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医学 > 执业医师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常见精选试题

栏目: 执业医师 / 发布于: / 人气:2.34W

对于中医助理知识点大家复习了吗?知识不常常巩固是很容易就忘记了,现在本站小编分享2017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常见精选试题给大家,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常见精选试题

1.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机能活动的气是( )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肺气

2.血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密切( )

A.肝 B.心 C.肺 D. 脾 E.肾

3.出现畏寒喜暖,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 )

A.防御作用 B.温煦作用 C.气化作用 D.推动作用 E.固摄作用

4.下列哪项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 )

A.汗 B.尿 C.呼气 D.呕吐物 E.粪

5.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气是( )

A.心气 B.肾气 C.卫气 D.宗气 E.肺气

6.充养脑髓,滑利骨节的主要物质是( )

A.气 B.血 C.津 D.液 E.精

7.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 精等症,为气的何种功能减退( )

A.防御作用 B.固摄作用 C.温煦作用 D.推动作用 E.气化作用

8.治疗血瘀证时,常配补气、行气药物的理论依据是( )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生气

9.气的哪项功能减退易于引起感冒( )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气化作用 E.固摄作用

10.布散于肌肤、孔窍,主要起滋润作用的是( )

A.精 B.血 C.津 D.液 E.气

11.下列哪一脏与血液循行没有直接关系( )

A.心 B.肺 C.肾 D.脾 E.肝

12.下列除哪一项外均是液的灌注部位( )

A.脏腑    B.孔窍  C.骨节  D.脑  E.髓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津液的范畴( )

A.胃液 B.肠液 C.涕液 D.血液 E.泪液

14.下列哪一种气上走息道而下注气街( )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肺气

15.血液生成的最基本物质是( )

A.水谷精微 B.津液   C.精   D.营气 E.宗气

16.因失血过多而出现下列症状,可用“津血同源”的理论加以说明的是( )

A.面白    B.疲乏    C.口渴    D.舌淡    E.头晕

17. “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根据是( )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津能化气

18.下列哪一种气主要由肾精所化生( )

A.营气   B.卫气   C.元气   D.宗气 E.后天精气

19.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是( )

A.先天精气 B.后天精气 C.水谷精气 D.自然清气 E.营气

20.营气和卫气的共同特点是( )

A.来源相同  B.性质相同  C.特点相同  D.分布相同  E.功能相同

21.心神的物质基础是( )

A.血     B.气     C.精     D.津 E.营气

22.当人安静时血主要归藏于( )

A.心     B.肺     C.肝     D.肾 E.脾

23.对血液主要有固摄作用的脏是( )

A.肺 B.脾 C.肾 D.肝 E.心

24.津液变成汗、尿是气的何种功能( )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气化作用 E.固摄作用

25.下列不属于 “五液” 的是( )

A.尿 B.涎 C.涕 D.泪 E.汗

26.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为( )

A.经络    B.腠理    C.尿道    D.三焦 E.肾

27.气的运行受阻, 运行不利时, 称为 ( )

A.气滞 B.气结 C.气闭 D.气机不畅 E.气机失调

28.与人的睡眠有密切关系的气是( )

A.宗气 B.元气 C.卫气 D.营气 E.脾气

29.机体内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过程有赖于气的( )

A. 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固摄作用 D.气化作用 E.防御作用

30.下列哪一项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 )

A.体液 B.阴液 C.津液 D.津 E.液

31.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主要依赖于什么作用( )

A.心主血脉  B.肺主宣发  C.肾主气化   D.肝主疏泄   E.脾主统摄

32.下列除哪一项外均是血液正常运行所必需的条件( )

A.血液充盈 B.脉道通畅 C.肺脾肾功能正常 D.心气充沛 E.三焦通利

33.气能生津的机理是( )

A.气为生津的物质基础  B.气为生津的动力 C.气为生津的物质基础和动力

D.气能化生精气 E.气能生血,血能化津

34.血和津液生成的共同物质来源是( )

A.水谷精微 B.宗气 C.精 D.元气 E.营气

35.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的是( )

A.营气   B.卫气   C.元气   D.宗气 E.肾气

36.“夺血者无汗”的生理基础是( )

A.肝肾同源  B.乙癸同源  C.津血同源   D.精血同源  E.以上均非

参考答案

1.A 答案分析:元气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调节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D 答案分析: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3.B 答案分析:人体的体温,需要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畏寒喜暖为气不足,温煦作用减弱的表现。

