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作文

有趣的数学作文集合15篇

栏目: 作文 / 发布于: / 人气:2.86W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趣的数学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趣的数学作文集合15篇

有趣的数学作文1

由于前段时间我感冒发烧,请了几天假,有好多课都没有上成,而数学课上的正好是新课,所以我落下了许多同学们学的知识点。我那时也没有报别的补习班,不知道他们学了些什么。妈妈怕我这段知识就这么错过了,考试的时候怎么办呢?于是打算在家里自己给我讲课。

“罗菲阳,快点过来补课啦!”妈妈大喊道。“好吧!”我无可奈何地被妈妈给逼着过来补课。妈妈翻开数学书,翻到第五单元——三角形,对我说:“要认真点学哦,你感冒发烧请假了没去上学就得要好好补课哟!三角形……”一开始妈妈给我讲了一些三角形各部位的名称和怎样画高等等东西,我一直无聊地在玩着妈妈准备用来拼三角形的纸条,无精打采的听着,什么也没听进去。

忽然妈妈又开口道:“你要记住,在三条线段中,只有当任意两条边之和比第三条边要长,才能够形成一个三角形。”说着动手拼了一个三角形,指着它又说:“我给你讲个小故事吧!小三角形跟着爸爸一起坐高铁去旅游,一开始,小三角形的爸爸妈妈只付了两个人的钱,但调皮的小三角形故意倒立站在身高尺边量出的是一米八的身高,正方形列车员见了对小三角形的父母说:“你的孩子超高了,要补个票。”小三角形的父母反驳道:“可是孩子没那么高的。”小三角形看到给父母添了麻烦,赶紧又倒了回来,正方形列车员见小三角形又变矮了,吓了一跳,但是身高尺上小三角形的高度是一米四,还是超过了一米二的免票标准,小三角形见还是要买儿童票。于是他又想了想,鼓足劲一跳,又翻了个边,一米一四!小三角形冲爸爸妈妈还有车上别的游客们笑了笑,他们都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回了一个笑脸。妈妈讲完了这个故事后问:“这说明三角形有什么样的特点?”我还没反应过来,没有感受到故事的戛然而止,好一会儿才被妈妈拉出来回答:“因为三角形有三条边。”“不对,”妈妈笑着告诉我:“因为三角形有三个高,每一条边都当一回底就可以画出三个不同的高。”我明白了!于是,这一节课,我学的十分扎实。

妈妈的教学方式真新颖、真有趣,让我深深地记住了这个知识点,希望老师以后也用这种方法,这样会让我更喜欢数学!

有趣的数学作文2

我们早上的数学课,可有趣了。看了卡丁车和比塞跑步的小游戏:知道了长颈鹿在前面,蜗牛在后面学会了上、下、前、后、左、右。还学了怎样坐公交车回家,怎样看站牌。这节数学课可有意思啦!

今天我来到学校。查老师给我们发弟子规的书早读。早读5分钟后吃饭。饭后急忙刷洗饭碗,并帮老师送饭桶;回来后就开始上第一节课—数学。我们学到第二单元了,第一节课叫“过生日”;漂亮的沈老师一边指着课本一边教我们做数学题的方法,每道题解题的方法有多种,而且很有趣,我很喜欢我很喜欢数学!

今天,数学课的时候仲老师让我们做游戏。第一个游戏是比進摆的楼最高,我们组材料不多,怎么摆也摆不好。但是我们都不放弃,第二个游戏是比谁摆的最漂亮,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摆了一个漂亮的学校。老师夸我们善于思考,还让我们继续努力。受到老师表扬,我们四人小组每个人都心情舒畅

