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文学

关于杂文四则的随笔

栏目: 文学 / 发布于: / 人气:2.11W

一、学无常师

关于杂文四则的随笔

生活中,经常能够听到一些人抱怨说:“事业无成,缺少高人指点。”其实,不是缺少高人指点,而是我们缺少发现别人长处的眼光,不能虚心向他人学习。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总有一些人,会让我们对他们不屑一顾。常言到:“学无常师”,求知路上没有固定的老师。人都有所长,尊敬身边每一个人,虚心地发现并学习他人身上的长处,增益自身的不足,才是做人之道。

也曾听到有人说,身边全是些平庸之辈。其实,你的眼光,决定了你的才能,正所谓庸者眼里皆俗人。你若能虚心,世人皆老师,处处有学问,取长才补短。一提到老师和学问,也许会有人想到有名望的高人,想到职位或职称高于自己的能人。其实,我们一生中所获得的绝大多数知识并不是在院校,也不是有名人和高人前来指点。并且,我们一生中能够接触到的名人和高人都寥寥无几。所以,我们如若忽视了在实践中向自己周围的人学习,那就等于关闭了自己学习进步的大门。

古今中外,凡能成就事业者,无不从点滴做起,从身边人学起。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曾向苌弘学音乐,向老聘学礼,向郯子学管制,就是到了太庙周游,也要来个“每事必问”。因孔子能够看到别人的长处,处处好学,终究使他成为一个博学的人,并被后世景仰为儒家宗师,这都绝不是偶然的。当时曾有人看到孔子如此博学,惊诧地问孔子这么多学问到底是从哪里得来的。孔子的弟子子贡作了回答:“夫子何所不学,亦何常师之有?”后人据此总结出孔子为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学无常师。唐代韩愈在其名作《师说》中,就提到“圣人无常师”。

人无完人,可以说,如果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人,你会发现所认识的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常言道:“拜师不是拜完人。”不论别人年龄大小、职称或职位高低、资历深浅、名气大小,只要他们能够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甚至某一点上胜过自己,就应该虚心向他们学习,不耻相师。

生活中,还是让我们时时处处养成一个多问好学的好习惯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之才。有道是,有志者,多拜师。

二、一颗凡人心

很喜欢听李宗盛唱的《凡人歌》:“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说实话,我喜欢这首歌的原因是歌词让人接纳平凡人的凡人心。

我的大学同学如今都年近五旬,大家的负担相对年轻时减轻了许多,于是便经常相邀着搞个同学聚会。同学汪翔如今是一名正处级干部,每次聚会,他都推辞不参加。久而久之,同学们都说,汪翔当官了,有了身价,不和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来往了,以后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

但这话却让已任副厅级干部的同学郎建听了很不满意。郎建说,汪翔不喜欢热闹场面,宁可一个人坐在一家小饭馆吃一碗素面,也不愿一帮朋友坐在高档豪华的大酒楼吃一顿丰盛的大餐,也许他有他的想法,或者说这是他的个性特征,这并不代表他就是看不起大家。

如此一说,大家又议论上了,有人说,他的儿子在南方上大学,前不久汪翔出差到了那座城市,还专门给他儿子带了特产。于是,大家又记起汪翔的种种好。

同事恒为人热情大方,只要是出力气或跑腿的事,不论谁求着他,他能做到的绝对会出手相助。恒生活富裕,父亲经商多年家里有些积蓄,不论关系多么要好的朋友如果在用钱方面有了急需找他帮助,他都会拒绝。

同事旋和恒的关系非常密切,两个家庭还是世交。前不久旋要买一套房,如果一次性付清房款可打折优惠,这样算下来旋可省下三万多元。旋仅差八万元现金,旋说他去年买了十万元的基金,却要等到下个月才能到期。想让恒暂借他八万元,等基金到期,他连本带息一次性还清。恒还是拒绝了旋。对此,同事们都不理解,说恒太不够意思,平日和旋关系那么密切,到了关键时候,却不帮朋友。

旋对大家说,恒不借钱给他在情理之中,因为他了解恒。恒生活富裕,向他借钱的人很多,前些年借给好多朋友钱,但借出去的钱七八年了,都没有要回来,还有一些朋友因恒讨债而和恒反目成仇。至此,恒发誓再不给任何朋友借钱。

我们都是平凡人,在不同的环境中接触着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于是就造就出了不同的个性特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用自己的道德观点去评判别人。要顺着别人的个性特征,不强人所难,不要求别人做他不愿做的事,只有这样,才算得上是朋友。

如果朋友不愿满足你的请求,就说别人不够朋友,其实首先是自己的道德观念出了问题。人最可贵的精神就是不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绑架别人,能够充分地去理解、体谅、接纳、爱护别人的个性特征和那一颗“凡人心”,这样你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朋友。

