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作文

实用的写树的作文9篇

栏目: 作文 / 发布于: / 人气:1.2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写树的作文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写树的作文9篇

写树的作文 篇1

在我们教室南边的庭院里,长着一片小小的芭蕉林。

芭蕉树的树干一节节的,树干有的粗粗的,像柱子,我真想爬上去,看得更远。还有细细的树干,和甘蔗差不多细,我真想上去咬一口。

它的树叶与众不同,都长在树干的顶端,我想:“它们好像在抢着和太阳公公玩游戏。”芭蕉树的叶子比其它树的叶子大多了,有几十片银杏叶拼起来那么大。芭蕉叶的形状像蒲扇,我想:“芭蕉叶像在为我们扇风。”一阵风吹过来,芭蕉叶摇头晃脑,像在背诗。

我想对芭蕉树说:“芭蕉树,你真绿。”

写树的作文 篇2

秋风吹过,街道两旁的树摇曳着,我沿着长街走过,不禁仰望那些树。

那些树虽没有粗壮的身躯,却依然挺拔的站在那里。多余的枝杈似乎已经被修掉,显得它是那样的“整齐”。摇曳的树经大自然的洗礼后,叶子大多都飘落,余下的黄绿相间的叶子,似乎马上也要被秋风带走了吧!树一定有些舍不得,可那又能怎样呢?秋风是大自然的使者,而树只是一个不能走,不能跑,有生命、有灵魂却没有选择权的“小玩偶”而已。即使再不舍得那陪伴他走过风风雨雨,走过两个季节的叶子又怎能与大自然抗衡呢?它也这能任期摆布了。或许它也明白,控制它的不只是大自然,还有人类。

人类看它长歪了,觉得不好看,就劈一劈,修理修理。见他长乱了,就砍一砍,美其名曰:助他成长。想用来当装饰物,就留下它,不喜欢了就砍了它做家具之类的。面对这一切的一切,它又能怎么办呢?默认,承受,屈服,任其摆布,是它唯一的选择吧!不!应该说是它不可以选择的!

又一阵秋风吹过,吹醒了不知不觉驻足的我。树依旧在风中摇曳,这时它在我眼中似乎穿上了一件悲哀的外套,显得那般无奈。是呀,谁愿意做一个任人摆布的“玩偶”呢?即使是一颗不能动的树。

我愿做一只雄鹰,拥抱整个天空;在海上展翅翱翔;站在高山之巅,骄傲自由的眺望。绝不做一棵连自己命运都掌握不了的树。

写树的作文 篇3

崇明又躺在春天的怀抱了,从岛内古树名木银杏树开始。

这四棵银杏,生长在县城学宫前面那充满生机的小土丘上,枝条很粗壮,又不乏弯曲。一到春天,它们就抽枝发芽,但粗壮枝条上那细小的几乎看不见的密密嫩芽长得很慢,如同睡懒觉的孩子。就在这时,下了一场贵如油的“及时雨”——春雨,小芽总算被惊醒了,一下子长大了,使周围充满了春的气息。

早晨,当透明的露珠在树身、枝条、小芽卜欲将滑落,一层薄薄的雾在周围萦绕,给银杏披上一件朦胧之衣时,银杏如海市蜃楼,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一缕金光射向银杏时,露水己滑,朦胧之衣已脱,此刻的银杏,像一位花季少女,在阳光下梳“辫”——枝条,显得婀娜多姿,金枝玉叶为银杏增添光彩,大放异彩,岛中又是一派春光明媚,显得芳艳动人。

中午,四棵银杏抖擞而立,如参天大将,矗立岛上。阳光为这儿位大男子汉穿上了金盔甲。大将头顶天,脚立地,实实在在顶天立地之气魄,使岛上人啧啧奇叹。这时的银杏,金芽待爆,欲长又不长之时,太阳探头问了,小芽立即披金而长,其势煞是好看。于是,笑看银杏含苞初绽,充满了春天妙趣横生的气息。

