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文学

高一读书笔记四篇

栏目: 文学 / 发布于: / 人气:2.79W

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下面是关于高一读书笔记四篇的内容,欢迎阅读!

高一读书笔记四篇

  高一读书笔记1

怀着悲愤与怜悯,我读完了巴金的小说《家》。这是一个叙述封建社会的著作。故事围绕着封建家庭中三兄弟的不同人生走向展开。巴金以自身遭遇及时对封建制度的认知为框架,用娴熟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五四”时期封建家庭的没落与新一代有志青年的觉醒。

这部小说中,塑造最为成功的人之一,当属身为长房长孙的高觉新。在高家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中,觉新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所谓:正统思想“,并奉之为行为准则,但也对家中长辈们的勾心斗角,自私自利感到不满与无奈。他既苦于封建意识的压迫,又深深陷入自我痛苦的泥潭,却又无发声质疑的勇气,无力自拔。他只好老实地做个少爷,事事奉行”无抵抗主义“。这种”无抵抗“破灭了他与梅的美好恋情,这种”无抵抗“葬送了他与瑞钰的幸福爱情,那扇他始终无法推开的门,绝不是真的重如千钧。他推不开的其实并不是门,那是把锁,一把心灵上的锁。那把名为”维护家庭和谐”的锁啊,那把名为“责任”的锁啊,锁住了他热血的心,锁住了他的青春,他的幸福乃至前途。或许那种美好的生活,对他来说,只是梦中泡影罢了。鲁迅之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他的性格也是极正确的写照。

同样出身于封建家庭觉新的三弟觉慧,却有着与大哥截然不同的性格。他有着燃烧的心与永不衰竭的梦想。他以满腔热血,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运动;他大胆抨击封建制度的腐朽,奋力抵制长辈的迷信行为;他勇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与地位”低下“的侍女鸣凤相爱。这个可爱的年轻的生命,这个旧礼教幼稚而大胆的”叛徒“,给”快要闷死人“的家庭带来一点新鲜的空气,带来希望。他是中国新一代有志青年的代表人物,他的出现,预示这陈腐的封建社会走向崩溃的必然结果。

书中还提到诸多重要角色。如剑云,一个柔软,怯懦的彻头彻尾的封建主义受害者。他把对一个少女的爱看做他生活中的唯一明灯,却连自己这最宝贵的感情也不敢让她知道,把这新生的感情埋葬于心底。如觉民,一个有着热血因子,但理性的新青年,相对于觉新的”作揖主义“与”无抵抗主义“,以及觉慧冲动的,不顾一切的斗争,他选择只进行有意义的反抗。面对包办婚姻,他用逃避来实现另一种形式上无言的抗争。他是一位热血而又不失成熟的优秀青年。

书中还描写了许多女性,其中有觉新之妻瑞钰,觉新曾经的恋人梅,觉慧的侍女与恋人鸣凤和觉民的爱人琴四人。她们代表着不同性格的四种女性,其中前三人都在万恶的封建礼教下做了牺牲品,被断送了青春。而琴,这个给旧家庭点燃了希望的火花的新女性,书中未曾提到她的结局,我只好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她能挣脱封建束缚,冲出传统的笼牢。

在如此沉重,压抑的背景下,我仍然能体会到作者那激情无限的心,那有力的心跳,是对青春的赞美:纵使世界是黑暗的,只要青春的热血不熄,我们始终将打破黑暗,迎接曙光,走向光明!青春万岁!

  高一读书笔记2

看了两本《隋炀帝杨广》的书。心里感慨万分。在这里就谈下我的感想。

说到隋炀帝,大家并不陌生。并且一听到这个名字马上会给他来两个定义:昏君、暴君。是他让一个强大的隋朝迅速灭亡了。关于他的骂声,从隋末农民起义一直骂到现在。有些人甚至怎么骂都不觉得过瘾。是的,隋炀帝的确有罪,但我们不能因一罪而废百功啊!他做得对的地方还是需要肯定的。

首先我认为他有理想,有追求,更有抱负。他有超过汉武雄风的雄心壮志。他要建立比汉武帝更大的功业。他要做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皇帝。在他即位之初,就定年号为大业,意在表明自己雄心壮志。但繁体字的业拆开来就是苦与末,大业就是大苦末,很不吉利。有人劝隋炀帝换一个年号,隋炀帝偏偏不信邪,一直不肯换。可见在他心里,成就一番大业就是他的理想、抱负。

