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集锦15篇)

栏目: 心得体会 / 发布于: / 人气:2.58W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集锦15篇)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

8月24日至28日这五天,我参加了xx县举办的暑期教师培训,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可以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每一场不同的讲座都让我对数学教育领域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接受到老师们对于教育教学的新的解读的同时,我还反思了自己以往在教学工作中的方法和模式。作为一名教师,我意识到自己教学方法陈旧和教学活动单一,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不足,但是经过这五天的学习,我收获颇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后,我会将自己所学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老师以鲜活的案列和丰富的只是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收获体会。

一、立足小学数学教育,着眼学生未来发展

第一个讲座是xx老师的“立足小学数学教育,着眼学生未来发展”,通过xx老师的讲座,我清楚的意识到只关注学生现阶段应达到的水平的教育,作为教育者,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注他们在未来的社会里生产、学习、关注他们未来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训练学生进行研究性的数学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联系生活的意识。数学在社会各个领域中使用非常广泛,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好坏与学生的未来有很大的联系。小学数学教育是否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本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如果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二堂讲座是xx老师的“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数学在社会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而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命脉,一切抛开计算的数学都是空谈,计算是学生终生发展必备的技能之一。申老师在讲座中对计算进行了清晰有效的分类,将计算分为:一步计算和四则混合运算两大类。一步计算又分为口算、估算、笔算三小类。申老师在讲座中还详细讲了这些计算的教学方法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容易遇到、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同时还列举了一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情况、难点和易错点。这些内容丰富实用而有效,我一定会认真学习,运用到我将来的教学中,提供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小学数学课标与教材分析

第二天培训的内容是“小学教学课标与教材分析”。吴老师条理清晰的列出了新课标的变化,其中包括: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理念中新增加的提法;关于数学观的修改;“双基”变“四基”;关于设计思路的修改;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主要关键词的变化;关于课程目标的修改,等内容。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四、以说课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四堂培训是郑老师的“以说课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郑老师首先解释了什么是说课,让我们对说课有了一个清晰地认识,然后将说课与备课区别开来,并对说课的内容和分类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说课有助于教师之间相互了解、取长补短,提高教师教育思想和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培训结束之后,我对说课有了极大的兴趣,并且也掌握了一定的说课方法,我今后一定会积极参加说课的活动。

五、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通过罗老师的“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我了解到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们要有课程意识,要有自觉进行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对个教师个人来说,科研可以实现职业生涯中的专业化成长;对学校而言,可以成就“一批教育名师”促进学校的内涵。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学校,课题研究都是充满意义的。培养个人的课题研究思维是很重要的。

六、“微型课”

通过这次培训,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微课及微型课,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时间就某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微型课就是比正常课时间长度短、教学容量小的课。

培训时,专家们的讲述,环节严谨,重点突出,过渡自然,使我深受启发,争取在教学时精心设计习题,用行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懂得数学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更乐意接受。通过参加这次的培训学习,我大开眼界,从其他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了解了自身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会把学到的技能用于今后的教学当中。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2

参加了市继教中心培训学习,感受颇深。在培训期间,聆听到了教育专家的报告,听取了不同类型的讲座,并深入课堂感受名师讲课的魅力,让我每一次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冲击。经过短暂充实的培训,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个人素质。

当今社会是知识型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传统教育培养的多是应试型人才,他们只懂死知识,却少有创新。这样的人才很难适应当今的社会。因此,新课程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学校转变过去的重甄别选拔职能,转向重视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要关注个体差异,实行多元化评价指标。注重学习过程,从而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然而,面对这场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很多时候仍让我们有些雾里看花,无所适从,我们很需要学习,而此次的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们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培训中,每位专家教授的讲座,在言谈之中无不透露着充满哲理的思考,也无时无刻不再提醒我们:“”才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了适应明天的社会,今天的教育必须改,而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改变首先在于更新教育理念。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最的收获就是真正地认识了新课程,认识到这场课改所具有的深远意义,认识到现在的教学模式应是信息化教学,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打造高效课堂。

二、践行师德规范,展现人格魅力。

新时期,新型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育人”是师德的终极目标。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育人的含义,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失去理智,生气发火,这除了伤害了学生的感情以外,别无他用;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侃侃而谈,除了让学生耳根的茧子更厚以外,没有其他功能。我们可以这样尝试一下,当孩子上课走神的时候,用幽默的话语提醒他,因为学习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他没做好,希望得到老师的助;当课堂秩序混乱的时候,不要对孩子呼小叫,我们应该就教学对孩子没有吸引力思自己,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把孩子们吸引过来;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原谅他,他找出原因,促使他按时完成,使孩子充分体验完成作业的成功感;当孩子犯了错误时,耐心一点,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去跟孩子交谈,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才能达到我们育人的目的。

我们体验到,教师只有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下功夫,当好人师,为学生树立楷模,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切为了学生”。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什么呢?来自渊博的学识、精彩的课堂,上课要有激情,幽默生动,教学设计要精巧别致,语言要形象感人、抑扬顿挫、有冲击力、震撼力。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碰撞,老师不仅要讲授知识,还要启迪学生智慧,展开互动研讨,开发创新思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人格是教师的最高学位,“无德何以为师”真是至理名言。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关注未来,放飞希望。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弃繁就简,走简单之路,返朴归真。直至把每一个孩子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辈当“五日三省吾身”,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实践思,开拓创新,努力成就属于自己的一片专业化的教学晴空。在教学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依然有困难有挫折,但热情始终装满行囊,痛并快乐着。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3

一天半天的暑期专业化培训紧张有序,收获巨大。都说教学是门缺憾的艺术,但是在培训会上我却欣赏到了杨昱婷主任教学艺术的精湛和完美;都说“课题”高深,离我们遥远,但冯卫东主任的的精彩报告,引起我以微型课题研究提升自己教育智慧的冲动;都说“课例研究”难以操作,收获甚微,听了杨玉东博士的讲述,我豁然开朗,原来是因为我们的出发点、方式方法有待改进。珍贵的一天半时间,我且听,且记,且思,且悟,情凝笔端,且以记之。

一、欣赏圆融之境,感悟破茧之美。

xx月xx日上午,在“文登市七名工程阶段总结暨杨昱婷教学艺术研讨会”上,再次欣赏了杨昱婷主任的教学艺术风采和令人钦羡的专业素养。首先,聆听了xx执教的二年级的阅读课——《玲玲的画》,深深地被xx的圆融教学风格深深吸引。接着,xx结合自身成长历程,做了《圆融——我的教学追求》的精彩报告。最后,xx进行了《张飞请诸葛》的评书表演,赢得了在场领导、老师们的阵阵掌声。十多年来多次听杨老师的课和报告,每次都会加深我对杨老师的崇拜与尊重。

1、圆融课堂,引人入胜。

xx的课堂没有绚丽的背景、煽情的音乐、复杂的设计,仅仅一支粉笔在黑板上的自由勾画,就把学生、听课的老师吸引的全身投入。这样的魅力不是天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长时间的历练、积淀而成的。她的课堂语言简洁,风趣;课堂的每一次生成总是那么自然,一节课上牢牢的抓住了学生的心。她的评价总是那么精准,到位孩子以鼓励和提示。

