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幼儿

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第十期味道观后感

栏目: 幼儿 / 发布于: / 人气:5.74K

朗读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经历的学习方式,学生时代中,每一个人都在校园朗读中感悟文字表达的力量和魅力。但是限于当时人生阅历尚浅,朗读显得较为功利,学生们更习惯用背诵一词,来替换“朗读”这一概念。其实,朗读是一种和文字的互动,更是一种读书人和作者的内心交流,朗读若到情深处,时时刻刻会牵引情感,人们会情不自禁地在朗读过程中放缓速度,甚至干脆停下来,用心品味作者在写下这段文字时的心情。而背诵更像是一种走马观花的体验,即便耗费了时间,却无法让人产生足够共鸣。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欢迎阅读。

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第十期味道观后感

  【1】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第十期味道观后感

2017年朗读者第十期主题是味道,你们讲述的故事,记忆开出的花朵,沾满了你们的味道,我用朗读把它定格。叶嘉莹的味道是起承转合的诗词之味,张艾嘉的味道是口感醇厚的成熟之味,叶锦添的味道是博大精深的东方之味,张小娴 的味道是痴心不改的爱情之味,胡忠英的味道是酸甜苦辣的中国之味,吴纯的味道是苦难洗礼的坚强之味。这个周末一起听那些关于“味道“的故事。

2017年朗读者第十期嘉宾:叶嘉莹

93岁高龄的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获得了使古典诗词于当代「再生」的赞誉。这位老先生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甘为夸父死,敢笑鲁阳痴」,来表达她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心意。她不计高龄,往来奔走,为的是不让这传沿千年的中国味道所期无人。一起“卿”听朗读者叶嘉莹讲述她的诗词味道。

2017年朗读者第十期嘉宾:张小娴

1994年第一部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在《明报》上连载,张小娴开始走红。她创作的60本书,全都与爱情有关,她的`作品被称为“爱情治愈文学”,许多读者习惯从她的文字中来寻找处理感情的方式。一起“卿”听朗读者张小娴 解读“爱情的味道”。

2017年朗读者第十期嘉宾:胡忠英

提起味道,我们率先会想到的一定是舌尖上的满足。悠久的历史和辽阔的地域给了中国饮食丰富多样、变化多端的味道。本期嘉宾胡忠英,就是一位从业50年的名厨,也是杭帮菜的掌门人。在去年杭州G20峰会上,他担任餐饮文化组的组长,为全球几十位政要人物奉献了独具特色的宴席,展示中国味道的独特魅力。他将味道融入故事,用中国文化惊艳世界舌尖。一起“卿”听朗读者胡忠英讲述他的中国味道。

2017年朗读者第十期嘉宾:叶锦添

叶锦添最早在全世界推行他的“新东方主义”的美学理念,是让世界了解到东方文化艺术之美最重要的艺术家。他是目前唯一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美术设计”的华人,从李安的《卧虎藏龙》,到高群书陈富国的《风声》,再到冯小刚的《一九四二》,许多经典影视剧中唯美的画面和主角服装,都是出自他手。一起“卿”听朗读者叶锦添讲述他的视觉之味。

他在红尘百戏的繁华锦绣里思索,江湖傲笑的云烟飞舞中游荡。他用色彩斑斓的造型打造视觉的味道,他用美的灵性为戏里的故事穿上梦的衣裳。《卧虎藏龙》的清丽脱俗,《大明宫词》的精致繁复,《风声》《新红楼梦》各有风格……叶锦添用他的创意和巧思,为荧幕增添了独一无二的色彩之味。

2017年朗读者第十期嘉宾:张艾嘉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一个女人将生命中的每一段时间都酿成了醇厚的美酒,20岁的她轰轰烈烈,30岁回归家庭,40岁转型导演,50、60岁依然续写传奇。光阴的故事里有她深情地演绎,青春的烦恼中有她爱的代价。世人感慨于她的美丽与才华,她却始终“轻描淡写”。一起“卿”听朗读者张艾嘉。

2017年朗读者第十期嘉宾:吴纯

他是目前中国唯一获得国际三博士学位的青年钢琴家,童年却没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钢琴。他获得过多项国际大奖,少年时却和单亲、下岗的母亲,饱尝贫苦、分离之痛。吴纯的人生是他和母亲的苦难浇灌出的花朵,不过苦涩与甜蜜总是相依相伴,品尝人生之极苦才能让成功时的甜更加诱人。一起“卿”听朗读者吴纯讲述苦涩的味道。