夜,终于来了。这时,前方一排排路灯亮了起来。人们渐渐进入了梦乡,银杏600岁开外了,但仍睁大眼睛好奇而望,这时的它,有如一座战士“丰碑”,守护着身旁的小草小花,守护着小芽儿。银杏的影子居然抹上了一层银光,噢,是泛银光的月亮洒下的。偶尔停在树梢过夜的小鸟,被它轻轻一摇曳,“扑棱棱”飞起又悄悄飞落,这协调的乐曲与晚风的.“沙沙”声凑到一块儿,构成美妙的交响乐。银杏小芽儿也己入睡,剩下这老头儿还在沉思,凉风习习,老银杏还一动不动地在那儿守夜。

这一天,正是春天。

写树的作文 篇4

前些日子回趟老家,又见到那棵老槐树。还是那样的枝繁叶茂,记得小时候的时光几乎都和这棵树有关。放学树下写作业,傍晚树下作迷藏。最难忘的是每年的五月槐花飘香的日子,那种纯净的,甜甜的清香没有任何一种香味可比。

是的,也许是我的偏爱,栀子花太浓了,让人不能长久驻足。桃花有太粉,总给人一种眩晕的迷离。月季牡丹有一种异味。只有槐花,甜的清醇,香得浸脾。

母亲说那树已经归别人了。

什么?我竟然大吃一惊。似乎印象中并没有想把它占有。但现在一听到这个事实那种酸酸的感觉就溢满了全身。我和它,只能是遥遥相望了。

写树的作文 篇5

刚刚记事起,就记得家门前有一棵树,每当走出家门的时候,都能看见它的身影。

你看,窗外的那棵树就是它。虽然不敢用绝美来形容它,但也绝对算的上是树中的优良品种,尽管饱受风吹雨打,但依然长得俊秀,高高的,挺挺的,保持着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如果单单是这样,那可算不上优良品种。如果你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许多树的树枝都是这一根那一根,毫无秩序的。它却不一样,它的树枝左右对称,层层向上,秩序井然,仿佛一朵盛开的大花。夏天的它,由绿叶点亮生机;而冬天的它,又是怎样的风景呢?当寒风呼啸着刮来的时候,那些弱不禁风的树叶由绿色变为黄色,最后随风飘落下来

它枝叶间夏天里叫个不停的蝉,叫声早已消停下来;它头顶上盘旋的燕子,受不了寒风的刺骨,要飞到温暖的南方去了。留给这棵大树的,只有光秃的枝桠,瑟瑟的冷风,还有无尽的凄凉和萧索。那该怎么办?难道要像蝉一样销声匿迹那像燕子一样找个温暖的避风港?不!它要像苍茫的大海上闪电般的海燕一样,怒吼着:“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它要在呼啸的狂风中疯狂大笑,嘲笑寒冬的穷凶极恶;它要在寒冬中提起腰板,显示自己坚强的意志。当寒冷的风雪来临的时候,当万物都在找一个温暖的港湾避风的时候,依然的站在风雪中的它,还不忘为人们提供赖以生存的氧气,而且还不忘为可怜的麻雀提供一个避风港湾。这就是它,一棵无私奉献的大树。我经常在想,门前这棵大树啊,你为什么要这样?现在我明白了,因为你的心理永远是春天,生长——春天,春天——生长!

写树的作文 篇6

在我老家的老屋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槐树,另一棵也是槐树。从我记事起,这两棵槐树就很高、很粗了,不知已生长了多少年,也不知它们的来历。后来才知道,东面的那棵槐树是我家的,西面的那棵是堂伯家的。两棵槐树并排生长着,一如兄弟、姊妹、夫妻般亲密,深在地下的部分估计已是根连着根了,地上的部分已结成连理枝,竞相葳蕤生长,虬枝直指蓝天,成了我家门前一道靓丽的风景,两棵槐树一直深藏在我的记忆深处,随我进中原,走边关……