(1)有进步的孩子真让人开心。

(2)你会联系生活来学词语,真好。

(3)你在读的时候杨老师很敬佩你。

因为这句话中有三个生字,你都读对了……这些评价没有重复,没有华丽的词汇,却让我听的那么那么舒服,除了记在听课表上,我还会记在心里,用在我的课堂上,说给我的孩子们听。杨老师创设的随文识字教学方式将文,字的学习融为一体,初读,品读,活动及升华每个环节都渗透了识字教学,而且整节课的识字学习及整合了资源,渗透了文化,更总结了识字,学字的多种方法。这节课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让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学的另一片天地。

2、破茧历程,催人奋进。

最让我感动的是杨老师的报告———“圆融——我的教学追求“。报告结合本节课,围绕实验小学低年级语文“生本高效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现场说课,尤其就“精选内容,整合资源”方面提出了“有舍有得”“详略得当”“创新使用教材”“文字兼得”“寻找生发点”“整合教学资源”等问题与老师们一起思考,一起探讨;在报告中我不但了解到xx教学十多年取得的成绩与荣誉,也看到了她为这些成绩所付出的不为人知的努力与汗水,说到动情处,她哽咽,哭泣,台下听报告的老师们也都默默地擦拭着难以抑制的泪水。

梅花香自苦寒来,是xx坚持不懈的学习,研究,一直保持起跳的姿势,才有了如今“圆融”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她在优质课的评比中为了练好18个字的板书,硬是将两盒粉笔磨成了灰;她为了让课堂语言精练,总是用录音机吧自己的课堂录下来,再细细的研究。xx说“备一节课就像导演一部话剧”,她每备一节课都要以作者,读者,孩子的口气一一去品读。她说自己的课堂在我们看来那些生成总是那么的自然,其实是因为她课前预设的充分。

xx的报告就如她的课堂一样,没有多余的语言,有的只是给我们的提示与感动,动力与感召。课堂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我不奢求能达到大家、名师的风范,但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会紧紧的追随他们,只有将课堂容纳到自己的生命中,生命才会在课堂中熠熠生辉。

二、走进“微型课题”,学会沙里淘金。

xx月xx日下午,一场“以微型课题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的专题讲座带我走进了“微型课题”这个新鲜领域,这是来自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冯卫东的精彩报告。一直以来,总感觉“课题”离我们很远,是我么可望不可及的,但听了冯主任的讲述,我明白了,微型课题就是将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

只要你有心,你用心;就可以去尝试。 我们在每天的工作中都难免会遇到一些困惑与迷茫。但我们往往只是随口说说,发泄一下心中的郁闷,即使记录下来也大多写成文章,叙述层面上的思考,很少谈及“为什么”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积累多观察勤记录,练就一双发现问题、发现微课题的慧眼,努力将“小课题”做成“大文章”,让自己的教学在微型课题研究中有更长足的进步。

三、立足课例教研提升专业素养。

“何为“课例”?大多数老师觉得似乎很熟悉,却也挺陌生;有认识,但可能很模糊。或许很常见,偏偏视而不见。”xx月xx日上午,上海教科院普教所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杨玉东博士为我们做了题为“走进课堂做研究——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的讲座,为全市中小学教师清晰地梳理了“课例研究”的意义与方法,使我获益匪浅,可谓是“授之以渔”。 xx首先通过与教案、案例和论文的对比阐明课例的性质。运用《课堂中的意外是学生给我们的机会》和《什么是有效的交流?——小学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课例研究》两个范本,来说明课例研究的基本模式及“好课例”的特征。 对我而言,受益最深的有三点:

其一、明白了什么是“课例研究”,什么是好的“课例研究”。

听了xx深入浅出的讲述,我拨云见雾,原来,课例研究就是把研究课堂教学的一个过程记述下来:是以课为载体,思考为何选这个课堂教学案例?如何改进整个教学过程的?每次改进的理由是什么?改进前发现了什么问题?等等;好的“课例研究”就是尽可能多的给人以思考和启发的价值。要有明确的主体,清楚的线索,关键性的事件,翔实的过程性资料和赋予意义的结论和反思。我要通过课例研究改进教学,发展自我,为自己而研究,研究自己,为自己积累经验。

其二,课例研究的实施要有主题,有目标,有方法,有积淀。

以前也组织教研组的老师们开展过课例研究,但大多收效不大,听了xx的讲座,我找到了症结所在:

1、主题的选取太大,参与人员有限,因而做不到精而深。

2、没做到“差异推动进取”。

依xx所说:参与研究的老师所处的阶段不同,参与研究的目标、任务也应该不同,收获、分享才会异彩纷呈。新教师处于课堂思路清晰阶段,可让其观察课堂结构;十五年以上教龄老教师,经验丰富,可安排其把握分析重难点,关键点。是呀,根据所长、所需参与研究才会有兴致,有收获,才会是研究做的扎实有效。

3、没注重“积淀”。

每一轮授课后的讨论浮在表层,难有实质问题提出,找不到努力提升的改进点,也很难达成共识,只为教研活动而教研,而并没有真正解决某一个实质性的问题,不是由内而外的发展需求而参与,所以反思也常常应付了事,人云亦云,缺少独到的发现以表达。今后,要想xx说的那样,把研究一堂课如何改进为出发点,灵活使用观察技术记录课堂信息,合理运用学科内容分析工具,科学诊断学习效果“以学论教”,从而在实践中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达成,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其三,学到了诠释反思的好方法。

回顾以前的课例研究活动,收益做多的是做课者,次之是主持人,听了xx的讲座,顿悟到:提升最大者还应该有课例活动的梳理者。思考不一定写作,但写作一定要思考。要写出好的报告,关键要选择关键性的事件。尤其是xx提供的亲身的写作经验,感觉深受启发:

1、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2、关上电脑(坐在电脑前就忍不住想要上网搜索相关材料,东查西看,以往就匆匆而过,自己的想法无法付诸笔端)。

3、关灯,在黑暗中静思:本次课例研究中,那件事印象最深?抓住关键事例写出来(交代好发生前的背景,后来是怎么处理的,结果怎么样等)。

4、框架出来后不要急于写,要想一想小标题是否恰当,是否对他人有启示,

5、仿照四个要素(背景与主题、情景与描述、问题与讨论、诠释与研究)写清自己的感悟及每个参与者的反思。

6、写好后让没参与课例研究的人阅读,看是否清晰。7根据意见进行反思,斟酌修改,突出课例的价值和意义。

我会尝试用这一妙招,尽可能多的让自己的课例研究给人以思考和启发,不写人人都知道的故事、可以预料结局的故事、平淡无味的故事,让每一次研究都有新鲜的思维或声音。 让我们在教研中,获得智慧、方法、启示,然后生根发芽,在自己的沃土上开花、结果吧!”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4

二零一五年三月二十九日上午,和东胜区的全体教师们一起,参加了教育局举行的师德培训视频会议,亲耳聆听了四位优秀教师进行的工作汇报,学习到了他们为人师表的典范,敬佩了他们四位老师为他们的学生所做了的那许多许多。静思之后,一个声音一直在我的脑海盘旋、响彻:其实,我也是应该感谢我的学生的!

