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医学 > 执业医师

2017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黏膜病学》第六章知识点

栏目: 执业医师 / 发布于: / 人气:1.51W

导语:在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黏膜病学》的第六章相关知识点你知道有哪些?口腔白色角化病、白斑、红斑、口腔扁平苔藓等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17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黏膜病学》第六章知识点

  第六章 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

  第一节 口腔白色角化病

病因 口腔粘膜长期受不良刺激引起的白色角化斑块,不良刺激去除后病损逐渐变薄消退。

临床表现 白色边界不清斑块,无自觉症状,平滑,基底柔软,唇颊多见。局部刺激因素去除1-2周后病损逐渐变薄变浅消退。

  第二节 白斑(Leukoplakia)

定义 口腔白斑是口腔粘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一些口腔白斑可转化为癌。

白斑口腔癌关系密切,并且常见的一种口腔粘膜病。Paymaster(1962)报告印度盂买口腔癌的病人中32%有白斑,另一方面也确实见到由白斑转变成癌的病例,所以长久以来许多人对白斑的概念是癌前病变,甚至是癌。然而根据最近许多学者的报告,说明白斑癌变还是少数。WHO于1978年报告白斑癌变率为3一5%。

病因 吸烟、白念、全身因素

临床表现 斑块状、皱纹纸状、颗粒状、疣状、溃疡状。 好发于唇颊等处,有粗糙感,局部发硬,有溃烂时疼痛。

白斑癌变的特点

(1)临床类型以非均质型,包括溃疡型、颗粒型及疣状型较易癌变。

(2)所在部位以舌缘、舌腹、口底及咽部复合区较易癌变。

(3)合并有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白斑易癌变。

(4)特发性白斑,即无吸烟或其他刺激因素而发生的白斑易癌变。

防止癌变的措施

(1)病人口腔中的局部机械刺激因素,如残根、 残冠等要及时除去。

(2)吸烟者要求忌烟。

(3)对临床可疑癌变的病例应及时活检或手术切除病变送病理检查。

(4)对已有上皮异常增生的白斑,不宜保守。

(5)对白斑患者应追踪观察,即使手术切除病变后亦应定期复查。

  第三节 红斑(Erythroplakia)

红斑是一种恶性度非常高,但较少见的癌前病变。Shafer和Waldron曾观察比较红斑和白斑发生上皮异常增生及癌变的情况。发现每例红斑病人都有上皮异常增生或已是原位癌,甚至漫润癌。而白斑病人80%为单纯增生。只有20%有上皮异常增生或原位、漫润癌。所以要高度警惕红斑癌变。

临床表现发病年龄41-50岁,部位以舌缘最多。可分为均质性、间杂性、颗粒性。

(1)病变表现为鲜红色斑,大小不等,小的直径为lcm左右,大的可数厘米。病变表面光滑或有颗粒增生,病变界限较清楚。

(2)病变发红,但无明显原因如无局部感染引起的炎症,亦无其他致病因素。

(3)自觉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

(4)按一般炎症治疗无效。

防治措施 (1)对病变首先按炎症处理,如两周后仍无好转,要取活检明确诊断。

(2)除去口腔内一切刺激因素。

(3)确诊后可根据情况作激光、放疗、化疗或手术切除病变,不宜保守治疗。

  第四节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口腔扁平苔藓的'癌前性质直到80年代仍然是有争论的。现认为扁平苔藓可发生癌变,但癌变率较白斑低。

病因 与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等有关

临床表现 口腔:可在口腔粘膜任何部位,多左右对称,颊部最多,还有舌唇龈等处,表现为网状、环状、条纹状、斑块状、丘疹、水疱、糜烂、萎缩等。

皮肤病损:红色多角形丘疹,绿豆大小,有Wickham纹。患部瘙痒。

指(趾)甲病损:甲部增厚或变薄,甲板有纵沟及变形。

扁平苔藓癌变特点

(1)病人同时有扁平苔藓及白斑。

(2)萎缩型、糜烂型扁平苔藓又伴有红色病损。

(3)年龄在50岁以上,且病程迁延者。

防治(1)对长期不愈的病人应追踪观察。

(2)对有异常增生病变者要手术切除或激光治疗,不宜保守治疗。

(3)临床怀疑恶变时,应及时活检。

治疗 调整全身状况,局部用药,全身用药。

  第五节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Chronic lupus erythematosus)

临床表现 下唇唇红多见,初期为暗红的丘疹或斑块,逐渐片状红斑、糜烂,可形成血痂,中心凹下,周围白色短条纹,可越过唇红缘,边缘可有黑色素沉着。头面部皮肤蝶形损害多见。

治疗 避免日光及寒冷刺激,局部用药,全身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氯喹,雷公藤多甙,反应停,中医中药等。

防治 (1)对长期不愈的病人应追踪观察。

(2)对有异常增生病变者要手术切除或激光治疗,不宜保守治疗。

(3)临床怀疑恶变时,应及时活检。

  第六节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是一种慢性疾病,可以侵犯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其特征是结缔组织的炎症和纤维弹性改变,然后是上皮萎缩。临床可见颊部,软腭和唇部形成可扪到的纤维条索。使张口和活动受限。粘膜变白,舌乳头可能萎缩。但病人没有像硬皮病时的皮肤和内脏的变化。

防治方面对此病尚无有效方法,应用维生素A和E,局部注射纤维素溶酶或用激素等效果均不明显,全身用维甲酸,雷公藤多甙,活血化瘀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