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文学

夏日碧荷满池舞抒情散文(通用14篇)

栏目: 文学 / 发布于: / 人气:1.94W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问题。你知道写散文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夏日碧荷满池舞抒情散文,欢迎大家分享。

夏日碧荷满池舞抒情散文(通用14篇)

夏日碧荷满池舞抒情散文 篇1

荷是夏的心情,是池塘的精灵,是鱼儿放飞的风筝。荷的舞蹈袅袅婷婷、情韵悠长,不管是独舞也好,群舞也罢,那优雅而略带羞涩的舞姿,不仅醉了满池绿水,更醉了池塘里的鱼,醉了塘边的柳树,醉了岸上的看客。

想看荷的舞蹈吗?请在月下去。不眠的荷身披银辉,轻轻摇曳,细小整齐的舞步踏着虫鸣的节奏,避让着脚下自由自在的游鱼。水声轻响,脆而纯净。萤火虫忽远忽近地伴舞,把月亮洒下的光幕撕开,尔后又很快地合上,月光对大地的思念没有留下一丝伤痕。荷舞或快或慢,天际边一粒流星飞逝不见,荷心中默然许下的愿望,到天明时就会悄悄地盛开。

想看荷的舞蹈吗?请在雨中去。那是一出悲怆的舞剧,天与地正在通过泪水交流。荷脚下的舞台,似乎在释放着无尽的欲望,瞬间飞涨了许多,鱼儿已经躲了起来,太阳也躲了起来。然而荷不能躲,她正有力地摇摆着自己的身躯,一会儿如万马奔腾,一会儿又风平浪静,如悲呼、如泣诉、如高歌、如浅唱,一波接着一波诉说着自己的心情。荷叶破了,花瓣残落,晶莹的水珠分分合合,似乎演绎不尽人间的悲欢离合。满池都是触目惊心的狼藉,然而荷并不悲观,在残破的花朵里,一只莲蓬顽强地绽开了笑脸。

去看荷的舞蹈吧,与风一起去,带着笑容,带着最好的心情。别理会树上聒噪的蝉声,这些自以为是的家伙,哪里懂得荷舞的轻盈,哪里懂得轻盈舞步中流露出生命的精彩与渴求。有三三两两的孩子来到池塘边,他们面若荷花,追逐蜻蜓而来,而那些总在空中旋舞的蜻蜓早已落于荷尖之上,与荷一起在风中舞动。那高难度动作让孩子们看得忘记了嬉戏,悄悄地折起圆圆的荷叶,顶在头上,像打着绿色的伞,相继离去。于是荷的舞蹈便到了岸上,跟随孩子们一路欢欣远去。

荷的舞蹈让我看得痴了。待荷累了歇了,我也情不自禁地舞动起来给荷看。

夏日碧荷满池舞抒情散文 篇2

有空的时候,很喜欢一个人独自到公园内挖筑的人工湖畔走走。找一个无人的角落坐下,静静地看云朵游过湖面,看微风在水面上画出一朵朵涟漪,看夕阳在微波上点出细碎的金光,看城市霓虹倒映出的鬼魅略影……

人工湖并不大,和一个足球场的大小差不多。因此我宁愿称它为池塘,因为在老家的门前就有一个池塘,和这湖的大小相差无几。

推开老家的院门,隔着宽约五六米远的一条路就有一个池塘。以前是生产队的鱼塘,每年都会放上一些鱼苗,社员们出工回来,偶尔往里扔点杂草或是什么庄稼的藤、叶什么的。春节的时候,每户人家就会分到三、五条不等的鲤鱼、草鱼或白鳞鱼。让我们这些守了一年的孩子们可以吃到鲜嫩的鱼肉,喝到鲜甜的鱼汤。

小时候,很喜欢坐在池塘边一棵柳树下的石板上等爸爸、妈妈出工回来。因为在这里,可以透过摇曳的柳枝看到田野里的风景变化,可以看到晚霞绘出的迷人画卷,可以嗅到田野里传来的最纯真气息,可以大老远就看到父母熟悉的身影。

炎热的夏夜里,邻居们也会在晚饭后聚到池塘边上,各自抬出家里的小木凳坐下,或是直接坐在堤坝上。虽然蚊子比较多,大家必须不时用手驱赶着蚊虫的侵扰,但乡邻们还是很享受从池塘吹过来的、略带凉意的和风,然后家长里短地聊着闲话。我们小孩就在道路上玩捉迷藏、老鹰叼小鸡、跳大海、丢手绢、跳绳、拿用黄土塑的枪打战、扎一把臭叶子树来踢毽子,直到劳累了一天的家长们困意渐浓,才把我们抓回去睡觉。

有好多次,我问过爸爸,为什么池塘里不种些荷花?那样我们就可以看到漂亮的荷花装点咱家的门前,那满塘的荷香肯定会溢满咱家的小院。我早已不记得爸爸给我的答案,但我曾想过,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承包下门前的池塘。在里面种上一半荷花,一半睡莲,为我们的小村子增添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很多时候,我会在月光如水的月夜一个人悄悄地推开院门,独自来到池塘边,在杨柳稀疏的月影下,默默地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成长中碰到的困惑以及青春岁月里的那些喜与乐、哀与愁。后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池塘包给了村里的赵二叔。他仍在池塘里养鱼,但我们不再会分到一条半尾的了,这多少令我对池塘的情感有了些许失落。他还砍去了堤坝上的杨柳,种上了桃树和石榴,还在树下套种一些蔬菜。为防止牲口破坏他还用篱笆围了起来,我也再不能随意到池塘边逛了。不过,每年桃花如烟地倒映在池塘平静的水面,满树的石榴花如繁星般缀满枝头,还有枝头果实诱人的香味随风飘散时,我总会倚在门口,出神地看着池塘不断变换的风景,心思却早已不知游离去了何方。

如今,人工湖是我常去的地方,因为在那里我可以嗅到家乡的味道,可以从湖水里看到家乡的池塘,看到池塘边熟悉的农家小院,看到小院里亲人温暖的脸庞。

夏日碧荷满池舞抒情散文 篇3

虽然离开故乡多年了,但故乡的景物却一直深印在我的脑海里,那般清晰、那般美丽。童年的故乡,到处都是水的世界,一年四季无不显示水的娇娆,水的妩媚。尤其是老家屋后的那个池塘,给了我无尽的快乐和回忆。

记得老家屋后的池塘成狭长形,积水很深,终年不竭。春天到来的时候,池塘边的桃花、梨花、杏花、李花等竞相斗艳,开满枝头,清香扑鼻。吸引我目光的不仅是池塘岸边争先开放的鲜花,青青翠翠的绿地和天上展翅翱翔的飞鸟,更甚的是池塘以及周围刚萌发嫩芽的杨柳。一只只杨柳笛,在柔柔的春风中悠悠扬扬,飘飘荡荡,吹破了故乡的宁静平和,吹皱了一池的春水。