感谢学生带给我的生命新鲜和活力!每天上班的路上,我总能像领取了不一样的圣旨,快乐的开车来到学校,带着每一天新的使命,开始和我的工作、生活、和学生学习。每每走进校园,那些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学生,在我眼里是那样的活泼可爱!也许他们漂亮,也许他们帅气,也许他们羞涩,也或许他们有着稍稍的邋遢,也或许他们有些忧郁,也或许他们目光有些呆滞……然而在我的眼里,他们是那般的亲切和可爱,一个个鲜活的小脸,那里洋溢着天真的笑容;窃窃地私语里,有着他们自己的快乐;虽说是偶尔的大声喊叫,那也是他们童年的无忧无虑、无所顾忌呀!他们和我一样:来学校了,上课、下课!重复着也期盼着!看着他们在我眼前走着、跳过、又跑开,我心里总是心起善念,微笑地与他们擦肩而过,那种职业的幸福油然而生,那种心头的甜蜜慢慢萦绕全身。原来作为教师对于我来说,是那么的快乐、自信和踏实!他们带给我的不仅有辛苦,也有充实和快乐!

感谢学生们教会我彼此尊重!在他们的世界里,有着我们大人无法理解的话题。无论如何,他们的天真让他们在错误中摸爬滚打;他们的幼稚,会让老师生气的无处躲藏,其实何必呢,他们是孩子呀,他们很可能是无意识的呀!贪玩是他们的天性,大人们不也是常常在抽空玩会儿、吃会儿、放松会儿,不是吗?多融入他们一些,正面地、善意地去引导他们,在他们需要学习的时间里,尽可能的告诉他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我们要帮助他们成长,而不能够一味地指责和呵斥,让他们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多地明白些做人道理,学会彼此尊重、学会彼此理解,学生小学六年的习惯养成教育,也就是老师们帮助他们铺垫了幸福的一生。

记得看过这样一段话:知道大人们为什么不挑食吗?因为钱在大人手里,他们想咋花就咋花,他们每次所买回来的东西,都是他们大人爱吃的,他们怎么可能还挑食呢?仔细想想,生活的实际是不是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呢?我们很少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知这个世界的,我们把教的任务完成的淋漓尽致,可是我们却忽略了孩子的出发点和兴趣点。在尊重他们的思想之后,我循循善诱地去引领他们、激发他们,让他们学得快乐,写的开心。于是,我也慢慢感觉到,我现在的学生也又开始和我开心地"玩数学、学数学"了,会与不会,至少我的课堂是他们畅所欲言的天堂里。

感谢学生让我体会崭新的每一天!因为每天要教给他们的知识是新的,那我的知识也就得是新的,我的教学引导也就得是新的,那我的教学思维也得是新的,于是我每天的心情也就是新的,这种更新让我深深体会世界的交替和变换,也让我深深地感受时间的流逝和时间的珍贵,我愿意更多地传授给他们生命的正能量,也愿意更多地帮助他们体会生活的积极和快乐!这种积极和快乐,其实是他们更多地传递给我的!我又怎敢去玷污和糟蹋?所以,我每天都会用于昨天不一样的开心和激情,去迎接他们、去融合他们。我得充满智慧地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我真怕有那么一天,我会离开我深爱的这个三尺讲台,像一个暮沉的老人,失去思考、失去机灵,只剩下呆滞的目光,少了活力,少了积极主动地拼搏和着急。所以,我还是庆幸自己自己有着七十六位的学生,我和他们一起,把书本上的知识,随着一道道例题、一道道练习题,让他们以不同的方法和形式,学会了、掌握了、理解力、领悟了、记住了、运用了,我也是欣慰了。

感谢学生教会我沉静和坦然!随着经济时代的渲染,也许会有人会说我算是个傻子。但我不那么认为,每个人有着每个人的快乐和幸福。我的生命和别人不同,那我的体会和感悟与别人一定会不同:我沉浸在我所从事的教学快乐和幸福之中,我获取了我内心的需要和欢乐!我总说,好学生有好学生的优点,他们领悟能力强,理解力好,老师一讲他们就会明白、就会做题,成绩稳定优秀。可是落后生也有落后生的长处呀!就如班级里的孟浩吉,虽然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作业明白的不多,写起来很困难;可是他很善良的,帮助同学;和老师不顶嘴,错了就承认,批评他的时候,总是积极接受;语言礼貌没的说,憨憨的笑脸,总是充满了生活的爱。所以,对于和他的相处来说,成绩已经不是最最重要的了啦,多鼓励、多引导、多帮助、多等待些,既是对他的宽容也是对他的激励,他每天笑眯眯的脸上洋溢不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吗?

还有我时时牵挂的刘嘉申同学,父母的忙碌生计、没时间,让孩子总感觉全世界对他的拒绝和遗忘。经过上一学期的接触和沟通,现在的他,手里一旦有了什么稀奇的东西,他就会凑到我的跟前:"周老师,送给你吧!".就如前些天,他不知从哪里捡来的学生手工作品-----纸质的有些脏乎乎的三棱镜。放学后,他专门等到办公室门口,一看见我从远处走来,赶紧跑过来,趴在我耳边,悄悄地对说:"周老师,周老师,送给你吧,能看见好多种颜色呢!"我接过来,试着看了看,摸摸他的头说:"你玩吧!周老师是大人了,不能玩这个了。"看着他没烦恼的转身跑开,我想:他也有着他的世界,他也有着他的快乐,一切也都挺好!祝福他的无忧无虑和从不抱怨,会有那么一天,他会长大,也会成熟,也会有他自己想要的生活,幸福的生活!

教育家们常说:教育就是爱,爱也应该是大爱!老师的爱应该是细节的爱、快乐的爱、常态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抬高我们的学生,成为他们成长的垫脚石,让他们的人生路走的更好、更幸福、更快乐……感谢他们每个人带给我的充实和活力,感谢他们让我在每节课中演艺着我自己的精彩,也深深地感谢谢他们对我的认同和尊重,更深深地感谢他们每天陪伴我的感动和欢欣。

说一声"老师,您好!"是他们对我的尊敬,回一声:"同学,你也好!"也是我对他们感激、谢恩的回报!谢谢你们了,我的学生们!我的教育快乐,有你们!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5

近日,学校利用政治学习的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关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系列教学片《师德启思录》中的第七集《廉洁从教,以身作则》。我看了以后,感慨颇多,心境很不平静,异常是xx、xx等农村教师身上表现出的高尚道德风范,更使我感动不已。

xx山区的xx教师,她在父亲病逝后,继承父亲的遗愿,义无返顾地当上了民办教师。她一家住在四面透风的土房中,没有条件改善生活。她虽然家境贫寒,但她毫无保留地把自我极少的工资捐献出来,为学生交学费、买书本。长期以来,她有无数机会走出大山,到大城市里去挣钱,可是她舍不得孩子们,她不想让山里娃世世代代都是文盲!孩子辍学,她就跑遍大山的每一道山梁,每一个角落,苦口婆心地劝说家长让孩子们上课,用一片赤诚之心换来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默默地用自我的青春和汗水辛勤地浇灌着下一代。