今天,上数学课的时候,王老师让慕涵宇、郭松浩、陈麒宇三位同学上讲台讲课,他们讲了破十法、平十法、划线段法等,大家讲得都非常好,我很羡慕他们。明天我也要上台讲,加油!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非常有趣的数学课,老师让我们四个人一组,我们搭的是塔,我们是拿各种各样的图形做的,我感觉我们组的创意很棒,我们组是搭的最高的,因为我们的东西多,所以我们搭的高,但我们搭的时候还倒了,我本来有两个长方体,我把一个忘了,我同桌就说我:“把你那个放那干嘛?”,我才想起来。我们虽然倒了几次,但是我觉的我们组是搭的最高最漂亮的。

今天的课太有趣了,真希望以后都是这样的课

今天数学课,王老师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教室,王老师让我们各自挑选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按要求摆放它们的位置,就像玩游戏一样,不知不觉就下课了,我盼望着下次还能上一节公开课

有趣的数学作文3

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我上过无数堂各种各样的教课,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个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不一会儿,数学老师简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圆。首先,大家在生活中都见过什么样的圆呢?”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都齐刷刷地举起了右手,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门:“车轮!”“时钟!”“电风扇!”……总而言之,大家见过的圆都非常多。接着简老师讲道:“好,既然同学们都见过这个圆,那么我们现在来学习一下圆的周长。大家知道周长是什么意思吗?”“知道!”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周长就是绕物体一周的长度,以前大家都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那么这个圆的周长又怎样算呢?哪位同学说一下自己的想法?”简老师问道。同学们的回答仍然是各种各样的,有的说,用一条绳子将圆边围住,在顶端标上记号,然后再把绳子解下来在尺子上量一量,就能知道圆的周长;有的说把剪好的圆放在尺子上滚动一圈,再看度数,从而得出周长。简老师听了说道:“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但这样太麻烦了,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求出圆周长的方法。”接着老师拿出四个大小不一的纸圆与四根绳子,分别交给四名同学,让同学量一量圆的周长,再量一量圆的直径。大家都认真地量出了数据,老师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数据写在黑板上。然后,老师要求大家在草稿本上算出圆的周长除以它直径的商,然后又把这个数据写在黑板上。这时大家发现:每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点,而且都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简老师笑着说:“同学们,这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其实是一个定值,我们把它叫作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周长时通常取3、14。那么,认识了圆周率,知道了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可以求出圆的两条公式:“c=πd或c=2πr”。”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圆的周长就是用圆周率乘以直径呀,真简单!大家明白了。“叮铃铃……”下课铃声响起了,同学们这节课又学会了一个新的知识:圆周率。

这节趣味横溢的数学课是多么有趣啊!使大家在实践中学习到数学,同时也让我认识到数学的奇妙、有趣,并从中爱上了数学。

有趣的数学作文4

数学王国里有一对欢喜冤家,它们是周长和面积。由于它们关系太好,大家总是搞混淆,为了把它们区分开来,我们组织了一次生动的数学实践活动。

我们来到职大院内,大家一起捡了很多树叶,为了能够清晰直观地看清楚,我们选择用广玉兰的叶子作为测量对象。作为组长的我,一声令下:“我们先来测量一下叶子的周长,周长就是叶子边缘一圈的长度。”话音刚落,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用皮尺来量,有的说把树叶边剪下来,众说纷纭。我看着树叶沉思了一会儿说:“我们用绳子吧。”我从妈妈车上找来一段毛線,让窦鑫彤和李荣星拉住毛线的两头,用毛线围着树叶的边绕了一圈,在毛线的终点做上标记,然后把毛线放在平地上拉直,由李寒琪拿出直尺量出毛线的长度,34厘米,OK,这段毛线的长度便是树叶的周长了。

接下来计算树叶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边长,可这树叶属于不规则图形,它没有长和宽,该如何计算呢?这一下可把我们给难住了。此时大家都沉默不语。看我们一个个都愁眉不展,站在旁边观看的窦鑫彤爸爸笑了起来,说:“来来来,孩子们,给你们提供个辅助工具。”说着便从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打开,里面是一张大小均匀的小方格纸,他告诉我们上面的每一小格为0.5平方厘米。瞬间我们便有了灵感,既然这小格是0.5平方厘米,那么看看这片树叶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不就能算出来面积了吗?说着我们立即行动起来,把树叶画在布满小格的纸上,我们一起开始数格子。小于半格的忽略不计,大于半格的我们按一格算,一格、两格、三格……一共152格。一小格是0.5平方厘米,152个小格就是152×0.5=76(平方厘米)。哈哈哈,成功了,这就是树叶的面积了!