记得老家屋后池塘里的青蛙多,叫得也最响。雨过天晴的时候,常见池塘岸边水面上露出一大片青蛙的小脑袋,密密麻麻的,花花绿绿的,个个瞪着大大的眼睛。特别是在夏天的夜里,其它地方的青蛙都已歇息了,而老家屋后池塘的青蛙却仍在奋力地叫个不停,绵远而悠长,在故乡的上空回荡。这样的蛙群,这样的蛙鸣,曾经深深地震撼了我整个童年。

记得老家屋后的池塘最热闹的时候是在夏天。夏季炎热的中午,童年的我们背着午睡的父母,扑腾扑腾地跳进池塘的浅水里,把大人们的嘱咐溅成一片片水花。我们嘻笑着,拍打着,追逐着,把池塘变成了童年的乐园。而在早晨或傍晚,村里的婆姨们在池塘边的石块上堆满花花绿绿浆洗的衣服,手拿着棒槌一声声地把衣服连同日子捣得舒展而干净。她们说着女人间的心事和乐事,不时地从池塘边传来爽朗的笑声。

还记得在秋雨绵绵的日子里,我喜欢独自一人打着一把雨伞站在池塘边,看着连绵不断的雨珠落入屋后的池塘里,默默地发呆。那些如线的雨点在池塘的水面上溅起千万朵的水花,只一瞬间的绽放,便融入水中无迹可寻,而新的水花又会再次溅起,瞬间绽放,又瞬间消逝。

而我们的人生不也是如此吗?那些逝去了的岁月不也曾象水花一样美丽,转眼即逝?可我们必须不断地溅起新的水花,这样生命才会始终灿烂而精彩!

故乡的柳树

故乡,总是幽灵般涌向我记忆的窗口,潜入我甜美的梦境。故乡的牛羊,故乡的花草,故乡的树木,故乡的山水都是那样真真切切、清清晰晰。特别是故乡的柳树曾是那样地丰实了我童年的生活,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摇曳生姿,令我时常忆起。

每当春季来临,故乡的柳树便是报春的天使,柔软的柳枝吐出鲜嫩的绿芽,犹如少女的发辫在微风的吹拂中摇曳,飞舞的柳絮弥漫在村子的上空,宛如雾里探花柔情地笼罩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使人们尽早地感受到春的气息,春的温暖。

当一缕阳光从细嫩的柳枝中透出,树上的麻雀在啼鸣,枝上的喜鹊在雀跃,宛如一曲绿色田园的赞歌,奏响了美丽故乡的清晨。童年的记忆曾唤起我对故乡的眷恋,柳树的温馨曾给了我无限的灵感和智慧。

记得当柳树枝头的那点鹅黄绿绽放成新叶,柳枝也由干枯的暗灰色滋长成充满生机的莹绿,我们便冒着纷飞的柳絮大显身手,敏捷地爬上树去,折下精挑细选的柳枝,快速地编出一顶“草帽”戴在头上,躲到草丛里趴上一会儿,就象一个个小八路在做一种战斗姿态。

而最让我们心动的就是用柳条做那种最简易的笛子,轻轻扭动柳条,抽出中间的木心,再用小刀把柳技的皮裁成长短不等的小截,稍作加工就成了“笛子”,虽然粗糙但也能吹出悦耳的声音。这种小技术,故乡的大人小孩都会。有时候,大人竟然放下手头的农活与小孩子们一起做笛子,一起吹笛子,快活极了。

故乡的柳树,柳枝如丝万千垂下,拂风如弦,似乎能听到动听的音乐。故乡的柳树,无论是大枝,还是小枝,无论将它顺栽,还是倒插,也无论是长,还是短,只要将它插入泥土,都可以长成新树。

故乡的柳树,早迎朝霞,晚送暮晖,夜伴月华,曾经蕴育出多少阴凉和清爽。故乡的人们在它的绿阴下憩息,留下了多少难忘的笑声和回忆。

故乡的柳树,随地一插,便能落地生根,发芽生长。在当今改革开放的社会中,像柳树这样能够给别人和社会带来美感和用处的人不知有多少呢。

故乡的松林

故乡老家的后山坡有一大片松林,松林郁郁苍苍,密密麻麻,生气勃勃,傲然屹立,覆盖着后山的整个山坡,一直延伸到山坡的另一边。

故乡松林里的每一颗松树都有着一颗无私奉献的心。当山坡受到暴雨的袭击时,松树便手牵手,肩并肩,不让沃土流失,不让花草被雨淋,而自己,却昂首挺胸,坚强地忍受着暴雨的袭击。当炎炎夏日骄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松树便伸出手臂,为身旁的花草带来荫凉,自己却为大自然蒸发身上的水分,去换取大雨的滋润。

闲瑕之时,迎着股股山风,披着阵阵松涛,顺山坡小道而上,钻进密密的松林,耳旁不时传来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不由让人产生与鸟相逢同乐之感,顿时忘却一切烦恼。山风从林中缝隙吹来,一种凉意浸透全身。脚下是厚厚的松针,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响声,似乎使人感觉到大山的呼吸,均匀而博大,宁静而厚重。

故乡的后山坡被松林涂抹得碧绿盎然。置身于松林的海洋之中,呼吸着沁人心脾的松香,欣闻着遍地野花的清香,心旷神怡,不知归返。透过松林间隙,一束束阳光斜射在绿苔上,晶莹透亮。走在林中的小径上,人的整个身心,似乎浸透着一片绿茵的清纯,浸透着一股浓冽的芳香。这是松树的清纯,这是松树的芳香。

在松林里,从晨曦到午后,我的心灵舒展得象一只小鸟在飞翔。我观望着松林,呼吸着松香,心灵充满着爱,这是大自然中最美最纯的芳香,如此清幽,如此淳朴。

我忽然顿悟,扎根故乡泥土中的松树才充满着故乡泥土的芳香,香得幽雅,香得富有诗意。

希望故乡的松林永远碧绿浓荫,渴望心灵的芳香永远深湛浓冽。

感悟故乡后山坡上的松林,思考人生的真谛。一个人的生命是否高贵与伟大,不在于他有没有着显赫的地位,优越的环境,而在于他如何体现生命的价值,完成生命的责任,用什么样的精神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从而获得生命的尊严,拥有不平凡的人生。

我想:做人应象故乡后山坡松林里的松树,这样生命才会活得无限豪迈壮阔。

夏日碧荷满池舞抒情散文 篇4

清涟塘是我家乡的一口很普通的池塘,我的家乡位于皖西著名的丘陵地,这里有绵绵的青山,有池池的绿水,有无垠的层层梯田,有座座如画的村落,家家养白鹅,户户种水稻,文明的皖西农村,祥和的鱼米之乡。

清涟塘属西桥华严庵队管辖,它的名称的由来因水质清澈而得名吧,名称赋予池塘的含义是最重要的。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不通电,我家邻近清涟塘,使用的水就在此处,清涟塘的水是天然的雨水,经过水草、鱼、虾、鹅、鸭这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与平衡后完全可以使用了。

