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校园

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题及答案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2.74W

中考临近,有些同学开始紧张慌乱起来,对下一步的语文复习感到有些困惑,河北的学生可以试着写一些语文模拟题。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语文模拟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题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词。(10分)

(1)羌管悠悠霜满地,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分)

(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分)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描写战斗激烈的词句是 , 。(2分)

(4)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尽日不能忘。(1分)(白居易《观刈麦》)

(5)默写刘方平的《月夜》。(4分)

, 。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便是xiè dú( )职业之神圣。

(2)做一个公民,我们要kè jìn zhí shǒu ( )。

(3)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 ),便是敬。

(4)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qì tūn dǒu niú ( )的表现才对。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效果奇佳。

B.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C.农村里有这么一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D.斑羚们凝望着彩虹,有一只灰黑色的母斑羚举步向彩虹走去,神情恍惚,似乎已进入了某种幻觉状态。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加重。(在“过敏性鼻炎”后加“患者”。)

B.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删掉“随着”。)

C.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休冠军。(将“经过”和“的”删去。)

D.这所九年制寄宿学校的150多名学生是地震中伤亡最少、震后复课最早的学校。(把“寄宿学校的150多名学生”中的“的”字改为“有”。)

5.仿照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4分)

一粒种子,可以无声无息地在泥土里腐烂掉,也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一株花朵, ,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节选自《陈涉世家》)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为天下唱( ) (2)乃丹书帛曰( )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写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B.陈胜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表现了他超人的才略胆识。

C.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天下苦秦久矣。”

D.陈胜、吴广为起义做了两个舆论准备,分别是“鱼腹藏书”和“篝火狐鸣”。

(二)(9分)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zhuàn)。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②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③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 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果蔬:泛指菜肴。③脔luán:切成块的肉。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至京师 / 色愈恭,礼愈至 B.公约之饭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盛服而往 / 游人虽未盛 D.觉饥甚而不敢去 / 去国怀乡

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

11.“其人愧甚而退”,你认为“其人”为什么会感到“愧”呢?(3分)

答:

(三)(10分)

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

耿银平

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更多人的精神爱好,品味到读书的快乐和雅趣,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的意识。

②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精神活动,“体验”、“思考”、“质疑”、“沉淀”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最重要的是,只有“慢”,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现,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人因为爱书,所以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

③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思维是活生生的精神活动,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

④遗憾的是,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陷入了不少误区。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看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蜻蜓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其二,就是俗浅化,满足于走马观花,比如很多人热衷于读图和漫画,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思维鼻子”,也不愿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其三,就是功利化。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所言,“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

⑤上述读书看似有成就,轰轰烈烈,其实不然。因为思考不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往往会成为“速朽”,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

⑥这种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而将最应该坚守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很多中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浮躁心态的表现吗?

⑦因此,更多人读书的时候,应该慢阅读。注重心灵和图书的微妙互动,多培养恬淡闲适、从容独立、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读书性格,从高品质文字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真正闻得到书香,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精神愉悦、发展进步!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4月24日,略有改动)

12.结合全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由“世界读书日”引出论题“慢阅读”。

B.文中④到⑥段从电子阅读的误区和危害两个方面对电子阅读进行了分析。

C.文中④段作者从正面展开论证,与上文形成对比,突出了“慢阅读”的好处,论证了中心论点。

D.第⑦段总结全文,再次提倡慢阅读,并列举了慢阅读的诸多好处。

13.下列不符合原文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慢阅读”中的“慢”在文中的意思是读书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

B.“慢阅读”能够达成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和书香琴韵的自然衔接,从容不迫、饱满自在地完成“体验”、“思考”、“质疑”、“沉淀”等精神活动。

C.“慢阅读”让兼收并蓄得到充分实现。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

D.“慢阅读”需要读一些有用的书,如考试类的、健康类、工具书等。

14.结合第⑦段并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一谈中学生应该怎样开展名著阅读。

(4分)

答:

(四)(17分)

目 送

①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②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A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③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④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⑤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⑥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⑦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⑧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⑨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⑩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⑾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⑿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B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⒀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5.作者以“目送”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命中哪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分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4分)

答:

16.第②自然段作者描写目送孩子上学时的情景,有何作用?(4分)

答:

17.按要求对AB两处划线句进行赏析。(4分)

(1)从A句中任选一个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简要品析。

答:

(2)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B句。

答:

18.“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句话的含义。(5分)

答:

三、作文(50分)

19.你是挫折,为我的世界荡开圈圈涟漪;你是拼搏,为我的世界激起朵朵浪花。你是呵护的春风,是关爱的雨露,是友善的阳光;你是思辨的春雨,是求索的春风,是奉献的秋实,是感恩的冬雪……那些人,那些物,那些事,让我的世界变得如此亮丽。

请以“我的世界因你而亮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人物的真实姓名。

  中考语文模拟题答案

一、基础(24分)

1、 (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2)会挽雕弓如满月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4)念此私自愧

(5)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2、(1)亵渎 (2)恪尽职守 (3)旁骛(4) 气吞斗牛

3、A 4、D

5、可以骄傲地在花瓶中供人玩赏,也可以化作春泥以护花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6、(1)通“倡”,首发。(2)写(3)去、往

7、(1)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2)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8、.C

(二)(9分)

9、D

10、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

11、因为萧氏子生活骄奢,对比王安石生活节俭,自愧不如。

[参考译文]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子(因为)到京城,所以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出席,以为王安石必定会以盛宴相邀。到了中午的时候,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不具备。萧氏子心里暗暗的责备王安石。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几块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四边取来自己吃,萧氏子感到很惭愧,便回去了

(三)(10分)

12、C 13、D

14、注重心灵和图书的互动,让心灵走进名著,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培养恬淡闲适、从容独立、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读书性格,在轻松自由的读书环境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从高品质文字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真正闻得到书香,注意语言的积累、分析与欣赏,在理解内容和思想的同时,提高语言能力。(缺少自己的理解的扣1分)

(四)(17分)

15、一是目送儿子渐渐长大的背影,表达出对儿子的牵挂与不舍以及面对儿子的成长难以释怀的落寞;二是目送父亲渐渐老去远离的背影,表达出面对父亲的老去而无法挽留的痛楚。

16、①表现了母亲对年幼孩子的牵挂之情;②写孩子初涉世的胆怯、弱小,为下文写他长大后内心的闭锁、渐行渐远作铺垫(或:与后文对比,为表现孩子心理、情感随成长而发生变化作铺垫。)

17、(1)“交会”一词写出我对儿子的牵挂与儿子对我的依恋融合在一起的情形,形象表现母子间无法割舍的深情(可选择“无边无际”、“时空长河”、“凝望”等词语进行品析)

(2)作者以斜风思雨烘托惨痛别离的心情,再连用两个“深深”将自己对父亲的难舍和失去父亲的痛心直接抒写出来,使深情的描写与抒情自然融合在一起。

1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成长、独立、年老、去世,这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在能陪伴他的时候珍惜,尽心尽力,在他离开你的时候祝福,这就是人生。(没有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只谈含义给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