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作文

【实用】满分作文汇总七篇

栏目: 作文 / 发布于: / 人气:3.25W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满分作文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满分作文汇总七篇

满分作文 篇1

上个月的星期六下午,我在奥数班考试。交卷时,我的心还在怦怦地跳。没过多久,老师就批完了卷子,公布成绩时,老师念道:“张靖轩,100分。”我先是大吃一惊,继而欣喜若狂。那一刻,我真想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消息。

回到家后,我立刻把卷子拿给爸爸妈妈看。妈妈不看字写得怎么样,也不看我的计算方法,只是在寻找卷子上的分数。当看到100分时,妈妈的眼睛瞬间就亮了,表扬我说:“你真棒!奥数题我都不会……”妈妈又夸我又亲我,我别提有多开心了。等妈妈差不多说完了,爸爸才开口说道:“不就是考了100分嘛,有什么了不起的!再说了,这些题也不是很难嘛。”我越听越气,刚才的喜悦全被爸爸的这盆冷水浇没了。爸爸又对妈妈说:“你这么夸,只会让儿子骄傲退步……”

我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只见他们互相瞪着对方,眼神中都有一丝愤怒,好像马上就会吵起来。为了躲避一场“战争”,我赶紧说了句“那我先去写作业了”,然后就逃回了房间。果然,没一会儿,他们就吵了起来。

一个月后,当我再次拿起那张试卷时,不得不承认爸爸是对的,因为那确实是一张简单的试卷,得满分也用不着那么骄傲。可是我觉得妈妈也没错,因为一直以来,我的数学成绩都很普通,学校的数学考试我几乎没考过100分,更别提深奥的奥数了。妈妈是想让我对奥数产生兴趣,所以才会这样夸我。

我知道他们为什么会那么说,我也知道,无论他们给我怎样的评价,都是爱我的!

满分作文 篇2

最喜,看那高粱拖着沉甸甸的果实,红过半梢的样儿。在风儿的挑逗下摇头摆尾的,好似一个乐开花儿的七旬庄稼汉,即使已步入风烛残年,也要活出个乐呵呵的样儿来。

然而,有一朵莲,它长在时光的拐角处,居高临下地傲视周遭的一切。它不会笑,甚至不知道笑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般的它俨然浸染着红高粱的氛围里显得格格不入,就连苦心孕育出的花朵,也只能孤芳自赏。

我的童年胜似那朵孤芳自赏的野莲,真不敢想,倘若那是的她们没有走进我世界,我会不会到现在还只是那朵无人问津的、孤傲无朋的野莲。

头顶那把电扇的叶子,在“呼呼呼”地转啊转,思绪飘飞,我仿若回到了很多年前的那个夜晚……

夜很静,无风无月,有几只小小的飞蛾,视死如归地在白炽灯下追扑光明。它们盘旋,像是把那灼热的白炽灯当成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大舞台,非要向别人展示它们那华丽的舞姿,我多想告诉它们:“你们没有观众,何苦白费心力?”

此刻的我,像极了那几只小飞蛾,手里拿着满分的卷子四处找人分享喜悦。但是,平常总是独来独往的我,此时,连找一个人分享喜悦竟也成了一种奢侈,难言的委屈在心里波涛汹涌,我却只能沉默不语,但终于还是在寂静的阳台上哭了起来。雨,是根据晶亮的银线,而泪则是根锋利的针,滴滴都是钻心地疼。

我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站在楼下的,还大大咧咧地问我:“喂,这么晚了,不进寝室休息,干吗哭啊?”

我像是被捉到了尾巴的狐狸,立即止住了抽泣,红着眼,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看着她:“不干你事,窥看别人哭泣是你的乐趣吗?”我惯性地用了一针见血的语言想要刺痛她,然后让她没趣地走开。可谁知,她居然厚着脸皮,跑进我们的寝室里来了,苦口婆心地叫我不要哭了,有什么大事不能解决的呢?还说什么“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咱们女孩子也不能轻弹的啊”,听她说这话,我竟然破天荒地笑了。

