只是个和别人家小孩一样年幼无知又贪玩,只因传统和固执的偏见成了所有人眼中的妖魔,遭到过街老鼠般待遇,受尽冷眼埋汰。命运给他贴上了罪恶的标签。本应是灵珠英雄的哪吒却成了混世大魔王,他代表恶。敖丙,龙王三太子,因师傅申公豹得到灵珠,担负龙族使命,他代表善。由古至今总有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一说,然最为对立的哪吒和敖丙却成为彼此唯一的朋友。这个人没有傲慢没有偏见,在夕阳靠落的海边,这个人能接下他的毽子,无所顾忌,又毫无保留。

上天的残忍不是让你一出生就一无所有,而是把这世间所有美好都让你享有,再把它们从你身边一一夺走。最信任的人向自己提起了刺刀,最爱的人是满口谎言谎话连篇。

摘下乾坤圈,我便是魔,只有我负天!凌厉金枪,凌动混天绫,与天斗。但他却选择了放下,是啊,就算是魔,眼里也有容得下狠不下心的人。虽我是万恶的魔,但去尼玛的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天雷开始轰击他苟且的一生,摧残着他可笑的命运。曾经的人又出现了,可以为了家族放弃你,却也可以为了你放弃自己。

善与恶相结合,对抗天雷,最终战胜命运,做真实的自己。

二、神与妖

太乙真人和申公豹同为元始天尊门下弟子。太乙生而为神,申公豹却是由妖成神,他靠着自己打拼,从低微小妖修炼成高级上仙,风光无匹,标准人赢。

但是,现实很残酷,天尊厚待太乙,冷落申公豹。申公豹努力工作一百年,法术不比太乙真人差,身材比太乙真人好。但是领导就不器重他,把重大任务留给太乙,把嫉妒恨留给申公豹。

申公豹觉得,别人瞧不起他,就因为他是妖。他悲伤成四十五度,说了一句经典台词:“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也没法搬开。”其实,这也是我们的现实世界的缩影:偏见时时左右我们,主导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

“如果你没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如果你工作几年了没有买房买车;如果你三十了还没结婚,结婚几年了还没生孩子;如果你年过半百却还打扮得十分fashion;如果你不是明星,却化着哥特妆,头发染成奶奶灰或是樱花粉......”

那么,你会被当成异类,被围观、被嘲笑、被指指点点,也被苦口婆心地劝诫与教诲。总是有人喜欢去定义别人的人生,给别人贴标签,去判决他们的未来。

太乙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天尊赏识,申公豹费尽心血却依旧不被认可。申公豹本性虽然不如人,但他也是有努力有梦想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人们对于他的成见让他歧途忘返,让他变得扭曲。

可是,生活是自己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以被符号,被偏见刻板框定。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别人活,而是为了自己。就像康德所言“人是自己的目的,而非他人的工具。”哪怕周遭充满各种反对与不理解,我们依然要听从自己的心,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是魔是仙,都要自己说了才算!

三、眼与心

实质性的东西是用眼睛看不见的。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

太乙来到李靖夫妇府,称哪吒为灵珠转世,能保佑大家,此时,全镇人视哪吒为神,兴奋激动,拜倒在其家门前;而当魔丸进入哪吒体内,他出生后破坏府第时,全镇人视他如蛇蝎,避之不及,对他冷眼相看。这,就是世人的眼睛,看到的仅是表象。

但李靖夫妇知道,这不是真正的哪吒,哪吒只是因为世人的态度而让自己堕落,夫妇二人耐心教育哪吒,鼓励哪吒,即使世人皆不认可哪吒,他们依旧不放弃,甚至不惜磕头。他们用心看到了哪吒的本质。

四、改变与墨守成规

有些鱼是关不住的,因为他们属于天空。——《大鱼海棠》

哪吒被命定三年性命,被命定必死无疑,但他却不认输不放弃,他说:“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最终,他战胜天打赢地,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陈塘关人民心中的英雄。

有人说,人纵有万般能耐,也敌不过天命。但,不试试,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呢?哪吒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有人说,哪吒有超能力。但是,身在社会中的我们会遇到妖魔吗?会遭遇天雷吗?其实,那都不过是借口罢了。退缩,只会陷入绝境;改变,也许会有更多余地。

