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工作总结

高校辅导员工作总结心得体会

栏目: 工作总结 / 发布于: / 人气:2.04W

辅导员是各大高校教师队伍中最为特殊的力量,一个优秀的辅导员能够增强学生的凝聚力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校辅导员工作总结心得体会

  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总结篇一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又是一年大学生找工作的关键时期,而更多的学生对毕业的去向都不太明朗,对于未来职业认识仍然很模糊,不知道毕业之后想做什么。因此,应当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型人才目标出发,把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的始终,这也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专业性不强,没有形成全员育人、全程指导的系统化教育体系

由于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认识的狭隘,导致了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执行力不够,很多都是表面文章,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一方面,很多高校并没有开设职业生涯课程,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了解不全面,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很多高校都是在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才对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讲座,内容单一,很多老师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所以,并不能深刻的解析出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点,很少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如何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二)忽视了职业生涯教育全程指导与个性化辅导的有机结合

每个学生都不是抽象、孤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因此,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应该在普及职业生涯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可高校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 其实,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更能够有效的发挥职业生涯教育的服务特色。另外,在面临人生的多种选择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往往会变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这时将心理咨询与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的结合起来,实施个性化辅导,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但目前很多高校不能给学生提供有效的个性化辅导。这也就导致学生对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满意度不高。

二、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一)角色优势—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有效性

辅导员是学生生活的引路人、是学生的良师益友,由于辅导员角色特殊,能与学生朝夕相处,而且工作内容涉及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状况可以使师生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更多地以“朋友”的身份展开交往活动,从而使辅导员容易走进大学生的内心深处,赢得学生的信任。对于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的情绪波动或心理障碍,辅导员容易凭借角色优势,本着关心和爱护的原则,利用掌握的有关知识和资料与学生本人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进行客观分析,走出误区,克服困难。

(二)指导优势—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针对性

作为辅导员最为熟悉学生情况,因为辅导员的工作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处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工作内容涵盖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学生相处时间相对较长。辅导员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可以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综合素质等各方面,这样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及时引导学生分析自身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综合素质。

三、高校辅导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方法

(一)高校辅导员要确立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

大学三年的生活是一个递进式的发展模式,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和心里特征,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也应该是逐层加深和强化的。大一帮助学生定位,使其从性格、爱好、能力、兴趣、气质等多方面正确全面的认识自我,客观的评价自我,实现高中向大学转型的第一步,也为之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大二引导学生定向,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如何去更好的认识职业、怎样实现自我与职业的有效匹配等,通过深化职业的概念和加深学生对职业、职业环境的了解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形成健康积极的择业观念。大三辅助学生定路,大三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关键时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进一步加深,结合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二)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想要更好的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有一支具有较强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队伍至关重要。因此,辅导员不但要完成日常工作,更应该接受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培训,不断地学习与职业生涯理论相关的知识,了解社会动态信息,提高职业指导的能力和自身素质,能够积极的引导学生,协助大学生探索自我和工作世界,帮助学生增强生涯抉择能力,从而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正确的引导学生去发展自己的人生,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全过程,学校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有效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深刻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社会输送具备较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总结篇二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广大辅导员的辛苦工作,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做好辅导员职业规划和专业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民办高校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适用人才,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在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如何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如何针对民办高校的特点,建设一支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已成为关系到人才培养和民办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环节。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规划、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民办高校辅导员来源复杂。

由于办学时间都不长,不少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年龄分布呈现出哑铃状两头大、中间小,即5岁以上和3岁以下的辅导员人数占绝大多数,而3-5岁之间的人数较少。一方面,年龄较大的辅导员由于绝大多数是由企业内退人员、部队转业干部、退伍(复员)军人等组成,他们与青年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代沟,仅依靠自身的知识储备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年龄过轻的辅导员队伍,社会阅历相对不足,社会知识、工作经验等各方面积累不够,对学生中的许多问题不能给予很好的指导。

2、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低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性的不强和准入机制的缺乏使没有专业知识和事务经验的外行也可以进入,某些时候甚至成了其他岗位裁减人员或教师家属的安置办,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各人按照自己的理解行事,工作方法五花八门必然使得辅导员感觉不受重视、没有地位,职业认同感低、吸引力不强;困扰多年的政治待遇、物质待遇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大部分人聘期相对较短、地位的不稳固、将来发展方向不明确,使得辅导员队伍极不稳定,在许多人眼中这仅仅是简单的谋生手段,因此,有机会就转、有条件就跳的心态普遍存在。在部分民办高校较为集中的城市,笔者甚至听到过部分辅导员白天忙工作、晚上比待遇忙跳槽的故事。辅导员工作主要是靠事业心和责任感在起作用,相对稳定的队伍才能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不断提高工作的水平和层次。队伍的频繁流动,使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连续性不强,往往只能在低水平的阶段重复。