池塘保护尤其重要,农闲时分兴修水利,生产队宋队长一声令下,每家都派出一个劳力,挑着筐从前山上取土往塘埂上填,乡亲们用铁锹平整着,用石锤夯实着,修缮一新的堤坝插有槐树、柳树,种的有大豆、芝麻,堤坝道路宽阔,成了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堤坝上繁花似锦、绿树成荫、芝麻飘香。

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清涟塘都在不断积攒着雨水,水平面不断上升,春天池水满塘,这是为灌溉蓄势准备着,插在田里的秧苗,等待塘堤的开口,放出的水倾泻而出,清涟之水一路高歌流向了这层层梯田,田间的秧苗接受这哗哗的润泽。

秋天里,清涟塘水滋润下的禾苗长成了腰沉甸甸的稻子,收获颗粒归仓,留下稻茬泥田,迎来一头春牛,这是二伯正在为翻耕忙碌,二伯大高个,头顶草帽,赤着脚,挽着裤腿,赶着牛,牛在他的吆喝下老老实实又慢条斯理地耕作,一会功夫,泥田被耕作成条条道道的螺旋状。

女人们用竹篮挎着衣服,来到塘边,清洗起鲜艳的衣服,芒锤演绎出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在这清涟塘的水面上飘荡着、欢笑着;清莲塘南边的山上下来一个小伙子,弯下腰、打满水、挑起担,上山轻快劲,小步似流星,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水面飘来一群白鹅,有无忧无虑地叫着的,有在掏吃泥巴和小鱼的,有在惊叫扑腾水面的,这是孩子们在玩捉鹅游戏,他们一会打起了水仗,一会又各自展现水性,清涟塘一会热闹起来,俨然一个水上的童话世界。

这时打渔人老李扛着渔网过来了,他熟练地摔网、撒网、收网,最后的战果颇丰的,渔网里有鱼呀、虾呀、乌龟呀、它们使劲地又是蹦又是跳,滚的滚爬的爬的,老李手急眼快,几秒功夫,水产一族都进入他的背篓里,只留下清理了的战场——水草、枯树枝、落叶和小黑石子,他打鱼功夫非常吸引我们小孩子,有时还能得到他的一两只螃蟹的奖赏。

如果把这种打鱼比作是游击战争的话,那么用黄桶打鱼则更像是大规模的围歼战,打鱼人将黄桶推下水,人坐了黄桶上去,一划,桶游开了,两只小划水木板把粘网放到水面上,粘网随着他慢慢移动,有序被布成了一字长蛇阵,一番请君入瓮的忙活后,撒下了天罗地网,我们小孩子干着急直跺脚,是不是该收网了,打鱼人不紧不慢任然还在池塘四周吆喝拍水,当我们实在等不住了,也是他最后收网的时机,一个个大鱼挂住了腮,被他一个个都收到了桶里,他演的神通广大收鱼精这出戏让岸上的人大饱眼福,网眼的大小,决定了鱼的大小,小鱼全钻跑了,留着明年再收了,因为乡亲们知道不菏泽而鱼,不焚林而猎的道理!最后所有的鱼被黄桶载到岸上过秤后分了下去,公平又公正。

清涟塘呈反写的“L”状,南靠的是老陈家的大山,北临的是几户乡亲们的菜地,菜地由篱笆扎起来,并留有菜园门,如果说菜园地是乡亲们的作品,乡亲们的作品永远也离不了清涟塘水的浇灌,一到收获季节,成筐的瓜果素菜从一个个菜园地出园,一份辛劳一份收获。

我家的菜园在往北的清涟塘坎,这里是妈妈辛勤耕作的地方,菜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菜,黄瓜、茄子、韭菜、柿子、辣椒、黄心乌菜……

这里汇聚着妈妈的汗水和智慧,每天傍晚时分她都要来这里,对满园的菜浇水,妈妈将清涟塘水装到桶里,然后用瓢舀起清水洒向菜园的每一个角落,菜园里的菜苗在妈妈的浇灌与精心呵护下,慢慢长起来了,清涟塘的水是清澈甘甜的,它是种菜的基础,当菜园地里结出黄瓜、柿子、茄子、辣椒的时候,我们全家都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哥哥把一根根辣椒装得满满两大菜篮子的时候,他兴高采烈找来了扁担挑了起来,“明天一早上城卖去……”这是哥哥到家第一个念头和表达,我们全家都一致赞成哥哥的主意,傍晚时分他回来了,这是他第一次上城卖辣椒买了一支和队里陈会计一样的新农村牌崭新的钢笔。

清涟塘的面积不大,但塘深容量大,清涟之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与生产队每年组织维护是分不开的,一年一小修,二年一大修,加固堤坝、清理淤泥、净化水质等,它是生产队水源,是生活、生产、环境至关重要的池塘,遇到干旱的年成,周围村庄旁的小池塘全干涸了,唯有清涟塘水依然幸存,全生产队几十户的人组成挑水的队伍来挑水,这仅使得清涟塘的水位下降,当山上五斗田缺水的时候,“必须南水北调”这是生产队宋队长和社员商议后的决定,6名壮汉子光着膀子抬来12匹马力的柴油内燃机,紧跟着内燃机来的是机油、柴油、皮带、大扳手、大螺母以及一些瓶瓶罐罐设备,柴油机运到了打水机台处,巨大的铁水管从打水机台上斜卧下来,一头扎进清涟塘水渠里,在乡村里,这是件新奇的庞然大物,经过多次调试后,柴油机通通通地发动起来了,乡村的宁静被这奇特的大家伙闹翻了天,成功了!清涟塘的水也被这条大铁疙瘩从山底下给吸了上来,清涟塘水救了五斗田,也救了全村子的秧苗,全体社员无不一起欢腾,提前庆祝这即将的大丰收!

家乡的那口塘——清涟塘,其实并不普通。

夏日碧荷满池舞抒情散文 篇5

三九天,天寒地冻。村子西头的小池塘,微微荡漾的清波,被冰封了个严严实实,好像一面偌大的麻花镜子,静静地躺在午后淡淡的阳光下。天冷,好久没有下过透雨,水泥路面泛着灰白的光。池子西岸的青菜、萝卜,一棵棵蔫头耷脑,干瘪枯萎,没有了丝丝毫毫的生机。

我担起一副水桶,拎了一把长柄舀水勺子,来到小池塘的西岸,准备挑水浇菜。这里,是我老伴的菜地,种着青菜、莴苣、荠菜,也有从田岸头移植过来的正宗野菜——马来头。种菜管园地,是老伴的嗜好。可是,日前医生下了命令:好好休息,绝对不能再拿重物!老伴的腰间盘明显突出,这实在不是小事。因为乡下就住着我们老俩口,我必须挺身而出——接班挑水。在池塘边放下水桶扁担,我举勺敲冰。啪,勺子砸下,冰层毫发无损,纹丝不动,我的手,却被震得痒痒的;加把力,啪嗒,冰面上开了白花,可是塑料勺子崩裂,开了个窟窿,哎,倒是冰击碎了勺子。我十多年不事稼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感觉惭愧,就扛起破勺,打道回府。刚走几步,迎面驶来一辆孩子操纵的电动玩具小汽车。“老爷爷好。”坐在小车子上的孩子才三四岁,长得秀气,懂礼貌,在我面前停车,招呼我。小车后面,气喘吁吁跟着一位老爷爷,唷,儿时的玩伴阿林!“老兄弟,浇水去呢?”阿林招呼我,发现了情况,“哎哟喂,你的勺子坏了。”

