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爱好

安全输血相关知识

栏目: 爱好 / 发布于: / 人气:1.91W

关于输血安全,希望你永远遇不上危险,但是你一定要知道。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安全输血相关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安全输血相关知识

  安全输血知识(一)

输血前要做好化验和检查

输血前必须严格检查血液的外观,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标签是否清晰可辨;要认真核对患者、交叉配合试验和抗球蛋白试验的结果、血袋号码、血液种类、规格、血量等,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血液在临床输注前从冷藏箱内取出,在室温不得超过30分钟。输用前将血袋内的血液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生理盐水。输全血前,必须做abo血型的正向和反向定型,以及患者和献血之间的交叉配合试验(含抗球蛋白试验),输血液成分,按成分血的要求配血。在rho(d)阴性率较高的地区,还应常规做rho(d)血型检定。

提倡患者自身储血

可输可不输的血坚决不输

受血者应有自我保护意识,可输可不输的血坚决不输,如需输注,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提倡用自身输血。自身输血就是把自己的血液贮存或收集起来,留在手术或需要时再输入体内。自身输血是最安全的输血。其实,只要不是急诊手术,许多病人都可在术前的两三周内“提前”为自己“贮”上一份血,待开刀时再回输给自己。

成分输血能提高输血安全性

成分输血,即搞清自己需要的是血液中的哪一部分,缺什么输什么输成分血有以下好处:

①按病情需要选择,缺什么输什么,提高治疗效果。

②减少输血不良反应,输入不需要的血液成分不仅是浪费,而且可引发输血不良反应。

③便于保存,使用方便,不同的血液成分可以有不同的保存方式,长期的如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物可以保存1年,短期的如血小板在22℃震荡箱内保存3-5天随时可用。

④一血多用,节省血源。将一袋血分成各种成分就可派多种用途,治疗多个患者。

⑤减少输血传染病。由于血液中一些致病因子多藏在白细胞、冷沉淀和凝血因子等制品中。大多数输血患者并不需要这些成分。

亲属间输血并不安全

有人认为病人输用亲属的血液最安全,事实上并非如此。亲属间(如父母与子女)输血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危险性比非亲属间输血的危险性要大的多。其发病原因简单说来就是,供血者体内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体内迁移、增殖、反客为主,进而攻击患者的免疫系统。

主要发生在输血后1周左右,表现为献血者的淋巴细胞攻击受血者的`器官组织,导致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受损严重、恶心、腹泻和皮肤黏膜出现大面积皮疹或大泡,死亡率高达90%。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尤其是一级亲属,即父母与子女间,发病率要高10-20倍。因此,病人的输血治疗应避免使用亲属供者的血液。亲属献血后可由血液中心调剂使用。

输血尽量不输新鲜血

①新鲜血各种成分抗原性强,易引起输血反应;

②有大量存活淋巴细胞,增加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危险;

③梅毒螺旋体在体外4摄氏度可生存3天,因而3天内的血液尚有传染梅毒的可能,超越3天的血反而安全。

④如输血目的是补充血小板、粒细胞,12小时以内的血才算新鲜,但所含血小板、粒细胞不纯、不浓,达不到治疗量效果。因而,输新鲜血弊大利小,不主张输用。

怎样配合医生进行输血

①患者应该如实告诉医生自己的病史,如以前是否输注过血,有什么反应,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rh阴性还是阳性;

②有生育史的妇女,如孩子在出生一周内是否发生严重黄疸、贫血(可能因胎母免疫,母亲体内产生针对孩子红细胞的血型抗体,可使婴儿发生新生儿溶血病),这时母亲在输血前要做abo血型以外抗体的检查,以确保母亲的安全。

③切勿想要补身体而要求输血。禁止“营养血”“安慰血”“人情血”等不必要的输血。

  安全输血知识(二)

哪些疾病与输血有关?

输血或血液制品都有传播疾病的危险。常见的有: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梅毒、疟疾;eb病毒感染htv(人类——淋巴细胞病毒)、黑热病、回归热、丝虫病和弓形体病等也可通过输血传播。另外,还有因血液被细菌污染的败血症。

虽然供血者的选择和血液样品的检测使输血的安全性有了很大改善,但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的危险性仍然存在,原因在于:

①测抗体与病毒是否存在的不一致性(即病毒感染到抗体产生之间“窗口期”的存在);

②检测技术的灵敏度限制;

③不断会有新的病毒出现。

什么是“窗口期”?

当机体被病毒感染后,产生抗体需要一定时间,这一段时期血液中测不出病毒抗体,我们将从病毒感染到抗体转阳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此期照样会传染病毒。艾滋病的窗口期为2周-3个月(最大可达6个月)。

献血无损健康

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比职业卖血者安全5到10倍。无偿献血是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的唯一途径。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规定,献血年龄为18-55周岁,两次献血间隔为6个月以上,每次献血量为200-400毫升。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一般成人的血液总量为4000-5000毫升,而一次献血200毫升仅占总血量的1/20-1/25;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一般对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的都不主张输血,献血200毫升后人体很快就会得到补充,决不会影响健康。

  安全输血知识(三)

血液检测与输血安全

一、献血前需现场扎手指取样验血筛查。筛查项目包括:血红蛋白(Hb)、ABO血型、丙氨酸氨基转转移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Ag)等项目;捐献血小板者还需增加血常规检测内容。

二、献血者捐血成功后采血护士从血袋同步留取血液标本送血站检验科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ABO血型、Rh(D)血型、ALT以及输血相关传染病项目: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

血站检验科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检测(ELISA)方法由不同的检验人员采用不同厂家试剂进行3次检测,只有3次检测结果均合格的血液才可发往医院用于患者救治。

人体感染HBV、HCV或HIV病毒后到能够从血液中检测到抗原或抗体需要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因此酶联免疫(ELISA)方法检测处于“窗口期”和新近感染病毒的献血者可因技术限制导致无法检出,而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直接检测病毒核酸,能更早发现病毒感染,与现行酶联免疫检测(ELISA)方法相比,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技术后,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检测的窗口期将大幅缩短。另外PCR核酸技术还能检出酶联免疫(ELISA)方法尚无能为力的免疫静默感染、乙肝隐匿性感染、病毒变异株感染等,能进一步保障血液安全。

随着新技术和检测设备的不断更新完善,血站实验室检测已实现检测过程的自动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操作。检验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执行交叉审核放行制度,血液检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管理,检测项目实现全程电子信息追溯,为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Tags: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