当全国各地的达三万多元的捐款寄来后,xx没有只想到自我脱贫,而是毅然把这笔钱全部捐献给乡教育站,设立“xx教育基金”,以奖励那些扎根山村教育的教师们。

全国优秀师德标兵、xx东方红小学校长xx,从教几十年如一日,尽职尽责,呕心沥血,锐意进取,勇于创新,进取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坚持不懈地改善办学条件,把一所普通小学建设成享誉八方的示范学校;他生活简朴、廉洁从教、克己奉公,言传身教地培养出了一支思想好、业务精、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把自我毕生的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xx的崇高品格和师德不仅仅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敬仰,并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xx,xx等这些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我一生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我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教育实践证明,师德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献身教育,重在实践师德。怎样看待学生,怎样教育学生,怎样当好教师,这一课题是涉及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6

小学教师技能培训即将结束,虽然是短短的八天 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体会。

一、锤炼师德师风,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开班仪式上,刘局长语重心长地用优秀老师感人的教学事例,阐明了加强师德师风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指出了我们教师队伍目前存在的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提出了进一步的具体要求。人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由此可见,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有资格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这也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和祖国的未来。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锤炼自己的道德修养,爱岗敬业,献身教育,做一个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二、给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了解,探索交流的学习平台。刘局长在报告中讲道:“举办这次培训,为大家提供一个相互了解,集中学习的机会。”确实通过八天的学习相处,我有幸认识了不少同行。在共同学习和交流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表现胆识,相互切磋中,汲取了不少经验,真是丰富了见识,增强了自信心,我将把这些“教学良方”,尝试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去,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三、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教学技能。常言道: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甚至是要有源源不断的泉水。这就向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次培训,培训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案例,让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课堂教学的艺术与技巧,丰富了教学知识,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

从林景教研员的《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的学术讲座,让我知道了教学如何去教才有好效果,了解了有效的课堂练习的重要性,解开了对如何去说课的疑惑。从省骨干教师栩栩如生,精确易懂的教材分析讲解中,是我对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真是受益匪浅啊!通过这次有意义,有目的培训学习,我相信我们教师在思想觉悟,师德师风和教学技能等方面都会有所加强,有所提高,我们琼海的教育事业会越来越强,明天会更加辉煌。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7

7天____学习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参观学校多是这次培训的一大亮点,不时触动着我的眼球,引发着我的思考和探索。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一、现在的学校管理——学校为老师提供帮助

杨炎轩教授带给我们的《中小学行政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与创新》报告中很清晰的告诉我们,以前的管理是个人为组织做贡献,而现在的管理是组织要为个人提供帮助,具体到学校来讲,就是现代学校的管理就是学校要为老师提供帮助。组织如何为个人提供帮助?个体层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群体层面:教师团队组织的创建者;组织层面:教师发展学校的推动者。这样的一个理论的支撑一下子使我豁然开朗,原来我们学校加强教师学习、打造教研组和年级的团队、变绩效考核为绩效管理等等做法都可以从现代管理中找到答案。

比如:学习和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福利。工作与学习一体化对老师特别有益。老师们在满足了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就呈现出来,这也是需要的最高层次,也是最深层的、最稳定的、最持久的需要,学校管理要因势利导,所以我们奖励老师购书、读书、大量派老师们外出学习、跟岗学习等,就是在为老师们的自我实现需要提供帮助,当然最重要的成长还是自我的成长。

又如:教师团队的创建。在我们学校,有两支团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是年级,一个是教研组。在年级团队建设中,所有学科老师都是其中的一员,这样就是强调知识技能的互补;另外,学校所有班子成员分包年级,实现了少管理层次、多向沟通,更好的为师生服务。同时我们还构建了各具特色的年级文化,打造师生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建设师生的精神文化。我们的教研组团队,已经实现了“多人一科”、“参与研究”的教研任务再设计的模式,通过集体备课、主题教研、资源共享等方式,有真正的合作在其中,还着重强调了参与和使用。这样,老师们才能真正从观念走向实践。

再如:变绩效考核为绩效管理。我们每月的绩效考核,学校把它定位于每月一次的年级工作会,年级所有老师在一起进行工作交流,既有经验分享,又在一起共同解决年级遇到的困难,还要谈谈“我身边的好人”,最后进行月考核评价。在月考核中,每每听到最多的是大家之间合作的相互感谢和感动,是情感的再一次凝聚,是年级精神文化的再一次塑造。

当然,作为学校——组织层面,要成为教师发展学校的推动者,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但最重要的是以教师的发展为核心的思考和规划,为老师们更多提供支持和挑战,最终促进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办学靠的是一种文化和精神

“按时就是迟到”的文化成就了光谷实验中学的马国新校长,在他身上体现了“学校的发展就是文化寻找的过程”。他写的关于校标的诗歌“有一所学校”想必给我们大家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篇诗歌,有一种魔力,会使孩子们一下子喜欢上她,激励着孩子们充满想象的度过美好的童年生活;这篇诗歌,彰显了他们“创造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的文化内涵,是教师教育理念的指挥棒,能解决教室在管理学生中的很多理念性的问题(比如发现差异、尊重差异、发展差异等)。还有他谈到的卢旺达——那个令人头疼的小男孩,直到现在还没有承认他的错误,而他还在静等花开,因为他相信德育是一种自省等等。我想,这应该是他的管理文化:制度不能渗透在每一个方面,只有文化才能达到。

还有吴家山三中的“卓越教育”(发展个性、完整成长、追求卓越)文化、崇仁汉滨小学的管理文化(培养人比管理人更重要、保护积极性比调动积极性更重要、造势比制度更重要等)等,都在向我们展示了文化的引领作用和它持久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当然还有滨江十一中学的“少年军校”、宜昌实验中学的“七彩”文化、宜昌夷陵区鄢家河小学“道德银行”等,他们创新了德育活动,又坚持下去,就构建了他们的学生文化。

所以,就我分管的德育工作来讲,我需要站在更前沿、更高的层面,梳理学生的核心素养,来努力构建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实验小学的学生文化。

三、要选择性地接纳

我们在接受了许多新鲜事物后,是全盘接受,还是选择性地接纳?显然要选择后者。我们要在认真思考、分析后,有选择的接纳。比如,汉滨小学的珠心算,若作为一门普及性的校本课程,不一定可取,因为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心算天赋的,倒可以作为一门选修的课程,为心算方面有潜能的孩子提供适合他的课程,从而促进这些孩子的个性发展。

评价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评价不仅仅是获得更多的分或物质奖励,而应该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和塑造。宜昌实验中学的“七彩”文化、宜昌夷陵区鄢家河小学“道德银行”等,他们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值得我们借鉴。但思考一下,对孩子道德的培养,所谓的面面俱到的量化的评价方式最适合吗?答案不得而知。著名的德育专家擅传宝先生说,道德有三种形态,直接式德育、间接式德育(课程德育,最自然的德育)、隐性德育(又称教师德育,如教师说话的强调、迟不迟到、如何上讲台等)。道德发展的六阶段“信任”、“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

人”、“我要遵守规则”、“体贴别人”、“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所以,孩子的道德处在不断发展之中的,即便是孩子出于“想要奖赏”的第二阶段,在班级里也要建设信任的基础,不能让孩子生活在激烈的竞争性评价之中,比如说,只要孩子做到了,就给予相应的鼓励,而不受8分的限制等;再者,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道德是不断发展的,若孩子已经达到了道德发展的第4阶段,这些评价方式是不是要修改呢?

