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作文

关于数学的作文5篇

栏目: 作文 / 发布于: / 人气:1.99W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数学的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数学的作文5篇

关于数学的作文1

长久以来,被誉为“科学皇后”的数学,在科技领域的拓展上,一直担当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数学的应用更为广泛。但在数学课堂上,一般定义的解释、定理的证明和命题的解法,却忽视了从生活的经验去理解数学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其实既可用数学方法去理解周围的事物,更可利用生活的素材去加强对数学概念的认识,使数学知识注入生活的气息。

数学问题生活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创设情景,侧重感知。

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规律等化解为一系列学生熟悉的有趣的丰富的生活中的事例,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从初步的感知,逐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和思想方法,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发展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数学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已注意到在引进新知识时提供一两个实际背景,以便使学生理解数学源于生活。但仅仅如此并不能确保学生具有应用意识,也许抛开教师提供的实际背景 ,学生头脑中便难以找到其他的实际背景,依然会将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看成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无法感受新知识的应用价值,这点给我们的教训是很深刻的。

生活问题数学化———实际问题抽象化,侧重建模。

对新课程来说,最重要的是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在这个意义下,数学建模和数学应用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众所周知,数学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数学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数学的应用地位日益上升,数学建模正成为数学和科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所谓数学模型,是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的特征或数量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的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广义解释:凡一切数学概念、数学理论、各种数学公式、各种方程(代数方程、函数方程、微分方程、积分方程……)以及由公式系列构成的算法系统就可称之为数学模型。

数学的建模过程大致可用如下框图说明:

例如: 换啤酒问题:小明的父亲从商店买回10瓶啤酒,商店规定3个空瓶可换回一瓶啤酒,若小明的父亲不再给钱,他一共可喝上多少瓶啤酒?

其解法是:10瓶喝完,可换回三瓶;再喝完,则剩余4个空瓶,又换回一瓶,喝后剩下2个空瓶,此时借进1空瓶,则又可换回1瓶,喝完后还所借1空瓶。总计可喝15瓶。此过程中“一借”可谓巧。

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和灵性。数学学习内容远离生活无疑是导致学生对数学无兴趣的根本原因,它使本该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活动变得死气沉沉。有鉴于此,数学的教与学应该富有生活气息,注重现实体验,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

关于数学的作文2

篇一趣味养蚕

春天来了,我最喜欢的一件事——养蚕。有一天,我在学校附近看见有1位老爷爷正在卖大小不同的蚕,放学后,我就买了6只蚕宝宝,每只3角,共花了3×6=18角=1元8角。第二天,我发现:6只蚕宝宝大约要吃12片桑叶,蚕宝宝渐渐长大了,胃口也越来越大,1只蚕1天要吃4片桑叶,所以每天共放进4×6=24片桑叶。

大约15天后,蚕宝宝吐出了丝,形成了茧,好像一粒粒花生。10天后,蚕宝宝从“花生”里出来时,变成了白色飞蛾,飞蛾有1对触角、2对翅膀、6条腿。过了2天、1对飞蛾产下了100多粒卵,3对飞蛾就有了3×100=300粒卵,我太高兴了!

等来年春暖花开,我就拥有了300多只蚕宝宝,我一定会送给老师和同学,让大家与我共享养蚕的快乐!

篇二豆浆 + 油条

今天是周末,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我和奶奶去买早点。走到店门口,“叔叔,请问一根油条多少钱?一袋豆浆多少钱?”叔叔亲切地说:“一根油条5角钱,一袋豆浆也是5角钱。”这时奶奶给我出了一道数学题:买5根油条和5袋豆浆共要多少元?我想了一下回答到:“要5元。”奶奶问我是怎么算出来的,我说:“每袋豆浆5角,5袋豆浆“xx二十五”就是2元5角,5根油条也是2元5角,相加就是5元。”奶奶说:“还有另外一种方法,你猜猜看?”我拍了拍脑袋,可还是想不出来,奶奶就提示我一下:“把一袋豆浆和一根油条看成一份,那是1元,那五份不就是5元了吗?”我眼睛一亮,这种方法真简便!

篇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今天,妈妈买回了一大堆我爱吃的草莓,我馋得直流口水,妈妈在一旁笑着说:“你如果要吃草莓,就要先回答我的问题。”“什么问题?”我问道。妈妈不慌不忙的说:“小明比小红多8支铅笔,他要给小红几支笔,两人才一样多?”

