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作文

精选《春节习俗》作文600字8篇

栏目: 作文 / 发布于: / 人气:7.86K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习俗》作文600字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春节习俗》作文600字8篇

《春节习俗》作文600字 篇1

春节的习俗真多!有贴春联、贴“福”字、剪窗花等等。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每家每户都要精心挑选一幅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添加喜庆气氛。

春联的种类很多,根据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等。“门心”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在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在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在相应的地方。

去年的春节我们家还贴了一个倒“福”字呢。春节贴“福”字,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向往和祝愿“福气”、“福运”,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春节的习俗丰富多彩,我真盼望春节能早日到来!

《春节习俗》作文600字 篇2

现在春节降临,万象更新,象征着一年的开始;标志着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春节之所以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是因为通过这个节日的庆祝仪式,能加强家庭联系与亲情。诸如吃团圆饭、向亲友拜年送礼等等,这些习俗都在提醒人们,家庭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世界各地凡有华人聚居的地方,无不隆重而热烈的庆祝这个节日。春节的庆祝活动,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农历正月十五,一连15天。

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天子”的权威,往往自立历法,因此历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汉武帝继位,决定重修历法,使之统一。今日我们所采用的历法是汉武帝以后,经过多个朝代修定的。

历代皇室庆祝“春节”的场面往往反映出那个朝代的强盛、稳定与繁荣,国家越富强,庆祝仪式就越隆重。

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家家户户都在节日前把住家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些家庭还在门上贴上春联,写上吉祥联语,祈求好运,年年丰收。

春联在我国华人社会已逐渐简化了。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人们把象征吉利的“春”“福”等单字当作装饰品挂在门上或墙上,有者还特意把这些单字倒贴,那是因为“倒”与“到”谐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如:爆竹声声三羊开泰羊群来 鞭炮阵阵万马齐喑马儿过。

送灶神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道教徒的重要节日,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事情。人们都希望灶神上天说好话,因此这一天道教徒特别准备了丰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年糕

在春节前夕,一般家庭都忙着制作糕饼等食品,既可当礼品,也可用来款待到访的亲友。年糕(又称黏糕)是一种象征吉利的春节必备佳品。这种用糯米制成、带褐色、黏性大的糕品,因名称与“年高”谐音而具有“年年高升”的含义。

这个春节真快乐

《春节习俗》作文600字 篇3

众所周知,农历正月初一,是我们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春节。

据史料记载,春节早在舜帝时代就存在了,不过当时只是用来做祭祀的一个日子,还算不上什么节日。直到汉武帝的“太初改历”之后,春节才被真正定在了农历一月初一。总共算起来,春节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

春节以前叫作“过年”。称为“春节”,则是近代的事。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成立了“中华民国”后将公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但其实春节从腊八就开始了。

春节的习俗很多很多,买年货、写春联、放鞭炮、做年糕等等,应有尽有。但最具有春节气氛的,还属放鞭炮了。除夕夜里,家家户户都会拿各式各样的鞭炮出来燃放:二踢脚、窜天猴、摔炮……,各种各样的鞭炮声在除夕夜里回荡着,那漆黑的天空上顿时绽放出了好几朵“鞭炮花”,色彩艳丽,宛若天仙下凡。

宋朝时期,大诗人王安石曾写过这样一句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诗让处在现代的我也感同深受。春节的时候,除了放鞭炮外,第二件大事就是贴“福”字,挂对联。贴“福”到底象征着什么呢?当然是寓意幸福安康!不过有人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干脆将“福”字倒了过来,象征“福气已到”,以图大吉大利。

在春节,吃团圆饭也是一种团聚的方式。除夕夜,家家的厨房酒菜飘香,不管是游子还是外地工作者,除夕夜那天必须回来吃这顿团圆饭,除非万不得已。所以,每家每户都显得很热闹非凡。

是啊!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历代族人的瑰宝,它像明珠般璀璨,像钻石般珍贵。可想而知,我们在之后的年岁里,无论如何都要将它传承下去!

《春节习俗》作文600字 篇4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我家乡也不例外。

我家乡在德庆县旧院村。那里山清水秀,风景迷人,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连过年的习俗也别有一番风味。

年三十那天,早上一起床洗漱完毕就得忙开了,首先要去柴房拜灶神。灶神是天地之间的一个神,每到今天,他就会告诉上帝这家人一年的喜忧,所以人们买来麦芽糖,先上他几株香,以示尊敬,然后放一碗麦芽糖,拜三拜,让他只报喜,不报忧,这样上帝以为我们过得很好,就能让庄稼风调雨顺。

拜完灶神,大概9点左右就开始做午饭了。午饭几乎就是年夜饭的“彩排”,因为只是有些人现在来不了。

菜也有讲规矩哦!必须有两碟青菜,意思就是庄稼在夏天可以长得葱葱绿绿的,保证秋天好收成。然后是一大碗水煮蛋,只能是孕妇吃或者还没生的吃,除此之外,就只有小孩可以吃了。然后是一碟公鸡肉,意头是在人们满山头叫牲畜的时候不伤害到嗓子。再来1碟红鲤鱼,必须有两只,意头红红火火,年年有余(鱼)。

吃完午饭,在平时,应该是每日一次的午后休闲时光,但今天不是,2点左右就要为年夜饭开始动手了。这个切菜,那个砍排骨,这个生火,那个加柴。大约4点半有多的时候,更为热闹。新屋旧屋的柴房一共8个灶洞都塞满了柴。年夜饭得在7点前开台,必须要有三个人边吃饭,边守柴房。因为这时灶神君嘴上的麦芽糖已经快没了,没了的话,就会向上帝报忧了,不过,在家人面前,他是不会这样做的,七点半上帝就回去休息了,守到七点半就OK了。

到了8点30,人们守岁肚子饿了不能再吃年夜饭的了,只能吃甜食糕点,因为今后三天,是全村的休息日,吃光了就不能做了。

12点00开始了“鞭炮交响曲”,全村都放超长鞭炮,不过是有节奏的哦,这边刚烧完,那边正在烧,比年夜饭和制作过程更加热闹了!