4.D 答案分析:津液的排泄主要依赖于肺、脾、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通过汗、呼吸,尿,粪途径排泄。

5.D 答案分析:宗气贯注于心肺,具有推动肺的呼吸、助心推动血液循行的作用。

6.D 答案分析:液质地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

7.B 答案分析:气对体内的液态物质如血液、汗液、尿液、等具有固护统摄和控制、不使其无故丢失的作用。

8.B 答案分析:气的推动作用是血液循行的动力。气充则推动有力,血得畅行。以补气、行气药治疗血瘀证,即是气能行血作用的体现。

9.C 答案分析:气有卫护肌肤,抗御邪气的作用。气的防御功能减弱时,机体抵御邪气的能力下降,故易病。

10.C 答案分析:津质地清稀,流动性大,主要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起滋润作用。

11.C 答案分析:血液的循行与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脾主统血、肝主藏血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12.B 答案分析:液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濡养作用。

13.D 答案分析:津液是机体内除血液之外其他所有正常水液的总称。

14.B 答案分析:宗气积聚于胸中,其向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走息道;向下注于丹田,并注于足阳明之气街而下行于足。

15.A 答案分析: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最基本的物质。

16.C 答案分析:失血过多时,脉外之津液,渗入脉中以补充血容量的不足,因之而导致脉外的津液不足,出现口渴、尿少等表现。

17.D 答案分析:津液是气的载体之一,若因汗、吐、下,使津液大量丢失,则气随之而外脱,形成“气随液脱”之危候。

18.C 答案分析:元气根于肾,由肾精化生。

19.A 答案分析: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

20.A 答案分析:营气和卫气均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

21.A 答案分析:血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22.C 答案分析:肝具有根据人体动静的不同情况,调节脉管中的血液流量的功能,当人体静卧时,血液主要归藏于肝。

23.B 答案分析: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的统摄。

24.D 答案分析: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津液等的新陈代谢即是气化作用的体现。

25.A 答案分析:“五液”是指汗、泪、涎、涕、唾。

26.D 答案分析:三焦为“决渎之官”,是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

27.D 答案分析:气机不畅为气机失调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指气的运动受阻,运动不利。

28.C 答案分析:卫气循行与人的睡眠有密切关系,当卫气行于体内时,人便入睡;当卫气自睛明出于体表时,人便醒寤。

29.D 答案分析:气化过程是新陈代谢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30.C 答案分析: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31.B 答案分析:肺气宣发,将津液输布到体表皮毛,被阳气蒸腾而形成汗液,由汗孔排出体外。

32.E 答案分析:血液正常循行的必备条件是:血液充足;脉管系统的完整和通畅;全身各脏腑生理功能正常。

33.C 答案分析:津液来源于水谷精微,其生成离不开气的推动和激发作用。

34.A 答案分析:津液和血液同源于水谷精微。

35.B 答案分析: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

36.C 答案分析:由于“津血同源”,而汗为津液所化,汗出过多则耗津,津耗则血少,故对多汗夺津或津液大量丢失者,不可再用放血的方法治疗。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常见试题 篇1

一、A1/A2型选择题(每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患者,男,56岁。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舌质红苔黄,脉弦,中医证型是()。

A.脉络空虚,风邪入中

B.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C.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D.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E.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答案】B

【解析】患者突然发生口眼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可考虑诊断为中风(中经络)。“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舌质红苔黄,脉弦"是肝肾阴虚,痰热内蕴,风阳上扰,经脉痹阻所致,治疗宜镇肝息风,育阴潜阳,选用镇肝息风汤或天麻钩藤汤加减。

2.患儿,4岁。眼睑浮肿,按之凹陷即起,尿少色赤,伴发热咽痛,舌淡苔薄白,脉浮。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银翘散