满分作文 篇3

这是一个拥挤的时代,英语、法语、德语等等冲击着我们的听觉,而我们的母语被挤下了应有的位置,这是一个实用主义盛行的时代,中文系没有外语系火爆,汉语在一片加强声中被削弱;这是一个工具主义肆虐的时代,汉语再也不见唐诗宋词中的娇柔美丽,而成为一种便于生存随手把玩的工具;这是一个娱乐至上的时代,我们的少年作家们扮成贼来窃取汉语的尊严,又或睥睨地将文字如橡皮泥般把玩,当然少不了道貌岸然者扮演“文学的捍卫者”。身边上演一出出戏剧,吸走观众的目光和钞票,甚至语言成了必不可少的道具。

某校为鼓励学生学习外语规定早餐时间禁止使用汉语;综艺节目中叫嚣的是诸如“好好可爱”般错位的形容词;中国人对于外语学习的热情让你一闭眼以为自己到了牛津,睁开眼才发现自己是在天津;广告,报纸更是错字连篇……

我们的母语现状令人担忧,人们为何放弃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本身艰涩难懂还是施教者、学习者的错误?

汉语作为唯一一种流传至今的象形文字本身的确具有难度,但绝非艰涩难懂。林语堂三五句话之间勾勒人物形态,简单直白;钱钟书写简单吃饭之事引出人生感慨,机智隽永;鲁迅用生活之语捅出一个活生生的阿Q,一下子将中国人的心理剖析得干净明白。这些都不难懂,而这恰恰是汉语的魅力,三言两语之间已言尽世间百态。汉语之类更是令人动容,李白的豪放绚丽,杜甫的沉郁顿挫,曹操的苍凉雄健,李清照的宛(婉)约含蓄,还有《红楼梦》里被曹雪芹把玩到了极致的谐音、伏笔。这种美丽,世上仅有。

那么发生今日母语错位的根本原因便在于我们的施教者和学习者的观念偏差,学校、社会、国家的指向偏差。

语文学习仅仅是为了考试,课堂上照本宣科;千篇一律的提炼主旨,禁止个性化的答案;名著无需阅读,各种资料书早已将它们压缩到最简单。学校坚持一切为了考生而非一切为了学习,教学质量用升学率简单衡量;社会呼吁实用与务实的同时也扼杀了太多浪漫的情怀;国家提倡快速发展却忘了将本已年迈的传统文化拉上高速前行的磁悬浮列车。

我的呼吁是让纯正美的汉语重回校园,让学校真正成为远离社会的桃花岛,学生们抛开实用主义、工具主义,娱乐至上,陶冶情操,将来传播纯正之母语。

我的呼吁是社会更加和谐宽容,中国人在腰包渐鼓的同时关注母语的美丽,用纯正母语固守骄傲。

我的呼吁是政府国家出台相关法律保护我们在资本主义文化的绞杀下奄奄一息的母语。

更多的,愿我们每一个人行动起来,让这种呼吁变为早该发生的回归,语言的回归,民族文化的回归,大国灵魂的回归。

教师点评

作者立足于当今的时代和社会着笔,从“拥挤”、“工具”、“娱乐”三个层面道出母语面临的困境,从母语运用的诸多生活面细化出母语的尴尬,让读者深知:母语的现状令人担忧。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照理该扣此行文。但小作者笔锋一顿,极尽自己对母语的感受和体验,充分展现出母语的“美丽”。在此基础上才分析原因,真正增了一重厚度,母语如此美丽却又遭受如此困境,强烈的反差更激发人们对根源的拷问:个人、学校、社会乃至国家都该承担怎样的责任?最后,“我的呼吁”才更显得有理、有力。

全文一气呵成,思路缜密,见地深刻,视野开阔,落笔大气,充分显现出小作者的文化功底、思想境界和表达具有的才气。

满分作文 篇4

有人说,透过某一扇窗,你能看到最美丽的风景。风声过隙,大雁南归,霜叶满天,花飞十里。你能看到最想见到的人,最温暖的希望,最渺远的未来。

我守望着一扇窗,度过了一个陈旧泛黄的童年。我守望着窗外,看穿四季变迁,似水流年,却始终也不能看到他们的容颜。

我爸妈离开我去外地的那一天,日子特别特别的漫长,漫长到让年幼的我以为它不会结束了。

走的前两天,他们就给我打了预防针,说小满,后天清早我们就出去了,你睡着别起来,听话,啊?