这次有趣的实践活动让我们清楚直观地认识到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让我充分感受到了数学这门课程多么神奇和美妙,小到一支笔,大到航空事业,都离不开我们的数学!

有趣的数学作文5

在那个迷迷糊糊的下午,我们全班都无精打采地听着语文课,整个教室里“睡意浓浓”,让我感觉很不带劲。

就在快下课时,好玩儿的事发生了。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打起精神,出了一道有趣的题——“大白+大白=白胖胖”。果然,这道题打破了沉闷的气氛,因为,大白是最近“萌到红“的暖男级的萌物,用它来出题,自然抓人眼球啦!

同学们又陷入了“沉默之河“,不过这一次,不是因为无聊了,而是为了这道题在沉思。

我瞄了一眼我周围的同学,呵呵,他们的表情丰富极了:有的把手摆成“V",放在下巴上,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有的在A4纸上演算起来,“沙、沙、沙、沙”的声音传到我的耳朵中来。同学们好认真啊!我也在想:“大白+大白?还等于白胖胖?”题目中的“大”代表一个数,“白”代表一个数,“胖”也代表一个数,到底是几呢?

我还没回过神来,同学们就“爆发”出了不同的结果,有的说“大白+大白”等于“机器人”,有的说是“90+10=100”,口水四处散落,我想:“打一把伞肯定可以起到防护作用吧?”当然,以上五花八门、不切实际的答案全都不对哈。

呀!展示智力的时刻到了!我甚至感到一个个大脑转动的速度,那么飞快!

当然,正确答案是“小天才”盛梓涵揭开的!伴随着一声洪亮又有点沙哑的“噢!哦~我知道!”他装着一筐自信心跑上讲台,开始了他的论述:“已知题中相同的“大、白、胖”是一个字,那么和是三位数,且不超过199,因为99+99=198,那么这个和也不可能是199,61+61=122是正确答案,因为白是1,胖都是2,大都是6!”

看着侃侃而谈的盛梓涵,我们仿佛觉得他的头顶上有一顶闪闪发光的博士帽,情不自禁地用热烈的掌声为他祝贺。“呀呜~真棒~!”一声嗲身嗲气的男声让我们笑得流泪,声音源自搞笑大王盛宜成,他可不是一般的“搞”啊!

同学们用“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仰视着盛梓涵,他却入目春风,仰着骄傲的小脸蛋。哼!盛梓涵!有你好看的!我心里尽管也有点酸,但却也心服口服,非常羡慕。

这道有趣又好玩的数学题点亮了我们下午的快乐时光,这节语文课真是让人意犹未尽。

有趣的数学作文6

经过一年的教学,我了解到学生普遍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为此我花了大量的时间钻研教材,找资料,力图使学生喜欢上我的数学课。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的引入,激情方法多样,当看到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的场面,听到学生说“我最爱上数学课”的由衷表白,就更加激起我在这方面的尝试。

1用与新课题有关的趣题引入

备课时充分挖掘知识的趣味因素,找一道有关本节内容的、易于理解的趣题作引例,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积极思维,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感兴趣有大致了解本节知识乃至用途。如在代数合并同类项开头一节选用引例:小猫和妈妈去市场买菜,回家的途中遇到了小猴和小兔。小猴问他:“小猫,你们买了什么菜啊?”小猫不假思索的地说:“买了三只鱼鸡!”小猴和小兔哈哈大笑。小猫赶紧改口说:“不,不,是三只鸡鱼!”小猴和小兔笑得在地上打滚。小猫见了,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笑吗?这时学生马上回答鸡和鱼是不一样的东西,不能合在一起说。于是,我马上进行小结:俗语说:“物以类聚”。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相同的东西才可以放在一起,这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合并同类项。通过这个生动的引例使学生马上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学习效果良好。

