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工作方案

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栏目: 工作方案 / 发布于: / 人气:2.51W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尤以诗词文化最为出众。诗歌艺术承载了哲学思辨性、美学艺术性、伦理价值观等要素,作为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也是多样化教学方法的重要试验田。本文将围绕这一课题展开探讨,以供同行参考交流,共同探讨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教学方法。

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一、以多元化视角,剖析古诗词意蕴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立足于多元化视角,探索多-维度的诗词解读价值取向。笔者且例举两类以作参考:读者视角与作者视角。首先是读者视角。无论是什么身份、角色和地位,一个人在面对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都是以读者身份介入。因此在解读古诗词的视角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作为一个读者,真正融入到诗词之中,以读者的视角来考量和解读,品味语言与细节,捕捉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文学魅力。其次是作者视角,“文为心声”,诗词中满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理解作者的思想,才能更好地解读诗词,寻获意蕴,体悟感受。

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解析诗词时,应引导其从作者视角出发,考虑“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将自己放置在作者的位置上,以更深层次、更贴切的方法解读诗词的情感导向。如在赏析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时,可引导学生“穿越时空”,将自己想象为念国思家、牵挂民生疾苦的诗人杜甫,想象将自己置于“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情境中,来思考如果自己是杜甫,最想通过怎样的辞藻来表达这一刻的内心感受。如此一来,便能更深入地揣度诗词本意。

二、通过标题与韵体,了解诗词信息

世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题目就是诗词的眼睛,它往往蕴含着一些关于作品最基本的信息,通过题目来参悟诗词的类型是最直接易懂的。譬如题目中有“送”字的,往往是送别诗,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友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等。送别诗多是作者离别时,惆怅满胸而抒发的情感火花,颇有“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的心境。

而以地点为题目的诗词也较好理解,如《钱塘湖春行》一诗明确了创作的时间和地点,再做细品,不难体会出当时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时的苦涩情感。所以,引导学生关注诗词题目,可获得与诗词相关的重要信息。此外,作为诗词的最美体现,韵律也是诗词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主要特点之一。一首诗如果缺少韵律,不仅读起来不流畅,其美感也难以显现,如《天净沙秋思》一诗节律堪称完美,素有“秋思之祖”的美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好一幅深沉的秋夜晚景图,区区28字便使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三、 用不同的诗词表达主题,比较分析

通过诗词表达主题的角度对不同作者的表达方式进行理解和比较分析,也可以从纵向时间发展的角度感知作者的心路历程,让学生从综合的视角、从更广泛的空间中,深刻把握诗词特征,加深理解。以同一文人的不同主题诗词比较为例,每个诗人都会有属于自身的独特经历,也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因为不同的际遇而彰显出异样的情感。因此,通过这种纵向的,对作者不同阶段、不同主题的作品比较,对于全面了解文人诗词观及其所经历的历史背景,都有重要作用。

如“诗圣”杜甫所著诗《望岳》《春望》,前者是基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折射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将个人不畏艰险、不惧困境的心态彰显得淋漓尽致;后者则是对一幅“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荒唐破败景象的凄凉慨叹,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战乱过后的家国破败,满目疮痍景象的悲哀情绪。由此很多学生容易受常识性思维影响,误以为杜甫的诗作中,只有爱国、慨叹等风格或主题,殊不知“诗圣”的“诗路”也是颇为广阔。上述两首诗前后间隔20年,历经了“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杜甫从一个胸怀大志的爱国青年逐渐变成面对国难无能为力的落寞诗人,通过如此比较,便将历史由盛而衰的真实景象活现于读者面前。

四、 剖析意象所指,拓展思维

一般来说,古诗词的意象大致分为几类:一是烘托型意象,如《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即完美烘托出乐声的美妙以及听者全神贯注的场景氛围。二是描述型意象,如辛弃疾的词《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月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即生动勾画出了乡村夜晚的恬静画面的整体意象。三是比喻型意象,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即借以傲放于寒冬的梅花来比喻傲骨纯洁的情怀。诗词是一种艺术,是作者强烈感情的抒发媒介,意象作为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枢纽,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乘着“意象”之帆,吟咏诗歌,给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使之能够漫游其想象天空。

《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