三、人生的始终如一

我从事校对工作已经二十余年,每天坐在办公桌前都是低着头,两眼紧盯着纸张上的文字,就连每一个标点也不会放过,思维上不可有半点松懈。

近来,我开始经常感觉颈椎疼痛,于是去医院进行了各项检查。医生说,你的'工作长期处于座位,而且保持低头姿势,这样的工作,颈椎病发病率特别高。你可以调换一些工作,或工作时抬起头让身体坐直,不要始终如一,病情就会缓解。

“不要始终如一”,我谨遵医嘱,调换工作对我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于是,我只能尝试着改变自己的坐姿。校对时,若要抬起头,就得将要校对的纸张平举在眼前,这样过不了多少时间,我的两臂酸痛,不得不放下纸张。若坐直身子抬起头,却很难看清文字,而且养成的习惯被打破,很难静下心来校对。尽管如此,为了缓解颈椎痛,我不得不改变始终如一的低头习惯,不时地变换着坐姿,甚至每隔半个时辰还要站起来扭扭腰肢伸展一下筋骨。如此一来,颈椎疼痛真的得到了一些缓解。但同时,医生所说的“不要始终如一”却引起了我的思考。

生活中,我们始终做着相同的事,并且要用恒心和耐心保持始终如一,不能改变。于是,始终如一,就成了取得成绩的重要法宝。

我上的是夜班,每晚下了夜班都在凌晨三点左右。此时,回家的路上,能够看到每条公路上有穿着环卫工作服的环卫工挥着扫把清扫公路。我问“为什么要这么早就开始清扫?”对方的回答是,多少年来,他们始终如一,都是每天凌晨三点起床清扫,因为这个时候路上的车辆及行人最少,清扫才最彻底也最安全,等天亮了,能够还行人一个干净舒畅的生活环境。

我的好友恒是一名作家,不论几时去他家拜访,都会看到他摊开笔纸在写作。他握笔的右手食指和中指前端,都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

同事芳的女儿是名舞蹈演员,她女儿舞台上曼妙的舞姿总能博得台下阵阵掌声。芳说,她女儿从六岁开始学习舞蹈时起,就得每天晨起练习舞姿,至今十多年过去了,脚底都跳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

我们始终如一地去做某一件事,才可能取得成绩,也才可能成名成家,干出一番事业。然而,在始终如一以取得成绩的背后,却也在积累着某种伤害。

此时,我深刻地认识到,每一项成功的背后,都有巨大的付出,都有始终如一坚守的疼痛代价。我由衷地佩服那些数十年如一日在同一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的人,因为有了他们始终如一的付出,才有了我们生活的美好和有序。

四、别惩罚自己

生活,就得与人相处。有时,即便你没有做错事,也难免会被人指责。报怨毫无意义,只能让自己更委屈更痛苦。明明做错事的人是他,受伤害的人却是你,你若耿耿于怀,愤怒到寝食难安,那么,你就是在用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不值。

公司里有两个文友,一个叫吉,一个叫祥,他们的小品文常常发表在公司的文学内刊上。恒刚刚被调整到主管内刊的第一天,请来了一名大学女老师,给全体内刊编辑上课,并将经常在内刊发表作品的吉和祥也请到了学习室。

女老师拿出内刊说,她翻看了全部文章,其中有两篇文章质量实在太差,不知编辑怎么能发这样的文章,她怀疑,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和编辑是相识的熟人。当女老师一字一句讲评那两篇文章时,吉和祥这才得知女老师所说的那两篇质量太差的文章,竟然是他们俩的。

祥气得咬牙切齿,听了一半就离开了。祥发誓,今生再也不写与文学有关的文章了。吉听了一半笑了笑也离开了,吉也发誓,只要生命在,写作不停息,前提是他的文章今后不发公司内刊。

吉将女老师讲评他的那篇文章投到了一家较有名气的权威杂志,一个月后文章刊发出来了。吉拿着那本杂志找到了女老师,笑着说,这本杂志的编辑他真的不认识。女老师红着脸说,大学里她教的是文学史,并且她从来没有写过一篇文学作品,是恒出高额讲课费让她专门批评吉和祥的文章。恒对她说,内刊的方向是刊载市内那些喜欢文学的成功企业家写的文章和一些领导的文学作品,批评他俩的文章,是为了让他俩有自知之明,早早封笔。

五年过去了,祥真的没有再写一篇文学作品。吉却在全国文学刊物上刊发上千篇作品,并加入到省作协会员的行列中。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只要认为自己没有错,那就坚持走下去。在任何情况下,记得叮嘱自己,永远不要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