五、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们一直比想像中,更爱对方。

李靖身为陈塘关总兵,世代除妖,自己的儿子却是个妖怪,他一直自觉对不起百姓。

哪吒刚出生时,李靖曾经拿起大刀想砍了哪吒。后来因为哪吒经常在外闯祸,李靖下令将小哪吒关在府中。可是,在哪吒“天劫”将到之时,李靖送他去太乙真人处修行,并非是想困住他,怕他在人间作恶,而是望他掌握更多本领,能在人间好好活着。殷十娘工作繁忙,整天奔波于降妖除魔之间,她知道忽略了哪吒的感觉。所以,她尽可能的陪哪吒踢键子。

原来,作为父亲的李靖已经上天求到改天换命符,决定在天雷灭魔丸时,以命换命,替自己的儿子去死。这个从不言爱的父亲,至始至终都在斡旋。冰冷的面孔下,是一颗舍命为子的滚烫之心。在哪吒的生日宴上,李靖许下心愿:“希望我的儿子一生平安。”谁能想象这一句寻常的喜庆话里,藏了父亲多少难以言说的不舍与祝福。

影片结尾时,哪吒一句“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和您一起踢毽子”,让我落泪。我们与父母之间,似乎遗憾总是比快乐更多;当我们终于理解了他们的苦心时,他们已经老了。

喜欢看动画片,喜欢的不仅是童年的自由自在,更是动画的真实的人生。愿少年不忘初心,乘风归来。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2

周末独自一人,去电影院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

那个中国古典神话中最著名的叛逆少年哪吒,闹海擒龙、抽筋扒皮;剔骨割肉,托莲重生。

在这部电影中,哪吒一出生便带着诅咒,他被视为妖怪,被囚禁,是世人眼中的小魔头。

他假装不在乎、肆意洒脱、假装冷漠,对着世人高喊: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

小时候,我们以为哪吒讲的是熊孩子打怪升级的英雄传奇。

现在才明白,其实哪吒也不过是在现实中冲突、在叛逆中柔软、在妥协中成长的一个个普通人。

电影里的哪吒,是一个从出生就承受着世界的误解,被冷漠孤立的人。

如何小心翼翼在世人的成见中,孤独而倔强地活下去,是童年哪吒面对的生存命题。

陈塘关百姓对自身以外的生物统称为“妖怪”,在他们头脑里,出生时异于常人的哪吒是妖;救下他们性命的敖丙,因其龙族的身份也是妖。

龙王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凭你怎样努力都休想搬动。”

这就是我们的现实世界:偏见时时左右我们,主导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

如果你没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

如果你工作几年了没有买房买车;

如果你三十了还没结婚,结婚几年了还没生孩子;

如果你年过半百却还打扮得十分时尚;

那么,你会被当成异类,被围观、被嘲笑、被指指点点,也被苦口婆心地劝诫与教诲。

总是有人喜欢去定义别人的人生,判决他们的未来。

可生活是自己的,没有人能够代替我们品尝酸甜苦辣。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而是在不断了解自我的过程中,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哪怕周遭充满各种声音,我们依旧能听从自己内心,选择自己的心之所向,努力活成最满意的自己。

是魔是仙,dou要自己说了才算。

因为是魔丸转世,哪吒从小便被世人畏惧,没有玩伴,独自一人被关在结界之内。

他唱着,“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

可是,他真的逍遥又自在吗?

他的暴戾也好,玩世不恭也罢,不过都是他想要引人关注的方式。

他内心渴望认同,渴望有人看见他在狂躁叛逆之下的孤独与无助。

我们一生中,来来往往会遇见很多人,但我们都在不自知地等待一个能看见自己的人。

他能通过我们故作冷漠的外表,看见里面脆弱的心;他能看见我们假装的坚强,读懂所有的不易。

哪吒在遭受委屈时,尚有父母宽慰,而敖丙却一直活在“天降大任”的重压之下。

父亲和师父把所有的宏愿都压在他身上,“我给了你这么多,给了你灵珠,给了你万龙甲,你的命,不只是你自己的。”