玩伴熟稔,热情,噔噔噔赶回家,扛来勺子,还拎个木榔头。说起木榔头,三十多年前的江南水乡,有两种木榔头是户户必备:一种么,是木柄一尺来长的大木榔头。它咚咚咚地把硬得扎手的稻草,捣去枯叶,捣得柔软,然后用柔软的稻草,沙沙沙,搓成草绳。那时候草绳的用处大着呢,盖草房,搭菜棚,乃至拉绳莳秧,处处得用上草绳子。因此村里规定,“四类分子”得每天上交一百庹草绳。超额者表扬,完不成么,那就没有好果子吃啰。另一种呢,是小木榔头,装个一庹多长的竹柄。冬季里用它拍实麦垄,镇压麦苗,当时推行大寒里要拍麦。书记冲着大喇叭,总结高产经验,这么说:“那麦苗啊,拍得紧煞,才长得愈发。”

在池塘边,阿林举起大木榔头,咚的一声砸着冰面,冰层崩塌,显现了一个冰窟窿。于是,池水晃动,波及一塘冰层吱吱有声。阿林的孙子站在池塘边,“耶——”,蹦跳欢呼。我说:“小弟弟,看好了。”随手舀起一勺碎冰块,泌去水,泼向冰面。冰块在冰层上嗤嗤嗤溜动,池塘奏响了悠扬的乐曲,抒情曼妙,乐得小孩子拍着小手欢呼,而后,闹着要爷爷给他冰块。阿林接过勺子,舀冰,举起,停在孙子了的胸前。 “佳佳——回家,要冻死啊?”路头传来了孩子妈妈的呼叫。阿林赶忙扯孩子,上车,孩子嘟着小嘴,悻悻地开动玩具电动车回家了。

玩伴知情,怜惜我体弱又十多年没有压过扁担了,在送走孙子以后,阿林急匆匆回来,抢过了我手里的勺子,舀水,挑担,泼浇,唰唰唰几下子,浇透几畦菜地,宣告大工告罄。夕阳里,我俩点上一支烟,坐在了小池塘边,我们颠三倒四地说着一个花甲子以前故事,重温着孩提时代,在小池塘戗水溜溜、扔冰块吮冰凌的快乐。

夏日碧荷满池舞抒情散文 篇6

三十年前,出朝阳门往北,依傍护城河东岸,有一片七、八亩水面的小池塘。我的家就住在这小池塘的北岸。

小池塘里长着睡莲。每逢春天,水面上总是浮出数不清的小荷叶,圆圆的,煞是好看。时至盛夏,荷叶长得碧绿茂盛,一株株荷花从圆叶的缝隙中探出头来,迎风摇动,竞相绽放。深秋,人们把小池塘的水放尽,高卷起裤腿下到塘底,抓泥鳅、采莲蓬,挖出一支支又白又胖的藕宝宝……这妙趣横生的小池塘呀,就连隆冬也给人无穷的快乐。入冬已后,池塘里结了冰,它就成了我和同院小伙伴们终日不离的娱乐场。我们在木板下装上两根铁丝,制成叫作“冰车”的玩艺儿,乘上它们在冰面上飞快地奔驰着、嬉戏着,“冲啊打啊”地好不痛快!我总是把妈妈为我缝制的新棉衣毫不吝惜地弄得满是泥水……

然而遗憾的是,小池塘呈现给我们的生动有趣的生活只在我的眼前存在了短暂的几年。到了一九六六年,它开始衰退了。

失去管理的小池塘,在“破四旧”的气氛里日渐残败了。原本清澈见底的水面上被人们泼进了一盆盆污水,倒进了一筐筐垃圾,鱼儿和会唱歌的青蛙不见了,“游”在水中只有残风从远处吹来的红红绿绿的大字报纸……

在那养“热带鱼”成风的年月里,远道而来的捕捞者们用“鱼抄子”搅动着小池塘的黑水,不用几下便可捞起满满一兜肉麻的“鱼虫”。

夏天最让人懊丧。污浊发黏的池水成了蚊子的滋生地。每当太阳落山,成群的蚊子便伴着一股股难闻的气味,劈头盖脸地向岸边的人们袭来。我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跟着妈妈,搬着小板凳,去池塘边纳凉了。隔壁王奶奶总是和妈妈一起抱怨:“这臭河坑子,到几儿才能填了它?”

小池塘果然被人们填平了。一九六八年,在它的遗址上矗立起一座三层高的楼房。这是一所小学的校舍。它的建成,对我那因失去小池塘而不安的心情总算是一种宽慰,它代替着小池塘给我以一种新的鼓励。但是,这所小学,从第一批学生上学那天起,客户上就没有过几块完整的玻璃,校园内传出的,不是朗朗读书声,而是一阵阵嘈杂的吵闹声音,还有刺耳的口哨声……

晚上,在这所小学遍体鳞伤的围墙外,路灯全部被打碎了,小青年们在黑暗中摇晃,烟头上的火光在暗中一闪一闪。有的人还拎着弹簧锁、小刀子。他们聚在一起,打群架、耍流氓,为所欲为。过去美丽安宁的小池塘啊,竟然变得阴森恐怖,孩子们都早早就躲在家里不敢晚上出来玩的。远近的人们都绕道而行,我的家也在这时搬走了。

谁不留恋故乡的泥土,谁能斩断童年的回忆?我的家虽然搬走了,可小池塘那刻在我心头上的烙印依然强烈地吸引着我。我长大了,可它却每每呼唤着我从远处的新家回到故居门前,多少次我独自在小池塘的遗址处流连忘返,多少次我在梦中重见小池塘的莲花重新开放。然而,一年、五年、十年,我的愿望非但未能实现,反而越发渺茫了。昔日一起玩耍的小伙伴都已长大成人、娶妻生子,为解决住房困难,他们见缝插针,争相在小池塘的遗址旁盖起了规格不拘的屋舍,这里显得更加拥挤杂乱。

在这片难以同时骑行通过两辆自行车、炒菜味与厕所味同闻的低矮的住宅区里,王奶奶一家也据有一席之地。每每我到她家做客,大家总有一种怀旧之情,总是憧憬着自己家门前这种脏乱差的环境能够早日改变。

改变,何其艰难,但社会毕竟在变化着。

近些年,小池塘一带终于又像一位含羞的少女,开始重新打扮起自己的容貌来。

前年,小池塘一带的居民们开始搬迁了。朝阳门一带要建成许多现代化大厦的消息,给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的脸上涂上了一朵朵殷红的彩霞。

