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工作总结

国学学结

栏目: 工作总结 / 发布于: / 人气:1.32W

前几天朋友聚餐,饭桌上两位骨灰级中医爱好人士谈起根据中医学理论所治愈的绝症病例,让人欣喜。但提到这些中医疗愈方法的推广时却是困难重重,其中一位颇有感叹的说中医虽好但是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所以造成中医现在的局面难以推广。这话一说完,我马上想起最近几堂课上老师讲的,不正是我们中医的理论框架体系吗?它发源于先秦,形成于战国秦汉时期,与易经同源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确实是存在的,而且在课上被老师完整地梳理了出来。可这套理论体系专业学中医的人都未必知道,更何况普通民众了。想想生活中的实例,有时候我们连真正地道的中医都难以遇到,更何况是微妙精深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了。

国学学结

目前我们在课上所学的理论体系正是这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中医学骨架,它能帮我们清晰的描摹出中医学的轮廓。课上老师提到一句话让我颇有感触,中医学的理论和知识“百姓日用而不自知”,早在战国时代就已成形的中医生命科学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我们身心的修养,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这种智慧的体现,就好比“生吃萝卜喝热茶,气得大夫满街爬”。时间久了在用的过程中就渐渐淡忘了由来和出处,但忘记并不证明不存在。这种“不自知”的状态需要被揭破,需要用理论梳理的方式来道明。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梳理清楚,寻根溯源,才能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才能更好的保护好这个源头。

现在社会上出现的中医养生热潮,虽然众说纷纭此起彼伏,但足以反映出古老的中医学经历悠悠的历史岁月依然散发着她的魅力。不论我们的生活方式怎么改变,人类对于生命科学的探寻和需求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学习中医学的理论框架,做些中医学“考古”是根本性的工作,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国学学结 [篇2]

谈到国学经典,我心十分澎湃,所谓国学,就是一国之所术也,这也必然与我们的古圣先贤紧密相关。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经典,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是一件大好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百千”开始。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国学圣贤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百千弟”为例。《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等,被誉为“袖里通鉴”。且反复劝勉学童勤学,敦促家长、老师认真对待对子弟、学生的教育。诵《百家姓》使我了解了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远,使用人数最多的儿童国学启蒙读本,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弟-子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浅近的历史典故讲述清楚。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不可不从国学启蒙开始。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国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

以上是我对国学经典一点感悟,希望对国学爱好者学习国学经典和国学圣贤文化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我也希望国学经典能成为世人的千古国学,让我们的名族精神永传下去。

国学学结 [篇3]

最近,学习了翟鸿燊教授《国学讲座》,感觉心情愉悦,收获颇丰。他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生活的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个人对人、事、物的看法如何。因为,生活是由思想支配的。如果我们都是欢乐的念头,我们就能欢乐;如果我们想的都是悲伤的事情,那我们肯定就会悲伤。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时候往往因为一句话使得自己跟他们的距离可远可近、可有可无。不论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场所,良好的沟通是人际关系的第一步,有了良好的沟通才有机会和我们身边的同事达成共识,与朋友礼尚往来,才能建立相互受益的互动关系,使生活工作相和谐。翟鸿燊教授一开始就讲到“人际沟通,最忌讳一脸死相”。大家都知道,生活像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愤怒,那么它也愤怒。而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我们年轻人,平时我行我素惯了,只顾个人情绪,而忽略了周围人的感受,迁怒于别人,这样不仅耽误了自己的工作,还影响了大家工作的心情,破坏了同事之间的友谊。

要想你身边充满和谐动听的声音,你首先要“学乐”,只有乐观者才能应付生活陷阱,掌握自己的命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学到了乐,你还要把快乐传递给身边的人,达到“群乐”,因为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给予别人快乐,你也就会快乐。

当一个人有爱心的时候,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悦色,有悦色才有婉容,一笑万福来,所以请大家常常微笑吧。

如果你懂得思考,知道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那么即使你还没有成功,也是正走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

在单位里,我们拥有了喜悦心,才能将自己的特长展现出来,并钻研学习,学得精就能够凭自己的思路创造出更好的道路,什么是人才?单位需要你变成什么样的人你就能转变成什么样,做到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才是真正的人才!所谓专业,那都是我们后天自己选择的。

既然不能改变风的方向,那我们就改变帆的方向,当我们不能创造环境的时候,就要选择环境。自己既然选择了这个单位,就说明这个单位好,因为你认为是最好的。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在一个单位里,就不要拿着工资还埋怨单位,既然开不开心都要工作,那我们就要选择开开心心的工作,告诉自己:“我们是最棒的,最好的”!