再者,他有自己理想奋斗的精神与精力。有学者统计,隋炀帝在为十四年中,待在大兴城的时间累积不足一年,在东都洛阳时间累积也不超过四年,其余时间都在各地巡游,视察各地情况。一个皇帝,为了成就一番大业,他放弃了在宫中贪图享乐的机会,用自己的精力跑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其中,他为了加强对西部地区的控制,亲自西巡行河西走廊,一路上爬山越岭,最窄的路只容许一个人过去。有时从清晨到夜晚都没走完。好多士兵因此死在路上。而隋炀帝本人也是狼狈不堪,吃尽苦头。最后走到了玉门关,在这里设置了四个郡,从此青海与新疆部分地区,纳入了大隋版块。为了成就一番大业,为了开疆扩土,他吃尽了苦头。最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做到了!至少在疆域上,他超过了汉武帝。

不仅如此!隋炀帝也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亲征吐谷浑,将其版图纳入隋朝。他北巡草原,东突厥启民可汗跪在地上请求隋炀帝赐他改穿汉服。他三次亲征高句丽,梦想着像汉武帝一样将其纳入中原王朝中。他营建东都洛阳,并以此为中心修建“人”字型京杭大运河,只为了让东西南北地区平衡发展。此外,他建了很多大粮仓,唐太宗曾称赞他留下了50年都吃不完的粮食。而且,大隋王朝的疆域更是在隋炀帝时期达到了全盛。

但他性格中的急功近利,爱讲排场,刚愎自用,性情暴虐,把一切都毁了。大业元年,也就是他一即位,就马上下令修建东都洛阳。不久,又下令修大运河,在大运河还没修完时又下令修长城,不久,又大量征发男丁来拉他的巨型龙舟下江南,其规模宏大,讲尽了排场。他自己倒是出尽了风头,可苦了这么多拉船的老百姓。之后又征发大量男丁,三征高句丽。这样,老百姓就吃尽苦头了,没完没了的一个接着一个的大规模工程让他们去做。做累了想休息下还得挨监工的皮鞭,所以不少人死在这些大规模工程中。隋炀帝如此急功近利,8年内就完成了3项大工程,但谁知这么短的时间内有这么大成就,这背后有多少老百姓因此而死去?然而三大工程完成,百姓本以为可以安定下来时,隋炀帝却又三征高句丽,这让百姓忍无可忍,顿时揭竿而起。这才导致隋炀帝在亲征高句丽时后院起火,不得不赶回来镇压起义,三征高句丽也就无功而返。这就是急功近利,爱讲排场的后果。

他的性情暴虐则表现在不把百姓当人看。他曾说:“天下就是人太多,人一多就会聚在一起变成盗贼,所以该杀的人就杀。”这不是反人民吗?他的刚愎自用则表现在他的一句话:“我最讨厌别人来劝谏我,他一定是想通过进谏博得好名声,谋求大官。要是这样,我一定会立刻将劝谏的人宰掉。”就算就再怎么强,再怎样聪明的人,也一定要虚心纳谏才行,这个最基本的道理,他不懂,他认为自己是英雄,百姓都是蝼蚁,只有自己的决策才是英明的。最后,农民起义,大臣反叛,隋炀帝众叛亲离,在江都被兵变的手下绞死,一代天子就这样死于非命。死后唐朝给了他一个最差的谥号“炀”。可怜他志存高远,雄才大略!因为对待百姓的错误态度与自己的急功近利,刚愎自用。让自己死于一片骂声中,而这些他建立起的功业也在骂声中被掩盖起来,留给唐朝人乃至今日的我们一些教训!

  高一读书笔记3

最近我读了《陶行知文集》。读了之后深深感叹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被文中深邃的'思想所折服。

陶行知先生生活在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的,他毕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改革中国教育,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愧为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实践家与伟大的实践教育家。学习陶行知、走近陶行知,对于今天我们搞好教育教学研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与教育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陶行知的文集,内容丰富,娓娓道来,深邃的思想通过朴实的语言展现出来。我谈谈两点感想:

(一)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在“答朱端琰之问”一章中详细解答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及做法。我理解为教师要教会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要学生学得“自得”,学得“自动”。并且,学得的知识与现实应是一致的。这让我想起我们的春游,带着孩子来公园之前我们教育孩子要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然而到了公园,孩子扔垃圾的时候,老师有时却熟视无睹,这不是“教学与做”分离吗?这应该引起我们老师注意,在生活中,我们更应该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否则,学校学的知识就变得贫乏,苍白无力。

陶行知先生又说: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教师不能只管自己教,要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要学生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陶行知这一思想不也就是我们所要倡导的——“因材施教”吗?。

在 “教学合一”的理论中,陶行知先生还强调:先生不仅要拿教的法子与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与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他认为,教师不是贩买知识的,教师自己的知识也会陈旧的,自己也要进步。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另一方面都是也要不断研究学问,就能时常找到新理。陶行知这一思想不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教学应该是——“教学相长”吗?

