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校园

高二语文基础知识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1.38W

学习语文的.时候知识点不可以少,所以就为大家带来了关于文言文方面的高二语文基础知识,请看下面:

高二语文基础知识

  高二语文基础知识

一、通假字

1、合从缔交

2、威振四海

3、倔起阡陌之中

4、 赢粮而景从

5、距关,毋内诸侯

6、张良出,要项伯

7、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9、令将军与臣有卻

10、因击沛公于坐

11、虽趣舍万殊

1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3、或师焉,或不焉

14、振之以威怒

15、既然已

16、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

二、古今异义

1、以为桂林、象郡

2、山东豪俊遂起而亡秦族矣/沛公居山东时

3、约为婚姻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亦将有感于斯文

6、古之学者必有师

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8、吾从而师之

9、小学而大遗

10、师不必贤于弟子

11、今之众人

12、韩魏之经营

13、齐楚之精英

14、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15、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6、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17、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18、不抑耗其实而已

三、一词多义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秦无亡知遗镞之费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吞二周而亡诸侯

河曲智叟亡以应

内立法度

亡去不义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潔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其意学在沛公也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弟子不必不如师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沛公起如厕

公屦促之,必如约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沛公不、胜杯杓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刑人如恐不胜

乃令张良留谢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使君谢罗敷

此时无声胜有声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祠中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以致天下之士 振长策而御宇内

致万乘之势

策扶老以流憩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蒙故业,因遗策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因遗策

西举巴、蜀

因利乘便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因河为池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孙叔敖举举于海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杀人如不能举

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乎

置之坐上

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郑人有且置履者

卮酒安足辞/不足与谋

乃置酒大会宾客

使子婴为相

皆为龙虎/客何为者/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为击破沛公军/臣为韩王送沛公/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君为我呼入/沛公奉卮酒为寿/若入前为寿/公为我献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且为之奈何

窃为大王不取也

何辞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蒙故业,因遗策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因利乘便

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于是从散约败

致万乘之势

赢粮而景从/张良是时从沛公/毋从俱死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从郦山下/从此道至吾军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沛公军霸上

为击破沛公军/还军霸上/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未尝不临文嗟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据亿丈之城,监不测之渊,以为固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引以为流觞曲水

所之既倦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极视听之娱/悦亲戚之情话

舟遥遥以轻飏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可追/夫人之相与

引壶觞以自酌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请息交以绝游

既自以心为形役

问征夫以前路

惑而不从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或师焉,或不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术语有专攻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矣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不念居安思危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 则思知止以安人

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

塞源而欲流长也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崤函之固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养孤长幼在其中

管仲固谏不听

克终者盖寡

杳不知其所之也

克已复礼以为仁

思国之安者

操遂能克绍

代百司之职役哉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故不我若也

则又爱之太恩

其土欲故

四、词类活用

1、 名词活用

1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序八州而朝同列

3沛公军霸上

4范增数目项王

5刑人如恐不胜

6道芷阳间行

7履至尊而制六合

8将数百之众

9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10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

11南取汉中

12天下云集响应

13赢粮而景从

1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15吾得兄事之

16日夜望将军至

17常以身翼蔽沛公

18目视项王,头发上指

19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

20园日涉以成趣

2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22则思江海下百川

23辇来于秦

24以地事秦

25名我固当

26骊山北构而西折

27吾从而师之

2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9驼业种树

2、 动词活用

1此亡秦之续耳

2争割地而赂秦

3策扶老以流憩

4外连衡而斗诸侯

5流血漂橹

6吞二周而亡诸侯

7却匈奴七百余里

8序八州而朝同列

9项伯杀人,臣活之

10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11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12燕赵之收藏