那德育到底怎么来做?要依据德育的存在形态和孩子的道德发展规律来进行。学校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教师德育上,因为间接德育和隐性德育几乎是“0”成本,全员老师都参与到课程德育和言传身教的德育之中了,势必能形成浓厚的德育氛围,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当然,我们还要充分的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在学校会发生很多事情,一定要有最起码的判断,是道德问题、心理问题、还是行为习惯的问题?这就对教师就提出了比较高的专业化要求,我们不要成为孩子心理问题的制造者。

以上是我此次____学习之行的一些感受和思考,感谢教育局领导的组织和安排。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8

短暂而又紧张的暑假继续教育学习已接近尾声,其间的学习虽然很忙也很累,但是却让我收获良多。这次培训使我对个人素质和教学方法都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教育学生,学生有学习的榜样,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言教不如身教。其次,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通过对孩子的爱,走进孩子的心灵,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此外,教师还要有一定的才能,德才兼备,以一种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当然最重要的是要结合实际进行教学。例如我们学校有大量的学生的家长每到春季就外出务工,他们工作时间紧,没有太多的精力教育孩子,辅导孩子的学习。基于此,许多孩子不仅学习较落后,而且在心理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关爱这些孩子。由于一些学生家长认识不足,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正确教育,这时我们老师应当应该有一定的责任心,平时对这些孩子多一些教育,多一份关注。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首先,作为老师要懂得让学生“学会求知”比教学生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次,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发展学主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要之中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此外教师不仅承担着学生在学业上的解惑者,在生活上也要时刻关心学生,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最后一点,在心理教育上必须予以中学生足够的重视,让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

今后,我会把这次培训作为我教育生涯的一个起点,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活到老学到老,做一名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师。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9

9月27日——29日,我有幸参加了海南农垦通什师范学校培训中心举办的为期3天的“20xx年垦区南片小学教育技术培训”,通过3天培训教师认真的讲解、不厌其烦的答疑,同班学习的各校同行们激情四射的讨论交流,使我真当有醍醐灌顶之感,收获颇丰。我不仅明白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职业的专业性。而且清楚地认识到随着以微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是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微机网络,以及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设施开展教学。所以这种教学必然要打破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而构建出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型教学模式来。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密切联系,信息技术今后将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未来教育应溶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最新的信息技术,致力于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让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收集数据,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充份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对所收集的数据加以综合分析达到学习的目的,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水平。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感受到教学工作的艰巨。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使我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在这短短的几天培训中,我深深的体会到:

1、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2、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

中国加入WTO后,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创新性人才参加国际竞争。同时,信息社会呼唤信息人才,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缺乏捕捉信息的能力、有效利用信息迅速发现新机会的能力,就很难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要求这些高素质的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而这些人才培养的速度、数量、和质量直接由教师的信息素养的高低来决定。

3、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三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使我的受益不浅,其感触非一一能言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最后,我想说,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之余再培训会收获些须的欣慰吧!我仍会继续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兴人才。这将是我以后的最终目标。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0

很高兴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很高兴参加了这次珍贵的岗前培训,通过这两天的学习,迷茫的我有了方向,有了自信,脚步更加坚定。让我更清楚的明白了如何做一名学生喜爱,家长信任的好老师。通过这次培训,我知道了做一名教师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它是一种责任,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担负着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重任。“教师高度决定孩子高度",我必须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刻苦钻研,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培训中,授课老师的精彩演讲、闪光的个人魅力,使我受益匪浅。我了解到,当好一名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困难的。需要教师不断的努力付出,才能有所提高。通过培训,我有以下感想:

一、珍爱每一位学生

以前的我对于热爱学生的看法有误区。我本身非常喜欢孩子,喜欢和孩子在一起,但表达不准确,有些孩子感受不到老师的爱,还有一些孩子受到了溺爱,这都都不利于孩子好习惯的养成。“珍爱孩子”不等于“溺爱孩子”,珍爱孩子,总结起来就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做法,关心孩子的悲伤与快乐,但不要一味的和颜悦色,学会用表情和肢体语言对孩子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

二、多读书,提高专业素养

要上好课,必须多读书。几乎每一位授课老师都提出了这一建议,这也是他们上好课的最根本原因。“你只有读了足够多的书,你讲的课才有厚度”,段岩霞老师也是这么做的,为了讲好《记承天寺夜游》这篇课文,段老师深入阅读了有关苏轼、苏轼次的五本书,令我震撼。怎样备课,怎样设计教学,无疑段老师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还必须是源源不断的活水,要上好一堂课,教师自身一定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还要不断学习,汲取新的知识,只有这样,传授给孩子的才是不断更新的东西。

除此之外,还要认真细致的对待每一课时的教案,小到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都要细细琢磨,这样,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的都是精华,引导学生思考出来的都是切中主题的,课堂无赘言。这样的一节课所传授的东西,也不仅仅只是一篇文章的内容,可以说是几本书的精髓,学生切切实实有所收获。

三、多听课,学习传授的艺术

新教师刚入职,最大的转变莫过于角色的转变,由“学习者”转变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最困扰我的事情就是,如何把知识清晰的教授给学生,要解决这个难题,就要多听课,听优质课,听老教师的课,听新教师的课,主动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揣摩好课的标准,学习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同样的一句诗,老教师与新教师吟出来的味道就不一样,给学生的感受也不一样。刚开始听课,就是模仿,照搬同科学习方法经验,把前辈的经验“拿过来”,变为自己的,传授给学生,慢慢的汲取经验,学习方法,总结提高。

四、多走动,优化班级管理

教学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互动的活动,教育的对象是人,小学生是一群思维活跃,活泼好动的孩子,特别是一年级,刚由幼儿园升入小学,由自由散漫到自我约束需要一个过程,如何让孩子适应这种转变,投入到知识学习中去呢?邹莉老师给我们解答了这个难题,”让孩子有事做,不要闲下来”“学生能干的,班干部不要干;班干部能干的,班主任不要干。”把班级里面的事物分的细一些,争取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事可干,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都有任务分配,这样,学生获得了班级管理的自主权,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班主任收放结合,统筹指挥,班规秩序易于建立,良好的班风也易于形成。

通过这次学习,懂得了作为一名教师责任重大。此刻的我,虽然依然心怀忐忑,但脚步更加坚定,我坚信,不懈努力,不断学习,我一定会找到属于我的幸福,也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快乐。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1

暑期培训如约而至,没有往日的慌张,但多了一份渴望,渴望知识的心灵,已飞进了名师们的讲堂。20xx年7月7日,我们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学习生涯。

做惯了讲台上授课的老师,现在变换角色,以学生的身份坐在台下听课,三天的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老师,我们如何做才能使学生学的开心、学得有趣、学的真实!