那天,我去帮助王奶奶家搬家,同她家一同分享乔迁之喜。来到她家那栋新建的高层大厦跟前,我看到王奶奶正站在楼底下,手搭凉蓬,颤巍巍地由下往上数着:“十九层、二十层、二十一层……”哈哈,她边数边笑出了泪花。

我走上前去,想扶王奶奶上电梯,却被老人家谢绝,听她强声倔气地说:“我家住在十二楼,奶奶今天也卖卖老,尝尝这爬大楼的滋味。这是我盼了一辈子才盼来的哟。”

……从王奶奶家的窗口望出去,视线开阔极了。太阳正在落山,雄伟的立交桥,宽阔的柏油大道,一幢幢拔地而起高楼大厦,银行、商场、剧院无不尽收眼底,整个北京城像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现在我的眼前。我心旷神怡了,脑子里不由得遐想起来,我想,将来,人们会不会在朝阳门一带再重修一片美丽的小池塘呢……

夏日碧荷满池舞抒情散文 篇7

我们生产小组只有一口池塘,大概是三亩面积。平时蓄满水,大家偶尔也放点鱼苗下去。到了六、七月份大旱的时候,全组几十亩水田就全靠这个池塘放水抗旱了。如果某一年大旱的时间过长,有时也会把水全部放完。这个时侯,我们大家就跳进池塘,去捞鱼。谁家捞着了就归谁家。

其实,这不是最好玩的。最好玩的是每年放了暑假之后,两个哥哥约了很多同学过来游泳。他们站在池塘边上,或者站在池塘边高高的树丫上,高喊:“一、二、三!”同时以各种各样的姿势往水里跳。我和培培坐在边上,羡慕地看着他们欢快地嬉闹玩耍。当然,哥哥和他们的同学们有时候也会摸起几条鱼来给我们玩耍,这就是最让我们高兴的事情了。

我是爸爸妈妈严令不准下水的对象,原因是我三岁的时候曾经掉进过这个池塘。曾经有一次大哥偷偷地教我游泳,可惜我刚一下水,就被妈妈发现了。结果,大哥被妈妈拿着棍子追着揍,三天没敢回家。所以我一直不会游泳。培培小我一岁,那年刚好六岁,是家里唯一的宝贝儿子,也不会游泳。我俩躲在树荫下,眼巴巴地看着他们尽兴地游玩,那个馋劲儿是没办法用来语言来形容的。

夏日碧荷满池舞抒情散文 篇8

山清水秀的小镇上,唯独少了水的灵秀。杨柳青青,婀娜多姿的枝条迎着朝阳在翩翩起舞。古老的皂角树像一枚巨大的伞,覆盖在池塘的一隅。池塘是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形,盛夏季节傍晚时分,成了男孩子游泳的场所。那时的蝌蚪在水里欢快的游动。夜幕降临下青蛙们的叫声,此起彼伏。月光下仿佛是一场音乐会,孩子们最喜欢坐在岸边听蛙鸣。洗衣服的时候,人们随手从皂角树上扯下一把皂荚,有点像豆荚的形状。那时的衣物基本以手工纯棉布为主,用棒槌在搓板上砸开。也有丰富的泡沫,不过取代不了洗衣粉和肥皂。

池塘边隐藏了多少故事,邻居家的小侄儿在池塘玩,一不小心滑下去了。幸好有一个村民来挑水浇灌家里的菜园子,送到家里。没有要任何的报酬。

我们家的孩子,大约三四岁时。有一次满身是泥巴的回来,据他讲在池塘玩没有水,他陷入淤泥中,正在哭泣时,有人把他拉上岸送到家门口。至今都不知道他是谁。

雨后天晴,曾经拿上搓板去洗衣服。找了两块砖头刚把搓板放上,岸边的土很松软,鞋底比较滑,一只脚就不由自主的滑到水里。整个池塘就有一个洗衣服的女的,她先用砖头使劲固定地面,然后伸出一双手,把我拉上来了。虽然是一个村的,因为常年在外,彼此其实素昧平生。

父母都是师范毕业,虽然户口是城镇,人一直在农村长大。父老乡亲们的宽厚无私,善良淳朴一直像无字的天书一样,让我受益终生。

池塘在每个村庄承载的功能不尽相同,曾经有的村庄有两个池塘。一口是专门喝水的,不允许洗衣服的。有一个学校教育质量很高,十里八村落榜的考生都慕名前往。有的孩子去了就腹泻,为了心中的梦想,他们一直在坚持。他的故事尤为特殊,复读了五六次,后来的班主任就是他以前的同班同学。每一次都是差一星半点,有一年居然差八厘,无奈回来务农。他的一双儿女,纷纷鲤鱼跳龙门,总算圆了他的夙愿。

池塘是九十年代初,乡亲们洗涤衣服,浇灌家庭菜园子的唯一选择。遇到老天爷不下雨,也是地里禾苗的最后指望。同时也是下雨的最佳泄洪地。

从去年开始,池塘旧貌换新颜。可以永久的休息啦!它的腹部安装了好多管子,听乡亲们说,这是下水道的管子。一直通到村里的深沟里,水啊水,你承载着千家万户的期盼与希望。如今梦想照进现实,亲爱的父老乡亲们,也可以有贴瓷砖的浴室和洗手间。田间地头也打了机井,联合收割机解放了生产力,愿他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夏日碧荷满池舞抒情散文 篇9

村子不大,三四十户人家。村后是山,村子横在山坡上,不规则的排列着。

村子前面早年的几幢房子,已经破败,看上去还有些气派,青砖瓦房,通堂对过的方条石砌的角门,细雕过,已经有些岁月的痕迹。中间一条老旧的巷子,铺着石板,巷子两旁的房子排列得还算规整,颇有些古老的神韵。据说,那是村子上当年一大户人家修下的附近最气派的房子。

村前一口池塘,塘坝都用雕凿的石块砌筑。看得出花过心血,也需要实力。临村的一方高,外放的一方低,都是顺应了山坡的走势。

附近的每一座村子,村前都有一口这样的池塘。据说不是为了灌溉,而是为了蓄水防火,护着村子。

池塘的不远处有一口井,确切的说应该是一眼泉,让村里人用石块一围,便叫井了,村里人取水用水,都在这里。雨水多的季节,井里也会有水溢出。村前井下是一片水田。偶尔,塘干涸时,也会把井里溢出的水拦进池塘。大雨时,村子坡上流泻而下的洪水便都灌进池塘里。池塘水涨,便开坝泄洪,流出塘外,流进夹杂在水田和池塘中间的一条不算太深的水沟里。平常时候,水沟排泄着村子里的生活污水。天雨时,水沟让洪水一冲,平时的黑脏污水便被冲涮得干干净净。

这些,我已描述得够详尽的了。你如果是一位画家,你看着这些文字,也许就能勾画出一幅画来。但你勾画不出的,是我孩时留下的那些回味。

孩时太多的记忆,都留在了村前的池塘。

夏天,你慵懒地睡在自己的房间里,天还未亮,你也未醒,村前池塘的蛙鸣,就一声一声传出来,将你唤醒。你打个哈欠翻起身,披了衣服推开门,往天边一看,才看到东方露出一点点鱼肚白。你听着蛙鸣像是从池塘的水底、又像是从塘坝的石隙里传出来。这时候你一愣怔,听着那蛙鸣声忽然就停了。你这才觉得,天真的是亮了。