B.五苓散

C.五皮饮

D.五味消毒饮

E.越婢加术汤

【答案】E

【解析】患儿眼睑浮肿,按之凹陷即起,诊断为水肿:伴发热咽痛,舌淡苔薄白,脉浮,辨为风水相搏证。治宜疏风解表,宣肺行水。方选越婢加术汤。

3.下列各项,与腹痛发病无关的经脉是()。

A.冲任带脉

B.足三阴经

C.足太阳经

D.手少阳经

E.足阳明经

【答案】D

【解析】腹痛在胁腹、两侧少腹多属肝胆经病证,为足厥阴、足少阳所主:脐以上大腹疼痛,多为脾胃病证,为足太阴、足阳明所主;脐周疼痛多为大小肠病变,为手阳明、手太阳经脉所主;脐以下小腹疼痛,多属肾、膀胱及胞宫病证,为足少阴、足太阳及冲任带脉所主。

4.不属脾虚泄泻粪便特点的是()。

A.大便稀溏

B.大便色淡

C.臭味不甚

D.食后作泻

E.大便中多黏液

【答案】E

【解析】脾虚泄泻症见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淡。其病机为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清浊不分。治宜健脾益气,渗湿止泻。代表方为参苓白术散加减。E项,大便中多黏液偶见于湿热泻。

5.患者,女,53岁。咳嗽月余,加重1周,咳引胸胁疼痛,痰少而稠,面赤咽干,舌苔黄少津,脉弦数。治疗应首选()。

A.足阳明、手阳明经穴

B.手太阴、手阳明经穴

C.手阳明、足厥阴经穴

D.足厥阴、手太阴经穴

E.手太阴、足太阴经穴

【答案】D

【解析】患者咳嗽月余,加重1周,咳引胸胁疼痛,痰少而稠,面赤咽干,舌苔黄少津,脉弦数。证属肝火灼肺之咳嗽,治以清肺热、泄肝火,当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6.气虚证和气陷证的鉴别要点在于有无()。

A.神疲乏力

B.内脏下垂

C.自汗

D.少气懒言

E.头晕目眩

【答案】B

【解析】气虚证是指元气不足,气的推动、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或脏器组织的机能减退,以气短、乏力、神疲、脉虚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气陷证是指气虚无力升举,清阳之气下陷,以自觉气坠,或脏器下垂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气陷多是气虚的发展,或为气虚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一般指脾(中)气的下陷。气陷无力升举,不能维持脏器正常位置,故觉脘腹坠胀,甚至出现内脏下垂。二者区别主要在于有无内脏下垂。因此答案选B。

7.瘀血致病疼痛的特点是()。

A.胀痛

B.隐痛

C.刺痛

D.空痛

E.灼痛

【答案】C

【解析】刺痛指疼痛如针刺之状,是瘀血致痛的特征之一。以头部及胸胁、脘腹等处较为常见。

8.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首先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A.消化道症状

B.贫血

C.出血

D.反复感染

E.高血压

【答案】A

【解析】慢性肾衰竭(CRF)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首先出现的临床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因消化道炎症和溃疡,也会出现呕血、便血及腹泻等。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常见试题 篇2

(一)A1型题

1.“六淫”是指( )

A. 六气 B. 六气的太过和不及 C. 六种毒气

D. 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E. 风寒暑湿燥火

2.下列哪项不是六淫致病的特点( )

A. 季节性 B. 地区性 C. 传染性 D. 转化性 E. 外感性

3.常为外感病致病先导的邪气是( )

A. 热邪 B. 风邪 C. 寒邪 D. 暑邪 E. 燥邪

4.六淫中易侵犯人体上部和肌腠的外邪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燥邪 E. 暑邪

5.六淫中,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6.六淫中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7.在六淫中,最易伤肺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8.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的( )

A. 津液 B. 气 C. 血 D.精 E. 神

9.在六淫中,易扰心神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火邪 D. 湿邪 E. 燥邪

10.下列哪项属于风性善行的致病特点( )

A. 手足震颤 B. 四肢抽搐 C. 四肢游走性疼痛 D. 角弓反张

E. 四肢麻木

11.下列哪项属于湿邪的性质( )

A. 凝滞 B. 粘滞 C. 涩滞 D. 瘀滞 E. 动血

12.可致小便浑浊涩滞不畅等症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13.寒性收引可导致( )

A. 阻滞气机 B. 损伤阳气 C. 耗气伤津 D. 气机收敛 E. 凝滞经脉

14.称为“百病之始”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15.常引起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腠理闭塞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瘀血 E. 暑邪

16.在六淫中独见于夏季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火邪

17.只有外感而无内生的邪气是( )

A. 寒 B. 燥 C. 湿 D. 暑 E. 火

18.导致行痹发生的主要邪气是( )

