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校园

美术课好吃的糖果教案(精选11篇)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2.3W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课好吃的糖果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术课好吃的糖果教案(精选11篇)

美术课好吃的糖果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清楚地说出自己见到或吃过的各种糖果的名称、形状、味道等特点。

2、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家长协助提前一天带幼儿去超市参观糖果区。

2、活动室中布置各种糖果的图片,各种有趣的糖纸、糖果包装盒等。

3、各种糖果许多。

【活动过程】

1、师:小朋友,你们还记得昨天去参观过什么地方吗?你找到了什么糖果?我们教室里有吗?(幼儿自由交流后个别介绍,并指出相应的糖果)

洋洋:我找到了水果糖。

一诺:我找到了巧克力糖。

嘉源:老师还有QQ糖。

玉启:我找到了棒棒糖。

分析:通过回忆、交流、能大胆、清楚地说出糖果的名称。

2、师:这么多的糖果一样吗?请你摸一摸桌上的糖,每次拿两粒,说说谈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摸糖果,教师注意观察,引导幼儿从糖果的形状、品种、颜色几个方面来讲述。)

美术课好吃的糖果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报纸包废旧纸盒包出大糖果,并进行水粉装饰。

2、学习使用水粉笔,能大胆使用颜料在大糖果上涂色装饰。

3、初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体验制作大糖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区域里用小糖纸包过糖果。

2、教师材料:适合本活动用的糖果实物若干、糖果图片PPT、背景音乐等。

3、幼儿材料:幼儿收集做糖果用的薯片罐、易拉罐等,足够的废报纸、颜料、水粉笔、护衣、抹布等。

活动过程:

1、魔术盒变出糖果宝宝,引起幼儿对糖果的兴趣。

师:小糖果们想要有个糖果爸爸,这个糖果爸爸比别的糖果都要大,都要精神,我们一起来做超级大的糖果爸爸吧!

2、出示装饰材料,探索制作糖果爸爸的方法。

(1)介绍报纸、薯片罐等,引起幼儿包裹的兴趣。

(2)启发幼儿探索将“糖果”(罐子)包入“糖纸”(报纸),握紧中间,两头拧紧的方法。

(3)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教师讲解包装的要点。

(4)出示颜料,引导幼儿用水粉颜料涂色装饰。

师:糖果爸爸还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呢!让我们给它画上吧!谁来试一试?

3、师幼共同制作、装饰糖果爸爸,教师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欣赏各种各样的“糖果爸爸”。

(1)将幼儿制作好的“糖果爸爸”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2)引导幼儿相互欣赏,简单评价。

5、欣赏各种各样的糖果,提升幼儿审美经验。

播放糖果PPT,引导幼儿欣赏外形各异的糖果以及糖纸上的漂亮图案。

建议:

1、包裹糖果的过程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有难度,在幼儿操作时,教师可以一起参与,提高幼儿创作的积极性,也同时给予幼儿创作的灵感与启示。

2、可将晾干的“糖果爸爸”用鱼线一个一个地串起来,悬挂在活动室内,供幼儿欣赏,获得成功感。

活动延伸:

1、待“糖果爸爸”晾干后,可在美工区提供彩色皱纹纸、即时贴、毛根、亮片、羽毛等,引导幼儿继续黏贴装饰。

2、结合糖果店游戏,幼儿装饰糖果、糖果盒,作为游戏材料。

美术课好吃的糖果教案 篇3

目标

1.能观察、了解帖的形状,知道帖的种类很丰富。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3.知道不乱扔糖纸。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准备

1.幼儿选择23种不同的糖,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盒子装、布袋装、纸包等)带到幼儿园。

2.每张桌面贴上不同颜色的帖图形(建议用吹塑纸)剪成帖小屋的轮廓。

3.墙面上布置帖的轮廓作为超级帖屋(用绉纸围成,简单且效果好)。

4.双面胶撕成段,事先贴在“帖屋”内,以便幼儿粘贴糖纸。

过程

1.认识各种各样的帖。

帖宝宝有个家,请你们剥开自己带来的帖的糖纸,为帖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家,放入帖小屋。

帖家的宝宝可真多呀!看看有哪些不一样的糖宝宝?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与感受:有各种各样的糖,如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椰子糖……有硬的有软的,有的有小的,有不同颜色的,有不同图案的糖纸的,等等。