我想了想,这不就是把多出来的8支铅笔平均分成两份吗?拿其中的一份给小红,两人就一样多了。可以用老师教过的除法8÷2=4(支)来解决。

我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笑了,她夸我是个很聪明的孩子,而且给了我一个大草莓。我高兴地吃起了草莓,我觉得这次的草莓最甜,因为这是我用智慧换来的。

篇四生活与数学

今天,我们家来个特殊的客人——收破烂的阿姨。随后,妈妈就把她带到了杂物间里,经过一阵讨价还价之后,阿姨和妈妈达成了协议,一斤废纸卖四角钱。只见阿姨麻利地将所有废纸绑得结结实实,再用秤把它们称了称,一共有16斤重。这时妈妈叫我算一下一共卖多少钱,我说:“妈妈,16乘4我没学过呀!”妈妈对我说:“用刚学的知识算算。”我灵机一动,想了想对妈妈说:“我算出来了,是六元四角钱。”妈妈问是怎么算的,我说:“16斤就是8千克,1斤4角钱,1千克就是8角钱,8乘8等于64,64角就是6元4角钱。”妈妈满意地点点头,阿姨也夸我真聪明。

我想,看来数学在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的呀!

关于数学的作文3

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有,故事中也有。而且这些数学往往都会有着一个数学原理、规律或逻辑。古今中外,每个数学家都是在生活中通过一次发现,实验从而有了灵感。然后便刻苦钻研从而发现数学原理成为数学家。

例如祖冲之。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 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 ,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

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都是从生活中刻苦钻研从而得出数学原理的。今天,我要讲一个小故事。同样,这个故事里也蕴含着一个数学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阿凡提运用他的聪明才智为人民行侠仗义,无情地嘲弄那些残暴而又愚昧无知的封建统治者,那些老爷们对阿凡提恨之入骨。

一天,国王召阿凡提进宫,煞有介事地对阿凡提说:“阿凡提先生,听说你经常在外面讲我的坏话,这样吧,人们都说你很聪明,我这里有一个问题,你如果能解答出来,我就释你无罪,如果答不出来,那就加重处罚。”原来,国王想用这个办法作借口来报复阿凡提。国王让人拿来了三个盒子,对阿凡提说:“这三个盒子中只有一个盒子里放着我的一粒珍珠。每个盒子上各写着一句话,但只有一句真话,其余都是假话。你给我找出珍珠在哪个盒子里。”阿凡提一看,第一个盒子是红色的,上面写着:“珍珠在这里”;第二个盒子是蓝色的,上面写着:“珍珠不在红盒子里”;第三个盒子是黄色的,上面写着:“珍珠不在这里”。阿凡提看完了盒子上的字,略一沉思,马上就指出了珍珠在哪个盒子里。国王和手下大臣一听,一个个都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国王只好把阿凡提放了。

聪明的`小读者,你能找出珍珠在哪个盒子里吗?

是这样的。 如果珍珠在红盒子中,自然珍珠便不在黄盒子中,那么红盒子上的话和黄盒子上的话都是真话,这与“只有一句是真话”相矛盾,所以这是不可能的。如果珍珠在蓝盒子中,自然珍珠就不在红盒子和黄盒子中,那么蓝盒子和黄盒子上的话也都是真话。因此,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珍珠在三个盒子中的一个盒子里,既然不在红盒子和蓝盒子里,那么一定在黄盒子里。

这个故事反映出的就是: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遵循一个规律,要么是这,要么是那,不可能两者都是,这一规律叫排中律。

结合上述,证明数学无处不在,只要大家愿意去到生活中、故事中刻苦钻研一番,就能发现数学原理。数学是无止境的。

关于数学的作文4

数学,是一个奇特的王国,里面充满了刺激与趣味。每当你漫游在数学王国,活蹦乱跳的阿拉伯数字就会将你团团围住邀你一起翩翩起舞,数学符号更是乐不可支的请你做游戏。可是,你也别冷落了可爱的几何图形哦,不然它们一定会让你犯难出丑、迷失方向……这时的你,已然忘记了世界,忘记了自己。

痛打“拦路虎”。

放学后,我像往常一样,回到家翻开数学作业,准备在数学的王国里和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游戏共舞。这些小家伙们给我设置了很多障碍,乘除加减、分数小数,呵呵,都被我轻而易举地拿下。嗬,加大难度了,求出物体的表面积并要说出能用多少原料,难不倒我,仔细审题,公式一套,轻松搞定。

我一道题一道题的“杀”,眼见它们狼狈逃窜,“小兵”越来越少,我得意地笑了起来。不好,我遇到“敌人”的主力部队了!主将出马了:把长239米的钢筋截成17米和24米长的钢筋,如何截最省材料?这道题对我来说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找不着突破口了,我苦思冥想怎么也想不出来。面对这样一个“拦路虎”,我一定得“hold”住,坚决不能求助别人。突然,我脑中灵光一闪,可不可以用解方程呢?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可以设截成17米长的钢筋x根,截成24米长的钢筋y根。则有17x+24y=239,可得非负整数解为x=7,y=5。虽然这道题超出了所学范围,但得亏爸爸给我讲过设两个未知数的解方程,不然的话,我还真招架不住呢!