经过一节课的讲解,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不过第二天上课再继续讲这节课时,一个学生就问我:“老师,为什么要合并同类项。”我笑了笑,说:“看来,你还不明白我昨天举的例子的意思。好,我问你,你早餐吃过大饼和油条吗?”学生点点头,我就问他:“如果你去买大饼和油条时,是否能讲‘我买两块大饼,三条油条;我还要三块大饼,三条油条呢?”学生都笑了,说:“不会,会被别人骂的!”所以我就说:“在生活中经常要运用数学的知识,而这里我们就要运用到合并同类项的知识了。合并同类项是为了工作方便,数学也是如此啊!”学生若有所思。

有趣的数学作文7

说到数学课,大家一定会想到公式、定理、演草纸,一定会想到严肃、认真、紧张,可是今天我们班的数学课上却飞出阵阵欢声笑语,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话还得从昨天说起。

昨天放学前,数学孙老师神秘地通知我们:“明天请大家带不同容量的瓶子来上课,里边装上水,千万不要忘记了哦!”我们好奇极了,不知道老师的葫芦里要卖什么药。

好不容易盼到了数学课,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在桌上摆好大大小小的瓶子,里边分别装了水。

孙老师神气地问:“同学们有带一升水来的吗?”大家赶紧看了看瓶子上的标注,纷纷举起手来。孙老师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方方正正的大盒子,看了看大家,笑着说:“我的这个正方体容器装满水是一升。”接着又拿出一个500毫升的量杯,请一位同学把一升水倒进去,一升水正好倒两杯,原来一升是1000毫升呀。

接着,孙老师举起一个瓶子,说:“我这里有一瓶饮料,请一位同学喝一口。”大家都争着抢着要上台做实验,我也高高举起了手。“不过有个条件,”老师卖了个关子,“这个同学喝了饮料不能咽到肚里,要吐到我的量杯里,我们看看他几口能喝到100毫升。”同学们的热情更高了,又蹦又跳,都希望老师叫自己。我特别想知道我喝的一口水是多少,就连忙端端正正地坐在位子上,用期待的眼神急切地望着老师。孙老师看到我,微笑着请我去做这个实验。

我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台上,使劲拧开瓶盖,张开大嘴,一仰头,一口水进了我的嘴巴。老师指了指量杯,我端起量杯,小心翼翼地吐到100毫升的杯子里。“哇噻!”随着前排同学一声惊呼,我举起杯子一看,天哪,我一口就喝了100多毫升啊。同学们看着我,有的笑得前仰后合,有的笑得捂着肚子,还有的笑得流出了眼泪。我害羞得一溜烟跑回了座位,想起妈妈常说我的嘴巴看着小,其实挺有空的,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经过这一番操作,同学们解题的劲头更足了,大家顺利解决了课本上的练习题。就这样,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一节有趣的数学课不知不觉结束了,我真盼望下次数学课早点到来。

有趣的数学作文8

上课铃响了,大家都坐在座位上,这时汤老师正在黑板上写着6道数学题,答案还全是错的,“5+7=1”“2+1=1”。

“咦!”

彭强嘴里蹦出一字,这时,汤老师正在认真地写着,我心想:汤老师怎么了,怎么无缘无故地写数学题,汤老师是语文老师,这些题还全是错的,4+9怎么会=1呢?汤老师好不好在开玩笑,但有不像,汤老师这么又认真。

汤老师转过身说:“一切皆有可能!你们用不同的单位来计算,也许你会得出结果哦!”