2.尝尝甜甜的帖。

家一起来吃糖。尝一尝甜不甜,闻一闻香不香。

嘴巴里的帖有什么变化吗? (变小了)

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3.给帖穿花衣裳。

请幼儿将吃完的糖纸贴在桌上的“帖小屋”内。

幼儿与教师一同把帖小屋“搬”进墙上屋。

建议

1.儿歌并不是学习的重点,可以把它作为幼儿发现和感受帖变化的经验总结。关键是让幼儿关注事物的变化,发现其中的联系:帖放在嘴里会溶化变小。

2.超级帖屋的制作可尽量夸张些,贴的位置要稍低,以利于幼儿观察。

3.可将活动延伸到日常生活,引导幼儿利用墙面超级帖屋互相交流,获得有关帖的经验。

活动思:

帖对小班幼儿的吸引力、诱惑力是无穷的,活动中,幼儿在认识各种各样的帖,品尝帖,制作帖的过程中,好奇心、动手能力、语言表达力、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也让孩子们进行了胆地探索、感知、想象。

美术课好吃的糖果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2.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

3.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操作,感受大数目物品分法的多样化与合理性。

教学难点通过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反思、优化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准备小棒(每人20根),圆片(每人5个),分小棒记录表格(每组1张),豆子(同桌1袋),游戏记录表(每人1份)

教师准备分糖果记录表若干,圆片20个,彩笔,磁扣,小棒

把学生平均分组,每组4人,如有剩余,独立成组。

二、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师:星期天,乐乐家来了几位小朋友做客,乐乐拿出了一些糖果与大家分享。可是遇到难题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这节课我们和乐乐一起分糖果。

板书课题:分糖果

请随老师去看看当时的情景。

师:仔细观察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观察,获取信息。应该能够发现一共有5个小朋友和一些糖果。

师:想帮助乐乐分糖果,还应该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产生糖果总数的需要,再告诉学生一共有20块糖果。

(如果学生直接说出是20块糖,问一下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是现场数出来的,要表扬数的快、数的准。也可能是提前预习得知的,要表扬预习的好习惯。)

师: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可能会提出“如果把20块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也可能是“想一样多,怎么分?”“够分吗?” “能正好分完吗?”等等。

如果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可随时解决或放入问题银行,随机处理。如果和平均分有关,也可以顺势引出主要问题。

如果提出本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同时板书问题,并接着说:“这正是乐乐遇到的难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活动前想一想

师: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可能想到实际分一分、算一算等。教师引导学生要动手实际分一分。

师:可是没有糖果,怎么分呢?

根据学生前两节课的经验,会想到用学具代替糖果分一分。

师:用学具代替糖果,同学们真有办法!为了交流方便,我们统一一下,用5个圆片代替5个小朋友,用20根小棒代替20块糖果。请快速准备好学具,先想想你准备怎样分?然后,动手分一分。

2、活动中分一分。

学生独立分一分,教师走入其中,了解学生活动参与情况,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掌握学生的不同分法,为后面的展示交流做好准备。

预测:由于有前两节课的基础,多数学生会一次分完。可能会有个别学生是通过几次分步完成的。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与不同方法的孩子做简单交流。让先完成的孩子和同桌说一说分的过程,也可以让他们帮帮未完成的孩子。

3、活动后说一说。

(1)示范记录。

师:同学们都很快地利用学具解决了问题,可是老师发现你们的分法并不一样,想知道哪些方法是正确的、合理的吗?

谁愿意第一个来展示你的方法?

请一名多次分完的孩子到前面做展示准备,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倾听:请同学们仔细看,注意听,认真想,看看这个方法和你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看看你能不能看得懂,听明白。

这时,教师提出,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和记忆,可以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出示分糖果记录表格,先让学生认识一下。第一排表示的是5个小朋友,第一列表示的是分的次数,中间应该填上每次分的小棒根数。

小朋友1 小朋友2 小朋友3 小朋友4 小朋友5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每个小朋友分 块糖。

现在请这名同学边介绍边在展台上进行操作,(教师引导汇报的学生有序表达,如:第一次,给每个小朋友几根小棒,共分了几根,还剩下几根,第二次,……最后,把各次分到的小棒根数加起来,就知道每人分了几根小棒。)其他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记录,进行如何做记录的示范。

师:记录表完成了,现在通过这个表格,你能了解这名同学分的过程和结果了吗?他的方法合理吗?