生活中的数学。

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一直不懂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但在一年级上学期的一天,我终于知道了数学的用处有多大。

这天我跟妈妈去逛超市,我们喜滋滋的买了好多东西。在去结账的时候,妈妈突然说:“儿子,妈妈只带了100块钱,不知道买的东西超出咱们的消费范围了没有!”妈妈灵机一动,又说:“儿子,不如你帮妈妈算算这些物品的价格?”“耶丝!保证完成任务!”刚刚学会点儿数学的我,这下可有了用武之地了。“蘑菇力4盒一共是20元,脆脆鲨一盒30元,小蛋糕1盒5元,好有趣2袋10元,巧克力两条15元。一共是20+30+5+10+15=60+5+10+15=65+10+15=75+15=90(元)。妈妈,妈妈,一共是90元!”妈妈说:“哇,你真棒!看来我们还可以再买十元的东西。还好,没超出范围,不然的话,还真得麻烦的退货呢!呵呵,谢谢你,儿子!”喜滋滋、乐呵呵,骄傲的我踱着方步挺胸走出超市,心想:以后一定要更好地学数学。

享受数学。

数学不仅带给我的是自信、满足,更多的是享受。

数学课堂上,刘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经常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一个个活蹦乱跳的数字符号被刘老师“玩”得得心应手,变得乖顺听话。不管多么大的难题,经刘老师的“金手指”轻轻一点拨,立马魂飞魄散。审题方法、解题规律都被刘老师编成了顺口溜,易学易记。在刘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感觉不到数学的枯燥无味,只感受到了有趣、享受。

数学学习那点事儿,呵呵,真有趣!所以,我想说:数学,我爱你!

关于数学的作文5

不知不觉中,两周都已过去了,做为一名快要毕业的毕业生,我不禁感慨万千。大家都在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做一件事——坚持写周记!这对大家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它不但可以帮助大家巩固所学的学习内容,而且可以锻炼写作能力。 回顾前几天的学习生活,我不禁受益匪浅。 经过一个星期的学习,我们学习了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等知识。让我们再来回忆回忆我们所学的内容吧!首先想想圆柱有什么名称: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圆柱的底面,围成圆柱的面还有一个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可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这样我们很容易看出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呢?把圆柱的表面全部展开,那么我们就看出它像一个除号,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接下来又要做题了,而且还是要求很麻烦的圆柱体表面积。唉,求表面积还真不容易。需要求出底面积和侧面积,还得相加,稍不留神就会算错,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一块求完呢?我思考着。看看底面积和侧面积的公式吧!

S底=πr2,有两个底面,也就是2πr2,再看看侧面积公式:S侧=2πrh,将它们两个相加在一起,提取同类项:2πr,利用乘法结合律,组成一个新的公式:S表=2πr(r+h)。一个新的公式从此诞生。有了这个公式只用相

乘一次就万事ok啦!

以前我曾经求过环形面积,运用了一个公式:S环=π(R2-r2),仔细想想,其实这也是公式的组合啊!由两个圆相减,提取共同的π,得到了新的公式。

这些新的公式的诞生都得归功于灵活的偷懒!如果不是觉得太麻烦,其实也不会有这样的公式。其实,灵活的运用公式也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出题的人偷了一个懒,少说了一个条件,那么我们就可以多求一下。但是,有的地方需要我们偷懒,不偷懒都不可以。

有这么一道题:在一个大正方形里有一个内切圆,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

如果按照常理,我们应该先求出大正方形的边长,也就是d。然后再求出r,最后求出面积。可是,在这道题里,怎么才可以求出r和d呢?除非开方,可是这样是很麻烦的,而且肯定求不尽,怎么办呢?这时候就需要灵活的运用公式了。既然圆的面积公式是πr2那么求不出r求r2也可以呀!这时候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整体a,也就是说,我们只用求出aπ就可以了。a怎么求呢?正方形的面积应该是(2r)2,化简之后就是4r2,也就是4a这样呢我们就可以用20÷4=5(cm2)求出a,再用5×π≈15.7(cm2)。圆的面积就约为15.7cm2。这样,不用开方,也可以求出圆的面积aπ。 有很多公式相互结合就可以组成一个简单方便的实用新公式。 只要创新,其实在把巨人们吃过的馒头揉在一起,做成一个新的花卷,那不也是很好吗?

Tags: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