唐飞凤举起了手站起来说:“3+4=1是因为3天+4天=1周。”

这时大家都恍然大悟,我也豁然开朗,大家纷纷举手回答。

这次的作文课,大家得到不同的启示: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从这次作文课使我联想到我的英语单词总是记不住,我现在知道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记牢这个单词,比如说用谐音来记单词,这个办法就很好。这样就会默写出这个单词。付出不寻常的'努力,就会得到不平常的收获。

这堂课使我想到一句名言: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不放弃就能成功!要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上课铃响了,大家都坐在座位上,这时汤老师正在黑板上写着6道数学题,答案还全是错的,“5+7=1”“2+1=1”。

“咦!”

彭强嘴里蹦出一字,这时,汤老师正在认真地写着,我心想:汤老师怎么了,怎么无缘无故地写数学题,汤老师是语文老师,这些题还全是错的,4+9怎么会=1呢?汤老师好不好在开玩笑,但有不像,汤老师这么又认真。

汤老师转过身说:“一切皆有可能!你们用不同的单位来计算,也许你会得出结果哦!”

唐飞凤举起了手站起来说:“3+4=1是因为3天+4天=1周。”

这时大家都恍然大悟,我也豁然开朗,大家纷纷举手回答。

这次的作文课,大家得到不同的启示: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从这次作文课使我联想到我的英语单词总是记不住,我现在知道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记牢这个单词,比如说用谐音来记单词,这个办法就很好。这样就会默写出这个单词。付出不寻常的努力,就会得到不平常的收获。

这堂课使我想到一句名言: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不放弃就能成功!要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有趣的数学作文9

今天下午,我上了一堂特别有趣的数学课。

第二节英语课下课没多久,我们的“Mr唐”就容光焕发的走进教室。他先走到教室的后面,待上课铃一打响,唐老师就说:“莫捷,你告诉我,今天上午都学了些什么?”

莫捷冥思苦想了许久,对唐老师说:“学了容积。”

“那你说,什么是“容积”?”

你还别说,上课不听讲就是说不出。所以,莫捷支支吾吾地只说出了四个字:“嗯……容积就是……一个物体……嗯一个物体……”还没说完,唐老师接着他的话说:“一个物体的体积叫做他的容积,对不对?”

莫捷没听清,忙说:“对…对…对。”

“嗯,高手!”唐老师一边“夸”他,一边翘起大拇指。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事后我采访了他,他说他那时恨不得挖个洞,钻到美国去。

“我们一起告诉他。”唐老师望着他,对我们说。

“一个物体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叫做这个物体的容积。”大家不谋而合地说。

我一听说错了,马上纠正过来:“是“一个器皿”,而不是“一个物体”。”

唐老师让我们重新说了一遍后,说:“翻开书53页。(哗哗的翻书声)今天我要了却我的一个心愿:找一些人给我从这一端排到另一端,错得多的排左边,错的较少的排右边。”一句话说完,同学们有的捧腹大笑;有的笑得把桌子砸得“当当”响;还有的笑得前俯后仰。

“舒杨笑得最灿烂,一会儿你就站最左边,嗯?”说完,教室里又笑得人仰马翻。

“不干!”舒杨“斩钉截铁”的回答。

“干不干要做了才知道”唐老师说。

教室里暂时安静了下来,只听见“吱吱”的写字声。

如果让我给唐老师起个绰号,那我应该叫他“唐半仙”,为什么,你马上就知道了。

大约过了二分钟,唐老师宣布了答案后,说:“有错的站起来。”舒杨缓缓地站了起来,嘴边带着一点笑――苦笑。这时,同学们“呵呵”地捂着嘴笑了起来。唐老师又说:“只错了一个的坐下。”其他同学都坐下了,而舒杨却纹丝不动。全班同学忍不住“哈哈”地又笑了起来。

现在,你应该知道我为什么叫唐老师 “唐半仙”了吧。

唉,可惜一节课只有45分钟。你看,这篇文章里我用了8个“笑”字,所以说,这真是一堂有趣的数学课!