  【2】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第十期味道观后感

朗读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经历的学习方式,学生时代中,每一个人都在校园朗读中感悟文字表达的力量和魅力。但是限于当时人生阅历尚浅,朗读显得较为功利,学生们更习惯用背诵一词,来替换“朗读”这一概念。其实,朗读是一种和文字的互动,更是一种读书人和作者的内心交流,朗读若到情深处,时时刻刻会牵引情感,人们会情不自禁地在朗读过程中放缓速度,甚至干脆停下来,用心品味作者在写下这段文字时的心情。而背诵更像是一种走马观花的体验,即便耗费了时间,却无法让人产生足够共鸣。

我们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烟台机械工程学校技工教育处组织学生利用晚自习第一节课的时间,观看央视再度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故事。作为一档用文字承载情感的节目,《朗读者》的氛围相对安静,节奏更为舒缓,和追求刺激、热闹的“快消内容”截然不同,恰恰会满足观众在疲惫的忙碌之后回归内心宁静的欲望,感受朗读传达的力量。节目每期以一个充满寓意的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有关“遇见”,有关“选择”,有关“陪伴”,有关“眼泪”……名人和普通人同台,分别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它可以是一篇散文、一首诗、或者是一封家信,甚至是一段电影戏剧剧本。聆听一段安静的诉说,就仿佛路过一段人生。这些故事看似关于别人,其实映照着自己最为真挚的情感。

《朗读者》就像 “一股清流”,它形式“清爽”、内容“清新”、让人内心“清净”。看似简单的节目设置,实则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每一篇文字的选择和朗读,其实传递的是个人成长、情感体验和人生价值观。它是用文字抵达情感,从每个人真挚的人生故事出发,分享亲情、友情、爱情。这些人世间共同的情感,会帮助观众去了解和理解朗诵文字背后蕴含的宽度、厚度、浓度,遍尝人生百味。在这些《朗读者》的故事分享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真实人生故事的魅力。我们通过这些故事去发现世界,重新看待父子情、友情、爱情,告别稚嫩和执拗,用更加包容的态度去面对感情,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人生体验。让我们行动起来,开始朗读吧!

  【3】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第十期味道观后感

上周,老师留了《朗读者》观后感的作业。课后便去看了看,到没有给我当头一棒的惊喜感,大抵是我之前看过腾讯视频的一档节目《见字如面》的缘由吧。两者皆是当今为数不多的具有人文精神的节目,也有各自的卖点。

在节目内容方面,我更喜欢《见字如面》。以演员演绎书信的形式,将观众带入写信人的内心世界。其中,我尤为喜欢张国立、归亚蕾、王耀庆三位拆信嘉宾,前辈们的功底与阅历令我钦佩。另外,《见字如面》的编导挑选书信的眼光也是极佳的,书信那种历史的厚重感与岁月的沉淀感令我动容。在我们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相遇、分别、约饭、约炮......都可以用电子符号来传达的时代,微信微博几乎成了烙印般的生活模式。我曾想过,若是有男生会用一封字迹清秀真情实意的情书来向我表白,那会比在微信上1314或是520的红包来得动情得多。可惜,那样的年代再也回不去了。

扯远了,来说说《朗读者》这档节目给我的感觉吧。

它承袭了央视一贯的风格——歌颂正能量。嘉宾朗诵文章前,会讲述他们自己的经历或故事。濮存昕讲述了他与恩人的故事,鲜花夫妇讲述了他们的爱情故事,许渊冲讲述了自己翻译作品的故事……《朗读者》歌颂亲情友情爱情,也歌颂嘉宾事迹。我并不讨厌这样的歌颂,只是我更偏爱无声的内心感悟。我更希望通过一篇诗歌也好,一篇书信也好,依托文字的力量循着声音的韵律去体味他人的人生。

主持人方面,《见字如面》翟毓红是无法与《朗读者》董卿相较的。《见字如面》是第一档让我以“选错主持人”而扼腕叹息的节目。感谢翟毓红,她的主持让我警醒自己。主持人平时没什么事儿的话,还是应该提高提高文化素养的。不说翟了,她让我心痛。

如果说《中国诗词大会》体现了董卿的文化和内涵的话,《朗读者》则体现了董卿对于当今社会的思考和超群的情商。她对嘉宾恰到好处的提问,对节目节奏与进程的掌控力使我印象深刻。大气从容,淡定自若,她在主持,同时也在享受。董卿既做主持人又做编导的事例并不新鲜,但《朗读者》这档节目,是她转型做制作人的首秀。节目的成熟度与震撼力以及社会的反响足以证明了董卿的成功。

感谢董卿的《朗读者》,也感谢归亚蕾等老师在《见字如面》中的演绎。在我二十刚出头的年纪里,能够跟随着这些节目和前辈们的脚步去探寻他人的人生,汲取他人的阅历,实属幸事。浮躁的当今社会,我们需要更多的这样具有人文精神的节目。好节目,不会被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