3、专业化培训弱,师资队伍专业性还不强。

由于资源有限,骨干培训涉及面小,培训专业化程度弱,学位进修名额稀缺,而实际需要培训、进修、提高的辅导员人数庞大,现有的培训、进修难以满足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另外,各民办高校虽然都建立了辅导员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制度,甚至还建立了辅导员学习日制度,但培训形式多以讲座、报告会、交流会为主,内容纷繁复杂,随意性大,不成体系,更谈不上专业化系统培训。培训中,缺乏既掌握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又熟悉辅导员实际工作过程,能把理论教育和经验传授、理论和实践、体会与感悟、基础和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辅导员工作有真实体验的专业师资队伍。

4、民办大学辅导员职责过多

辅导员岗位职责的规范性直接影响着辅导员工作质量,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关键。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和各高校对辅导员岗位职责都作了不同程度的规定,但长期以来,在工作的实际过程中,辅导员往往充当政工人员、行政干事、教辅人员、党政秘书、团学干事和招生就业人员来使用,辅导员普遍存在工作领域模糊不清、工作内容繁杂凌乱、工作职责事无巨细、工作时间无限延长、角色扮演越位错位、评估检查没完没了等问题,大大降低了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职责,使辅导员整天套在繁冗的事务之中,使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观上想做好,但客观上往往力不从心。因此,只有规范辅导员岗位职责,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规划、专业化发展对策

1、进一步完善高校辅导员选聘、管理、培养和发展的机制

完善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机制,就要贯彻高进、明责、严管、精育、优出的原则,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选聘机制、管理机制、培养机制和发展机制,使之成为推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制度保证。首先,省教育厅要督促高等学校必须要像重视业务教师的选拔那样重视辅导员的选聘,并牵头建立高标准、严要求的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把真正优秀的人才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其次,要明确职责,强化考核,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制度。

2、建立科学的辅导员评价方法

民办院校应在法律的指导下,充分运用优胜劣汰的方法,推进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而考核无疑是推动辅导员专业化的最有效措施。首先,要明确工作职责,确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构建辅导员考核指标体系应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辅导员专业导向,体现辅导的专业性,应重点考核其工作的专业素质、能力、水平、效果等内容。辅导员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全面科学,既应考虑定量的因素,也应考虑定性的因素;既要考虑工作能力、工作效果、工作业绩也要考虑工作动机、职业道德、工作态度,还要考虑学生一次就业率、考研率、四六级英语通过率、学习成绩合格率。其次,要严格考核程序,健全民主监督机制。

3、建立纵横结合,分层递进的辅导员培训机制

加强辅导员培养工作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键。第一,形成精品项目+专业培训全员普及教育体系。建立起全员参与的成长培训体系,针对全体辅导员,从国家方针政策、学校发展规划、辅导员岗位职责等方面,全面地提供培训内容,满足所有辅导员的成长需求。第二,形成节点培训+进阶培训分层重点教育体系。建立起分层递进的成长培训系统,针对纵向上的每一个时间节点,从知识、技能、才能和态度等方面,全面地为该阶段提供培训内容,满足不同层次辅导员成长需求。

4、加强辅导员的专业技能提升与职业培训力度

民办高校应加大投入,提高辅导员专业学识水平,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专业学习上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应主动调整现有辅导员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加快整合现有的硕士点和博士点,打通高校辅导员学习深造道路;更为重要的是,高校应加强辅导员队伍培训基地建设,改变长期以来培训单一、重理论轻实践、口号多内容少、讲座报告多情景模拟少、会议多考察少等现象,积极搭建平台,让高校辅导员获得专业技术资格和辅导员必备的工作技能,进一步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5、提高待遇,提升职业声望与社会认同

待遇的高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一种职业的社会声望,公众也会以待遇的好坏来评价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并给予不同的社会认同。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及相关激励理论,我们知道人的需要是有层次且不同的,应该满足辅导员最迫切的需要,才能起到期待的激励作用。但是,每个辅导员的需要不同,即使是同一位辅导员的需要也会因时间、空间的改变而不断变化。所以,当我们在加大对辅导员的福利待遇的投入的同时,更需要考虑每一位辅导员当前最迫切的需要。这不仅需要从物质方面满足,更需要从精神方面进行关怀。学校要提高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领导要切实关心、重视、认同辅导员的工作,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待遇。