有趣的数学作文10

在这周的快乐数学课上,我和同学们做了一次游戏。名称是:“猜数游戏”,规则是:老师先写下一个小数,然后告诉学生这个数接近多少,学生开始猜,老师根据学生猜的数来用“大了”或“小了”引导学生说出准确的数。

首先举例,使学生明白游戏规则,都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我先在一张卡片上写下一个小数9.98,然后告诉学生这个数是10左右,学生猜10.5,我说大了,接着有学生猜9.1,我说小了,学生又猜到9.99,我说还大,学生猜9.7,我说小了,这时就有很多学生听出了这个数在9.7到9.99之间,但也有个别学生不太明白,又猜了9.5,我问:9.7都小了,9.5怎么样呢?(更小了) 有了正确的思路,很快学生猜出了9.98这个数。此时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好多学生都把手举得高高的,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样的游戏。

然后,我们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这个游戏,男女生采取三比两胜。我写了3个小数进行3次猜数游戏。每次老师提问方法是男女生交替,最后一个答对的获胜。学生都很投入,刚开始学生都很谨慎:猜数的时候是一个数接一个数猜的,这样需要很多次才能猜到准确的结果(猜出第一个数后给学生讨论,交流,总结经验的时间);后来两次学生改变了策略,少走了弯路,提高了猜数准确率。比赛结果女生以2:1胜出,男生还不服气,还要一比高低。但下课的铃声响了。我告诉同学们:课下,同学之间;回家和家长也可以一起玩这个猜数游戏。

这样的猜数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反应速度,也可以增进学生对数大小的具体感受。因为我们刚刚学习了小数,所以这次快乐数学课上着重练习的是小数,平时我们也可以与小一点的孩子玩这样的猜整数游戏。

快乐数学课学生都玩的很高兴,但玩不是目的,更多的是希望从这次游戏中学生能学到知识,培养能力。游戏后布置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写一篇数学日记:今天你玩了什么游戏?这个游戏怎么玩的?从中你有什么收获? 相信学生一定会对这个猜数游戏印象很深,并且从游戏中受到很大的启发。

有趣的数学作文11

数学非常有趣,从简单的10以内加减法到各种复杂的公式,如果我们用数学的思维去看待世界,真是妙趣横生。

首先,从最简单的“猴子吃栗子”的故事说起:从前,有一位少年,养了一只猴子。他每天早餐给猴子喂4颗栗子,晚餐喂3颗栗子。猴子不愿意了,因为他想不通:“为什么晚上比早上少吃一颗?”这位少年得知以后,改成了早上3颗晚上4颗,猴子没意见了。因为它想:“晚上比早上多吃一颗。”

其实,这只是用了交换律。而且这么一用,问题还解决了!

常用的交换律,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有用,但是不能乱用。

猴子吃栗子的故事只不过是人们编出来的,并非确有其事。但喂猪的饲养员知道:给猪开饭时,要先喂粗饲料再加精饲料,要让它越吃越香,才能吃得饱,睡得好,长得快。(交换律在这里不成立)

还有一些事,它们交换后是不成立的。譬如:先穿鞋后穿袜子,不可能;先写字再拧笔盖,更不可能;先写作业再布置作业,这完全不可能。

还有些事交换后讲得通,但意义不同。比如:“小明吃东西时还在看书”和“小明看书时还在吃东西”,这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前一个小明是爱看书的好孩子,后一个小明却成了小吃货。后一个小明肯定委屈死了:都是同时“看书”和“吃东西”,为什么我就成了“吃货”,也太不公平啦!

世界上的事是复杂的。不同的事,各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处处留心皆学问。”所以生活中我们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数学的趣味无处不在。生活也一样,并不是无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尚雪艳老师评语:

小作者真是生活的有心人,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挖掘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同时分析得有滋有味,读来甚是有趣!

