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职场

校本研修工作计划范文汇总六篇

栏目: 职场 / 发布于: / 人气:1.96W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又解锁了新的工作,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工作计划吧。工作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校本研修工作计划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校本研修工作计划范文汇总六篇

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篇1

根据阿城区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玉泉中心校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学期校本研修工作计划。本年度的校本研修工作将以学校与教师的发展为根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扎实有效地实施校本研修,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学习型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稳步实施新课程改革。

一、工作思路。

“强化科研意识、转变课程理念、落实研修实效”,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我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和研修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研修,促使广大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以学习课程标准为抓手,通过有效改革课堂教学,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学生养成教育的新模式,改革学生好教师的评价方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工作要点。

本年度的校本研修,我校仍将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内容,以《有效教学》、《有效教师》和《有效研修》的学习为载体,以“一切从教师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重点,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这一目标。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现代型教师队伍;形成一批在课程教材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上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同时,学习、发扬名师优秀教育思想和成功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由“经验技术型”向“实践反思型”的现代型教师转变。

1、师德研修。

将结合我校实际,以活动为载体,以案例教学、典型报告为基本形式,同时,大力开展读书活动,使广大教师爱教育,就是要做到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立志献身教育,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爱学生,就是要做到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先进的学生观和正确的教育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为学生发展服务;爱自己,就是要做到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增强教师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和成就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社会的表率。

2、新课程研修。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全员课改通识研修和以掌握学科要求为主的学科教师研修。通识研修在组织集中专题研修基础上,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再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检查考核学习情况,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学科研修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

3、教育教学能力研修。

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对教师通用基本功、学科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做到常抓不懈,并有针对地对部分年轻教师和新教师强化基本功训练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技能研修;要通过结合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研修方式,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引领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化。

4、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

强化课堂应用、教学信息化整合的教师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活动,帮助教师树立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的意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为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环境。组织青年教师学习网络知识,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提高教师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力倡导教师人人建立自己的网络空间,形成有思想、有品味、有影响的博客群落。

5、教育科研能力研修。

要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研修。本期继续以“有效研究”为切入点,做到教学即研究,让老师不畏惧科研,使老师懂得教科研就在反思中,教学中,教育叙事中,提升总结中,借鉴学习提炼中。

四、研修方式与活动。

1、自主学习。

教师自学,写好校本研修报告册。切实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2、专题讲座。

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我校共性“问题”,聘请专家学者,搞专题讲座。各教研组在每月要安排一次专题讲座,专题讲座资料及时交教科室存档。

3、小组研讨。

以教研组为单位,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教研组长要时时关注新的教育动态。本期着重学科教学的“互动生成”方式的理解与尝试教学。

4、教学观摩。

利用教研课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扎实做好好评课活动,教研组做好详实记录;同学科、同年级教师之间要开展听“家常课”活动;各教研组在教研活动时间要组织教师观看名师录象。

5、名师指导。

聘请本校骨干教师或专家等定期听课、评课,进行教学研究指导。

6、参观考察。

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上级研修活动与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促进与优秀学校的合作交流,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五、考核方法。

教师研修的考核参照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案实施。采取周评估、月评估和学期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把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内容按学时计算,完成研修任务与月奖联系,考核结果将作为教师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依据,并与年末考核挂钩。

总之,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努力致力于新课程的研究,在课堂中坚持新中有旧,旧中有新,新旧知互相交替以助于学生自然习得新知。并且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熟练运用相关的知识。特别是心理健康的学习。学习新课程理念,研讨教学方法,观摩课堂教学,反思教学行为。努力做到三个到,备课时要想到、教学中要做到、课后要反思到。以切实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教师为研究主体,认真学习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大力加强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学习,以学校目前师资现状为出发点,以规范教学常规、“潜质生转化”为研修目标,立足课堂改革,依托教研组建设,加强培训,切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及分工职责如下:

组长:邵寅(校长,总体指导负责教师师德教育)

副组长:郑苗均(副校长,负责日常校本研修工作、教师常规管理及检查、校际结对等工作)

韩霞(副校长,主管班主任培训等)

组员:沈力丰(教务主任,主管教学教研活动)

张建军(总务主任,主管校本研修后勤工作、资金保障)

