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职场

会计理论与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栏目: 职场 / 发布于: / 人气:3.12W

在目前的会计理论与实务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的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会计理论与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的问题

一、关干财务与会计

财务与会计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两门学科,同时又是既有密切联系又完全不同的两项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多年来我国在体制上是财务与会计合署办公,一套领导机构,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财务与会计是一回事,并由此引出“大会计”与“大财务”的争论。然而,事实上并非一回事。财务与会计是两门科学学科。财务是国家财政体系的基础,它从一产生就是直接筹集、组织、监督、分配资金运动,正确处理或调整资金运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随着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财务的职能不断向投资决策、资本运营、外汇风险防范、国际避税等方面拓展;而会计则是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经济活动,向相关利益者提供决策所用的会计信息。财务与会计的学科区别,应该从这么几个主要方向去区分:其一,目标不同。财务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或者说企业价值最大化(也有人说是企业所有群体利益最大化);而会计的目标是向相关利益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其二,基本职能不同。财务的基本职能是筹集、组织、监督、分配资金运动。而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二者都对资金运动进行监督,但财务是事前监督,会计是事后监督;其三,工作内容不同。财务是进行财务预测,编制财务预算,进行日常财务管理,事后财务活动分析。而会计的工作内容则是以凭证为依据,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记录、计量与报告;其四,工作方法不同。会计使用的是专门的七种方法,如设置账薄、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薄、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告。而财务则是运用定额管理、预算管理、可行性分析、预测等方法,如筹资的计算资金成本方法、投资的净现值法、回收期法,以及分析比较的比较法、因素法、平衡法、动态法等等方法;其五,从利用货币计价方面去看,财务与会计虽然都是货币计价,但二者所利用的货币职能又不相同,财务利用的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而会计则利用的是价值尺度职能。

在实践上,财务与会计是两项完全不同的工作。之所以被人们误认为是一项工作,原因有两个:一是两者联系十分密切,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两者的对象都是资金运动,都是利用货币(价值)形式进行计价、计量和评价;其次,两者都是企业的管理活动,目前又合署办公,所要达到的总目标都是千方百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再次,从两者的工作联系上看密不可分,会计必须以财务预算和财务制度为依据进行核算与监督,会计工作是以财务供应资金为前提;而财务进行预测和预算必须依据会计提供的信息与核算资料,日常财务管理的效绩必须依靠会计核算来评价,财务分析必须借助会计核算资料才能进行。在某种意义上说,财务与会计这两项工作谁也离不开谁,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二是历史因素造成的。建国初期,我国的财务与会计是各自分别设立机构,独立工作的。随着计划经济的发展,企业资金供应渠道越来越单一,国有企业的资金基本上由国家包了下来,财务工作的筹集资金职能不能发挥,因此,单独设置财务机构就没有必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如何筹资的巨大任务,此时财务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下,筹集渠道多样化,我国加入WTO后,企业财务还要面临着对外投资、引进外资、防范外汇风险、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等等重大决策性工作。这些财务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成败,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中显得极其重要。如果继续用计划经济的观点看待财务,继续实行一套机构,合署办公,既影响财务职能发挥,也影响会计工作。因此必须清楚财务与会计是两门学科,两项工作,在市场经济下应该分开工作,各司其职,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二,关于稳健性原则。

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内涵就是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由于市场的'多变性而导致会计确认和计量中不确定性,此时,对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应当列人本期成本(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资产增加和收益则不予确认。进而,国际上形成惯例,选用一些“公认”的会计方法:(1)推迟确认收入;(2)早确认费用把;(3)低估资产;(4)高估负债,等等。之所以如此,就在于稳健性原则可以防止股东(所有者)产生过于乐观情绪,规避虚增利润导致利润分配侵蚀资本的风险。国际上看重稳健主义,也就是看到了其对资本保全的重要作用。在我国,贯彻稳健性原则更有现实意义。我们的一些国有企业经营多年后只剩下一个空壳,原因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性,造成一些经营管理者为了夸大功绩,虚增利润,导致企业过度分配侵蚀资本,多年来一直吃老本,最后把企业吃成一个空壳。工因为如此,国家作为所有者,必须把资本保全放在首位,从计提坏账准备到强制提取八项准备,就是为了维护投资者利益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另外,实务中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核算与稳健性原则不很协调,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是我国会计改革时借鉴国际会计惯例而引进的一种方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一一投资》规定的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只要被投资企业产生净收益,投资企业就要按照其所占股权比例确认投资收益,同时增加“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由于这部分投资收益企业本期并没有收到,日后有可能不分或不全部分配,必然导致投资企业利润虚增,把不应确认的资产项目作为资产在财务报告上列报(有人说,被投资企业破产时能按比例分回。但真到破产时不但这部分投资收益分不回来,连初始投资额也没有保证分回了)。其结果是使资产所有者对其财务状况产生乐观估计,被虚增利润的假会计信息所误导。这与国际会计惯例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稳健性原则”不很协调。因此笔者呼吁各界,在采用权益法核算时,一定注意虚增的利润,坚持资本保全原则。

但有一点应该说明,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与稳健性原则背离,当被投资企业亏损时,投资企业根据其所占被投资企业股份比例分得亏损,确认投资损失并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此时,权益法核算的结果完全符合稳健性原则。这也说明权益法在不同条件下,会表现出双重属性。

三、关干成本管理。

成本对于会计界是个很容易理解的概念。但一提到成本管理,往往就误认为是降低成本水平,力求避免某些消耗或费用的发生,尽量去节省和节约。所以,企业在成本考核中一直是强调成本降低率。其实,这也是一种误区。

  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关系

会计理论,来源于会计实务;会计实务,要靠会计理论来指导。没有实务基础的会计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会计理论指导的会计实务,是盲目的会计实践活动。所以二者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缺一不可。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关系

(一)会计理论是对过去会计实务进行的总结和评价

会计学是一个更重视应用的科学,会计理论最终都要与会计实务相结合,不断从过去符合国情、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会计实务中提炼出精华,形成理论。对会计实务逻辑性、合理性的评价是以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规范等为依据,而这些依据又是根据会计理论制定出来的,所以评价会计实务的根本依据就是会计理论。

(二)会计理论为会计实务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增多,企业面临的会计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刚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在处理会计业务时会感到茫然,这时就需要会计理论作为指导。许多有经验的会计人员在遇到从未接触过的会计事项时,通常也会再研究会计理论,找出正确的处理方法。由此可见,会计理论实现了为会计实务服务的目的。

(三)会计理论为未来的会计实务指明发展方向和目标

会计理论是要不断完善、发展和创新的,经过不断的研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会计事项提出可行的处理方案。会计理论的提出到全方位应用到会计实务是需要过程的,提前做好理论上的研究,就可以在面对会计实务时有方向和目标。

  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社会功用

当下,将会计系统分成两类,一类是会计理论界,主要代表有高校、财政研究机构等。另一类是会计实务界,主要代表有企业(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 两个类型在社会运转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交叉。例如:在理论研究机构内研究人员根据具体业务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法规和制度,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实际的会计业务进行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在出现新业务时,但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实际的账务处理操作;而在企业内的会计人员必须在熟悉基本会计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这一过程中并不需要掌握深刻的理论。

在高职院校的培养过程中,促使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掌握高深理论的同时强化学生会计实务的处理能力,致力于培养在会计理论以及会计实务两个领域内的优秀的“跨界”人才,使得当下的会计教育更加的完善,会计人才更加的符合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