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医学 > 卫生资格

2017年检验技师考试《血液学》模拟题

栏目: 卫生资格 / 发布于: / 人气:1.8W

导语:血液学(hematology)是以血液和造血组织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医学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学科。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血液学》的相关备考题目吧。

2017年检验技师考试《血液学》模拟题

备考题一:

1、患者男性,40岁,血型为A型,一年前曾输血400ml。现行肝叶切除术,术中输入A型红细胞600ml后,血压急剧下降,输血至1800ml时,出现休克、尿呈深红色,创面渗血不止。最大可能是:C

A、柠檬酸盐中毒

B、过敏反应

√ C、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反应

D、血液污染细菌反应

E、输血过量引起肺水肿

2、一次输血过量,可引起A

√ A、左心衰

B、发热

C、荨麻疹

D、黄疸

E、中毒性休克

3、发热反应的治疗主要是应用C

A、抗休克

B、利尿

√ C、解热药

D、纠正DIC

E、抗菌素

4、发热反应的主要表现是A

√ A、发热

B、休克

C、黄疸

D、急性肾功能衰竭

E、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5、急性溶血反应实验检查提示A

√ A、血管内溶血

B、IgA缺乏

C、白蛋白低下

D、血糖低

E、血钙升高

6、输血的移植治疗主要是输注E

A、红细胞

B、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血小板

√ E、造血干细胞

7、患者,女,25岁,患再生障碍性贫血,查血常规Hb 46g/L,WBC 6.5×109/L, PLT 150×109/ L。拟行成份输血,宜选输B

A、血小板

√ B、红细胞

C、凝血因子

D、白细胞

E、血浆

8、发热反应的预防C

A、检查血型

B、冰冻血液

√ C、滤除白细胞或热原

D、输血前给患者降低体温

E、输血前注射钙剂

9、通常所说的骨髓移植是指哪种细胞移植D

A、骨髓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祖细胞

√ D、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

E、造血细胞

10、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E

A、真菌感染

B、移植后复发

C、病毒感染

D、肝静脉闭塞病

√ E、移植物抗宿主病

11、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指:B

A、血液原始细胞<1%,骨髓原始细胞<5%

√ B、血液原始细胞<5%,骨髓原始细胞5%-%

C、血液原始细胞<5%,骨髓原始细胞<5%

D、血液原始细胞≥1%,骨髓原始细胞%-30%

E、血液原如细胞<5%,骨髓原始细胞5%-%,血液中单核细胞增多(>1×109/L)

12、能伴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疾病是:D

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 D、淋巴瘤

E、海洋性贫血

13、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指环形铁粒幼细胞占全骨髓有核细胞比例为:D

A、1%以上

B、2%-5%

C、5%以上

√ D、15%以上

E、10%-12%

14、骨髓象中出现大量单核或双核幼巨核细胞增多,出现小巨核细胞见于:A

√ 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现考障碍性贫血

C、白血病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15、有关MDS的机理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D

A、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疾病

B、可出现ALIP现象

C、可有原癌基因突变

√ D、骨髓细胞异常增生,但分化良好

E、骨髓环境亦有异常

16、MDS最重要的依据是:C

A、全血细胞减少

B、骨髓增生减低

√ C、骨髓病态造血

D、反复发热

E、反复出血

17、患者女,从事放射线工作5年,经常出现白细胞降低,脱离X线后白细胞可恢复正常。近3月头昏乏力,查体:贫血貌,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肝脾肋下未及,血红蛋白55g/L,白细胞2.1 X 109/L,网织红细胞0.01,骨髓穿刺,增生减低,粒系占33%,原+早幼粒细胞%,核浆发育失衡现象,红细胞见巨幼样变,血小板体积较大,骨髓病理见ALIP现象。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B

A、原发性MDS

√ B、继发性MDS

C、白细胞减少症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巨幼细胞贫血

18、贫血的定义是指单位容积血液内D

A、红细胞数低于正常

B、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

C、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低于正常

√ D、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

E、循环血液量较正常减少

19、慢性贫血患者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加是由于D

A、血流速度加快

B、呼吸频率加快

C、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增加

√ D、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增加

E、心排血量增加

20、严重贫血伴黄疸和脾肿大,最可能的诊断是B

A、传染性肝炎

√ B、溶血性贫血

C、白血病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脾功能亢进

备考题二:

1、粒细胞分布异常是指E

A、粒细胞由边缘池转移到循环池

B、是一种真性粒细胞减少

C、患者极易感染,预后差

D、肾上腺素试验可帮助诊断

√ E、粒细胞由循环池转移到边缘池

2、确诊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主要依据是D

A、末梢血全血细胞减少

B、血中出现幼稚粒细胞

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 D、骨髓中原始及早幼粒细胞百分率显著增高

E、骨髓中,可见破碎细胞增多

3、关于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哪点是错误的?E

A、化学治疗是当前的主要治疗措施

B、支持疗法如感染、出血的防治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C、需注意骨髓外白血病的防治

D、缓解诱导后体内白血病细胞下降到109以下时仍要进行巩固维持治疗

√ E、巩固维持治疗的时间约持续1年

4、目前对急性白血病进行诱导治疗的`目标是C

A、完全杀灭白血病细胞,症状消失

B、使体内白血病细胞减少到109,血常规、骨髓象、症状好转

√ C、使体内白血病细胞减少到109或以下,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症状和体征消失

D、临床症状改善,肝、脾、淋巴结明显缩小

E、以上都不是

5、脑膜白血病最常见于B

A、儿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早期

√ 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变

E、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6、下列哪种疾病脾大最显著?A

√ 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霍奇金淋巴瘤

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慢性溶血性贫血

7、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明显升高,见于哪种疾病C

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C、缺铁性贫血

D、淋巴瘤

E、慢性疾病性贫血

8、恶性组织细胞病的确诊依据是哪一项?D

A、不规则的发热

B、骨髓象中可见吞噬型组织细胞

C、多有肝、脾、淋巴结肿大

√ D、骨髓象中找到异常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组织细胞

E、有皮下结节和溃疡、红斑、大疱等

9、对恶阻无诊断意义的是B

A、异形组织细胞增多

√ B、吞噬形组织细胞增多

C、多核巨组织细胞增多

D、恶组细胞免疫表型为CD45+

E、恶组细胞免疫表型为CD68+

10、非霍奇金淋巴瘤与霍奇金淋巴瘤的区别要点是E

A、前者易累及胃肠道

B、前者易并发白血病

C、前者恶性程度大

D、前者白细胞多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 E、两者淋巴组织病理检查肿瘤细胞类型不同

11、下列有关国内HD的描述,哪项不正确?B

A、HD仅占全部淋巴瘤的8%~11%

√ B、淋巴细胞耗竭型最常见

C、淋巴细胞为主型较为少见

D、淋巴细胞为主型较易向其他各型转化

E、结节硬化型不易转化

12、凝血活酶的组成因子有D

A、Xa+Ⅴ+Ca2++血小板第3因子

B、Xa+Ⅲ+Ⅶ+Ⅸ

C、Xa+Ⅴ+Ⅳ+Ⅱ+血小板第3因子

√ D、Xa+Ⅴ+Ⅳ+血小板第3因子

E、Xa+Ⅴ+Ⅳ+ Ⅰ+血小板第3因子

13、目前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是D

A、脾功能亢进、血小板遭大量破坏

B、骨髓中巨核细胞生成受抑制

C、理化因素直接损伤血小板和巨核细胞

√ D、自身免疫产生抗血小板抗体,破坏血小板,抑制巨核细胞致成熟障碍

E、以上都不是

14、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中巨核细胞的重要变化是E

A、数量明显增多,但血小板减少

B、数量明显减少,血小板亦少

C、数量正常或增多,但多为无血小板形成的颗粒型

D、数量减少,且多为无血小板形成的颗粒型

√ E、数量正常或增多,但多为幼稚型巨核细胞

15、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哪项是错误的?C

A、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

B、输注血小板仅适用于抢救危重出血病人

√ C、经糖皮质激素治疗2个月无效,考虑脾切除

D、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一定效果者,大多脾脏切除的效果好

E、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激素治疗无效或切脾后效果不佳者

16、下列哪种情况对于ITP是不典型的B

A、儿童及青年时发病

√ B、骨髓内巨核细胞减少

C、血小板寿命缩短

D、脾脏不肿大

E、消化道、泌尿道出血

17、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有C

A、骨髓巨核细胞消失

B、凝血时间延长

√ C、血小板寿命缩短

D、网织红细胞绝对值降低

E、Coombs试验(+)

18、以下哪项不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

A、血块回缩不良

B、脾脏轻度肿大

C、出血时间延长

D、巨核细胞增加

√ E、Coombs试验阳性

19、下列哪项不支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

A、血小板减少

B、出血时间延长

C、束臂试验阳性

D、骨髓中巨核细胞增多

E、凝血时间延长

20、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以下哪项实验异常

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B

B、出血时间

C、纤维蛋白原足量

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E、凝血酶凝结时间(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