学的开心

钱惠仙老师在《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中提出一句话的影响,强调教育是心与心的呼应。需要我们有感性(热爱工作)、理性(遵照发展)、悟性(善于思维创新)、灵性(掌握教育技巧)、韧性(持之以恒),让理念成为一种引领,让目标成为一种动力,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让创新成为一种追求,让特色成为一种品牌,让合作成为一种分享。最终,让师德之树根深叶茂,当我们如实做到,我们的职业幸福感会大大提升,同时,学生的学习幸福感同样会有所发展!

学的有趣

高子阳老师在儿童创意写作方面颇有建树,通过现场教学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作文课,课堂上老师通过不同效果的老鼠作为导入,并采取让孩子们听故事的方法,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中外作家笔下塑造的老鼠,不同的故事,引发他们的思考,让孩子们分享交流,说一说你更喜欢哪一个故事,让学生自己找到兴趣点。鼓励孩子们能有所读,有所思,有所说,水到渠成才有所写。

高子阳老师像一个百科全书,纵观全局。但凡文理兼修、学习轻松的中学生,都是在小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人的大脑好比待垦的荒地,广泛的高品位的阅读,使它成为热土,只有在这样的沃野里,才有可能长成参天的智慧之树。

这让已为人父母的老师们深思,对于自己的孩子,你为他买过几本书?读书,就要读适合他们年龄发展特点的书,比如培养孩子们思考力和创造力的儿童哲学书籍,心理健康书籍等。

作为老师和家长,不仅要买书,更要有方法,会读。其中一点就是大声读整本书给孩子听,亲子(师生)共读共思,何愁与孩子没有共同语言,何愁孩子没有兴趣?

他还谈到,读书是欠债,写作是还债,幽默风趣的鼓励老师多提笔去写!

学的真实

刘惠臻老师强调,语文学习要回归根本,这样文化传承和思维发展才不会受到阻力。在设计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定目标一定要具体,如今中考高考试题出炉,老师们都发现,学生出错失分的往往是一些简单的书写字。究其根源,是因为我们的课时目标达成度不高,课件太花哨,活动太频繁,课堂太喧闹,这就分散了注意力,助长浮躁之气。出现学生虚假学习、疑似学习、不在学习的现状。细思极恐,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我定会认真设计目标,目标中以学生为主语,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真实的教学!

有人说:"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这话是有道理的。不论是初入职场的新教师,还是耕耘多年的老师,我们都需要与时代同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经营好自己的课堂,悉心育人,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让学生能学的开心、学得有趣、学的真实!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培训从7月25日———7月29日共5天时间,早上8点至11点半,下午2点至5点半,中间休息20分钟,虽然很累坐的腰酸背痛,住宿条件也很差,吃也吃不饱,但却很值得,共听了9位特级教师的讲座,扬州市育才实验学校教科室主任省特级教师林俊老师主讲的有关《小学生计算错误的研究》、《实施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研究能力》,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校长、省特级教师王文忠老师主讲的《寻找小学数学教学的快乐》,仪征市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省特级教师张秀花老师主讲的《让学生智慧学数学———策略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扬州市育才小学校长、省特级教师陈士文老师主讲的《智慧数学的真义》,扬州市维扬区教研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高静老师主讲的《合理使用教材,实施有效学》,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实验小学校长、省特级教师陈士才老师主讲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反思与自学能力的培养》,我们句容实验小学曹慧校长主讲的《把握学习起点,构建有效课堂》,最后一个讲座是由邗江区教育局副局长,省特级教师,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获得者尤善培局长主讲的《小学数学教育质量转型发展的思考》,经过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个讲座有关《小学生计算错误的研究》,林老师的报告分为三个内容:研究背景,相关研究,行动研究(重点)。一般学生计算出现错误我们都会对学生说:下次不能粗心了,其实学生计算错误并不能完全责备学生粗心,那是由于学生的某些心智没有发育成熟,林老师通过举例分析了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1、感知笼统,不能精确分化。如:9=62、记忆力较弱,不能及时提取。如:8×75=713、注意失调,不能全面观察。4、定势干扰,不能区别对待。5、联想失误,不能有效联系。

我也联系到自己的教学,为什么学生计算失分会很多。是我忽视了知识衔接中的某些重要环节,还是对学生计算的心理研究不够,或是技能训练少了呢?我想这些因素都有吧。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计算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为我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第二个讲座《寻找小学数学教学的快乐》,王老师主要从6个方面阐述了他的个人观点1、快乐在数学之外2、快乐在课堂之上3、快乐在师生之间4、快乐在做题之中5、快乐在自己心里6、快乐在数学的明天,王老师的讲座形象生动,讲的事例很新意,让人记忆深刻。

第三个讲座《让学生智慧学数学———策略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问题解决”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数学教育的核心,他们认为问题解决是重要的社会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一项任务,是数学教学的一种方式。如果数学教学把一部分内容用问题解决的方式进行,学生就有机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能经常开展解决问题的活动,久而久之,就会逐渐习惯客观理性地面对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及经验,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我国数学课程改革顺应国际先进的课程发展方向,把“解决问题”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方面。《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其中一个具体的要求就是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以解题策略为主、问题解决为辅的学习方式,并以形成解题策略为学习的目标归宿。

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采用什么教学方式呢?张老师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了这一问题:1、创设情境,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2、鼓励猜想,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3、交流猜想,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4、实践操作,验证解决问题的策略。5、建立模型,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6、反思概括,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

第四个讲座《智慧数学的真义》,“数学是什么”齐民友先生对数学有一段形象的描述:“数学的生长像竹子,根在大地,然后自己一节一节向上长,间或爆出新笋,长成新竹。若干年后,竹子开花,结成种子,重回大地。”回望小学数学教育在“智慧数学”提出之前,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经历与探索:1、数学是一种文化。2、情智数学。3、趣味数学。4、数学是生活。5、数学是思维。

比较这些说法,我们坚定了“智慧数学”的主张。任何观点可能是从其一面,而数学教育与学习须从其本质。“智慧数学”,不在意对数学本身准确的定义,更指向数学的教育与学习。,“文化数学”显得空灵,“情智数学”的“情智”有点通用,“趣味数学”和“生活数学”易走向浅俗实用。数学的演绎、归纳无不体现出数学的智慧,“智慧数学”既凸现数学本身的内核与本质,又是数学教育与学习的要旨和方向。张奠宙先生有一段话:“数学教育,自然以‘数学’内容为核心。数学课堂的优劣,自然以学生是否能学好‘数学’为依归。数学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如何体现‘数学的本质’‘精中求简’‘返璞归真’,呈现数学特有的‘教育形态’,使得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地领会和体验数学的价值和魅力。多一些数学本质的探究,少一些空洞的说教,学生幸甚,学校幸甚。”

第五个讲座《合理使用教材,实施有效教学》,在教学中,教材是一个平台,一种承载知识、训练能力的材料,我们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还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这是一个研究的问题。在教材的运用中需要我们去挖掘,去调整,去补白,去创造。尤其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它给教师和学生都留有广阔的空间,是非常宝贵的第一教学资源。若能合理使用,对于促进有效教学将会事半功倍。高老师从以下六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1、还原教材的本意2、读懂基本内容3、读准教学意图4、读通知识网络5、读透教材内涵。总之,合理运用教材要以科学解读教材为前提,合理应用教材要以有效教学策略为重点。