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的教改思想,强调的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在他杜威教师那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新的突破,这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一读书笔记4

这是第二次重读小仲马的《茶花女》,第一次读是什么时候想不起,而这一次再读却是感受更深,以至于多次为主人公的凄凉曲折命运眼泪汪汪而不能自抑。我想,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吧,也是真情的感染。合上书,心头思绪如潮,感叹,时光真的是一个无情的东西,它可以毫不留情地将容颜一天天老去,但它赋予心灵的却是越来越醇厚的温润。

美丽绝伦的玛格丽特是巴黎上流社会有名的交际花,因每次到剧场看戏,总会随身带一束茶花,因此别人送个绰号“茶花女”。身为名妓的玛格丽特一直过着纸醉金迷,堕落,放纵无度的生活,以至身体羸弱而患上严重的肺病。这样的生活方式,让玛格丽特对生命逐渐心灰意冷,她一天天在堕落放纵中把自己放弃。直到有一天,玛格丽特遇到阿尔芒。

一个人爱上一个人,除了外表上的吸引,在心里应该是心疼对方的。阿尔芒被玛格丽特的美貌所倾倒,但是他看着玛格丽特在那里狂喝滥饮糟蹋自己的身体,他的心里是难过悲哀的。玛格丽特因为不停酗酒而引起一阵狂咳,在他看来仿佛她胸膛里的五脏六腑都被撕碎了。在旁人看来,玛格丽特这样的状态再正常不过,而他却无比担忧。书中有这样一段玛格丽特在剧烈咳嗽后,一个人躲进卧室,虚弱躺在沙发上的描写“我走进她,她纹丝不动。我坐下来,握住她放在长沙发上的那只手”。这个“我”当然是阿尔芒,正是这么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却打开玛格丽特冷却的心扉。她看到了这个青年的真诚与同情心,而不是像其他男人一样垂涎她的美色与身体。为什么爱上你,因为你看到我咳血时握住了我的手,因为你哭泣了,因为世间只有你真正同情我。“而且,你爱我,是为了我,不是为了你自己,而别人爱我从来都只是为了他们自己”。

真正的爱情总是使人变得美好,不管激起这种爱情的女人是什么样的女人。所以在我看来,玛格丽特就是一个那么可爱至真至性的女子。美丽的爱情让玛格丽特从身心上涣然一新,她可以为芥蒂小事发出孩子般的惊讶,她像十岁的孩子一样在花园里追逐一只蝴蝶一只蜻蜓,有时,她也会坐在草地上整整一小时,观赏自己用来取名的一种普通的花——雏菊。当你眼前看到这样一个天真烂漫的美丽女子,又怎会想到她曾是那个整天在放纵自己过着堕落生活的x女。

看到玛格丽特这样焕然一新后发自内心的幸福快乐,我很感动。而幸福就像美梦一样,总是那么短暂。回到现实中来,玛格丽特始终是一个受人供养的姑娘。而即使她转身上岸,她的曾经还是一个深深的烙印,在世俗里是不容的,而一个x女要想得到真正的爱情该是天方夜谭吧。所以,当阿尔芒的父亲听到他亲爱的儿子拜倒在一个x女的石榴裙下,他勃然大怒,在他看来x女都是没有心肝,没有理智的人,是一种机器。而他的儿子跟这样的女人在一起,无疑是误入歧途,也伤风败俗。

生活对于心灵有时会提出残酷的要求,而且是必须逆来顺受。玛格丽特,你那么爱阿尔芒,那么就力图做更大的牺牲,这种牺牲比您为我的儿子做出的牺牲还要大。那就是永远离开阿尔芒,牺牲自己的爱情,来成全你所深爱的人的前程,当然也包括成全另一个少女的幸福。这就是阿尔芒的父亲郑重向玛格丽特提出的要求。你爱,那你就牺牲,用牺牲来证明你的爱!这样的牺牲于玛格丽特而言是何等悲凉又是何其残酷!

读病重弥留之际玛格丽特的日记,外面正下着雨,心里很沉很沉,泪又情不自禁涌上来。这个世界真是满目苍凉啊,在一个即将离开人世的女子面前,所有认识她或不认识她的人们在做着最真实的表演。身边没有一个人,亲爱的人,你在哪里?深深地想念,怀念着那在一起短暂的美好时光,而那些日子如今安在?一直到生命的最后,玛格丽特都相信,人,总不会永远不幸。而她也一直在等待,等待爱人,等待春天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