这是我家乡的习俗,你的呢?

《春节习俗》作文600字 篇5

春节——中国最传统的节,也是小朋友们最喜欢,最开的节日,孩子们用一首幼儿园会唱的童谣讲述着春节,听: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

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一扭一扭。”

春节,当然也是我最喜欢过的日。每逢过节,家家户户都在碌,我家也不例外。“穿新衣、新屋”,爸爸妈妈早就把新衣服我买好,让我漂漂亮亮的过节。 饰屋子就是我和妈妈的专利:大门口贴上新的春联、大大“福”字让福到家;在电视柜面挂上一个又大又红的中国

,让我们的生活红红火火;镜上贴上漂亮的年画,让新的一“年年有余”;美丽的剪纸贴在上,一个喜庆祥和的“新家”布置好了。

过春节,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不能少的,年夜饭也是团圆饭,家人坐在一起,开心的聊着一的收获,吃着饭,聊着天,给爷奶奶拜年,给姥姥姥爷拜年,叔叔婶婶拜年,给大姨姨夫拜

,给爸爸妈妈拜年。“恭喜发财、包拿来”开心的拿到压岁红包,已经和爸爸妈妈商量好了,今的压岁钱存起来,等我长大了用。

过春节,放鞭炮驱赶“年兽”是重要的,这是爸爸的任务,新年的钟声响起的时候,鞭炮鸣,礼花漫天飞舞,有的像仙撒下的花瓣,有的像天空上盛的花??,大家在震耳欲聋的

炮声中驱散过去一年的不愉,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过春节让我了解了春节时各各样的习俗,体会到了人世间亲情,过春节,让我喜欢、让开心!

《春节习俗》作文600字 篇6

春节是我国历史已久的传统节日,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分享快乐和幸福的节日,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节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大部分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活动这天被人们视为最吉祥的日子。

腊月三十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通常在除夕的前几天里,人们都要以贴门神、贴对联、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来祈福,装点居所。当然少不了给压岁钱了。压岁钱通常是长辈发给晚辈,愿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正月初一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大年初一的街道异常热闹,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从这一天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之间,我们就会走亲访友,给亲人和朋友送去最真挚的祝福。

通过的周五的国际理解教育活动,我对春节这个传统节日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对我们国家的名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我们一起徜徉在中国文化的世界里,倾听传统的歌声吧!

《春节习俗》作文600字 篇7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时,农村里俨然一副欢天喜地的景象。家家户户热热闹闹的,门口都贴上了福字和对联,唯独缺少了有着深厚民族文化的年画。

年画,最早起源于秦汉时期,又称“门神画”,直到北宋时期才流传下来,清朝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道: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得名。

年画不但历史悠久,且种类繁多,大到分为四种:神仙与吉祥物、世俗生活、娃娃美人、故事传说。其中我最喜爱的,就是《娃娃抱鲤鱼》。自打我记事起,家里从没贴过一幅年画,而这幅《娃娃抱鲤鱼》是贴在奶奶家的,从来没摘下来,自然会印象深刻了。

年画一映入眼帘便是那个黑头红身的大鲤鱼,如果你不仔细看,还会以为是一条金鱼呢,因为那一对大大的眼睛,和百合花朵有的一比的大尾巴,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金鱼。而抱着鲤鱼的娃娃则身穿白衣粉裤,脚蹬一双红绿相间的花布鞋,头上扎着小辫儿,一侧的发髻上插着一朵红莲花。娃娃脸上笑容可掬,略带些憨厚,全身白白胖胖的,脸颊通红,耳垂较长,头发乌黑。单膝跪地,一手托着鱼头,一手抱着鱼尾,还拿着一朵盛开的莲花。画中的鲤鱼之所以是鲶鱼头,是因为寓意年年有余,而娃娃则寓意膝下多子,也有说法是孩子和鲤鱼一样鱼跃龙门。年画中的娃娃像是为了抱住鲤鱼而单膝跪地,鲤鱼瞪大眼睛也仿佛准备寻找机会逃脱。真是太有趣了!

精美的年画可不是简单的画几笔就完成了,它的制作工序也十分复杂,主要有画稿、构线、木刻、制版、印刷、人工绘彩、装裱等。年画是我们“年文化”中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凝聚了人们对和谐生活的希望,我们应当传承、发扬它!

《春节习俗》作文600字 篇8

今天,老师要求写一篇有关传统习俗的作文。由于我是小孩嘛,老盼望过年又最爱吃饺子,所以我决定写写有关“春节吃饺子”的传统风俗。

于是,我上网查了查。不查不知道,一查真奇妙——

原来,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朝与清朝时已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而子时是农历正月初一的开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春节吃饺子有非常多神奇的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沌状态。二说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三说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捏土造人时,由于天寒地冻,人的耳朵非常容易被冻掉。为了使人的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便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儿,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着吃。

其实,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美食,深受老百姓喜爱,民间就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春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究其原因:一方面,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另一方面,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的新年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与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有些地方春节吃饺子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吃鱼团、肉丸与发菜,象征团圆发财。还有些地方吃法非常独特。如:在我国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面条与饺子一起煮着吃,取名“金钱穿元宝”。你说有趣不有趣?

看来,爱吃饺子真不错!查着查着,我又想吃饺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