总之,我将继续学习领会翟教授的讲座精髓,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

国学学结 [篇4]

国学经典蕴藏着我国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精髓,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国学教育是中国人在向国际化迈进时提升自豪感、凝聚力,不放弃固有文化精髓的不竭动力。海宁路小学开展“与圣贤同行,与经典为伍”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一方面丰厚孩子们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是大力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 在日常教学中无声渗透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诗词,间接涉及到立志、修身、处世等国学知识,课外阅读教材、思品、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教学内容,国学知识也占有了足够多的教学资源。因此,学校没有单设“国学课”,以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通过礼仪课、音乐、美术、思品课讲述故事、情境表演、美文诵读等形式将国学知识渗透其中。学校对教师提出国学教育做到“两有”一是要“有感”,要对国学有感情,有自己的认识,要把对国学的理解贯穿到日常教学当中去,如带领学生读古诗,首先要掌握好平仄和诗的抑扬顿挫,有板有眼有感情地读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把诗词的韵味和慷慨激昂的感情激发出来。二是要“有备”,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认真搜索相关的国学知识,将要讲的课备熟备透,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如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在讲“美”时,适时地讲一些象形、会意、形声字由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变化以及字意的演变过程,学生们非常愿意接受,很容易理解和记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要“有恒”,要对国学教育持之以恒,不朝三暮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利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这一黄金时期,用国学的经典教导天性善良的儿童,即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四是要“有变”,在推广国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国学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的,要取其精华舍之糟粕。“一突出”就是要“突出修身立志教育”,要教育青少年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用什么样的思想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从小就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二、以国学教育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文明礼仪教育

采用“读(每周一篇人人读)、找(查找故事等)、背(自背、互背古诗)、赛(班级、学校比赛)、赏(配乐、配画、吟诵)、展(手抄报、画展)、写(根据情节描写,展开想象的读写等)、用(生活中运用)”等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让孩子们体验祖国五千年文化,潜移默化培养文明习惯。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具体活动如下:

1.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在校园里如火如荼地开展。办板报、手抄小报、写读书体会、讲故事、唱爱国主义歌曲等灵活多样的'活动,让校园升温不少。

2.在国庆节之际,向同学们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精心制作短假作业,以作业为形式,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感受作为中国的骄傲和自豪。在“九九重阳节”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敬老、爱老”;将“革命火炬代代传”,以入队仪式为契机,向一年级新生进行礼仪教育。

3.用爱心扮靓校园,精心对教师进行布置,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都在传递礼仪的公约;让班级图书角真正发挥作用,成为礼仪学习的阵地。体育传统校是我们学校的特色,孩子们废物利用,制作了以“阳光体育“为主题的垃圾箱。篮球架垃圾箱、福娃垃圾箱、网球垃圾箱,这些同学们精心设计、亲手制作的垃圾箱,不但美化了校园,更美化了同学们的心灵。

4.开展文明学生、文明班级、文明教师的评选活动。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主题队会也在各个班级当中认真展开。经过音乐教师精心改编、教唱,我们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懂礼仪”歌咏比赛,唱响了《海宁路小学校歌》、《海宁路小学文明礼仪之歌》,在歌声中展现了海宁路孩子的礼仪风采。

5.通过美化我们的校园,增添了学校的“国学之美”。楼道班级展牌上展现的“同书交个好朋友”“书林漫步”便可见证传统文化之美。班级读书角更营造了弘扬民族文化的氛围。

国学的浸润,让孩子们的言谈举止悄然发生了变化。每天清晨,当教师来到校园,迎面过来的同学都会立即站定,恭恭敬敬地向老师敬礼、问好,课间打逗现象明显减少,国学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讲文明知礼仪的习惯。

三、今后工作设想:

1.明确意义,启动诵读

将"经典诵读工程"列为教科研课题,成立课题组,以"经典诵读工程"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确定各年级国学教育的研究主题。一年组准备研究的主题是讲礼貌;二年组是讲规范;三年组是说谦虚;四年组是说勤劳;六年组是谈孝心;针对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实际状况学生的学习方向。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办好家长学校,形成家校合力

通过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校听教师经典教育课,让家长认识到孩子读经诵典可以了解传统文化,陶冶情操,为孩子将来做一个有道德、有知识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与体育校本课程有机结合,将童谣、儿歌、三字经改编成为体育游戏,既凸显学校体育特色,又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在学中玩,玩中学。

3.认真实践,创新方法

(一)保证时间。各科教师都要自觉地在语文老师的统一协调下,在各个规定的时间段里,有条不紊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阅读活动。阅读活动要在时间上给予确保:

(1)每天上、下午第一节课前安排20分钟进行诵读;每天放学时再安排十分钟用于回顾、检查。

(2)每周利用阅读课的时间进行赏析,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3)注重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诵读小小擂台赛”、“知识大考场”、“读书小能手”的评选活动。

(4)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督促学生诵读经典。

(5)语文老师要与学生共同进行诵读活动并建立诵读记录簿,做好记录。

学校德育处、教导处将共同组织开展阅读与积累展示活动,让读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最爱。

(二)多层次、多方法开展活动。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确定篇目阶段。

第二阶段:诵读经典、训练强化阶段。以班级为单位,广泛开展诵读活动,开展竞赛活动,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学习更多的经典古诗文。

1.每天按照统一的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

2.开展竞赛,激发热情。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3.学生建立一本经典诵读集锦的小册子,抄写自己喜欢的古诗文,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

4.形式可以多样,抽背、师生背、接龙、诗配画、画配诗、诗文串联、古诗新唱等等。

第三阶段:活动展示、检验成效阶段。学期结束阶段,学校分年级组织举办校内“古诗文诵读”竞赛活动,来检测诵读效果,激发诵诗热情。

(三)依靠教师,保证质量。

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和投入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形成全校教师人人参与,个个想方设法,处处书声琅琅的良好诵读氛围。落实师生读书计划,在教师中倡导“直面经典、启迪心灵、润泽人生”,调动师生的读书热情。如利用课前两分钟让学生轮流背诵古诗;利用晨检时间为学生讲解古诗文内容;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诵读的技巧……通过持之以恒的活动,提高同学们的诵读水平。

(四)利用假期 丰富实践

利用寒暑假在师生中开展国学知识的学习,倡导广大中小学生收看《百家讲坛》等介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视节目和相关书籍,在全校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写一篇国学学习笔记”——包括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感悟的道理,通过网络、书籍和广播电视等形式学习“会讲一个美德故事”,“学习一个美德人物”,做到深入了解,并将在讲故事大赛中进行评比展示,“做一件美德实践活动”——组织“扶残助困”小分队开展定点扶助,开展向社会奉献爱心的公益活动,丰富假期生活的同时,提高广大师生的自身内涵和修养。

四、总结经验,成果展示

要坚持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使诵读活动在校园开展得有声有色。

以我校选派配乐诗朗诵《水调歌头》获得“秦皇岛市第二届经典诵读比赛”一等奖为契机,结合学校实际和时代要求,从培养孩子健康人格角度出发,扎实开展校本研究活动,在校园掀起"诵千古美文,扬民族精神,建书香校园,做少年君子"的国学诵读的热潮。

国学学结 [篇5]

通过读《国学》,使我们的心灵有所启迪,有所受益,也是就说要对照一下我们是如何做人的,如何交友的,我们的心地是不是够善良,我们有哪些是君子行为,又有哪些是小人之举,我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怎样……我们要用心去读,认真品味,才能够荡涤内心深处的污垢,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道德水准,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

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出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智慧可以改变命运,因此,经常学习新知识,温习老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快的事情,我们要养成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伟大的话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学问从学习中来,能力从实践中来。人生困顿,皆因不学无术,其实学习和实践就构成了人生的两大主题。孔子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修炼的一生,境界越高越注意学习修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说孔子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七十岁随心所欲不越规矩”。孔子自述了一生学习和修炼品性的过程,从求学、立身、明德和思想境界的不断提升,不难看出孔子也非天生的圣人,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在学习中提高,良好道德的养成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自我约束到随心所欲不逾矩,思想和言行的高度统一,已经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此所谓“慎独”,就是一个人独处时候也能做到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这也使我们懂得了伟大来自于平凡的道理。