中午的阳光正好,青蜓在池塘中央飞来窜去,偶尔飞近塘岸边,被举着树枝条等在岸上的孩子迎头一枝条击落水里。孩子连忙用树枝条挑起击落的青蜓一看,青蜓已经死了,孩子看着没趣就扔了。于是换一种方式,把树枝条插在塘堤上,然后远远地瞅着,等蜻蜓往枝条上一落,便悄悄地走过去,伸出两个手指头,轻轻地往蜻蜓的翅翼上一夹,青蜓便活活的被捕获。这时候孩子就乐了,两个手指夹了蜻蜓背上的两片翅翼在手中玩,任由它下面的两个翅膀不停地扑腾。

村前的池塘也养鱼。每年春暖,有那不知从哪里来的养鱼苗的用两个浅而大、底宽口窄的鱼桶挑了鱼苗来村子里卖。队长见了,便邀了村子里懂行的一起去看了鱼苗谈好价钱,然后买下一桶放入池塘。村里人管鱼苗叫鱼花,于是用一只敞口大碗,一碗碗舀了鱼花数了倒进池塘里。到了年前,鱼苗长成大鱼,便网了大家分了过年。

小时候,我们常常用一根细竹竿拴上线,线的一头挂上渔钩,鱼钩上挂上蚯蚓,然后偷偷的跑到村前的池塘边上去钓鱼。偶尔让人看见,便不让钓。但毕竟是孩子,有时候也会宽松些,如果钓着野鱼或小鱼,比如鲤鱼、鲫鱼或鱼仔,便允许拿回家去。但如果钓着草鱼或鲢鱼,便从钩上取下来,放回池塘。因为草鱼和鲢鱼,那鱼苗是队上花钱买的,而其它鱼都是野生的。

春夏季节,村子里有人家养有鸭子的,鸭子大了便都赶进村前的池塘。鸭子喜水,赶进池塘后上不了岸,便不用看管。于是用一捆柴禾堵了塘岸的出口,鸭子便不能跑出塘外。

当然,如果是鱼苗刚放入池塘的那段时间,池塘里是不准放进鸭子的,怕鸭子会钻进水里叼吃鱼苗。

池塘的另一头,有一片浅水滩,长着一堆石头,许是那石头打不掉,便高出池塘的塘底,水浅的时候露着,水深的时候淹着。石隙处覆盖着泥,便长着昌蒲。端午节的时候,村子里会有人上那儿割了昌蒲插在门上,据说能避邪。那儿也长辣蓼草,偶尔被人割了制成酿酒的饼药。

孩时,我没少在村前的池塘边上拦过鸭子、捉过蜻蜓、或钓过鱼。有时候晚上经过池塘,听着那声声蛙鸣,我忍不住拾起石子丢进池塘,那青蛙听到一声水响,立刻就不叫了。我便感到特别得意。但停了一会,那蛙鸣声又一声一声响起来……

后来稍大些,我也学着跟父母下地。插秧或薅田,有时候从田里上来,我便下到池塘边上洗去两脚的泥。一次不注意,我正站在塘坝上,不想被一头牛经过时掀翻在池塘里。我湿漉漉的爬上岸,回到家里,母亲一再问我有没有被吓着。我一再表示没有,但母亲还是不放心,便为我喊了三天的魂。我不知这是迷信还是一种精神安慰。但母亲似乎比我更安慰些。

这些,都是池塘留给我的孩时的回味。虽已不是很新鲜,但有村子在时,这池塘一直就在。

后来,池塘的一方,有人家修房子,把池塘填掉了小半截。再后来,池塘的另一方,有池塘边上的另一户人家,挖来了泥土,填掉了池塘的又小半截。池塘便只剩了小半截了,看起来便不再像池塘。

我于是想,如果按我村里先民们的思维,这村子失火了咋办?但据说,这池塘边上的房子,就曾经失过火,只是又重修了一次。

但我总觉得,那池塘,应该成为这村子整体存在的一部分。不知是我忘不了那些孩时的过往呢?还是没了这池塘,这村子便丧失了整体的完整。总让人觉得少了些什么。

前些年回家,看到进村的那条乡道正修了从池塘边上的塘坝上通过。但池塘已经没有了痕迹。

那村道没有占用池塘,也没有填塞过池塘该有的空间。只是池塘已经不见。

哦,我的村子,我的池塘,我池塘里的鸭们和青蛙们!

夏日碧荷满池舞抒情散文 篇10

傍晚时分,一阵阵恬躁的知了鸣唱,时而激昂,时而热烈,在一片茂密的小树林间回荡。它穿过草地,穿过水面如镜的学校门前的荷塘,将我的思绪带回记忆中的家乡。

老家门口有一个不算大的半月形水塘,水色清澈、和缓,流动的塘面在阳光下泛起层层波光。村里的老老少少经常会去捕捞些小鱼小虾,打闹声、欢笑声汇成一幅乡关农闲的动漫场景,久久地印在我幼小的心房。

春天,经过三冬的洗炼,池塘边开满了蒲公英,有白的、有粉红的、风一吹,花絮纷飞,空气中弥漫着沁人的幽香。妈妈就像这蒲公英,从嫁到我们这不出名的村庄开始,一年四季,辛勤老作,养儿育女。虽经历过无数艰难困苦,从无怨言,我们不富裕的家在她悉心打理下时时也充满和熙的阳光。妈妈常年在池塘边洗衣服,我们就围着妈妈的'身边捉迷藏,和村里其它小孩子一起追着彩云跑,在风中轻快地唱着妈妈教给我们的儿歌。这时,妈妈就会放下手上的衣服,抬起头来,看着我们会心一笑。有月亮的晚上,妈妈就会带着我们绕着池塘散步,并且给我们讲很多重复的外婆教给她的故事,虽然我们分不清真假,但也听得津津有味。妈妈的讲述就像池塘里轻快的流水,从遥远的地方一直来到我们的跟前,她柔和的话语、爽朗的笑声也早已融入池塘的水中,融入我们的心田。

夏天,池塘边开满了好多木槿花,洁白而芬芳。我们在木槿树下嬉戏、追逐,这时候妈妈便扯着高亮的嗓子喊我回家吃饭,而我正在惊叹一簇簇花瓣怒放的壮美,它开在空中,少许又会掉落在池塘里,池水荡起一丝丝涟漪。跌落在水面的花瓣随风慢慢地飘散开来,入水的声音至今还在我少年的记忆中留下莫名的感动。