总之,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提高辅导员他们的职业吸引力,从而使他们产生职业认同感和事业归属感,这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总结篇三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中最为特殊的一份力量,既是学生工作的管理者还是学校行政性事务的执行者等等。日常事务繁琐、凌乱,往往使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无法面面俱到、细致深入,此时,一支得力、高效的学生干部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辅导员除了扮演好领航者、组织者、实施者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一批精锐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干部队伍,形成一套完整的培养方案。

一、运用教学技巧,以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契机,加强学生干部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

面对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状,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作为普通学生中佼佼者,代表着学校管理的形象和教育的质量,更应在这场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辅导员在对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过程中,要及时认清社会发展的需求,掌握各类政策信息,让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概念在学生干部们的思想意识中扎根生长。

1、以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为导入,奠定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平时的接触中,笔者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干部都不知道职业生涯规划有多大的用途,如何去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中明确指出大一下半学期必须给学生们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这门课程,辅导员便可利用教学的手段,合理设计好这门课程,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将纯粹的理论知识点贯穿在大量的事实案例中,最后通过考核巩固各类理论知识点。

2、以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契机,加强学生干部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的实力。

学生干部平时工作比较忙,很难真正掌握知识点。此时必须采取一种方式,让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概念在学生干部心中根深蒂固,那就是职业生涯规划大赛。2011年10月我组派选手参加省教育厅举办“花桥国际商务城”杯第六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在准备期,辅导员给予理论指导外,更多是让学生干部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一位学生干部荣获省校系统内第一名的成绩,这便是最好的标榜。此外,系部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旨在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技巧,巩固学生干部们的设计技巧。

二、运用实践杠杆,以学生管理工作为平台,引导学生干部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拥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还不够,必须经过实践的验证。美国施恩教授将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分为成长、幻想、探索阶段,查看工作世界阶段,基础培训阶段,早期职业的正式成员资格,职业中期,职业中期危险阶段,职业后期,衰退和离职阶段以及退休等9个阶段。根据这一理论,学生干部正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准备期、试探期,因此学生干部首先要取得大学生涯的成功。

1、通过自我认知的培训,增强实现学生干部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就是“知己”。很多学生起初并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对学生干部这个概念认识不清,这导致同学们盲目的竞选学生干部岗位,只要当上学生干部,任何部门都行,逐步产生一种不正之风。

因此辅导员在选拔学生干部时须严格把关。选拔前期多宣传;面试考核多评审;试岗锻炼多培训,辅导员老师主要通过组织各类内部座谈会、民主生活会、辩论赛等活动来帮助学生干部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分析、自我批评,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自我认识。

2、以基本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学生干部的职业目标为考核标准,加强其自我主动实践的培养。

学生干部平时的工作中需要说、写、做等基本能力,而不是按部就班的去执行辅导员老师的指令,这使得他们严重缺乏创新意识、组织协调、团体合作、判断决策等高端就业才能。

辅导员在学生干部培训的过程中,将此作为重点来阐述,可专门设置一个环节,让所有学生干部结合自我认知、社会就业行情的了解,明确自己的学习、工作目标。每位学生干部必须针对自己的目标制定详细的学习、工作计划,保存在辅导员老师处,在学年结束时,这将成为每位学生干部的考核标准。如此,一改往常学生干部被动的去做工作为自我主动要求提高,改“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以职业教育为导向,加强学生干部职业竞争意识。

高职学生相比本科生竞争优势本来就该是职业技能突出。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除了拥有较扎实的专业技能,更应注意职业竞争意识的培养。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应灌输企业职业竞争机制,提前让学生干部进入职业竞争的角色中。

1、建立企业管理式的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公司实行的是重奖重罚、重视绩效的工作理念,提倡的是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要求。因此,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将创新、节约、高质高效作为奖励项目;鼓励学生干部发散思维,创新型的学生活动,辅导员只给予方向上的把握;在组织活动中,鼓励学生干部自己进行预算控制,最大限度上实现节约这一理念等等。这些都能增强学生干部的生存意识和危机意识。

2、参考企业式监督考核机制,有效保障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成果。

建立了企业式的激励机制,还需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作为保障。在对学生干部的日常考核监督中,辅导员可设置工作态度、工作效率、领导才能、创新才能等考核细项,明确“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原则,并制定相应的考核结果,如“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等档次。考核结果将与学生干部的是否留用、职务晋升、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等直接挂钩,这能够鞭策学生干部个人调整不良心态、积极主动工作、实现自我完善。

总之,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学生干部,必须围绕职业教育这一中心,建设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学生干部队伍。实践证明,优秀的学生干部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学生干部培养机制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辅导员还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保持头脑清醒、思路开阔、不断创新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