三、总体目标

1、通过师德培训,提升教师政治理论素养,使教师树立服务意识、为人师表意识、廉洁从教意识、教学质量意识、团结凝聚意识,树立全体教师的服务学生、服务家长的意识。

2、做好常规培训工作,参与面达到100%。力争每位教师的基本功有较大提升,促进课堂教学“轻负高效”的实施。

3、扎实做好教研组工作,积极参与区域教研活动,努力争取承担市级教研活动,争取本学年有1教研组评为XX市规范教研组。

4、扎实开展“潜质生转化”小课题的研究,抓好课题的日常管理,强化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积累,及时整理,及时汇总。督促教师多写论文、案例及教学反思,45周岁以下教师撰写率达到100%,并争取在市级论文、案例、反思评比中有获奖。

5、参加好上级有关活动,如市作业设计竞赛等,争取有较好名次。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师资培养力度,全力推进教师全员培训。

1、要进一步把深入学习实践“中国梦”作为加强师资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党员“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教育,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教师,把学习实践与自身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促进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2、要进一步抓好教师培养,对有事业心、有进取精神的教师要加大培养力度,创造条件参加各级培训学习,尽快提高教师素养。学校要确保有百分之五的公用经费用于教师培训和培养。

3、要进一步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坚决执行市师资工作会议精神,开展行之有效的全员培训工作,充分发挥校际结对、市名师工作室、名师带徒及各级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推进校本研修,指导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进一步深化教育研究,提升教科研文化

1、根据学校实际,语数教研组要结合学校发展规划、结合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和“轻负高效”的努力方向,切实提高教科研活动的效率,确保教研组活动的时间和人员,学校行政要积极参与教研组活动,努力使语数教研组活动实现“主题化、课题化、实效化”。

2、加强对“潜质生转化”小课题组的管理和指导,努力把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强化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力争小课题能获得较好成绩。

3、组织好市指定校本研修内容的培训。深入实行“潜质生转化”研究活动,探索行之有效的作业设计、布置、反馈等策略。组织好教师基本功的校本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创新校本研修的模式,提高培训效果

1、规范学校集中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对于学校集中培训的内容做到提前落实专题、具体负责人员、保证学习的时间、地点等,避免与教研组的学习内容相冲突。

2、发挥教研组培训主阵地的作用。教研组内对一年内教师要学习的理论内容和实践活动做到早规划、勤落实,力争每位教师有课上、有内容学,有锻炼提高的机会。

3、创新培训模式。多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加强与教研室、进修学校的联系,积极争取名师工作室来校搞活动,力争每位教师每学年有至少一次的外出听课、观摩机会(每次外出回校必须有汇报的制度)。

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篇3

从学习的意义上来说,教师也是学生。因材施教,变被动培训为主动自修,这一原则性变化为我们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也给我们搭建了一个认识自我,反思教育,自觉提高的平台。我将树立新课程理念,初步实现教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教研方式的转变,提高新课程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研修目标和内容:

1、进一步研读《语文、数学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掌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2、学习新教材,走进新教材,把握教材的特点。

3、结合学情,探索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4、探索适合学生运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愿学、乐学。

5、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研修方式:

(1)专题培训

交流研讨、教学设计、说讲评课等形式,将培训学习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2)专题总结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对以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探索和专题总结,对其他教师的专题总结、论文、教案等进行分析与系统整理。

(3)网上学习

充分利用我校网络资源优势,在网上查找所需学习资料,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

三、研修内容:

(一)积极参加教师集体学习活动。

1、认真参加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好学习笔记,与专家、学者、其他教师主动交流。

2、参加教师读书活动。补充新知识,改变理念,开拓眼界,并做好读书笔记。

3、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公开课听课、评课的活动。

(二)进行自主研究

1.在研读《语文、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学习新教材,通过与旧教材比较,把握新教材的编排体系。

2.要掌握每一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及知识的生长点,达到掌握传授知识的深浅程度。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及自学能力的培养和终身学习的意识的养成。

4.认真总结课改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解决办法,并形成书面材料,在不断反思中积累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进行自我剖析

1、坚持每学期高质量地完成三节公开课。

2、每节课后认真完成反思。

3、积极与组内老师交流。

(四)参加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

1、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活动。

2、以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为主旨的讲座、研讨。

3、专题培训。

4、收看教育教学的光盘、录像

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工作思路和目标要求,积极引导教师强化教科研创效益的意识,树立向教科研要质量的观念,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1.端正教育思想,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增强教科研意识,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以研促教。

2. 在研究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展示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进行探究式教学,为学生学习做好“服务员”,备好课,上好课,加强反思,写好案例。

4. 结合实际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三、研究专题

1、制订每周主要活动内容。

2、听“教学理念解读”报告。3

3、学习《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意见》。

4、边学习、边讨论课改意见。

5、优秀教案评选(集体备课、说课)。

6、撰写教学论文:怎么样改进教学的策略是什么?