那两棵槐树长在高高的崖坡上,与村子中间那棵500多年的古槐遥遥相望,是一模一样的品种,我一直不知道那两棵槐树与古槐是否一脉相承的,是不是古槐繁衍出的,也没有深究。假若真是这样的话,那两棵槐树正好生长在古槐能看到的地方,来呵护着它俩。照这么说,那两棵槐树就是古槐的多少代孙辈,身上携带着古槐的基因,沾着古槐的灵性,也极有可能长成数百年、千年古槐,也就会被当作那棵500年古槐的多少代传树敬仰着、传颂着。

可在我小的时候,我却有点看不起我家那棵槐树,因它长得不如堂伯家那棵笔直、粗壮、高大,并长在斜坡上,想要接近它都得费一番工夫。随着渐渐长大,我对那两棵槐树都亲近了,没事的时候总爱走近他俩,一如受老朋友之约,到它俩身边聊天一样,风吹槐树叶发出的“唰唰”声,就是槐树与人的喁喁细雨,或是两棵槐树间的对话,站在槐树下静思,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站在堂伯家那棵槐树下,看我家那棵槐树也越来越顺眼了。

后来我就想,两棵槐树成双成对,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缺少了任何一棵都有煞风景,也很孤单。两棵槐树结伴生长,枝头高大,相对相接,两棵树冠如同两把巨大的伞一样,为街坊邻居或路人遮荫蔽日、遮风挡雨,成了人们心中的“保护伞”。应该说,为一方百姓造福。每当下雨的时候,下田耕作的人们路过这里,都小跑着到槐树底下避避雨;每当炎炎夏日,街坊邻居就会聚集到槐树底下乘凉,槐树上“吱吱”的蝉鸣声,槐树底下“嘻嘻哈哈”的欢笑声,汇成了夏日的大合唱,驱走了夏日的炎热,给人们带来了清凉。

那两棵槐树成了我儿时玩耍的独特优势。炎炎夏日的中午,我一手提着狗皮或小凉席,一手拿着小人书就悠闲地来到槐树底下,凉风习习的槐树底下给我带来清凉,使我感到无比的清爽,一本本小人书里诱人的情节早已把我带进了一个情趣盎然的世界。间或还有不知名的飞鸟欢叫着飞来,栖到这棵树、那棵树的枝头上,“唧唧”地叫着,蹦跳着,就像对人在唱歌,好听极了。

一声接一声的蝉鸣就更诱人了,几种蝉鸣发出不同的声音,它们都堪称为歌唱家,独树一帜,每种蝉鸣都美妙动听。据我判断,知了一般都是“吱吱”地叫着,声音质朴,没有变化,属通俗唱法;知子一般鸣叫发出很小的“吱吱”声音,稚音很重,伴有颤音,当属童声唱法;乌悠鸣叫起来声音适中,发出“乌悠、乌悠、完……”“乌悠、乌悠、乌悠、完……”的声音,抑扬顿挫,委婉悦耳,属美声唱法;噪鸣叫起来一直发着“噪、噪……”的长音,就像笛子等乐器发出的声音,声音宏亮,热情放歌,属民族唱法。

对知了见得多了,对它们的叫声听得多了,也就分辩的很清了。知了的鸣叫常常把我诱惑的一骨碌从凉席上爬起来,跑回家去就准备粘知了。粘知了是有方法的,那时我和小伙伴们每人都准备着一根很长的杆子,在杆子上绑上一根很直的、食指粗的树条子,常备在那里。每到粘知了的时候,就抓一把小麦粒洗净,放到口里不停地嚼,口感有点粘了就取出来,把麸皮用水冲洗干净,再放进口里反复嚼一嚼,取出来用手试着粘了,就成了粘知了的面筋了,这是当年乡村独创的一种制作面筋的方式,把面筋用手拈着放到树条梢上,就可粘知了。知了为躲避人群,大多栖在树的高处,粘知了的时候,听着知了的叫声,寻找知了的方位,就把面筋慢慢往它的羽翼上靠,等到很近了,就把杆子往知了羽翼上猛一按,瞬间就把知了粘住了,这时候,任凭知了怎么喊叫、挣扎都无济于事。儿时的我对粘知了似懂非懂,我往往举着杆子上的面筋往知了身上粘,没粘到它的羽翼,结果怎么也粘不住,一粘就飞了,后来改为粘翅翼,结果还真灵。知子长得小,一般小心地栖在树的低处,用长杆子粘它不好使唤,也不愿动用这么大的东西去粘它,大多用手去捂它。要粘乌悠就要费一番脑筋和下一番功夫了,乌悠很狡猾,一般栖在不易发现的地方,而且很警觉,不等靠近它就飞走了,有时飞走了还往人脸上撒泡尿,真让人哭笑不得。