身负全族人的希望,他没有选择,只能成为一个最完美的工具。

就像那些成为父母生命延续的孩子,穷一生心力完成父母的理想与荣光。

直到与哪吒决斗之时,被一句振聋发聩的“你是谁,只有你自己知道”唤醒,才看见自己真实的内心。

我们这一生,要为自己而活,真的太难太难了。

读书时,父母规划我们选哪个专业好就业,选哪所学校更知名;

进入社会,父母安排我们回到家乡方便照顾,进事业单位有保障;

工作稳定后,父母为我们精挑细选结婚的人,一切都是为你好;

结婚之后呢?赶紧趁着年轻生孩子啊,生完一个还没喘口气,接着催生二胎。

太多太多的人,都是在为上一代或者下一代活着,却独独没了自己。

生活时常让我们感到艰辛,并会让我们无数次目睹生命在各种重压之下的扭曲与变形。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哪吒刚开始觉得自己是异类,故而很叛逆。

父母为了鼓励他,谎称他是灵珠转世,只要好好修炼,便能获得百姓爱戴。

为了这个理想,哪吒潜心修炼,一心求得世人的认可。

当申公豹戳穿真相,哪吒得知原来自己是魔丸,注定遭受天劫,顷刻间他所有的信念都坍塌。

哪吒的一生都被别人的目光所困,无法冲破命运的牢笼。

当他不再强求世人的认同,即使知道了自己的宿命,也要拼力救下一城百姓,才真正成为了百姓跪拜的英雄。

我们常常控诉命运,却发现,命运根本不屑同我们争吵。

它只是静静地看着我们,四处冲撞,寻找答案。

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我们仍旧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模样。

纵使人间不值得,也别辜负了自己。

李靖身为陈塘关总兵,世代除妖,自己的儿子却是个妖怪,他一直自觉对不起百姓。

哪吒刚出生时,李靖曾经拿起大刀想砍了哪吒。

后来因为哪吒经常在外闯祸,李靖下令将小哪吒关在府中。

可是,在哪吒“天劫”将到之时,李靖送他去太乙真人处修行,并非是想困住他,怕他在人间作恶,而是望他掌握更多本领,能在人间好好活着。

原来,作为父亲的李靖已经上天求到改天换命符,决定在天雷灭魔丸时,以命换命,替自己的儿子去死。

这个从不言爱的父亲,至始至终都在斡旋,斡旋在偏见、宿命与儿子之间。

冰冷的面孔下,是一颗舍命为子的滚烫之心。

在哪吒的生日宴上,李靖许下心愿:“希望我的儿子一生平安。”

谁能知道这一句寻常的喜庆话里,藏了父亲多少难以言说的不舍与祝福。

这份深沉的父爱唤醒了那个假装自己是个恶魔的孩子,他主动戴上乾坤圈,接受了对自我的约束。

影片结尾时,哪吒一句“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和您一起踢毽子”,让无数人泪目。

我们与父亲之间,似乎遗憾总是比快乐更多。

我们终于理解了他的苦心,却再也不能和他谈谈心;

我们终于活成了他的骄傲,却将永远失去他的拥抱。

人间最幸运的事,就是在上苍允许的时间里,在父母康健的岁月里,我们历经逃离和回归、争吵与和解、眼泪和欢笑后,终于懂得并做到:

哪怕,我们没有活成父母的骄傲,依然配得上给他们一个拥抱。“

因为,长久以来,我们都比想像中的,更爱对方。

小时候,喜欢看动画片,热热闹闹的画面,是童年里无忧无虑的点缀。

长大了才知道,那里面描画的都是人生。

原来,我们很多人,就是那个魔童。

经历过肆意叛逆的少年,然后在接下来的人生里,学会了一边哭泣一边奔跑,一点点活成成年人的模样。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3

今天是20xx年7月21日,我一时心血来潮,然后买了去看那个《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电影票,没成想这部电影不仅是宣传的很好,而且这电影的确让我很有感触。

今天是自己一个人去看了这部电影的点映,恰好,在学校旁边的红星电影城就有,所以就买了票,兴致勃勃地去了。虽然还是有许多小孩子一起去看电影,但是我觉得,这一部动漫电影更加符合成年人的精神世界观。