四、实施要点

1. 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积极撰写教后感,反思教学得失。

2. 注重细节,提高教学质量

结合自身特点,将教研活动的中心落实在教材分析、学法研究上。在备课中要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自身,结合班级实际,确定课案。

校本教研个人总结

我校本着参与、合作、共享和提升这样一种指导思想,开展了校本教研活动。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所面对的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开展较为丰富的校本教研活动,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促进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本学期我在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圆满完成了教研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理论,促交流

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不只是要有“一桶水”,现代社会知识日新月异,教师应该要有 “长流水”,是“活水”。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证明理论。

1、形式上,把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培训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内容上,我有针对性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的杂志和刊物,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并撰写心得体会

2、积极参加学历进修、自我提高的培训,撰写教学论文和做好教学反思。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这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加强交流。利用教研活动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时效性的交流,促进了学习和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实践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能力和技巧。

(二)抓备课,保课堂

众所周知,若要上一堂学生喜闻乐学的课,须在课前踏踏实实地做好课前准备。无准备的战要打好,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教师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备课、上课。要做到:

1、备课前,必须做到熟悉教材和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公开教学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公开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教与学相结合。

2、参加教师集体备课,,针对比较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不断优化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以熟悉教材、研究教材,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

(三)勤听课、重评议

正所谓:人无完人。我们提倡老师博采众长,扬长避短。为了让每位教师都能成为一名跟得上时代的人民教师,应勤听课,重评议。

1、常规听课时,实实在在根据课堂上出现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评析并做好记录。

2、课后反思是关键

自我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和理性的力量。

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篇5

我乡校本研修活动的宗旨是改进教师的教学实践,引导教师在自己的教室里发现真实的“教学问题”,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加以“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解决问题,校本研修第二阶段工作计划。力争解决本校及本校教师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发挥本校特色和资源,改进和加强我校教学研究工作,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及有关工作要求,确立“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师是研究员”的工作理念,提高我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为了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有效落实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和教师的培训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关注学校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校本教研,使教师领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现代教育观,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或困惑,提升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努力实现学校的不断发展。

二、总体目标

(一)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解决我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改变教科研活动与实际教学活动脱节,不能指向学校自身问题解决的倾向;

(二)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汇总教师教学经验,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让教师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

(三)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改善我校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三、本学期具体工作目标

1、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导向,深化培训工作,提高教研水平。加强教研骨干队伍建设,重点抓好班主任、教研组长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开展全员性教师讲座,以教研促教学。

2、以新理念、新课标为指导,抓好以新课改为中心,以新教材为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研究工作。研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及教改实践,根据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阶段性教学研究问题,使每位教师能够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

3、形成以校、组、个人研究的校本教研网络,使教师在教学方法、手段、知识结构等方面逐步适合教改要求,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4、不断探索研究适合我校学生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任课教师的教研理论水平和教研工作能力,组织教师学习课改理论。

6、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努力探索适应课改需要的教学模式和适应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的教学途径和方法,要求老师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中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使“研究的意识”贯穿到日常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同时培养教师养成反思和学习的习惯,要求教师反思教学理念,反思教学过程、反思学习过程(学习—发现—分析—讨论—解决—提升—拓宽)反思教学方式等。

培训内容重点内容:

1、师德教育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与自己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2)开展爱生工程主题教育活动,发挥教师在师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3)每学年组织开展一次师德演讲活动和师德经验交流活动,培养教师爱校如家,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的思想。

2、基本功训练

(1)开展大练基本功活动,夯实基础。进行“三笔字”、“下水文”比赛。经常开展说课、上课、评课、反思等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工作计划《校本研修第二阶段工作计划》。

(2)专业教师要加强自己学科的专业技术和基本技能训练。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研究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开展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组织检测、实施评价等环节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定期开展科研理论和科研方法的培训。