我盯着火盆里“滋滋”燃烧的木炭,下定决心地狠狠点头,心却像被绣花针刺了一下,痛得不动声色。

窗外,开始飘起了飞絮般的雪。

那扇窗,我看见爸妈总是站在它面前,久久地望向远方,又望望我,继而又叹一口气。我问他们在看什么,他们意味深长地说:“在看外面的世界,还有你的将来。”

他们为了我的将来,离开我去了外面的世界。后来,我想他们一定也心痛过。

走的那个清晨,天依然下着飞絮般的雪。平常安静若无声的雪声,这次竟让我一夜不得安眠。我清楚地听到他们收拾行李,开门,关门,脚步愈行愈远。那脚步声竟然和我的心跳÷个节拍,他们走一步,我的心跳一下,直到快听不到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心跳也停止了。空气钝重得如同凝结了一般,令我窒息。一瞬间,我掀开被子跳下床,冲到那扇窗前,犹如去抓住一个忽然从手中滑落的易碎的容器。

他们已经走远了。一片白茫茫的天地之间,两个黑点在缓缓地移动,愈行愈远。我紧紧地盯着这两个在天地之间渺小如黑点在我心中却形同日月的人,他们似乎犹豫了,走两步,停一下;又走两步,又停一下。终于义无反顾,以最快的速度渐渐离开我的视野。我紧紧地贴着窗户的玻璃,只想着可不可以再多看一眼,多看一眼。就在他们消失的那一刻,整个天地都暗下来了。

这时,我才感觉到玻璃的温度是冰凉的。而我没有穿鞋袜的赤脚,也早已冻得麻木。我用冰冷的手指触了触自己的眼睛,眼泪~下子流了下来。

此后的每一天,我都要站在窗边看一下窗外。

春天红梅报晓,瑞雨连绵。夏天凤凰花烧遍整片天。秋天带霜的枫叶盖满山野。冬天北风卷起千层飞雪。

春夏秋冬,年华转换。透过窗外我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景色,却始终看不到他们的容颜。

有个孩子守候着一扇窗,守候了一个童年。

他在想,到底哪一天,他们会出现在窗外?

哪一天,他才能够看到,他心目中的这世间最美的风景?

满分作文 篇5

我们经常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却经常无心去探究那些问题的根源。谁提出的对这个现象的疑问?谁,凭借什么方式,得出这个结论?这一定是真的吗?纵使现行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在教学活动中也往往流于形式……

“钱学森之问”至今还回荡在教育者的耳边,我们的学生是怎么了,怎么一个个都不去质疑书本。老师说的话,从来都是奉为圭臬。冯骥才先生有次在美国某高等学府听课,那是堂哲学课,老师先提出的书本上的观点,最后却被学生驳倒。冯骥才大惑不解,他问老师:“您不觉得丢脸么?”老师却说:“我认为学生给我上了堂课,我承认他们说的是对的`,我准备致函给书的作者与他讨论。”流于形式的探究,往往是重复一遍书上的实验,最后才得出符合书本上的结论。学生们非常少去问:“明明我的实验无法印证书上的结论啊,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往往沉默地接受现成的结论。

如果探究成为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那么学生必定经过了似科学家那样摸索着前进,经历着从无到有的过程,最终得到真理。这个时候,真理是什么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了解了“怎么得来的”这个过程,学会了质疑、猜想等。然而现今尴尬的是,“探究”往往演变成“验证”,学生们知道,如果实验得出的结果与书本吻合,那么实验就是成功的,如果不符,那么实验就失败了。这样索然无味、没有新鲜刺激感的探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更别说成为辅助他们的工具。

我们倡导探究,是因为它们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未来可能有所建树。但限制我们的过多:器材的缺乏、应试教育的压力……在《开讲啦》青年公开课上,一位中学老师对北京第十一中学的校长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他举了个例子:在国外,一个对数的概念老师讲了一节课,从它的诞生的来源,使用的历史意义,推动了什么领域的发展……而在国内,一堂课要研究对数的概念、运算、应用、引申……这同样是许多教育工作的困惑,条件不允许,探究也就无意义。

让学生多问“怎么得来的”,老师想法帮助解决“怎么得来的”,探究才能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成为学习的助力。

满分作文 篇6

家是什么?是一束温暖的阳光,可以融化心中的冰雪寒霜;是一个盏路灯,可以照亮人们夜行的路程;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可以遮挡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风风雨雨;是一阵清风,可以拂去烦恼和忧伤……家是安静的,家是温暖的,家也是甜蜜的,家是我生存的天堂!