这篇习作语言上也很有特色,朴实、简洁而明快,读起来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让我读出了名家科普小文的感觉。期待你的《有趣的数学(二)》与我们见面。

有趣的数学作文12

“上数学课罗。”“不知道今天老师会和我们玩什么游戏?”“总之每节课都有游戏。”“今天讲什么呀?”“好像是分数。”“雯雅。”“老师好。”“上课了,快进去吧。”

“今天我们讲分数。”调皮王又在吃东西了。老师过去了,人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我们把这个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我们每人都拿了一块。我刚要吃。“雅夙,别把单位“1”变成单位雅夙了。到时候拿你平均分。”全班都哄堂大笑。我却羞红了脸。

“哇!”“老师,你。。你拿大饼干嘛呀,又想平均分哪。”“老师教你们认,认不出来就别想吃到它。先认先得哈。”老师写了个3/4,指了指中间。“老师我知道!”“雅夙你来。”“这是分数线。”老师扯了一小块下来。“给你,你要是敢吃。。大家一起来!”“把雅夙当成单位“1”!”“老师,不能吃呀。”“我说先认先得,我说了先认先吃了吗?”“......”

7/1+7/9=?老师写好了。可是她不叫人做。总算等到老师发言了,“雯雅你来。”‘怎么不抽我了。’只见上面写着一又七分之三。“她是住在天上的。”“有谁再来。”“雅夙!”我写了一个七又九分之七。“单位“1”给你了。”“大饼。。”老师拿了一张纸给我。“老师,您说的单位“1”。”“就是它。”“……

“现在可以玩游戏了。”“雅夙,你是七分之七,也是单位“1”。”“开始了!”只见一大堆人堆过来扯我。“老师不要,救命呀。”“你出去我就告诉保安你逃学。”“别追我了,别追了!”

“我话还没说完呢,雯雅是七分之六。”“七分之七站一站。”可是我本来就是站着的嘛。“变成单位“1”!”又围过来了,一大堆人。我立刻坐下去又站起来。才幸免于难。

“坐回原位!”“雅夙!”“什么是单位“1”。”我玩心还没完,以为又要玩这个。“这次我当单位“1””全班哄堂大笑,我还不知道。“有什么好笑的嘛,大不了你来当嘛。”我这一说大家笑得更厉害了,就连老师也笑了。

有趣的数学作文13

周四下午,我们全班一起商讨春游的事情。老师说,为了我们的安全,所有同学离她的距离不能超过十步。

十步,这是多大呢?我们全班坐得下吗?回家后,我就算了起来。我们步子不大,约只有0.6米。老师说以她为中心,向任何一个方向的距离不能超过十步,就是说这个范围是个圆形。以老师为中心,十步的距离就是0.6×10=6(米),这6米就是圆形的半径。我知道要计算圆形的面积,公式是πr2,也就是π乘半径的平方。半径是6米,它的平方是36平方米;π是3.14,用3.14乘36,就是面积了:3.14×36≈113(平方米)。我们班有62人,每人约可以分得1.8平方米。

看起来足够了,但我们还要摆餐布和各种食物。餐布是边长约1米的正方形,面积为:1×1=1(平方米)。每个人则占一个长宽为0.5米的正方形。我们分为8个小组,每组大约为8人,平均地分布在餐布四周,每边可以坐2人。就形成了一个长、宽为1+0.5+0.5=2(米)的正方形,每个小组的占地面积为2×2=4(平方米)。我们有8个这样小组,需要4×8=32(平方米)。而“十步”有113平方米,看来远远超过实际需要。为了美观,我认为可以把8个小组全部放在最边缘,围成圆圈。这样,就需要计算圆形的周长了。公式是πd,也就是3.14×直径。直径是6×2=12米,周长就是3.14×12=37.68(米)。用37.68除以8个小组,可以得出每组靠近老师的一边可以分到多少米。37.8÷8=4.71(米)。而4.71米大于每个小组需要的宽:2米,这也够了。