3、新理念、课程改革

(1)理论学习。必修内容各科行走课堂的有关理论知识。

(2)针对课堂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或有困惑的问题,帮助教师勇于实践,寻找对策,树立信心。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且信息技术的关键在于应用。把信息技术的技能转变到教学应用上来。充分利用网络为师生提供教、学空间。

(4)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培训。通过培训知道本学科的内容、形式及意义。

4、新技术、网络技能。

(1)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远程培训,计算机高级培训。

(2)进一步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进行网页制作、课件制作培训。因地制宜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我们将根据学校的实际,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为: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上网查阅资料并保存;简单课件的制作、课件的使用。专题辅导:每学期确立一至二个内容进行操作培训。为了保证质量,我们把全体教师分为三个组,每组每期接受培训不得少于两次。关于课件的使用问题,我们可以用34英寸的彩电代替多媒体屏幕。这两年已经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培训结束后,组织对参培教师进行检测。力争参培教师人人都能积极上网查阅资料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在教学中积极开发与使用课件。

5、新教学、新思路的培训

根据课程改革的进程,按照主要学科的主要问题—各科教学—各科教学生疏的教学,加大对口语交际、写字教学、作文教学的研究。

6、丰富学习内容,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利用计算机网络为教师的自我学习拓宽渠道,使现代教育技术真正成为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载体。学校鼓励教师订阅相关教育杂志,与全国各地实验教师进行零距离的研讨、学习;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本科学习。加强图书室建设,购置新课程改革的书籍、杂志,图书室随时向教师开放。学校硬性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到图书室借阅一本以上的书籍进行阅读,阅读后要写好不下于1500字的读书笔记,期末上交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教师创设更多的学习、培训的机会,通过“引路子,架梯子,压担子”这个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采用“外派内培、分层安排”的方法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四、工作措施

1、网络学习——促观念更新

网上学习培训,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鼓励网上学习培训,开发丰富的网上资源,开阔教师视野和思路。

2、集体备课——促教学反思

实施“提前备课,集体研讨,个人修改,注重反思”的集体备课思路,即教师提前备课,然后教研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实际进行个性化修改,课后撰写教学反思,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和失败处、学生的错例、二次教学建议等都记录下来。这样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备课实效。

3、专家引领——促骨干成长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培训形式,全力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活动,从先进或发达地区吸取教学智慧,获得灵感,解决我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每学年,邀请教研室领导来校进行听课辅导,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究会议、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

4、主题论坛——促共同提高

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日常教研活动正常开展,中心校和各村小每月举行一次“主题教学论坛”活动,在深入课堂教学,把握教学动态的前提下,每单周的周一由村小校长和教务主任指导教师根据自己教学中的困惑,确立教学研讨活动的主题,明确讲课教师,教师围绕研讨主题分头进行资料查询和网络学习,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摸索和反思,围绕主题写出教学研讨反思手记,每人最少要写一次,在教师自我学习的前提下,组织教师进行集体讨论学习,主题研讨活动程序为:教师出课——出课教师说课——教师研讨——交流所学——达成共识,应用于课堂教学——明确下一个主题。根据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需要,随机组织个别年级和个别学科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务处随机深入到各村小,对各村小教学论坛活动的开展给予指导。在各村小分散进行教学论坛活动的前提下,本学期,预计组织2—3次全乡校本教研活动。

5、拓宽渠道——促教研成效

①在校本教研中,将校本教研主题研究与校本科研课题研究相结合,使教师在经验加反思中迅速成长。②将校本研修活动同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解决教师在实施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③将校本教研同信息技术相结合,及时吸纳、传输课程改革信息与研究成果,引发对教师的争鸣与交流,使教学研究在交互式、对话式等互动培训方式中不断深化发展。

6、全程管理——促教学实效

将校本教研活动贯彻于教师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采取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将校本教研活动落实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集体活动时间定在每月一次的教研日,集体活动采用“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模式。即由指定教师做研讨课,通过让教师观看真实的教学课例,从中发现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随时能够解决的小问题就当场解决,将存留下来的一些共性的、典型的问题做为教师平时教学中的“研究课题”,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将教学中的问题转化为持续研究的一个课题,通过精心设计后,付之于行动,并不断的对自己教育教学进行反思,教导处定期征集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困惑,适机指导,并为下次集体活动做铺垫。每次集体活动在观看课例、集中研讨的基础上,由年组组长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活动,每次教研活动之前,提前一周分配好备课任务和研讨主题,每位教师对自己所承担的备课任务要进行精心的准备,以说课的形式,达到资源共享,提高教师备课水平和钻研教材的能力。

