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文学

写人的优秀美文:老家的四儿

栏目: 文学 / 发布于: / 人气:9.61K

这次我从老家返回安阳时,到新修的安鹤公路边等车,无意中瞅到一位男士从采桑方向边走边玩儿地过来,然后朝着我们村的老路方向走去。他刚走过去,又像突然发现了什么似的,不时地回过头来张望。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我们村的呼新林。因为他在家排行老四,村民都喜欢叫他的小名“四儿”。

写人的优秀美文:老家的四儿

他当时穿一身已经过时、宽宽大大的军绿色套装,套装不太展样,颜色约有三成新,一看就是留别人的。我问他去干啥,他像看到了亲人般高兴地回答道:“回咱村,我看着像你。”

四儿今年四十六岁了,一米七五的个子,大脸盘、大眼睛,小的时候因患高烧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脑子被烧坏了。因为这件事我父亲曾不止给我讲过一次,并说如果放到现在医疗条件这么好,看病这么方便,四儿是不会被耽误成这样的。

父亲说这话时,是用无限怜惜的口气,口气当中充满了懊恼!从我记事儿起,四儿就一直懵懵傻傻,还不时地有羊羔疯发作,村里的小孩儿看见他不是吓得哭就是跑着躲,生怕被他逮住了手发狂挨打。他也不是那种完全傻,一阵子一阵子的,好起来也和正常人一样。傻起来就是一个人到处乱跑,瞪着一双失神的大眼乱扔石头,看到小孩儿了还想动人家一下,害得总有家长找上门来。所以平时只要他出门都是由他父母带着,但这两年他父母相继去世,虽然心里万般地放心不下他,也还是撒手而去了。他父母在世时,专门给他盖了一套独院,并对他三个哥说:“谁将来照顾四儿,这个独院就归谁。”

我家和他家相距不远,属同一个队。记得小的时候,他家有一个石磙和石碾盘,是我们那一片唯一的一家。我母亲经常到他家套碾,用牲口拉磨,碾小米。牲口拉着石磙转时是用布蒙着眼的,绕着石磨一圈又一圈地转,中间用小笤帚由外往里扫几次,直到碾好为止。正应了那句歇后语:“毛驴拉磨——跑不出这圈儿。”牲口是借别人家的,用完给人家点饲料,至于用他家的石碾,他父母总是什么也不要,还帮着我们收拾。

那时候,四儿也就十来岁,经常站在碾边,看我们需要什么就帮我们拿什么。当时他母亲还颇为高兴,觉得他越来越接近正常人了。他家有两颗枣树,树上的枣一到秋天总是结得稠稠的,有红的有青的,特别诱人!他母亲为了表露她的这份热情和好客,总是让四儿到树上去摘枣,让我装到布袋里回去吃。

一转眼三四十年过去了,四儿也逐渐由少年步入青年又到中年,三个哥哥都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和如意的收入,只有他一直单身跟着父母过。后来我就出外求学,之后又参加工作,对于他的情况都是听我父母说的。

他父母去世后,刚开始是由他三个哥哥轮流着看管他,后来他三个哥哥在农闲时都需出外打工,挣钱养家糊口,把他带出去也不方便。家里也就只剩下他几个嫂子,但她们还要种地带孩子,刚开始还可以,时间长了各有各的事,总觉得照顾不好他。于是弟兄三个共同商议出钱把他送到了采桑敬老院,让工作人员替他们尽这份义务。

毕竟他是在我们村长大的.,对村里的一草一木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所以中间一直偷着往村里跑,到吃饭时就赶快再跑回到敬老院。我们村离采桑敬老院仅七里路之隔,他回村一趟倒也不远。中间有好几次我回老家,都见他在村中间的桥上、沟里默默地站着,看别人干活儿,或者说话。有一次我看见了他,使劲儿喊了他一声,提醒他别回去迟了,他回头看了看我,笑着说:“一会儿就走,不迟。”我问他若回去迟了,敬老院的人找他不找,他说:“找。”

听母亲说,这次乡里精准扶贫,把他列为扶贫对象之一。有一次,帮扶者去敬老院看他,找了半天才把他从街上找了回来,当时领导们提着奶、油等很多慰问品,并给他钱,问他还需要什么?他说:“我什么东西都不要,你们给我称二斤油条吃吃算了。”后来他们就给他买了几斤油条,他和别人在一起吃了吃。

听到他的事儿,我想笑却笑不起来。他是智障人,社会给予他关爱,亲人给予他经济上的保障,不知道他九泉之下的父母瞑目了没有?

可怜天下父母心。

想到这儿,我的泪水禁不住簌簌地流了下来……

呼瑞萍 网名春暖花开,安阳市司法系统公务员,文学爱好者。作品散见于《安阳市文明网》《安阳晚报》《安阳广播电视报》《豫北文学》《大美林州》《慈善林州》《林州夜读》等媒体及网络平台。


【本文作者:呼瑞萍。(公众号:芝兰园)】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