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演讲稿

一年级家长会发言稿子

栏目: 演讲稿 / 发布于: / 人气:1.63W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下午好!

一年级家长会发言稿子

很荣幸学校能给我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代表家长在这里发言。自从五班的班主任王素军老师告诉我这件事之后,我的心情就一直很忐忑。我的儿子董秋雨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通非常平常的孩子,是属于那种丢到孩子堆里就找不着的。况且儿子也是刚刚上小学,我们做家长的对于孩子的学习辅导也是一片空白,没有多少实践经验。因此实在无法代表在座的诸位家长,在此只能说说我对小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上个星期六下午,儿子在客厅看电视,我正在书房对着才写了半张纸的稿子发愁。这时老婆进来问我:“写得怎么样了?”我说:“才一点点。”她说了一句把我给逗乐了:“不行,上网搜搜?”看来网络真的是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想这种网络也正这样悄悄地改变着教育。

我个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信息流动,只不过这种信息流动更复杂更高级更难于把握。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广播式的,一个老师对着五十几个孩子,信息流基本是单向的,从老师流向孩子。就像是传统的客户机和服务器模式,信息流就是“下载”,服务器有什么,客户机就有什么。这就像我们上胜利石油管理局内部的局域网,局网里有什么,我们就只能看什么。每一个孩子不可能跟老师有足够的信息交流,因为老师这个“服务器”所能接受的信息量有限,上行的带宽要远远小于下行的带宽。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电子邮件、论坛、社区、搜索引擎、博客等的新生事物的出现,网路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网民由传统的受众变成了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这些变革对教育的影响无疑将是深远的。

2008年2月26日方一贺的家长在五班的博客上留言:“一年级五班方一贺同学的音乐书丢了,是在星期二下午的音乐课后丢的,有哪位同学见到了,请送给方一贺,谢谢!”别看这么简单的一条留言,已经将传统的网络给颠覆了。浏览博客的人变成了信息的制造者,受众变成了信息的发布者,网络从目的变成了手段,这才能使网络的参与者彼此之间平等的互动成为可能。我不知道方一贺同学的音乐课本是不是已经找找了。如果还没有,儿子说他们的音乐课是在学校的舞蹈教室上的,如果有别的班的孩子捡走了,请还给方一贺。儿子放学回家回家之后很少说学校里的事情,即使方一贺是他最好的朋友,就坐在他的前面,如果没有网络,我也不可能知道这件事情。我想所有关心孩子成长的家长都跟我一样,饥渴地寻找一切有可能得到的跟孩子有关的信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育的第一要务是交流和沟通,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每天在经历什么,每天在想什么,教育的针对性就无从谈起。强迫孩子去做什么很容易,但是真正了解孩子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则很难。春风化雨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原来人们认为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必然推动整个社会更加公平、开放,社会的机会更加均等。其实不然,专家认为一道“数字鸿沟”已经出现,其作用比文化鸿沟——“文盲”与“非文盲”,语言鸿沟——“英语盲”与“非英语盲”的影响还要大。网络技术使得熟练运用它的人群与不能熟练运用它的人群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渐渐地成为阶层分化和贫富分化的助推剂。鸿沟只能越变越大,跨越它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早跨到鸿沟的对面,面对挑战的不仅仅是老师,还有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家长。

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我就提议帮五班开一个博客,希望它能成为老师、家长和学生交流的一个平台。很庆幸,五班的班主任王素军老师是一个非常开明而又有耐心的老师,我想没有她的大力支持,五班的博客不会一直坚持到现在。一开始,博客的主要功能是公布作业。因为刚上学的孩子还知道怎么记作业,把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公布在博客上,极大地方便了五班地家长们给孩子辅导功课。再后来,成立了家委会,家委会的一些活动和建议也开始上到博客里。另外,还有老师对每次考试的点评、对孩子的奖励。我想这些对于每一个家长来说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在班级博客的影响下,陆陆续续又有若干家长以孩子的名义开了博客,把自己每天教育孩子的体会和心得记录在博客里与所有的家长一起分享,博客又成了家长们进行经验交流的平台。