如果用之前的动画电影来做比较的话,我觉得这部电影比《大圣归来》还有《白蛇:缘起》更胜一筹。倒不是说在电影画质方面这几部电影有什么太大的差距,只是呢,在讲故事的时候,我觉得哪吒这部电影得故事架构是最好的。

但是呢,我还是想要先说一下这部电影的人物。

太乙真人是个胖子,操着一口四川口音,笑点几乎都是他触发的。对了,还有申公豹,他的口吃总是让人觉得很迷,就像抖音里的那个口吃大爷,话没说完,永远不知道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两师兄弟总是抖包袱,我后面的小孩都笑出了猫叫声。

李靖夫妇在这部动画里面是一个非常爱他们的孩子的形象。虽然没有看到金吒和木吒,但是就单单通过哪吒来看,夫妇俩还是非常的爱惜自己的孩子。(具体怎么爱还是通过电影来感受吧)

小哪咤的形象非常颠覆我们的认知,但这种颠覆显然塑造得很成功,因为他的形象是跟他的性格和电影的主题相互搭配的。而这种成功也恰恰是团队制作的倾心注入心血的结果。我尊重他们的劳动创造也赞叹于他们的这种形象架构,两眼黑眼圈,带着痞子气息,又不失灵动可爱,以混世魔王(更确切地说是可怕,可憎的妖魔)的形象存在于钱塘关的百姓的眼中。

接下来说一下电影的故事架构。

这三部电影都是取材于我们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并加以改造的。说实话的,我们本身自己的传统故事还是有很多底蕴值得去发掘的,也有很多材料值得去重新开发,需要我们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古老的神话故事,用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来传达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并加以开发和利用来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做一场精神方面的洗礼。看电影,本来就是图着娱乐和开心嘛,所以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故事里面所讲的情绪和精神,这就是一件成功的事情,显然这三部电影都做得很成功。

这部电影幽默与严肃并存,精彩的打斗戏和感人的煽情戏,(不怕被你们笑话,我的确因为哪吒的煽情流出几次感触良深的眼泪)结合搭配很完美。

其实单论电影本身的好坏,本身就有一点狭隘,其实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我在这个部电影里面看到一些别样的东西,那才是这部电影的精髓所在。

首先,我注意到了个人的存在和他人的认同之间关系影响到一个人的成长。

这部电影里面的小哪吒,拥有天生神力,又是魔丸转世,被人们当做妖魔鬼怪来看。而人们的确非常惧怕他,他而因此受到了排斥。在他的反叛的心理应激反应,以及心智不成熟,又得不到指导和关注的情况下,他注定是一个具有极度逆反的心理特点的乱世魔王的形象。正如他所说:“既然他们把我当做妖怪来看,那么我就做个妖怪给他们看”。而李靖也说:“我不想他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到死了都被人们看作是妖怪。”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又怎么不是为了获取他人的认同才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的呢?人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社会属性,不是生活在社会里面的人就不能称之为人,不能获得社会认可的行为也从来不会为一个人的发展换取好的结果。而我们所认为的成功,其实也是别人给予的成功,至少在成功的社会属性的定义上是如此。而其实,人类,或者说生命的存在,本身又有什么意义呢,或许没有吧(看我的上一篇文章有详解)

其次,我注意到:在一个人孤孤单单的生活中--朋友--这个身份的人在生活中十分重要。小哪吒和敖丙他们两个最终能成为朋友,不仅是因为他们都是孤孤单单得不到理解的人,(当然还因为故事情节的安排之类的关系)而且他们对于对方的出现都持一个非常欢迎的态度。一起在夕阳下踢毽子就能诞生出感情很浓厚的友情,说明他们对友情这种感情体验的需求的确非常迫切的。长大后,我们通常觉得自己更加孤独了,或许只是利益社交类的“朋友”多了,而共情社交类的“朋友”一个一个在失去,所以,人在情感之中没有获得良好的反馈,自然也就对孤单产生一种更加敏感的察觉。

还有在电影中不管是反派还是正派,他们的行为本身没有对错之分,有的只是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和自己存在所需获取的资源而是进行了一系列活动。至于对于正反派的划分,只是为了让人们有一个鲜明的身份对比。其实的话,不论是哪一方,他们都有自己做己行为的理由。这个要牵扯到下一点。但是,总的来说,成年人的世界,看待善恶总是会多了几分价值方面的考虑,不至于那么简单地划分好坏,但总体上不会偏离自己的价值观。