我家那棵槐树还是我攀爬、在树桩上玩耍的好去处,树上结的槐绿豆还是制作的天然材料,我常和小伙伴们爬到槐树上,摘下几嘟噜槐绿豆,在平石头上将槐绿豆捣碎、捣细,用两手撮起来,做成状,中心放上一根长条布片,“”就做成了,往天空一掷,直冲蓝天,飘飘绕绕,煞是好看,增添了童年的欢乐。

后来,我从部队返回家乡的时候,还特意看了看那两棵槐树,长高了,长粗了,长得我都有点不认识了。是啊,我长树也长。再后来,村子搞规划改造,那两棵槐树因正在规划线上,相继让我和堂伯家伐掉了,留给我的只是美好的记忆和伤感的结局。

那两棵槐树从我记事起就铭记着,一直铭记了几十年,它身上留下了我攀爬的脚印和踪迹,带给了我童年的欢乐、少年的梦想,带给了人们夏日的梦想。那是两棵只有付出、不图回报的两棵槐树。我现在又在想那两棵槐树了……

写树的作文 篇7

清晨,我高高兴兴地去上学,走进学校的大门,就可以看见学校的操场上有一棵高大的老槐树,这棵树已经有一百多岁了。它就象一位绿色的守护神,永远守护着我们的学校。

春天,树上长出美丽的新芽,发出嫩绿的叶子,还引来了各种各样的百灵鸟在树上欢快的唱着歌儿。

夏天,树上长满了更多碧绿的叶子,好象一把撑开的绿荫大伞,可以挡风雨,遮太阳,同学们都喜欢在下面愉快地捉迷藏,跳绳,玩游戏……

秋天,树上的叶子渐渐变黄了,一阵秋风吹过,一片片金黄色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飘落在大地上,像一块金色的地毯,我们在上面欢快地唱着歌,跳着舞。

冬天,天气变冷了,树枝上仅剩下的黄叶,也都剥落了,一场大雪过后,落光了叶子的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银条,如果有人调皮地轻摇树干,无数冰条就会发出一片“叮叮咚咚”的响声,同学们在下面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欢乐的笑声在下面回荡着。

我爱我的学校,更爱学校的老槐树。

写树的作文 篇8

三月的一天,南极还是像平时一样寒冷,海浪拍打着岸边的冰块,海面上空的海鸥飞来飞去,像是在为代代送行。

代代推着果树号冰船奔向大海,他回头望了望自己美丽的家园,不舍的眼泪成串地落下,他在心里跟大家告别:爸爸妈妈,小朋友们,我要去非洲看树了!

代代出发了,他兴致勃勃地划着船,仿佛暂时忘记了自己身后的南极。他划了一个星期,一切都很顺利。可在第八天,代代正划着船,船桨一不小心进到了海水里,再捞上来时,代代发现桨只剩半截棍子了,而他的脚下不知何时已有一层水。他惊慌失措地喊道:不好!冰船开始融化了!不一会儿,只听到咔嚓一声,冰船裂成了两半,代代掉下了水。救救命!他大声求救着。他在水中挥舞着双手,突如其来的意外让他忘了自己本来就会游泳,呛了几口水后,代代才慢慢找回了游泳的感觉。代代望了望已经融化成小冰块的船,哀叹道:怎么办?现在冰船也没了,我该怎么去非洲看果树呀?