下面这一段是我从五班史双睿同学2007年10月30日的博客上节选下来的。“今天睿睿给我讲了个小笑话。她说一个人看到100只企鹅,他问第一只你每天都干什么呀?第一只说吃饭,睡觉打豆豆。他问第二只,第二只也说吃饭睡觉打豆豆。他一直问到第99只都这样回答。他问第100只说你每天干什么?第100只说吃饭睡觉。睿睿问我他怎么不打豆豆呀?还没等我说话,自己就大笑着说,他就是豆豆呀。”看完了这篇博客,睿睿这个可爱的爱说笑话的小女孩的形象就深深地留在了在我的脑海里。我把这个笑话同样讲给了儿子听,但更多地欢乐则是留给了我自己。

我个人认为现在的教育生态环境不是更好了,而是更差了。就像人们虽然都从平房搬进了高楼大厦,生活条件更好了,但是彼此之间交流得更少了,反而更陌生更隔阂了。记得我们小的时候虽然没有大人管,但一放了学,一帮小伙伴在一起玩得不亦乐乎。但是,现在孩子们放了学,回到家,除了做作业,就是看电视玩游戏,几乎没有跟同龄人玩耍的机会。我总以为做家长的如果不能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孩子在这种缺少玩伴的成人环境里成长,即使学了很多才艺,在心灵的成长和性格的形成上还是会有欠缺的。所以作为家长,每逢周末,我总是尽量找时间或者带儿子去他的同学家或者邀请他的同学来我们家,给儿子创造与同龄人一起玩耍的机会。我相信,一个完整的人格是在跟同龄人不断地相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博友“木棉”2007年9月30日在博客上留言说:“目前的教育趋势是学校需要大量的义工,将原本由单一老师操作的课堂变成一个‘社群’,让孩子的接触面得以扩展。人各有长,家长的热心与专长在这里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对学校是无价的贡献,对孩子更是很好的榜样。”对此我深表赞同。

儿子他们这一代作为独生子女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作为家长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管他们吃好、睡好、学好,还要跟老师和班里其他孩子的家长共同组成一个大家庭,组成一个学习型的.社区,把自己真正融入其中,成为积极的一分子。有一句话说的好:“跟孩子一起成长。”可是怎么成长?就是在这个学习型的社区里跟所有的家长、所有的孩子、所有的老师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个完整的社区就应该像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老师、家长、孩子缺一不可,特别是家长,承上启下,作用非常重要。

一个社区最缺的是什么?是义工,是志愿者。光凭几个老师,其实什么也做不了。只有家长们做义工,无私地奉献,老师和孩子们才能教学相长,乐在其中。其实家委会就是一个义工组织,家委会的每一个成员就是名副其实的义工。据说,一项工作中只有不到10%的部分是核心的有创造性的,其他大于90%的部分都是非核心的、辅助性的、重复性的劳动。当一个真正完善的社区形成了,教师就不用再高居教育金字塔的顶端,而是变成了教育网络中最重要的一个结点。如果家长和家委会的成员能够将一些重复性的、简单的工作从老师那里分担过来,让老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学校幸甚,家长幸甚,学生幸甚!

最后在这里做一个广告,为一年级五班的博客做一个广告。在座的家长如果想访问五班的博客,只需要在搜索引擎百度或者google里输入“胜利实验小学一年级五班”,就可以找到了。希望大家都去坐坐,我相信经过所有家长和老师的努力,孩子们生活的社区一定会更加美丽。

另外,我的这篇发言稿就是在博客里一边写一边改的,欢迎感兴趣的家长浏览并批评指正。我的发言完了,谢谢!

P.S.(2009-10-9)今天晚上在胜利实验小学的网站上无意间搜索到这篇发言稿,里面还有这张我第一次见到的当时的发言照片,现转贴在这里留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