在社会共识中人们的固有成见是很难改变的。就算就像双手沾满他人鲜血的人永远会被别人看做一个恶魔。在电影里面哪吒,从一开始就给人们一个恶魔形象而后面不论他做出怎样的行为,都会被人们看作是一个恶魔在破坏的行为,哪里管哪吒的初心是什么样的。而这样子的结果是哪吒的行为总是被导向一个邪恶的动机。而在电影中申公豹和龙族也是如此,作为妖怪出身,申公豹得不到师父的认可,即使他本身很努力地修炼,很刻苦地完成师父的教诲;而龙族虽然贵为万妖之首,却因为身份得不到天庭和人间的认可,即使他们帮助天庭在龙宫之下镇压住了各种海底妖怪。他们合作,却也只能通过盗取灵珠来在封神大战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以此来打破人们的固有认知下自己的生存窘境。但是敖丙的身份依旧被遮掩得严严密密的,也就是说,妖族的'身份依旧不能在世人面前公开。

有时候,成见真的是一种害人的东西。就像现在很多的文章下面的评论都戾气很重,那种老生常谈又老掉牙的无知论调总是层出不穷,是网名的知识没有随着时代进步呢,还是那种成见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内心呢。举一个最为简单的例子,在你的最最直接的印象中,非洲地区还有印度比起欧美地区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世界,相信几乎大家都会是八九不离十的答案。从这个方面来看,电影中所传达的这种打破天命,打破成见的价值观念真的很值得学习,不仅是在字面意思这层意义上,还有拓展的意义上。

最后也最为重要的就是电影的主题。我很喜欢小哪吒说的那句话:既然命运不公,那我就要和命运斗争到底。这就是这篇部电影,表达出的最核心的精神主题。是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不管是魔丸还是灵珠的转世是好是坏,总不需要他人来评判,即使一开始这就是他们注定拥有的命运。就像《阿甘正传》里面的主人公那样,傻子的未来不一定就是浑浑噩噩的,也可以是大放光彩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4

我只身来到神的面前。可是,那里已经站着另一个我。那个暗黑中的我,究竟是谁呢?

——泰戈尔

也许大家会有一个感受,这部作品的表现手法像极了“星爷”。首先,太乙真人的外貌、申公豹的口吃、殷夫人怀胎时的“调皮”、大众固有哪吒形象的颠覆以及那位壮实的女路人……作品中时时刻刻说着“做自我”、“最害人的是成见”,又在这些视觉与传统形象的反差上做足了功夫。其次,一些所谓的“笑点”上又另人们感受到悲伤下的无奈。除去申公豹那一个“吸屁”镜头,个人对于其他的镜头真的笑不出来。

作品对于蒙太奇的运用、对于细节镜头的刻画、对于特效镜头的处理,自有更为专业的人士在他们的影评中,从更为专业的角度去阐述。我在那里仅仅记录下自我关于作品的一些感受。

一、因果

混元者,元气未分,混沌为一,元气之始也。

万物负阴而抱阳,太极也。

影片一开场便是“收服”混元珠,并被元始天尊炼化一分为二,引出后续剧情以及最终的并肩作战。

1.哪吒与敖丙

影片中本为一体的“魔丸”与“灵珠”,将阴阳的四种关系“阴阳互体、阴阳化育、阴阳对立、阴阳同根”贯穿始终。同时,又在人物上,表现出柔寒暑之阴阳(属性)、柔刚之阴阳(性格)、静动之阴阳(性情)。互体而出生、化育而成长为因,对立而相遇、同根而协作为果。

2.太乙真人与申公豹

在“收服”混元珠过程中,太乙真人与申公豹的处理方式,也为后续资料作了铺垫。一个是哄,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虽不拘小节、抵不住诱惑,却体现了大是大非面前的“不忘初心”;另一个是直接打,不谓缘由、不探其理,体现的则是唯我独尊、唯利是图。在元始天尊交给太乙真人任务时,他难道会研究不到申公豹的心性?借用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的一段话“正因为秦王宅心仁厚,才不适合立为太子”,试想一下给予宅心仁厚之人要位,定不会设防,或被有心之人加以谋害;反之,若心胸狭隘之辈居高位,心存仁义之人便不会心生他意。如此浅显的道理,元始天尊这等人物是不会不知晓的,或许是为下一部《姜子牙之一战封神》做的另一个铺垫吧。结果,太乙真人成为“玉虚十二仙”之一,而申公豹(封神时期)被玉虚宫除名。(先不研究截教与阐教的恩怨及理念)

