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银行从业资格《风险管理》考点:业务流程控制

栏目: 银行从业 / 发布于: / 人气:1.71W

导语:在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中,关于资产证券化和信用衍生产品和业务流程控制的相关考试内容你知道是什么吗?下面本站小编带着你来看看吧。

银行从业资格《风险管理》考点:业务流程控制

  业务流程控制

  1.授信权限管理

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必须在设立授信权限方面作出职责安排和相关规定,并对弹性标准作出明确的定义。授信权限管理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给予每一交易对方的信用须得到一定权力层次的批准;

(2)集团内所有机构在进行信用决策时应遵循一致的标准;

(3)债项的每一个重要改变(如主要条款、抵押结构及主要合同)应得到一定权力层次的批准;

(4)交易对方风险限额的确定和对单一信用风险暴露的管理应符合组合的统一指导及信用政策,每一决策都应建立在风险—收益分析基础之上;

(5)根据审批人的资历、经验和岗位培训,将信用授权分配给审批人并定期进行考核。

  2.贷款定价

贷款定价的形成机制比较复杂,市场、银行和监管机构这三方面是形成均衡定价的三个主要力量。

贷款最低定价=(资金成本+经营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贷款额

其中,资金成本包括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经营成本包括日常管理成本和税收成本;风险成本指预期损失,即预期损失=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资本成本主要是指用来覆盖该笔贷款的信用风险所需经济资本的成本,在数值上等于经济资本与股东最低资本回报率的乘积。

案例分析:贷款定价

商业银行受理一笔贷款申请,申请贷款额度为l 000万元,期限为1年,到期支付贷款本金和利息。

商业银行经内部评级系统测算该客户的违约概率为0.2%,该债项违约损失率为45%,需配置的经济资本为25万元;经内部绩效考核系统测算该笔贷款的资金成本为3%,包括经营成本、税收成本在内的各种费用为1.5%,股东要求的资本回报率为16%。则该笔贷款的成本合计为:

资金成本:1 000×3%=30(万元)

经营成本:1 000×1.5%=15(万元)

风险成本:1 000×0.2%×45%=0.9(万元)

资本成本:25×16%=4(万元)

贷款的成本合计:49.9万元,即贷款定价应至少保持在5%的利率水平。

贷款定价不仅受客户风险的影响,还受商业银行当前资产组合结构的影响。一项贷款在放入资产组合后将会改变组合的整体风险。一般情况下,组合管理部门所确定的定价必须被视为是刚性的,只有在例外的情形下才可偏离这一定价,同时还需有必要的授权。此外,还应当从全面的角度来审视客户关系,即考虑该客户的其他收入。因此,即便某笔贷款按较低的利差发放,但由于为该客户提供的其他产品或其他服务会带来足够的收入,所以从全面的客户关系来看,总体上仍然是盈利的。

  3.信贷审批

信贷审批是在贷前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由获得授权的审批人在规定的限额内,结合交易对方或贷款申请人的风险评级,对其信用风险暴露进行详细的评估之后作出信贷决策的过程。

信贷审批或信贷决策应遵循下列原则:

(1)审贷分离原则。信贷审批应当完全独立于贷款的营销和贷款的发放。

(2)统一考虑原则。在进行信贷决策时,商业银行应当对可能引发信用风险的借款人的所有风险暴露和债项做统一考虑和计量,包括贷款、回购协议、再回购协议、信用证、承兑汇票、担保和衍生交易工具等。

(3)展期重审原则。原有贷款和其他信用风险暴露的任何展期都应作为一个新的信用决策,需要经过正常的审批程序。

4.贷款转让

贷款转让(又称贷款出售)通常指贷款有偿转让,是贷款的原债权人将已经发放但未到期的贷款有偿转让给其他机构的经济行为,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散或转移风险、增加收益、实现资产多元化、提高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大多数贷款的转让属于一次性、无追索、一组同质性的贷款(如住房抵押贷款组合)在贷款二级市场上公开打包出售。

  5.贷款重组

贷款重组是当债务人因种种原因无法按原有合同履约时,商业银行为了降低客户违约风险引致的损失,而对原有贷款结构(期限、金额、利率、费用、担保等)进行调整、重新安排、重新组织的过程。