第六个讲座《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反思与自学能力的培养》,陈老师主要围绕学生预习能力的研究,预习的好处,预习的理论依据,预习的操作程序,预习后课该怎样上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讲解了学、展、评、练互助学习模式。学既自学新知识,展既展示学习成果,评既利用展示的资源通过评价,满足学生学习的成功体验。练既有梯度的练习。

第七个讲座是由我们句容实验小学曹慧校长主讲,题目是《把握学习起点,构建有效课堂》,曹校长对学生学习起点的问题,从理论到实践做了透彻的讲解与梳理,首先理清概念何谓学习起点,接着透过教学现状进行误区分析,忠实教材置学生于“低起点”学生很无味,复制教材,置学生于高起点学生很茫然,无视学生差异,置学生于共起点学生很无奈,然后结合实例分析了我们该怎么办,1、系统钻研教材把握学习的逻辑起点2、全面理解学生寻找学生的现实起点3、量体裁衣精心设计教学,适度整合教学内容,适度调整教学程序,重视强化意义建构。学习起点,是教学的起跳板,找的越准跳的越远,踩的越响。

第八个讲座是《实施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研究能力》,林老师主要结合自己的两篇论文《学生看错后》《小学生计算失误的认知要素分析及教学启示》谈校本研究的操作流程,研究应唤醒三种意识:1、规范意识2、问题意识3、求真意识,应学习在前,带头读重点读推荐读对照读,准备好研究工具箱,现在虚假课题太多,要想研究出一些东西,就应真真实实经历研究过程,真刀真枪的剖析研究得失,重在管理,认真搭建三个平台,展示平台,合作平台,反思平台。

最后一个讲座《小学数学教育质量转型发展的思考》,尤老师从四个层面对现状数学教学进行了有深度的思考,1、质量转型发展,从“分数就是质量”到“分数也是质量”再到现在的“质量不一定是分数”2、教育现状的重新认识3、有效教学,教学效益=教学效率×时间,4、构建高效课堂,要杜绝的现象“唱大戏”只讲不练,“马戏”只练不讲,“杂技戏”表演有惊无险,“滑稽戏”有笑声无内容,“魔术”让学生莫名其妙。

这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专家们从教育理论和生动的教学事例让我如临其境,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学是一门伟大的学问,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就能融会贯通的,而是需要自己的认真钻研和日积月累而成的。作为一名教师要终身学习,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才可能从容面对,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我对这次的培训产生了一些感想。

一、用学习引领自身的成长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我认为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只有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和能力,并且乐于创新,勇于开拓,善于学习,才能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教师要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精心浇灌祖国的花朵,要有乐于奉献、勤于实践、为人师表的崇高风范,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揣着一颗爱心,用自己无限的真诚,科学育人,勤奋工作,勇于创新,奋力托起明天的太阳。教师终身学习,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因此,“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教师要善于从教育实践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善于在任何时间向任何人学习,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分享知识;善于和同事交流,扩大视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师身上。时代在变,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我身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又奋斗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最前沿,更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一个优秀教师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增加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发展。我将用终身学习来引领自己的专业成长,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二、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转变教师角色,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才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空间,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强调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做教师是一件幸福的事

这是我的第三个感想,在我们的物质待遇不断提高的同时,精神世界更丰富。从事教师职业,与人打交道、与人沟通,经常感受人的智慧、情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以提升自己的人生品位。所以,教师应当以开阔的心境、愉快的心情看待自己的职业。从对工作目标的不断追求中培养自己的职业情感。而每一次的成功,都会带给你快乐、喜悦和成就感。在工作中保持信心,端正态度,这样就能化沮丧、挫败为乐观、自信与成功,有效地克服倦怠心理。

总之在这次培训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对教师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如果不努力实现在专业方面发展,将跟不上不断变化的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在今后的工作中,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把所学的内容和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以自己的努力为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一定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反思,让我们一起努力要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吧。

以上是我工作一学期的一些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时刻准备着,勤于学习,乐于教学,用愉快的心情对待每一天的工作。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2

xxxx年4月20日有幸来到临高县第二思源学校参加全县中小学教师集中培训(六年级数学),xxx老师早上给我们讲了怎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的报告,下午陈老师利用其理念渗透到课堂当中。下面我来讲讲自己的一点感受。

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

课堂应该是互动的,学生只有快乐的,才能更容易接收知识。课堂只有做到新、趣、活、实、美。

1、新主要表现为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人,要坚信学生是会学会的,要重新给学生一个机会,遇到问题要让学生先思考。学生要亲身体验主动构建,建立表象上升理性。

用情境刺激动机,用问题启发思考,用平等营造安全环境,都是平等的参与者。

思路新主要表现为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改变学习方式,给学生一点时间多一点表现,改变呈现方式适合学生探究。

手段新主要表现为现代电教手段和传统直观教具手段相辅相成,适当选取使用。

2、趣指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兴趣。

3、活主要表现为把教材教活,把学生教活。

4、实主要表现为合理地确定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

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教给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合理安排教学的顺序,要把数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改变过去“掐头去尾烧中段”的方式。

5、美主要表现为氛围美,课堂应该是一个和谐、宽裕、自由、舒展、任性的教育。让学生感受美,要真正做到师生平等,享受成功,同伴赞赏、自豪自尊。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3

此次新课程培训,倾听了许多专家对新课程的解读,使我懂得了课改的相关知识,,提升我们中小学教师对课改理念的理解,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为新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次培训让我从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新课改,给我许多思考,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

一、让我知道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教师的知识结构

教师拥有三种知识,专业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和教师在实施有目的行为过程中,自己所积累起来的实践性知识。

(2)教师的专业结构

对于教师的专业结构,也有不同的看法。综合各方面的看法我们认为,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点:

首先是教育理念:教师一般总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它可能是从自己教学实践经验中逐渐积累所形成或由外界直接接受而来的教育观念。也可能是经过深思熟虑并富于理想色彩的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包含: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它包含学习者和学习的信念、关于教学的信念、关于学科的信念、关于学会教学的信念和关于自我和教学作用的信念。

另外教师还应该具有相关的其他要求,如知识、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这是教师立足于教学所应该具有的基本内容,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具有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意识,这是不断适应教学活动使得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乃至学科带头所必须的。

2、教师的发展历程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关于教师成长的阶段是这样划分的。从“要成为”教师开始,教师的专业发展共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1)“非关注阶段”、2)“虚拟阶段”、3)“生存关注”阶段、4)“任务关注”阶段、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属于成为教师前的阶段,真正属于教师阶段的实际上是后面的三个阶段。

二、新课改让我知道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新课改的定位更加着眼大众,为的是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新课改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

1、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3、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三、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一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点,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种认为新课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陈旧的、不适应新课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利于新课程的开展。

四、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其实,师生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教学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