13诚能见可欲

14后人哀之鉴之

15东盘游

3、 形容词活用

1尊贤而重士

2此其志不在小

3君安与项伯有故

4大行不顾细谨

5倚南窗以寄傲

6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7素善留侯张良

8齐彭殇为妄作

9足以极视听之娱

10会盟而谋弱秦

11庭柯以怡颜

12拔剑撞而破之

1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14圣益圣,愚益愚

15惧谗邪

16居域中之大

17择善而从之

18奈何取之尽锱铢

19欲流之远者/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20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21必固其根本

22则思知止以安人

23宏兹九德

24非有能硕茂之也

25耻学于师

4、 数词活用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2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五、文言句式

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亚父者,范增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此天子气也/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4、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5、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6、 余威震于殊俗

7、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棘矜,非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8、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9、 得复见将军于此/因击沛公于坐/樊哙覆其盾于地

10、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11、将有事于西畴

12、籍何以至此/今日之事何如/客何为者/何辞为/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

13、复驾言兮焉求

14、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15、乐夫天命复奚疑

17、商君佐之,(秦孝公)内立法度/(四君)约从离衡/(九国之师)叩关而攻秦/(溃败之军)伏尸百万/(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始皇)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18、以(百越之地)为桂林、象郡/收天下之兵······铸以(兵器)为金人十二

19、威振(于)四海/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身死(于)人手/子孙帝王(于)万世之业也/聚之(于)咸阳/委命(于)下吏/沛公欲王(于)关中/沛公居(于)山东时/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还军(于)霸上/置之(于)坐上/置之(于)地上/僮仆欢迎,稚子候(于)门/寓形(于)宇内复几时

20、欲呼张良与(项伯)俱去/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项羽)饮/毋从(刘邦)俱死也/君为我呼声项伯)入/沛公奉卮酒为(项伯)寿/谓(项庄)曰:“······”/若入前为(刘邦)寿/庄则入为(刘邦)寿/急击勿失(时机)/具告(张良)以事/为(我,代项羽)击破沛公军

21、(左右)则与(樊哙)斗酒

22、旦日不可蚤自来谢(于)项王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能)胜

23、引(清流激湍)以为流觞曲水

24、为天下笑者,何也?

2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吾今为之虏矣

26、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27、且为之奈何

28、孰与君少长

29、秋毫不敢有所近

30、籍何以至此

31、军中无以为乐

32、今日之事何如

33、项王未有以应

34、何辞为

3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7、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8、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3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0、秦人不暇自哀

41、不拘于时,学于余

42、师不必贤于弟子

43、辇来于秦

44、戒奢以俭

4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46、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

47、谁得而族灭(秦)也

48、终苟免(刑罚)而不怀仁

49、不拘于时

50、虑壅蔽

5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52、犹且从师而问焉

53、奈何取之尽锱铢

54、则思三驱以为度

六、文学常识

1、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生,或贾太傅、贾长沙。西汉洛阳人(今河南)人。政论家、文学家。代表赋作有《吊屈原赋》《鸟赋》,后人辑有《贾长沙集》。

2、 司马迁(前145~前87?),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今陕西)人。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太史公书》,,后世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居“二十四史”之首。

3、 王曦之(303~361),字逸少,人称“王右军”。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书法家,古人评价他的运笔气势“飘忽如浮云,矫健如惊龙”。代表用有《兰亭集序》。

4、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一名潜,字渊明、元亮,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少九江市西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诗歌、散文、辞赋兼善。代表诗作:组诗《饮酒》《归园田居》《拟古》《和郭主簿》等。

5、 韩愈(768~824),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谥号文,又称韩文公、韩吏部。河阳(今河南)人。唐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居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文集》。

6、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杜樊川”。唐代文学家,多有讽咏时事之作,善绝句。著有《樊川文集》,代表作有《赤壁赋》《过华清宫绝句》《江南春绝句》等。

7、 魏徵(580~643),字玄成,唐初政治家,有《魏郑公文集》。他提出“做良臣,不做忠臣”,有胆有识,敢于直谏。

8、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寓言散文《三戒》、山水游记《永州八记》等。

Tags:高二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