秋天,池塘里可以看到肥硕的鱼、虾、黄鳝,最多的还是泥鳅。妈妈俨然就是一个捕鱼高手,一抓一大把。秋蝉久不久地在木槿树上哼唧几声,似乎为妈妈鼓掌加油。黄昏,妈妈会把我们家的各种罐子和小缸全部放进池塘里,等待第二天的收获。这些个东西象征着我们家的“富裕”和幸福,对我来说,它们带给我的印象,连同妈妈擦拭汗水的微笑,别样的美。多少年后,这份难忘的情怀又化作成无尽的凄凉。

冬天,妈妈经常一个人在池塘边散步,可爱的小黄会一直跟在她的身旁。池塘里的水不再流动,塘面也结下一层薄薄的霜。妈妈坐在池塘边,向着远方凝望,似乎在寻找什么,更像探求夕阳的入口。她那安然自若、宁静的神态,给我留下了一生无法破解的神秘。

如今,我们老家的池塘已不复存在,妈妈也早就鹤发苍苍。步入中年的我们,记忆中的家乡,记忆中的池塘,也许会离我们远去,但我们不再彷徨、不再忧伤。

夏日碧荷满池舞抒情散文 篇11

踏着末秋的小路,往昔两旁郁郁葱葱的白杨,而今已是面目全非,皱纹累累的树干横七竖八的插着密密麻麻的枝条,为数不多的那些黄了又白,白了又枯的顽固树叶摇摇欲坠,无可奈何的等着下一次冷风来袭。远远望去合拢与小路的尽头灰茫茫一片。偶尔燕雀飞过,以往叽叽喳喳的“莺歌燕舞”却变成有气无力的哀鸣,预感到末秋已末,对它们生命又一次考验的寒冬已跃跃欲试,走在这即陌生又熟悉的故乡小路,走在这落寞悲凉的末秋季节,平添几分惆怅,几分萧索,几分思绪的无奈。

没有清道夫,脚下的落叶叠积成厚厚的独具一格的天然地毯,经过一场场秋雨渗透,一直铺到小路的边际。还有那些可怜的落叶未来得及被秋雨留住,就被那无情的秋风卷走,至于吹散到池塘化作污泥,还是吹落到田园焚烧成灰烬,都已成了落叶的归宿。路旁的小溪没有了潺潺流水,溪水浅浅的,细细的,缓缓的“慢条斯理“的流淌着,从一块块凸露了一次又一次的卵石四周流过,一片落叶被泥土压住一半,另一半叶在水的流速中不休不止的抖动着。断断续续的溪水就像一个失去儿子的老妪,几乎哭干了所有的眼泪,还在拼命的挣扎着,难以逾越辉煌的过去和现实的残酷。被焚烧过的茅草埂黑乎乎光秃秃的一片,秋对田园里庄稼的掠杀过后,即便田埂上茅草也未能幸免。

走到小溪的尽头,就是我几欲相思的地方,儿时经常嬉戏的乐园,池塘的面积大约两三亩左右,走到近处,已半人深的池水,池水不清但能见底,眼前这番凄凉脑海里没有一丝印象。当年如诗如画一方池塘,四周长了一圈婆娑修长蒲草,阿娜多姿占去池塘的半壁江山,池塘的中央长着好多鸡头莲,(学名叫芡实的中药材,别名鸡头米、鸡头苞、鸡头莲、刺莲藕)野生荸荠草,水葫芦叶,米菱角叶,一团团青水藻,夏天的暴雨过后,红彤彤的蜻蜓点在长长的蒲草棒上纹丝不动,坐在鸡头莲上的绿皮青蛙眼睛直愣愣的不知看着什么,难以理解的是长满硬刺的鸡头莲叶上,那些青蛙的屁股是怎么悠哉游哉的坐在上面的。偶尔还能看见一阵小鱼游动,瞬间即消失的无影无踪。一两只白蝴蝶时隐时现,一切静静的,唯有偶尔滴答嘀嗒水声。青青蒲草条,黄黄蒲草棒,夏季采回去,蒲草条编成软软的草席,蒲草棒点燃后驱赶蚊虫,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无疑是最环保了最节能的资源了。

末秋冬初果实成熟,我和姐姐拿着竹竿绑上镰刀去割采鸡头米,一不小心刺猬球一样的鸡头米会扎了手,又疼又痒,好多天都不会消除,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拿到集市上换回一叠小票子,买来本子铅笔小人书,顺便还能捎来一点糖果,吃的用的都有了,真是耐人寻味的日子。

如今我身旁的这方池塘,孤寒凄凄,瘦水粼粼,昔日一池美景早已化为乌有,即便同样是末秋季节,也未必苍凉悲戚到如此地步,那些贪得便宜的人植入一池莲籽荷采摘莲子。繁殖力极强的莲籽荷在一年之中繁衍满池,在莲籽荷与其主人一起掠夺侵袭下,于是池塘里的“芸芸众生”便成了一枝独秀。末秋,残荷败枝,枯寂幽暗,即将化成淤泥的霉烂荷叶,水上水下似浮似沉。古人说”荷残藕正肥,“非也!出淤泥的未必是藕,据说泥下都是枯藕断枝一般的都是须根。三两年过去满池贪婪的莲籽荷吸尽了泥塘里它所需的营养,来年就没有几粒莲籽奉献给主人了,便是满池萎靡的荷叶,到了这个季节水面上光秃秃的发黑的荷叶秸秆,或折断,或弯曲,东倒西歪,满目疮痍,一方清秀的池塘失去的不仅是季节的变换,而是人们为了利益彻底的删除这张风景,四季里再也没有哪个季节能以复制出她从前的美丽。多年来池塘四周禾田里农药化肥各种除草化学药剂的滥用,流入无辜的池塘造就了名副其实的一潭死水。

儿时,雨后我和姐姐挎着竹筐来到池塘四周宽宽的草埂里拾捡地皮(地衣)爬到岸边的榆树枝头喜鹊窝里收鸟蛋,暴雨过后小溪里堵网捉鱼,姐姐牵着水牛我坐在牛背,不会吹起悠扬短笛,但总是扯着嗓子唱着姐姐教我的“日落西山红霞飞--原以为一切的记忆都还在故乡珍藏,殊不知除了记忆,故乡已没有了记忆的痕迹,虽然远处座座小楼一片银白,眼前已人是物非事事休,让我触目伤怀。

夏日碧荷满池舞抒情散文 篇12

那天放学后,我躲在河里抓了一会儿鱼,才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回家。刚一到家,培培的姐姐就过来找我,问道:“看见培培了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急得哭了起来。二哥和她是同班同学,就说我们帮你去找找吧!我们边走边喊培培的名字,最后,找到了池塘边,看见了经常和培培一起玩耍的楚儿。我问:“楚儿,你看到了培培没有?”