贷款重组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属于可重组的对象或产品。

(2)为何进入重组流程。

(3)是否值得重组,重组的成本与重组后可减少的损失孰大孰小。

(4)对抵押品、质押物或保证人一般应重新进行评估。

贷款重组的流程:

第一步,成本收益分析。

第二步,准备重组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基本的重组方向;

·重大的重组计划(业务计划和财务规划);

  ·重组的时间约束;

·重组的财务约束;

·重组流程每阶段的评估目标。

第三步,与债务人磋商和谈判,并就贷款重组的措施、条件、要求和实施期限达成共识。

贷款重组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调整信贷产品

·减少贷款额度;

·调整贷款期限;

·调整贷款利率;

·增加控制措施,限制企业经营活动。

  资产证券化和信用衍生产品

1.资产证券化:资产或资产组合采用证券资产这一价值形态的资产运营方式。

包括以下四类:

(1)信贷资产证券化,即狭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计的未来现金流的资产(如银行的贷款、企业的.应收账款等),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的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重新组合、打包,进而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并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2)实体资产证券化

(3)证券资产证券化

(4)现金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的种类:

·根据产生现金流的基础资产类型的不同,可分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和资产支持证券两大类。前者基础资产是房地产抵押贷款,后者基础资产是除房地产抵押贷款以外的其他信贷资产。

·从资产质量看,可分为不良贷款(次级贷款)证券化和优良贷款证券化。

·从贷款的形成阶段看,可分为存量贷款证券化和增量贷款证券化。

·从贷款的会计核算方式看,可分为表内贷款证券化和表外贷款证券化。

商业银行利用资产证券化,有助于:

(1)通过证券化的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功能,可以将不具有流动性的中长期贷款置于资产负债表之外,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及时获取高流动性的现金资产,从而有效缓解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压力。

(2)通过对贷款进行证券化而非持有到期,可以改善资本状况,以最小的成本增强流动性和提高资本充足率,有利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3)通过资产证券化将不良资产成批量、快速转换为可流通的金融产品,盘活部分资产的流动性,将银行资产潜在的风险转移、分散,有利于化解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贷款率。

(4)增强盈利能力,改善商业银行收入结构。

2.信用衍生产品:从基础资产上分离或转移信用风险的各种工具和技术,最大特点就是能将信用风险从市场风险中分离出来并提供风险转移机制。

信用衍生产品的作用:分散集中度风险;提供化解不良贷款的新思路;增加资本流动性;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摆脱定价困境。

信用衍生产品除了具有传统金融衍生产品的特点(如杠杆性、未来性、替代性、组合性、反向性、融资性等)外,还呈现出以下不同的特点:

(1)保密性。

(2)交易性。

(3)灵活性。

(4)债务的不变性。

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信用衍生产品主要有以下四种。

  (1)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违约互换是将参照资产的信用风险从信用保护买方转移给信用保护卖方的交易。对应参照资产的信用可是单一信用,也可是一篮子信用。

(2)总收益互换

总收益互换是指信用保护买方在协议期间将参照资产的总收益转移给信用保护卖方。总收益包括利息、预付费用以及因资产价格的有利变化带来的资本利得。

无论在信用违约互换中,还是在总收益互换中,风险的承担者都无须增加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而是作为表外业务加以处理。但与信用违约互换不同,总收益互换双方不仅承担信用风险,还需承担市场风险。

(3)信用联系票据

信用联系票据实际上是信用违约互换的证券化形式,即普通的固定收益证券与信用违约互换相结合的信用衍生产品。

(4)信用价差期权

信用价差是用以向投资者补偿参照资产违约风险的、高于无风险利率的利差,其计算公式为:

信用价差=贷款或证券收益率-相应的无风险收益率

信用价差增加表明贷款信用状况恶化,减少则表明贷款信用状况提高。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信用衍生产品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1)分散商业银行过度集中的信用风险。

(2)提供化解不良贷款的新思路。

(3)防止信贷萎缩,增强资本的流动性。

(4)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5)使银行得以摆脱在贷款定价上的困境。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未来全球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可能会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全球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整体规模将显著下降。

·各国监管机构将强化信用衍生产品的审慎性监管。

·指数类信用衍生产品的市场份额将继续上升。

·场内交易将成为未来全球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主流交易方式。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特种准备指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