这样,我就知道了,原来老师并没有信口开河。“十步”的要求是合理的。并且还有很大的空间供我们活动。我也发现,这是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有趣的数学作文14

5月4日早晨,我发现文苑小学里出现了许多白绳子,绳子上挂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题卡。我猜测,一年一度的数学节开幕了。

不出我所料,到了大课间胡老师果然宣布数学节开幕了。大家迫不急待地想大显身手,排在队伍里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的同学转过头跟后面的同学讨论可能会有什么样的题目、有的同学在问这次数学节的题目难不难、有的同学脸上有掩不住的兴奋,心想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终于盼到了这一天!

一到场地,大家呼啦一声散开了,立刻寻找起题卡来。找什么,大家心知肚明:1.找简单的题目;2.找自己的题卡;3.找有挑战性的题目。

我开始找题目了。这道题,太简单!不行!下一道,还是不行!咦,这道题好像不错:9分之8和7分之6哪个大。这么简单,当然是一样大喽!我不假思索地想:9-8=1;7-6=1,1=1。再仔细一想,唉呀!我差点掉进陷井了!这是一道分数题,分母和分子都不一样,显然不能用分母减分子。那该这么做呢?我正想打退堂鼓,接着看下道题。又转念一想:哼!我怎么能被它难倒呢!我开始冥思苦想。

忽然,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抄!我开始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一边在场地里游荡,一边时不时向同学的纸上瞟一眼。可是过了大半天,我一无所获。

看来抄不是办法。我闷闷不乐地坐在地上。忽然,我想到了公倍数,找到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把两个分数的分母变成一样,它们就可以比较了!7和9的最小公倍数就是7乘9等于63了。9分之8就变成了63分之56,7分之6就变成了63分之56,56大于54!难题迎刃而解!哈哈,看来这道题也不难吗,只要找到方法就行!

就在我沾沾自喜时,李望舒像幽灵一样出现在我面前。她二话不说抄完了题目和我的答案就溜之大吉了。

这次数学游园活动让我长了许多知识,动了许多脑筋。

有趣的数学作文15

今天天气格外晴朗,空气也很清新,我的心情也不错。于是,我就一大早趴在书桌上看一本名叫《有趣的数学》。

很快,有一道数学题吸引了我的眼球。题目是这样的:某地区有居民2754842人,若依次给每个人编一个号{从1到2754842},请你算一算为编这些号码,需要使用多少个阿拉伯数字?所有数字之和是多少,精确到百万?我苦思冥想了好长时间,就是想不出来。简直连一丁点思路都没有!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仍是一头雾水,摸不着门路。我想:这题怎么这么难啊?要不然去问问哥哥和妈妈?对!就这样做。于是,我来到客厅说:“谁会做这道题?”不出我所料,哥哥反映快说:“妹妹,什么题呀?我来!”妈妈也不甘示弱说:“你要是不行,让我来,保证帮你做出!”哥哥看看题,皱起了眉头像个老公公似的。妈妈乐了,说:“不行了吧?还是让我来吧!”这时哥哥猛一说:“有了!”我吓了一大跳,哥哥底气十足地讲了他的做法:“这道题所需数字为18172790个,所求数字码和为1377421乘以2754843约等于3794579百万。9个1位数的号码需9个数字,90个2位数字号码需180个数字,900个3位数字的号码需2700个,9000个4位数码需36000个数字,90000的5位数字需450000个数字,900000个6位数码需5400000个数字,1754843个7位号码需12283901个数字,总计需要18172790个数字,然后得出2754842除以2等于1377421个2754843,所以总和为2754843乘以1377421约等于3794579百万。”我还是不怎么明白,皱了皱眉头,哥哥看见了,说:“还不怎么明白吧?没关系,等到你读初中了,应该就会明白。”

今天,我不但看了课外书,我还有一点点明白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可真高兴!

Tags:有趣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