孔子一生致力于研究学问,修炼自身,传道授业,他自己被尊称为圣人,其思想学说影响了无数人,但仍然十分谦和并注意学习,其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更应该加强学习,要多读书,读好书,读自己感兴趣的书,要在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学好相关知识,如管理理论、经济理论等,同时还要学习文学、历史、政治、哲学等知识,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素质,增强自己的能力,在面对纷乱复杂的世界有一种清醒的认识。柳永说过: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如自然规律、经济规律、法律法规等等,这些规律已经被无数实践所证明,被人们广泛认可,我们按规律办事就会被大家认可,就会成功,我们不学习就不了解规律,做事就不能按规律、甚至违反规律,就不会被大家认可,也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现在有许多人,把国学作为一门学科来学习,像学化学物理一般,似乎能背下来,了解意义就说学懂了。所以他们喜欢寻文字中的奥义,谈玄论道,但不喜欢去实践,认为这些太简单了。更有一些人喜欢研究玄妙之学,以为是脑子灵光,但究其实其基础很薄弱。他们这种做学问的态度是不正确的,没有领悟到国学的深理。千里之足,始于足下。百层的高楼都是一砖一瓦添加上去的。人们在学问之初不要好高骛远,应从实际里地简单做起,使自己确实感到有体会,确实感到“乐在其中”。国学很简单,就像迈开自己的腿一样方便,但一步一步就可以行千里。学问虽简单,却贵在坚持,要有信心,确信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我国历史悠久,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传世名篇,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我们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导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专业班级:09水工1班

姓名:万爽

电话:15040052248

国学学结 [篇6]

学峻峻妈妈的样,我也给安鑫这学期的学习做个总结,总结一下成果也好展望未来哈!先说说国学经典学习方面,《弟-子规》已经全文背诵完毕,开始了《论语》的背诵,期间正好学校发的《经典诵读》,对《三字经》进行了全面的复习。

从2月5日到5月5日,历时3个月,《弟-子规》已经背诵完毕,与《三字经》相比,《弟-子规》的内容更加抽象一些,所以花的时间也要长一些。通过比较,我买的教材是《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小学版,感觉这个版本挺好的,全书有拼音,还有著名学者钱文忠先生主讲的一些古今对照故事,把历史名人与现代例子相对应,将空泛理念和现实情况相结合,不同于传统读本的枯燥注解,孩子很喜欢听这些故事。全文分成了二十二段,我们每天把一段的内容诵读10-20遍,每2-3天就能背下一段,同时读新内容,复习旧内容。《弟-子规》的内容侧重于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是一份非常好的指导孩子树立正确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经典。记得有一次我叫安鑫她没有马上答应,我翻出《弟-子规》念道:“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呵呵,下次叫她,她就知道马上过来了。孩子的很多行为规范在《弟-子规》上都能找到相应的论述,比方说“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就是告诉我们图书典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读完以后立刻放回原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是说我们读书的时候要注重心到、眼到、口到,“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则是说不要和别人攀比衣服和饮食,更不要因此不愉快。这些对孩子的生活学习都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

从5月6日开始了《论语》的背诵,相对于《三字经》、《弟-子规》,《论语》读起来会比较绕口,也更难理解一点,说实话,我自己也不是很有把握能把意思理解的完全准确,因此,我除了准备了《论语》的儿童读本,还专门买了一本《教女儿读论语》,这是一位有国学修养的爸爸陪读小学的女儿读《论语》时记录下的父女对话,其中,《论语》全文有拼音,同时加上了译文,字词注释,历史背景,还有父女俩针对原文展开的讨论。翻开书第一页就有一段“约定”:1.每天花半小时;2.每天读一段(特别短的读两段);3.每段读二十遍;4.每天读之前,对意义进行简单讲解,讨论;5.特别长的段落,另行处理;6.一年完成。得,我们就按此执行吧,目前已进行到第二章《为政第二》。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当下大家都在让孩子诵读传统,但我觉得我们大人应该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素质与修养,国学经典是人人都需要学习并身体力行的!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习并成长吧!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