因为我有一位勤劳的爸爸,温柔的妈妈,淘气的弟弟。

我爱我家,一个幸福又温暖的家。爸爸妈妈对我百般疼爱,每日里,体贴的妈妈总会为我准备好点心,还有一杯水。爸爸是一位严父,他用严厉的爱教会我做人的道理,纠正我任何一个不礼貌的言行。是爸爸、妈妈的爱,让我明白:做事情要一丝不苟,坚持不懈,不能马马虎虎,半途而废……我就像一条小鱼,水就是我的家,是鱼儿离不开的家。

我的弟弟,他叫陈梓涛,他很可爱,也很调皮。有一次,我正在写作业,妈妈让我出去一下,我进来的时候,发现我的本子被弟弟用水彩笔涂得“惨不忍睹”。而作为“罪魁祸首”的弟弟却在一边拍着手,一边大笑,我哭笑不得。正是有了他,才给我家带来了欢乐。

瞧,这就是我家,它是我心灵的寄托。当我获得成功时,是爸妈送来了最真诚的祝贺;当我失败时,是爸妈赠于我爱的力量;当我伤心时,又是爸妈抚去我心中的阴影。我是一个阳光,健康又优秀的女孩,我知道:我的成长,除了有老师的功劳之外,更离不开父母对我的辛勤培育,对我的付出。

我爱我家,一个让我有依靠的家,我爱我的家,更爱我的家人!

满分作文 篇7

林语堂先生是我挺崇拜的一位作家。先生有篇散文,叫《文章无法》。

是的,我赞同先生的观点,我以为:文章无法!

武功境界讲究“以有法为无法,以有限为无限”;书法之最上乘也是“不拘章法,听由心灵之挥洒”。文章区别于武功、书法,又与武功、书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之最高境界也是“无法”。

从语文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来说,有法将限制学生潜能的发挥,极有可能造就一批毫无人气、灵气的“书呆子”。学生阶段本是思想最活跃的阶段,如果让我们整日牢牢记住文法,记住所谓的“凤头、猪肚、豹尾”,那么,如溪流般的学生思维将会被遏制,长此以往,极可能使鲜活的“溪流”变成“一潭死水”。如果每个学生写出的作文都是“凤头、猪肚、豹尾”,请问,老师们,你们能不厌烦吗?

“文章有法”,不仅仅限于作文的有法。它的实质,是限制个性,是指令我们顾头、顾尾、顾中间,按理想化的程式来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此我说,“文章有法”可能会给整个教育体系带来负面的影响。

更重要的,从文化的丰富多姿、文章的千变万化来讲,“文章有法”也是不可取的。试想一下,如果古代诗坛的诗人全是杜甫的风格,将会怎样?那无论我们高兴不高兴,都要“沉郁顿挫”一番了。这显然是不行的。杜甫有杜甫的写法,其他人有其他人的写法。李白有李白的写法。同写长江,我们可以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可以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便是文章写法的多姿,这便是文化的多姿,这便是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多姿!

文化的发展,需要人类的博大胸怀,需要人类自身的“不拘礼法”。

余光中先生说:“一个好学者必须兼有心肠与头脑。”心肠,是从做人的角度说的;头脑,是从学术的角度说的。学术与文化的发展,需要优秀学者的推动。只有心肠而没有头脑,固然能稳当地写出一些“凤头、猪肚、豹尾”的文章来,但却对文化的丰富无益。优秀的学者必须有头脑,必须让自己的作品“无法”,从而推动文化的发展。

此刻回头一看,自己的文章也没有跳出“何氏八股”的圈子。想来自己是在用自己不推崇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自以为正确的思维,不禁一笑!

我不否认“凤头、猪肚、豹尾”是好文章的一种形式,但我坚信:文章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