3.哪吒与父母与陈塘关百姓

“魔童降世”,百姓出于恐惧,疏远乃至抵触哪吒,导致了哪吒心底渴望被认同;父母出于疼爱,为消除百姓们心中对哪吒的芥蒂以及“三年之变”而奔走,导致了哪吒的孤独及误解。最终,哪吒付出肉身的守护,被百姓认同;父母的初衷,也被哪吒理解。因果的实现,往往伴随着不断的不求回报的付出与牺牲。(是不是有人会想到《火影忍者》中的漩涡鸣人?!)

二、情感

情感,在心理学中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亲情、感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

1.亲情

整部作品中,最为戳人泪腺的便是“亲情”。

李靖为哪吒被错投“魔丸”而跟随太乙真人寻求解决方法,错过与哪吒最初一年的陪伴,致使哪吒对父亲言语的误解、对母亲忙碌的不解;为哪吒不惜性命的“换命符”以及为防止妻子担心的不告知;为了让哪吒开心而说的那句“当了陈塘关总兵这么多年,这点情面还是有的,哪怕一家一户的跪求”……一个男人,一家之主,一个顶梁柱,将亲情中父爱如山的言轻情重诠释的淋漓尽致。

殷夫人从哪吒出生时的拼死相互,手掌被咬出血仍在爱抚,到“舍命踢毽”又不辞辛劳斩妖除魔也要为哪吒建立百姓认同感。这亲情中的母爱如水又无微不至成为哪吒成长中没有走向堕落最为重要的因素。

当看到哪吒理解了父亲、母亲的亲情,裆下敖丙一锤时,有多少观众是含着泪光想着自我究竟为父母做过什么,又有多少人在混天绫锁住李靖夫妇独自飞向万劫雷霆时而潸然泪下。

小男孩为妹妹的奋勇,母亲为孩子不顾危险与恐惧拿起船桨砸向哪吒,甚至龙王多问的那一句“真能确保我儿没有危险的理解灵珠?”……亲人永远是在你危险时奋不顾身,又在你平安时静静守护的那个人。

2.友情

因为成长的环境所致,哪吒没有朋友,敖丙亦没有。因为命运的锁链,哪吒与敖丙成为了朋友。两个极其孤独灵魂相遇,惺惺相惜也好,同病相怜也罢,两个人极为珍视这段友情,也在最终天劫降临之时同生死共进退做了完美的诠释。(崇尚“两开花”情节的人,出门右转不送)

3.仇恨与厌恶

敖丙被赋予的仇恨源于龙族与天庭理念的不合;百姓们的厌恶源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以及人云亦云的观念。被赋予的仇恨能够在某一契机下化解;被“洗脑”的厌恶也会在某一情境下烟消云散。当仇恨与厌恶的情感消散之际,一切都将破云而出成就万里晴空,拥有“踢毽子”时的幸福。

三、感受

在如今车水马龙的城市里,在霓虹闪耀的街道中,我们时常感到孤独与力不从心,我们又何尝不是影片中的哪吒或敖丙,要么不被理解,要么背负了太多,误解爱我们的人,甚至伤害到他们。

有时,也会成为恶语相向、人云亦云的百姓;或是心生妒忌、狼子野心的申公豹。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写道:孤立的个人具有主宰自我的反应行为的本事,群体则缺乏这种本事。群体中的个人极易受刺激因素的影响,转眼之间就从最血腥的狂热变成最极端的宽宏很多和英雄主义。群体很容易做出刽子手的举动,同样也很容易慷慨就义,为每一种信仰的胜利而不惜血流成河。

影片中最令我有感触的一句话,不是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也不是太乙真人的“不认命便是哪吒的命”,而是李靖的那句“别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是谁,仅有你自我说了才算”。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