3、教学手段的革新

为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这些情境包括时间、器材、组织、心理等各个方面。例如,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做好学具、教具、音像、课件等各方面的准备;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探索的机会;要为探索留有较宽裕的时间,新教材大大减少了练习和习题的数量,这正是给学生留出探索的余地,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时间,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保证“探索”的优先地位;要增强学生探索的兴趣,一方面,对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应努力搜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与之结合,增强探索内容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根据探索的内容,应合理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竞赛与表演等方法,增强探索形式的趣味性。

4、业务素质的提高

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这是从事科学教育所必备的素养。其次,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现代社会正逐渐进入“信息社会”,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也逐步从大工业时代分工细密的专业化进入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靠上述狭窄的专业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需要,所以教师要开阔本学科视野,需具备与科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等,还需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基本知识。

总之,新课改必须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在新课改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唯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式下社会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身上肩负使命。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4

近日,看了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牧航的文章《新课程高考扩展了中学历史课程资源》,深受启发,觉得有必要对此命题反向论证,重点阐述挖掘历史课程的重要性,现结合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理解,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旧课程与旧高考的历史课程观

在旧课程中,历史教材是中学师生的“圣经”,是教与学的唯一资源,任何为教材服务的资源都称之为教辅材料,反映到教学和命题中就是一种依纲靠本的思想,认为只有在考纲和教材中呈现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教师拼命带领学生复习一些热点问题,为了回避押题猜题,高考命题也慢慢走进了从教材的偏角、冷角去寻找考点,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二、新高考与新的课程资源观

随着新课程在全国的全面铺开,所有的教学工作都应该以课程为中心,从教材观走向课程观,成为历史教学的必然趋势。当然,中学历史教师无法也没有必要编出众多的校本课程,而是要尽量依托课本,对现有教材的某一部分作一些必要的延伸。比如,现在的历史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课本分别阐述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这种划分打破了以往基本上以编年史编写历史教材的惯例,而专以类别划分。三本必修教本虽然界限分明,分工明确,但是每一本教材都可以拓展细化很多新资源,这些资源在教材中的表现是较为零散的,我们可以通过资源整合,适当拓展,变成能够在实践中操作的教学资源。例如,必修三是文化史,但是可以通过补充一些必要的材料,再整合成书法史、绘画史、思想史、风俗变迁史、影视史、文学史、戏剧史、婚俗史等,在复习时将这些专题史进行整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在应对知识迁徙型的高考试题时可以较为自如。

三、新高考实例验证挖掘历史教学资源的必要性

20xx年以来,广东、海南、山东、宁夏等新高考地区的试题,包含了大量的课程拓展资源,如20xx年广东卷第27题提供了一份民国期间的民意测验表,表明了当时中国的老百姓对世界大事的看法;20xx年第26题提供了周代饮食生活的材料,表明了宗法制度下的社会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关系;20xx年第26题提供了《醒世恒言》、《金瓶梅》等小说材料,表明了明代妇女的婚姻观;20xx年海南卷第21题考查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科技人员向内地迁移的情况;还有今年全国文综第二卷第19题提供了法国“热月政变”后巴黎街头人们相互称谓变化的材料。这些材料无不证明拓展教材资源的必要性,从全国各地的试题来看,取材于教材内容进行直接命题的做法已经彻底绝迹,大量依托于课标要求、对教材作延伸性的新材料进入历史科高考命题中。

新的情况要求历史教师必须扩大历史教学的课程视野,拓宽中学历史的教学思路,完善中学历史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的改革目标,当然,这也给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四、以新课程观复习和备考

首先,在第一轮复习中,必须通过学生自学、教师讲授、作业、考试、评讲等手段,强化学生熟悉、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结构,熟能生巧,熟后授巧,教师可以把课内知识或素材作为引子,加入拓展内容,教师也可以在课本正常的叙述中插入问题,自创题目,标新立异,现场调板、测试、评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如我在上必修二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节时,借用课内已有的插图和文句叙述,外加一些补充材料,重新编组设问,形成一道新颖的材料解析题,具体如下: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7年,我国新建了飞机制造、发电设备、冶金设备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沈阳飞机制造厂,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一大批企业得以建立。

材料二观察课内“一五计划成果图”,解放前我国东部地区企业数占全国的87%,“一五”计划结束后,东部企业占76%,西部企业占24%。

问:通过归纳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一五”期间我国取得了哪些经济成就?

通过分析提供的信息得知,“材料一”主要说明了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材料二”说明我国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这两句结论在课本中均有叙述,但许多学生不懂应用,通过评析,能够使学生对课本中的结论句有了深刻的印象。

又如,我在上第22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一节时,其第一子目是“从国内生产总值看沧桑巨变”,这是一个现代感很强的命题,课内出现的名词还有“人均国民收入”、“经济总量”两个,除此之外,我适当补充了“国民生产总值”、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位置等概念的拓展解释,最后,提问一位学生“影响个人生活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要求在上面的概念中去选择,结果,学生基本能答出是人均国民收入,这样做的结果,可以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变得有深度了。

以上实例,把课程资源拓展后就地转化为命题素材,将有助于打破学生死记硬背的习惯,提高解题能力,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总之,只要教师的创意无限,课内资源的利用和拓展也无限,新课程改革给敢于开拓创新的老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5

20xx年8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新东方教师带来的为期五天的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即“烛光行动-20xx新东方教师社会责任行綦江站”,我十分激动,十分兴奋。激动兴奋是因为我又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又能学到更多更好的方式方法教导我的学生。本次培训活动的内容丰富,有英美与中国英语教学相关性研究、课堂板书设计、课堂管理、课堂游戏、TPR教学法与故事教学法等多方面内容,通过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教育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基本素质,开拓了眼界,为今后的英语教学奠定了基础。在这次学习中,三位授课教师的课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重庆新东方的罗丹老师在培训中生动幽默的教学方法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她擅长用艺术性教学,艺术性教学指的是把教学活动作为创造性的,给人带来美感的艺术活动来对待,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语言潜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在英语的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把一般性的听、说、读、写教学活动上升为美的创造和欣赏,使学习过程变得愉快、轻松。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自然得到开发。艺术性教学是通往良好的语言环境的重要途径。常见的艺术化教学形式有:游戏、表演、猜谜、唱歌等。

二、江西南昌的王佳颖老师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了TPR教学法,TPR即全身反应法,我觉得这种教学法在课堂上实施起来容易,且能让学生边做动作,边学知识,学生学得比较活跃。医学界认为人只有不断地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脑部才能得到足够的营养。小学时期是学生脑部发育的关键时期,老是让学生像木头一样,上课要一本正经地坐着,会严重阻碍他们脑部的正常发育,影响他们的思维能力,这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儿童教育心理学认为:小学生是好运动的,即使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若要让其坐着而手脚不动是困难的,这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发育。我想,全身反应法使课堂成为让学生动起来的课堂,这样,课堂上动起来,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学生的疲劳。

三、上海的张力老师在教学中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为他们提供了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合作等方式发展听、说、读的综合语言能力。

总之,本次培训对我来说的确是受益匪浅,从中不但开阔了我的文化知识视野,同时也吸取了不少新的教育方法和理论,但是在我心中还有一点遗憾,就是有恨——恨这次的培训时间太短太短,自己所学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此我衷心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开展一些类似的培训活动,多给我们一些学习的机会,以便使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再登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