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校园

《大唐兴亡三百年全集》读后感(精选6篇)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2.91W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唐兴亡三百年全集》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唐兴亡三百年全集》读后感(精选6篇)

《大唐兴亡三百年全集》读后感 篇1

大唐的恢宏历史,永远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盛世长安是我们这个古老而悠久的民族最璀璨的明珠。

睿智沉稳的李渊,天纵英姿文治武功的李世民,看似懦弱实则进取的李治,牝鸡司晨登顶女皇的武则天,开元盛世霓裳羽衣的李隆基,还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姚崇、宋璟这些治国能臣,李靖、李绩、苏定方、薛仁贵、王忠嗣这些沙场猛将,他们共同开创了我们引以为傲的盛唐,幅员辽阔,万国来贺,那是怎样的气度,那是怎样的天威!

然而,从安史之乱开始,读中晚唐的历史,会觉着无比愤懑和悲凉,虽有“中和”和“大中”短暂的复兴,但“藩镇割据”、“宦官乱政”、“朋党之争”,这三个毒瘤,一直贯穿了整个帝国后半期,乃至最终灭亡,不由得令人扼腕痛惜。这其中,除了续命功臣郭子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一股“清流”李泌了,“事了佛衣去,千里不留行”。

从篇幅也能看出,作者用四分之三描绘了大唐前一半的辉煌,用另外四分之一书写了大唐后一半的没落。整体说来,这部作品非常值得一读,语言流畅不枯燥,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基本没有遗漏,来龙去脉阐述清晰,虽有作者主观的评价和猜测,但有理有据,也算一家之言。

《大唐兴亡三百年全集》读后感 篇2

说起“唐”啊!那真是安邦国家的人多,乱臣贼子少。从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时开始,一直是天下太平,到安史之乱,唐才衰败了下来。帮李世民夺取王位的、鼓励李世民果断行事的,是房玄龄;帮李世民治理国家的除了魏征,莫过于房玄龄了,有了这位忠臣,才使唐繁荣富强。

我很佩服房玄龄,生前一直在忠心耿耿地帮助李世民操办国事,死后也是操办国事劳累而死。房玄龄善于计谋,就因为李世民身边的忠臣良将多,他才能做出“贞观之治”这个壮举,才能流芳百世。房玄龄就好比周文王旁边的姜子牙,刘备旁边的诸葛亮,刘邦旁边的萧何那么重要,他没有遭到李世民的疑心,所以才能一直帮助李世民治理国家,我也好崇拜他,在政治上,他短短几天就有作为,安邦国家,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我想为他欢呼!

你真棒!房玄龄,和魏征一样,是一面照人之境,而且政治能力很强,可惜命薄啊!可惜有才的人命短呀!

《大唐兴亡三百年全集》读后感 篇3

本来是抱着读唐代历史的预期,结果书中更多是关于唐诗和唐代文献。并不失望,反而有意外的收获。

作者陈尚君是唐代文献学专家,在这个我原本一无所知的领域耙梳多年,著作颇丰。这本小书选编了作者的几十篇短文,分为四编。《窥探大唐》涉及历史,是对历史真相的分析和探究。《玩赏大唐》是对一些唐代诗人及其作品的评点和赏析。《守护大唐》主要包括对唐代诗文中一些疑点和众说纷纭之处的辨析。《推敲大唐》学术味道浓些,是对同行作品的阅后感和自己著作的序言等。四编中,第二、三编篇幅最大,也最令我感兴趣。

读过之后,我得以一窥唐代诗文和文献的研究方法。原来一首诗常有多个版本存世,要在各个版本之间做一番参照比对,方才有可能确定其本来面目。原来一位诗人的诗作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友人书信、后人笔记、地方志等各处搜寻而来。原来前人所编的诗集,常有张冠李戴,搞错作者的问题,即便煌煌巨著如《全唐诗》,也因为是献礼工程,仓促编成,所以错讹甚多。也知道了,文献研究实在是一份枯燥之极的工作,要在故纸堆里皓首穷经,反复查找比较,很需要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

作者也写到计算机检索为文献研究带来的便利,但也清楚地认识到其存在的不足,指出其不能也不该代替基础案牍工作。

此外,作者提出在唐诗研究中需要重视高僧大德的偈语和敦煌文献中所录诗文,因为它们的传世证明了这些偈语和诗文在当时传播之广,可以借此了解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这个观点让我耳目一新。

《大唐兴亡三百年全集》读后感 篇4

唐朝的繁荣富强,当然少不了明主和忠臣,而只有明主,没有忠臣,明主就会寸步难行,只有忠臣,没有明主,江山还是江山。唐朝正是“江东子弟多才俊”,忠臣良将很多,也少不了明主。李世民和魏征就是这样的典范。

一事家喻户晓:李世民正在玩鹞鸟,而魏征又有事要进谏,李世民赶紧把鹞鸟藏进袖子里,魏征连续说了一个小时,李世民使劲把鹞鸟按住,后来,鹞鸟居然活活被闷死了。

看来,李世民还是有点怕魏征的。魏征刚正不阿,一生多谏,对李世民的错误批评得非常尖锐,批评是一种经验,我觉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和魏征是离不开的,我情不自尽的想赞叹魏征。要是社会上有那么多的“魏征”,不畏权势,那社会就会和平了呀!可是,现在游手好闲的人和小人无所不在。我很佩服魏征,他很清廉,好比一镜。他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更是“唐”繁荣富强的开始!魏征对“唐”的贡献很大。从“贞观之治”到“安史之乱”的期间,百姓一直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可惜魏征病死了,李世民亡一镜也!连李世民都为批评自己的人——魏征感叹,还有什么人不能赞扬他呢?可见他真是个流芳百世的忠臣!