楚儿指着池塘中央说:“培培在那里游泳呢!”我们一看,脸都白了,培培正漂浮在水面上。这时,培培的爸爸妈妈也赶来了,他的爸爸一边哭喊着“我的宝贝儿子”,一边扑通地跳下了池塘,但他不会游泳,很快就喝了几大口水。二哥见状,连忙脱掉衣服,跳了下去,游过去把培培抱了上来。但培培这时已经死去多时了。

楚儿告诉我们,吃完午饭后,培培过来约他一起来找我玩,但我还没放学。玩了一会儿后,培培就提出去池塘洗澡。培培和楚儿就一起来到了池塘边,培培先脱掉了衣服。但那天,楚儿的衣服扣子怎么也解不开,于是,培培就一个人跳下了池塘。

附近的村民都围拢了过来,培培的爸爸哭得晕死了过去,大家七手八脚地用水把他度活了过来后,他突然跳了起来,指着正流着泪安慰他的妈妈吼道:“你们家里有三个儿子,怎么就不淹死一个,偏偏就只淹死我家里的独生子!老天爷呀,你也太偏心了吧!”

妈妈脸色苍白地看了他一眼,拉着二哥和我,慢慢地回家了。

夏日碧荷满池舞抒情散文 篇13

这是一座名叫“枫树塘”的村庄。

村庄坐落在相山南麓。从村口望去,相山像一条搁浅在这里的鱼,鱼头朝东,鱼腰弓挺,鱼尾摆成游动状,似乎它不甘于被困在这片褐红色的土地上,正挣扎着朝远在天际的浩翰东海游去。

枫树塘最初落进我记忆的是村口那一溜池塘。枫树塘是个小村,村里只有三十几户人家。村子背山向水,山不高,是相山余脉,即那条企图游向南海的鱼的鱼尾部分;村前的水却是一溜池塘,池塘共有九口,成半月形围护着村子,塘与塘之间相隔数丈,有数尺宽的水沟相连;池塘成长方形,塘岸陡直,内壁用鹅卵堆砌,靠村子一边砌有石阶埠头,几块青石板伸向塘里,用来供村民们洗衣涤菜。

枫树塘村的夏天,是属于那一溜池塘的。村西第一口池塘,在九口池塘中面积最小,塘的上首有条一丈余宽的小溪,有清澈的山泉自上游山谷中蜿蜒而来,水流终年不绝,村民们日常就在这口塘里取水饮用。自第二口池塘始,池塘更多了许多生机,塘里有种着莲藕的,有养菱角的,有种茭笋的,水中更多的是村民们放养的水白菜,翠绿翠绿的水白菜被村民们用毛竹分隔成一格一格,水白菜是猪们的绝好食料。在池塘的边角处,稀稀落落散着一些自生自灭的水葫芦,水葫芦亦可喂猪,只是猪们对它的兴趣要远低于水白菜。

清晨,池塘的水面上浮起一层淡淡的白雾,白雾舒缓地向空中飘散,与村庄上空升起的炊烟相互交融,一道晨曦自东边照来,晖光从烟雾里漫过,池塘和村庄的上空便罩上一层斑斓欢快的色彩

最初打破池塘宁静的是一群鸭子,它们迈着绅士的步伐,从散发着朦胧雾气的一条条小巷里结队而出,行至塘边,由村妇们洗衣的石阶处轻轻落进水中,入水后并不急于觅食,只是悠闲地漂浮在水面上,偶尔扭动几下脖子或者扇扇翅膀,一直到村里的女人们三三两两挎着蔬菜瓜果来池塘里洗涤,鸭子们才开始在水里扎起猛子撒欢。

待到第一缕阳光从东山上铺泻而来的时候,池塘里的人声掺杂着鸭子的“呱呱”声喧闹成一片,耐不住寂寞的青蛙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从一张荷叶蹦到另一张荷叶,晶亮的水珠更在荷叶上来回滑动,只有落在荷花尖蕾上的红头蜻蜓对这一切视而不见,自顾伸展着一对蝉翼般的翅膀纹丝不动。

一头牛扭头对着池塘“哞”地叫了一声,塘沿的女人们都仰起头,牛的身后跟着一头牛犊,牛犊的后面走着一个男人,男人的肩上扛着犁耙,犁耙上的犁铁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地晃着人眼,女人们便又低下头,继续涤洗起各自的物件。

“噗”的一声,一条鲤鱼跳出水面又“啪”的一声落进水里,一个女人从石板上站起身,一边揉着腰一边对池塘的另一边大声喊道:“回吧?”女人的声音透过湿漉漉的空气慢慢传递出去,声音穿过村边枫树的枝桠,穿过屋巷,在村后的山壁上调了个头又一声声回传过来:“回吧……回吧……回吧……”

中午,是池塘在一天中最宁静的时候。聒噪了一上午的鸭子们都躲到了大枫树底下,树上有几只蝉,还有几只鸟,它们偶尔干叫几声,声音总是不能持久;荷叶上不再有水珠滑来滑去,青蛙也不见了,一条黄狗从巷子里窜出来绕着池塘跑了一圈又孤独地窜回巷子。

傍晚,是池塘一天中最热闹、最欢快的时刻。

从第一个孩子光着身子扑进水里的那一刻起,快乐更在水面上荡漾开来。最初跳进水里的只是些半大孩子,他们在水里尽情地追赶嬉戏,扑起的水花不时溅在石板上搓洗衣物的女人身上,女人们便笑骂几声,手上的搓动却一刻也不肯停;随着天色的放暗,从田地里劳作归来的汉子们陆续来到池塘边,他们丢下手中锄耙,背向着女人脱下裤衩,快速转身下到水里,在水里将裤衩远远地向自己的女人一抛,身子向上一拨,赤条条地向着池塘深处游去,有个女人指着水里白晃晃的影子说了句什么,岸上顿时响起一阵嘻笑声。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汉子们在水里泡得浑身舒畅了,一个个上了岸,牵着自家小崽踢踢踏踏地往村里去了。朦朦夜色中的池塘,这时便换了另一番景象,刚才还蹲在岸边忙碌的女人,一个个把自己的身子浸进水里,有那年轻胆大的向池塘中间游去,身子一摆一摆像一条雪白的鱼。

灰暗的天空中有几颗星在探头探脑,池塘里泛起粼粼白光,有青蛙在远处鸣叫,声音来自池塘外的稻田。

夏日碧荷满池舞抒情散文 篇14

第二天,培培的爸爸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把池塘挖了个很大的缺口,塘水被他全部放干了。培培的奶奶因为没有看好孙子,对培培的死负有直接的责任,哭着躲到女儿家里去了,这一去就是二十多年,在临死前才被女儿女婿用救护车送了回来。

一个月后就是大旱,组里的庄稼没有水灌溉,减产一半。第二年,组里的村民商量着把那个缺口填起来。培培的爸爸抓着一把放血刀,跳了出来吼道:“你们谁敢填这个缺口,老子就拿刀砍死他。”

年底,培培的妈妈又生了一个女儿,池塘的缺口却一直没有人敢填。后来,我家率先买了一个小水泵,在稻田附近打了一口水井,抽水灌溉,周围的农户纷纷效仿。那口池塘也就这样被人忘记了,慢慢地淡出了大家的视野。

上个月,我回老家,特意地过去看了一下。池塘里没有水,只有茂盛的芦苇,还有一群受惊的野鹤,展翅从里面飞出 ……

面对着盛满童年记忆的池塘,我站了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