A. 寒邪 B. 湿邪 C. 热邪 D. 风邪 E. 火邪

19.导致着痹发生的主要邪气是( )

A. 寒邪 B. 湿邪 C. 热邪 D. 风邪 E. 火邪

20.具有升散而又挟湿特性的邪气是( )

A. 湿邪 B. 燥邪 C. 热邪 D. 暑邪 E. 寒

21.寒邪的致病特点是易致( )

A. 气消 B. 气耗 C. 气泄 D. 气乱 E. 气收

22.炎夏之日,症见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是由于( )

A暑热炽盛 B. 扰及心神 C. 耗气伤津 D. 暑湿夹杂 E. 热极生风

23.临床上症见头痛如裂,目赤肿痛,其病机为( )

A. 心火上炎 B. 肝火上炎 C. 胃火炽盛 D. 肺火炽盛 E. 阴火炽盛

24.寒邪、湿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 )

A. 损伤阳气 B. 阻遏气机 C. 粘腻重浊 D. 凝滞收引 E. 病程缠绵

25.在一定条件下,“五志”和“五气”皆可化( )

A. 风 B. 寒 C. 湿 D. 火 E. 燥

26.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点( )

A. 上炎 B. 耗气 C. 伤津 D. 动血 E. 扰神

27.六淫之中,唯一可直中少阴为病者,应属( )

A. 燥邪 B. 寒邪 C. 暑邪 D. 火邪 E. 湿邪

28.不属于疫气性质及致病特点的是( )

A. 传染性强 B. 特异性强 C. 症状相似 D. 气候反常 E. 发病急骤

29.下列哪项不属于疫病发生流行的原因( )

A. 社会因素 B. 气候因素 C. 隔离因素 D.环境因素 E.体质因素

30.明确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

A. 张仲景 B. 刘完素 C. 陈无择 D. 陶弘景 E. 巢元方

(二)A2型题

1.某人素体虚弱,感受寒邪而发病,自诉恶寒,手足冷,腹痛腹泻,便下清稀。

望诊:精神萎靡,嗜卧,舌淡胖嫩。脉诊:脉微细。此为( )

A. 寒中阳明 B.寒中少阳 C.寒中厥阴 D.寒中少阴 E.寒中太阴

2.某小儿突然发病,头面一身悉肿,尿少,舌苔薄白,脉浮。其病因为(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3.某人四肢关节疼痛,酸楚沉重,肌肤不仁,阴雨天加重。其病因主要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4.时值秋季,某人干咳少痰,痰粘难于咯出,咳甚胸痛,口鼻干燥。此为( )

A. 伤及肺气 B. 伤及肺阴 C. 伤及肺津 D. 伤及卫气 E. 伤津耗气

5.某女月经过多,血色鲜红,舌红,脉数。其病机为( )

A. 寒凝血瘀 B. 热迫血行 C. 瘀血阻滞 D. 脾不统血 E. 肝不藏血

(三)B1型题

A. 寒邪伤于脏腑 B. 寒邪伤于肌表 C. 寒邪伤于筋脉 D. 寒邪入于血分

E. 寒邪伤于关节

1.“伤寒”是指( )

2.“中寒”是指( )

A. 风邪 B. 湿邪 C. 火邪 D. 燥邪 E. 暑邪

3.六淫中最易导致肿疡的是( )

4.六淫中最易导致出血的是( )

A. 开泄 B. 收引 C. 涩滞 D. 生风 E. 重浊

5.燥邪的性质是( )

6.湿邪的性质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燥邪 E. 火邪

7.导致四肢抽搐的病因是( )

8.导致胸闷苔腻的病因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燥邪 E. 火邪

9.易于阻气的邪气是( )

10.易于耗气的邪气是( )

(四)X型题

1.六淫致病若表证不除,其传变途径是( )

A. 由表及里 B. 由腑至脏 C. 由寒转热 D. 由浅入深 E. 由实致虚

2.引起疾病的常见原因有( )

A. 六淫 B. 七情 C. 疠气 D. 药邪 E. 医过

3.风性主动常表现为( )

A. 眩晕 B. 震颤 C. 四肢抽搐 D. 角弓反张 E. 狂躁妄动

4.伤暑的临床表现有( )