这时,一艘船的轮廓映入代代的眼帘,甲板上竟站着他的老朋友史密斯船长。史密斯船长也看见了代代,便调转船头,去救他。他把代代抱到船上,问:你怎么会在这里呀?我代代腼腆一笑,我要去非洲看树!船上的水手们一听哈哈大笑,有的笑得肚子都疼了,在甲板上直打滚。哈哈哈!一只南极来的企鹅竟然想去非洲看树?哈哈哈!只有史密斯船长没有笑,他沉思了一下,吐了个烟圈说:好吧!那我送你去吧!他命令船员们调转方向,朝非洲驶去。

船在大海上航行,终于有一天,到达了非洲。代代来到了非洲,非洲的人们看见他,都很热情,它们带他参观了他最想看的树,还给他从树上摘芒果、香蕉吃。在非洲带了一段时间,代代准备离开了,离开的那一天,他刚准备上船,听见水手们说:南极有企鹅,北极还有北极熊呢?代代又萌生了一个新想法:去北极看北极熊!就这么决定了!他推着非洲人们送他的大木船下了海。

看!他在木船的甲板上呢!船上插着一面旗子,写着:北极号。他的下一次旅途又会有什么奇遇呢,真期待呢!

写树的作文 篇9

不知为什么,这种树就没有人砍伐它。它便自由地长成了街头的风景,标志了镇街的日子和岁月。所以它高寿几何,始终无人知晓。

远远望去,镇街头立着的那棵黄桷树,高高大大威威武武,横的枝,斜的桠,在天空中纵横交错,新鲜的叶,绿茵茵的,青青的汁液似乎就要浸出来了。真是绝妙绝伦的,这些青春的叶子,却是长在极苍老的树干上。树干枝桠无规则的虬曲,是如狂草的书法家笔走龙蛇的墨迹,线条流畅优美。

不知为什么,这种树就没有人砍伐它。它便自由地长成了街头的风景,标志了镇街的日子和岁月。所以它高寿几何,始终无人知晓。“黄桷树下”便成了镇街的特定的地理名词,爷爷说,这个故事和那个故事就发生在黄桷树下。

镇街的风雨沧桑,都浓缩在黄桷树的折皱里了吗?

正有一台戏在黄桷树下演出着。咚咚锵锵的鼓乐声把镇街上的男女老少都聚拢到黄桷树下了,一圈一圈扎起了人墙。那锣鼓声就是川戏的板眼,唱的当然就是川戏了。唱戏的是县城川戏团的。川戏团在县城里已经生存得十分艰难,曾经的辉煌早已成了曾经,所以他们就到乡下来了。

没有戏台,没有化妆。司鼓的、拉胡琴的、吹唢呐子的和唱戏的,都很投入。看戏的、听戏的,无论男女,无论老少,也一样投入。戏到精彩处.只见得那些花白头发花白胡子,脑袋在晃,嘴儿在哼,脚儿在摇,沉醉在戏文的情结里。小孩子们未必听懂了戏文,他们是看懂了热闹的。如果他们天天能有戏文听,或在他们读书的课程里,老师有所教授,谁敢断言他们会不懂川戏呢。

场子唱得热乎,就有戏迷或叫做票友的,或邀了唱戏的,或被唱戏的邀了,同唱一出折子戏,场子里就愈发热闹起来了。这种时候,也就不分唱戏的和听戏的,都乐在其中了。

和所有艺术种类一样,川戏一回到它的源地,便找回了自己的知音。

戏散了,看戏的人意犹未尽的散走了,丢下一路泥土一般质朴的观后感。演戏的人收拾起简单的行头,也走了。如今在城市里被众多新兴娱乐挤压得极为尴尬的川戏和川戏人,在返程的途中,不知又获得了什么启示。

演戏的和看戏的都走了,不走的是那棵久经风雨的黄桷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