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校本培训是指导在教育行政、师训职能部门的管理下,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教研能力及案力综合素质为目标,立足本校教育教学教研活动,并结合教师个人的工作实际进行再学习、再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师继续教育活动。

  二、基本原则

1、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校本培训,一定要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因地因校因人制宜,保证实效。如农村偏远贫困地区的力量薄弱学校,应出乡、镇中心学校或联校组织实施校本培训,切忌不顾实际效果的搞形式、走过场。

2、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原则。校本培训要从提高教师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角度出发,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深入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更新教育观念,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实践素质教育。

3、开放灵活,注重创新的原则。校本培训是开放的灵活的培训。培训的资源既要向内挖掘,又要寻求外源,请进来走出去;培训方式要灵活多样,要勇于创新。校本培训是一种崭新的继续教育形式,有着非常广阔的创造空间,一定要勇于创新,形成百花争艳的校本培训格局。

4、以校为本,突出发展的原则。校本培训要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突出学校办学特色,立足本校实际,以学校为本位,以岗位为阵地,以教师为主体,立足于学校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既要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又要着眼于长期发展。

5、教、研、训合一的原则。校本培训要以教育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导向,以培训为主线,教、研、训有机结合,整体推进。

6、全员全程性原则。开展校本培训,应使本校全体教师都参与其中,主动学习,不断提高,不可把校本培训搞成个别骨干教师的培训。

 三、培训目标

1、通过校本培训,使教师的基本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特别是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科研素质、教育科研素质、现代教育技术能为重点,立足“人本”,研究“能本”,转变教育观念,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2、指导教师学会自学,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3、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激发教师的教学研究兴趣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

4、促进教师的自主成长和提高,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教师岗位成长的运行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促进学校形成办学特色形成之路,就是学校发展之路。特色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办学效益。

  四、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内容的确定,应当充分体现学校和教师发展的目标与需要,充分体现专业发展提高的要求,充分体现以校为本的特点,应当广泛而灵活。校本培训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形式,其培训内容要与每一周期教师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教学计划的内容相协调统一。

  五、培训模式

校本培训的模式应当是自主的、灵活的、多元的;在注重立足校本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同时,可走出去,请进来,注重吸纳校外资源并加研究利用;通过采取专题培训,观摩研讨、课题研究、案例研究、问题诊断、导师批导、远程教育、学术沙龙和“菜单”选择等模式开展校本培训。

校长是校本培训的主要组织者,要采取符合学校实际的培训模式,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恰当的培训方法,针对不同的教育问题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有计划、分层次组织好教师的培训,使参培训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提高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坚持向教育教学科研要教学质量,通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六、管理与考核

1、校本培训工作在教育行政师训职能部门的管理下开展。各级教育行政师训职能部门应切实加强领导,充分发挥教师培训机构、培训基地、教研、科研和电教等各部门的优势,整合力量,形成多位一体的培训整体,指导各中小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认真抓好典型,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确保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应作为教师评先选优,参加职务评聘的必要条件之一。

2、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应把培训作为近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重点,加强与教研、科研和电教等部门的配合与协作,建立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研训一体化运行机制。帮助中小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中的骨干、带头和辐射作用。

3、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定教师培训的教学管理机构统一指导管理本区域内校本培训。各教学管理机构要为校本培训服务,提供校本培训的学习资源,加强指导和管理,确保培训质量。

4、中小学校是校本培训的基地,教师是校本培训的主体,促进教师共同发展是直接目的。校长是学校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负有规划、实施、管理的责任。各种小学校可建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管理校本培训工作。要制定校本培训规划和教师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任务,加强过程管理,重视检查督促和考试考核。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包括考勤、考核、奖惩等,做到目标到位,内容到位,时间到位,培训到位,辅导到位,提高到位。用科学的管理保证校本培训工作有序而高效地开展。

5、各校校本培训的方案、计划应报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审定。各学校要根据校本培训的目的、内容和要求规范操作,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完成学习任务,达到要求,可获得本周期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的相应学分。

6、要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管理、服务、评估、检查和督导力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把工作开展情况入中小学校长政绩的基本内容之一。通过评估、督导,坚决杜绝校本培训工作走过场的现象发生,保证校本培训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