A. 发热面赤 B. 心烦不宁 C. 胸闷呕恶 D. 气短乏力 E. 大便溏泻

5.寒邪的基本特性是( )

A. 收引 B. 属阴 C. 凝滞 D. 寒凉 E. 粘滞

6.下列哪项症状是“湿性趋下”特点的表现( )

A. 带下 B. 小便浑浊 C. 泄泻 D. 下痢 E. 崩漏

7.湿性粘滞,所见症状有( )

A. 大便粘腻不爽 B. 舌苔粘腻 C. 带下粘浊 D. 缠绵难愈 E. 反复发作

8.火邪致病的特点是( )

A. 其性炎上 B. 善行数变 C. 耗气伤津 D. 阻遏气机 E. 生风动血

9.易于耗气伤津的邪气有( )

A. 风邪 B. 暑邪 C. 湿邪 D. 燥邪 E. 火邪

10.属性为阴的邪气有( )

A. 风邪 B. 暑邪 C. 湿邪 D. 燥邪 E. 寒邪

参考答案

(一)A1型题

1.D 答案分析: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2.C 答案分析:传染性是疠气最显著的致病特点。

3.B 答案分析:风邪常为外感病致病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气,多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

4.A 答案分析: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容易侵犯人体上部和肌腠。

5.B 答案分析:寒性凝滞,寒邪侵入人体,阳气受损,经脉气血失于阳气温煦,则凝结阻滞,涩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

6.D 答案分析:湿邪侵及人体,由于其粘腻停滞的特性,故湿邪最易阻滞气机,导致气机升降失常的病理变化。湿为阴邪,湿胜即阴胜,阴胜则阳病,故湿邪为害,易伤阳气。

7.E 答案分析:燥为秋令主气,与肺相应。肺为娇脏,喜清肃滋润而恶燥。肺开窍于鼻,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燥邪最易伤肺。

8.A 答案分析:燥性干涩,侵犯人体,最易损伤人体的津液。

9.C 答案分析:心在五行中属火,火热之性躁动,与心相应,故火热之邪入于营血,尤易影响心神。

10.C 答案分析:“善行”是指风邪具有善动不居、易行而无定处的特征。风邪偏盛所致痹证为“行痹”,其特点是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

11.B 答案分析:湿性粘滞。寒邪凝滞,燥邪涩滞,热(火)邪易动血。凝滞、涩滞、瘀滞等都是干扰答案。

12.D 答案分析:湿性重浊粘滞,故湿邪为患,易于出现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粘腻不爽的症状。

13.D 答案分析:寒性收引,“寒则气收”,故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

14.A 答案分析:寒、湿、燥、热等邪气,多是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致病。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故又有“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始”之称。

15.B 答案分析:寒性收缩牵引,具有收引拘急之特性,故常引起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腠理闭塞的症状。

16.C 答案分析:暑为夏季主气,暑邪为夏令的火热之邪。暑邪独见夏令,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

17.D 答案分析:暑邪纯属外邪,只有外感而无内生,故无“内暑”之说。

18.D 答案分析:风邪偏盛所致痹证为“行痹”,其特点是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体现了风邪善行数变的特性。

19.B 答案分析:湿邪偏盛所致痹证为“着痹”,其特点是四肢关节酸重疼痛,体现了湿性重浊的特点。

20.D 答案分析:暑性升散,易于伤津耗气;暑多挟湿,故暑邪为病,常见暑湿夹杂证候。

21.E 答案分析:《素问·举痛论》说:“寒则气收。”

22.C 答案分析:炎热夏季容易感受暑邪,暑邪易于伤津耗气,症见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23.B 答案分析:肝开窍于目,火性炎上,故肝火上炎,而见头痛如裂,目赤肿痛。

24.A 答案分析:寒邪和湿邪都是阴邪,易损伤阳气。

25.D 答案分析:“五志”和“五气”皆可化火。

26.C 答案分析:热(火)邪侵犯人体,因其燔灼蒸腾而消灼煎熬阴津;燥性干涩,侵犯人体,最易损伤人体的津液;暑邪侵犯人体多直入气分,使腠理开泄、津液发散于体表,而致大汗出,从而耗伤津液。