《大唐兴亡三百年全集》读后感 篇5

《一卷大唐的风华》是班长和安然推荐给我看的,我一直都很崇拜安然,她的文笔是那么曼妙,文字在她的笔下行云流水一般,扣人心弦。因此,我开始阅读这一本令人神往的书卷。

翻开书卷的第一眼就令人心旷神怡,封面上精美的古风画蕴含涌动着浓厚的古风气息,传递着落梅女士清新淡雅的待世风格,紧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一段文字:落梅风骨,秋水文章。这段文字勾起我心中无尽的遐想,我开始对着之后未知的篇章充满了神往。

在阅读这部书卷时,翻开每一页上面的水墨文字都无不包藏着一种似来自远古的呼唤。落梅女士的语句是那么优美,而楚楚动人。字里行间都传递着一种端雅天然,安静无争的气质。她的每一句诗行里都仿佛在诉说着无数的故事。翻开《千里江南,多少楼台烟雨中》,眼前自然而然的浮现出江南那莺歌燕舞的迤逦姿态,又揽《一叶孤舟,载得了多少客愁》思绪不由得飞往那百年前如歌如画的村庄小镇。落梅女士的每一株篇章,每一行诗句,每一个文字,都无不引人神往。她的作品不仅仅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字古风的奥妙,这让我们彻底的领略到了生命的美好。

“白衣送酒,终老东篱,是一种洒脱”让我们看到落梅女士淡泊红尘的端然心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是一种豪迈”让我们看到落梅女士高风亮节,英姿飒爽的姿态;“竹林深下,醉生梦死,是一种放荡”让我们看到落梅女士不拘小节,对酒当歌的态度。她的每一句如诗如画的语言都令我感到似一道长虹如闪电瞬间劈开了我面前的过眼云烟,阳光照耀,一片豁然开朗。

抚晋时风,看唐朝雨,品宋代茶,赏明清花。我亦不过寄居在光阴的檐下,掩门静坐,唯见花影日色。愿这部似光阴千年的典籍不仅能使我体会文字的韵味,更愿感悟了生命的奥妙。

《大唐兴亡三百年全集》读后感 篇6

小学时看的狄公案不知是谁著的,好像不是这个版本。虽然语言略显贫乏,但事件的表述,人物的刻画,环境的描写等还是到位的。对主人公心系百姓,关注细节,推理缜密,嫉恶如仇的形象刻画到位。包括他周围的亲信,也写出了有血有肉,真实生动的个性。对衣饰、家具、食物的描写相对单一,可能对那个年代的生活还是不够了解吧?和一位读者一样,好像记得的就是咸菜和腌鱼。到了羊城都没写美食!唯有阿拉伯人曼苏尔宴请那段还有点勾起我的食欲。

连续几天终于看完了,我最大的感受是古时妇女的地位是如此卑微!书中有大量对风尘女子境遇的描写,她们很多是贫寒之家生活无以为继后被卖入青楼的。即使她们色艺双绝,确依然无法追求到真正的幸福生活。哪怕嫁入富豪官绅之家,也永远是附属品和牺牲品。同样的,大家闺秀唯一的出路就是嫁个门当户对的夫婿,哪怕她满腹才华,琴书画皆通,也同样无法按自己心意选择志趣相投之人。这点,我们要比她们幸运多了,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可以选择自己的伴侣,可以培养自己的爱好,可以大方地结交异性朋友。生逢其时很重要啊!

对狄公,我更多了一份钦佩。他是一个真正的父母官,无论是浦阳、兰坊的县令,还是京城大理寺正卿,他只要碰到案件就绝不敷衍,再急迫的情形,再危及的关头,都能冷静从容,有条不紊地分析判断,这是一个多么自律,性格坚毅的人啊!他同样拥有充沛的感情,无论是在药王谷对郭夫人既感激又矛盾的心情,还是目睹乔泰遇害强忍悲痛为其报仇,抑或是寺庙前自掏腰包解救风尘女子之举,多次在恶劣环境思念家人的举措,都流露出他感情细腻,体恤他人,向往美好,尽自己所能祛除邪恶的本心。只有一个真性情的人才能身临其境,换位思考,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同时,书中所暴露出的丑陋无比的人性,宫廷生活的尔虞我诈,官员即是兢兢业业,依旧如履薄冰的状态,都值得深思。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此为鉴,每个人能从狄公案中获得自己独特的启示。我的启示是:“在其位,谋其政”,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狄公目睹了多少丑陋的凶案,在迷宫案,在药王谷,他都感到深深的无奈和倦意,他很想退隐,但他坚持下来了!我们的工作也许平凡得多,轻松得多,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敷衍了事,浑浑噩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