27.B 答案分析:心肾阳虚,寒邪可直中少阴,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微细等。

28.D 答案分析:气候反常是疫气的发生和流行因素,而不是疫气的致病特点。

29.E 答案分析:A、B、C、D都是疫病发生流行的原因,而E不是疫病发生流行的原因。

30.C 答案分析:宋代陈无择明确提出“三因学说”。

(二)A2型题

1.D 答案分析:本题要求确定病位。寒属阴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所以首先排除A和B。综合分析病人的主诉和医生的望诊和脉诊,病因病机为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

2.A 答案分析:本病具有风邪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变化无常;且病发于上,以头面一身悉肿为主;属于小儿风水病,故其病因为风邪所致。

3.D 答案分析:肢体困重,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阴雨天加重,体现了湿邪重浊的致病特点,故其病因为湿邪所致。

4. C 答案分析:本病的临床特点:①有季节性因素:秋季易感燥邪;②有伤肺症状;③口鼻干燥,干咳少痰,痰粘难于咯出等。燥邪主要伤及肺津。

5.B 答案分析:本患者月经过多,血色鲜红而没有血块,故不是血瘀证,排除A和C。非虚性出血,其血色淡,排除D和E。病人表现出一派火热症象,舌脉主热象,体现了火热之邪可加速血行的致病特点。

(三)B1型题

1.B 答案分析:外寒致病根据寒邪侵犯部位的深浅有伤寒、中寒之别。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为“伤寒”。

2.A 答案分析: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为“中寒”。

3.C 答案分析: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形成阳性疮疡痈肿。

4.C 答案分析:火热之邪侵犯血脉,可扩张血脉,加速血行,甚则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引起各种出血的病证。

5.C 答案分析:燥性干燥涩滞。

6.E 答案分析:湿性重浊。

7.A 答案分析:风性主动,风邪致病具有肢体动摇不定的特点,可见四肢抽搐等症状。

8.C 答案分析:湿性粘腻停滞,故湿邪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滞气机,导致气机升降失常的病理变化。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闷。湿性粘腻,故苔腻。

9.C 答案分析:湿邪具有粘腻停滞的特性,其致病最易阻滞气机,导致气机升降失常的病理变化。

10.E 答案分析:壮火食气。火热阳邪过盛,机能亢奋,易于消蚀人体正气;同时,火热之邪迫津外泄,也会导致气随津泄,则更加耗气。

(四)X型题

1.A D 答案分析:六淫致病表证不除,其传变途径是由表及里和由浅入深。

2.A B C D E 答案分析:病因即致病因素,泛指能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导致疾病的原因,包括六淫、疫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痰饮、瘀血、结石、外伤、寄生虫以及先天因素、医过、药邪等。

3.A B C D 答案分析:风邪具有使物体摇动的特性,故其致病临床常见到肢体异常运动, 如破伤风之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但狂躁妄动多有火热之邪扰及心神所致,非风邪引起。

4.A B D 答案分析:暑邪伤人多表现出阳热之象、耗气伤津,如出现壮热,心烦,面赤,烦躁,气短乏力等症状。暑邪挟湿,称为暑湿,方有胸闷呕恶,大便溏泻等症状。

5.A C D 答案分析:寒邪的基本特性包括寒凉、凝滞、收引。用排除法:E是湿邪的性质,B是寒邪的阴阳属性。要注意区别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6.A B C D 答案分析:湿邪有趋下之性,致病具有易于伤及人体下部的特点。例如水湿所致小便浑浊,泄泻,下痢,妇女带下等,多由湿邪下注所致。崩漏虽见于下,但并非为湿邪所致。

7.A B C 答案分析:湿性粘腻,故湿邪为患,易于出现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粘腻不爽的症状。例如面垢,眵多;大便溏泄粘腻不爽,下痢脓血粘液;小便浑浊涩滞不畅,妇女黄白带下过多。缠绵难愈、反复发作是湿邪的致病特点,而非所见症状。

8.C E 答案分析:火热之邪的致病特点包括耗气伤津和生风动血。注意区别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不同的,不能混淆。

9.B E 答案分析:暑性升散,暑邪为害,易于导致伤津耗气;火邪燔灼蒸腾而消灼煎熬阴津,又逼迫汗液外泄,从而耗伤人体的津液,同时火热阳邪过盛,机能亢奋,易于消蚀人体正气。此外暑邪和火热之邪迫津外泄,还会导致气随津泄,则更加耗气。

10.C E 答案分析:寒邪、湿邪属于阴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