学生简单回复。

(2)学生进行记录。

师:那其他同学想不想把自己分的过程记录下来呢?你可以回忆一下刚才分的过程,或者再摆一摆,然后把你自己分的过程记录到书上36页右下的表格中。

学生打开书,边摆边做记录。教师巡视,个别帮助,关注不同方法的学生是否是在记录自己分的过程,为下面的多种方法交流做好准备。适时,请不同方法的.学生到板前填表(做展示用的大表格)。

预测: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分法一:

小朋友1 小朋友2 小朋友3 小朋友4 小朋友5

第一次 1 1 1 1 1

第二次 1 1 1 1 1

第三次 1 1 1 1 1

第四次 1 1 1 1 1

每个小朋友分 4 块糖。

分法二:

小朋友1 小朋友2 小朋友3 小朋友4 小朋友5

第一次 2 2 2 2 2

第二次 2 2 2 2 2

每个小朋友分 4 块糖。

分法三:

小朋友1 小朋友2 小朋友3 小朋友4 小朋友5

第一次 2 2 2 2 2

第二次 1 1 1 1 1

第三次 1 1 1 1 1

每个小朋友分 4 块糖。

分法四:

小朋友1 小朋友2 小朋友3 小朋友4 小朋友5

第一次 4 4 4 4 4

每个小朋友分 4 块糖。

……

(3)交流方法,比较、反思。

师:请大家把学具快速收起来,接下来我们一起交流不同的方法。请观察不同方法,这里一定有和你一样的方法,你能来介绍一下吗?

生介绍,师评价:你的表达真不错!一定是边分边思考了。

师:看另一种方法,谁和他的方法不一样?你能看懂吗?来介绍一下。

请生介绍,师评:你能仔细观察,会动脑思考,更敢于表达,这个方法也属于你了!

对于第四种分法,也就是一次就能分完20块糖果的,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是一次恰好分完,还是想到了什么好方法(如乘法口诀)?如果是后者,应加以赞赏,评价:你们发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看来平均分可以用乘法口诀来帮忙呢。

师:这么多不同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同之处在于分的次数不同,而相同之处在于总数相同,人数相同,所以结果相同。还有,每次分给5个小朋友的是同样多的。体验分法的多样化与结果的一致性。

师:现在的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预测:更多的学生会喜欢一次分完。理由是简便快捷。也不排除会有喜欢多次分完的,教师要给学生时间,等待学生从下面的大数目的分小棒活动中,自己发现用乘法口诀帮助平均分的好处。

三、拓展活动,巩固提升

1。提出问题。

师:“20块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块”,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那再大一些的数目,你还能平均分吗?想试试看吗?

教师拿出一包小棒,提出问题:要把5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怎么分呢?

板书问题“把5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怎么分?”。

2。活动准备。

(1)小组分工,明确要求

师:这个活动要在小组内进行,一会儿大家边分,各小组要把分的过程记录到这张表格上(出示表格)。

姓名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每个小朋友分到 根,还剩 根。

介绍表格:这个表格的记录方法与刚才的表格基本上是一样的。第一行写什么(姓名),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只写姓,或干脆用字母a、b、c、数字1、2、3等来代替。再看下面,这一行怎么这么高?(当分的次数多时,可以把这个格子继续分,接着往下写)

现在请各小组进行分工(操作员负责分,记录员负责记录,检查员负责检查,汇报员做好汇报准备)。

(2)组内商定方法。

师:分好工,再请各小组先商量一下,想怎么分,第一次分几块比较合适。每个人都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共同选择一个分法。请组长拿出50根小棒和记录表,动手分一分,认真做好记录。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任务!

3.小组活动

学生小组内分一分。

教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个别指导和协助,引导学生思考:第一次分几根,要用去多少根,还剩多少根,第二次可以怎么分……。提醒学生不要把学具弄到地上,操作员等各负其职。请先完成的小组再次核对每次分的数量及最后结果,并做好汇报准备。对于不是四人一组的小组,要特别关照。

4。汇报交流。

请各小组将表格上交,教师按分的次数的多少倒序板贴在黑板上。

预测:学生可能出现

分法一:

姓名

第一次 1 1 1 1

第二次 5 5 5 5

第三次 5 5 5 5

第四次 1 1 1 1

每个小朋友分到 12 根,还剩 2 根。

分法二:

姓名

第一次 5 5 5 5

第二次 5 5 5 5

第三次 2 2 2 2

第四次

每个小朋友分到 12 根,还剩 2 根。

分法三:

姓名

第一次 10 10 10 10

第二次 1 1 1 1

第三次 1 1 1 1

第四次

每个小朋友分到 12 根,还剩 2 根。

分法四:

姓名

第一次 10 10 10 10

第二次 2 2 2 2

第三次

第四次

每个小朋友分到 12 根,还剩 2 根。

……

师:请各组汇报员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本组的学生做补充,其他组的学生做检查。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和对表格的观察思考,感受分法的多样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乘法口诀,说清每次每人分了几根,已经分掉多少根,剩下多少根,第二次,……,共分了几次,每人一共分到多少根。并追问:还剩下2根,怎么不分了?引导全体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再次体会平均分也会有剩余,并且余数小于份数。

对于学生的汇报,教师及时评价,如:这个小组很会合作,不但会分,而且用口诀算得清,算得快!这个小组记录真认真,汇报的很有序!……

对于第一次每人分10根的小组,要追问他们的想法,你们是怎么想的?再请其他小组的学生说一说,第一次分掉了几根,还剩几根?追问:怎么算得这样快?引导学生体会到,在够分的情况下,10根10根地分,便于口算一共用去几根,还剩几根。如4人小组,第一次每人分10根,4个10就是40,还剩10根。这样能够很快算出分掉的和剩余的根数,计算快捷,简便,而且分的多,剩下的少,利用后面继续分。

5、比较反思。

再问一下第一次不是分10根的小组,你觉得第一次分10根的方法怎么样?如果让你们重新把5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你们会怎么分?至少要分几次才能分完呢?

对于学生的比较和反思,及时评价:你们能虚心学习别人的好方法,并及时反思,调整自己的方法,多么难得的学习态度呀!

师:尽管我们仍然是分法不同,但结果还是一致的。把50根小棒平均分给小组的四位小朋友,每人分到12根,还剩2根。

由于班级人数的不确定,可能不会正好平均分成四人小组,那么最后处理特殊的一个小组。如果是小于4人的,可以与4人小组一样,先用较大的计数单位——10来试试,再继续分。如果是大于4人的,尤其是6人小组,正好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让学生体验“试商”。第一次分10根,不够分,说明每人分多了。再调小些,每人分9根,还是多。直到每人分8根,分掉48根,剩余2根。

师小结:看来,对于大数目的平均分,要根据总数和份数各是多少,第一次可以用10来试试,尽可能地多分一些,使剩下的尽可能少一些。这样分的次数会变少,也就能够快捷准确地完成平均分的任务了。

四、数学游戏,活动延续。

1、明确游戏规则。

先让学生自读游戏规则,然后请一生与教师合作进行,并做记录,为学生提供游戏示范。

抓豆子游戏记录表:

抓了几粒 可以平均分成几份 得分

第一局

第二局

第三局

2、学生组内活动。

每同桌一袋豆子,抓一抓,分一分,算一算,记一记,比一比。

每人一张记录表,同桌轮流进行,并做好记录。教师参与活动中,指导、帮助进行。如告诉学生“抓一把”,要随意去抓。根据活动进行情况,可适当改变游戏规则,但强调在活动中,游戏规则必须统一。

3、小组汇报。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我抓的是……粒,可以平均分成……份,得……分等。表扬利用乘法口诀帮助平均分的孩子。如果发现有“违规”操作的,问一问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说出是想抓确定的粒数,应该在批评的同时,表扬这个孩子肯动脑筋,发现了快速致胜的窍门。

师:这个游戏有趣吗?课后可以和家长、同学继续进行。

(如果前面的活动用时过多,课上时间已经不够,可以把这个游戏活动放在课下与家长进行,做好记录,下节课上再交流。)

五、总结收获,课外延伸。

师:这节课你都做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说一说,在分糖果和分小棒的活动中,可以有多种方法,结果却是一致的;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帮助快捷地完成任务;……

美术课好吃的糖果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乐意认识并结交新朋友。(难点)

2、知识目标:尝试用组合图形表现帖。(重点)

3、能力目标:培养孩子认真观察事物的能力。(难点)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根据色彩进行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糖宝宝模型、黑板。

2、幼儿准备:油画棒每组一盒、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介绍糖宝宝朋友导入活动。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它吗?

2、教师以糖宝宝的口吻说:“家好,我是糖宝宝,我想和家交个朋友,家喜欢我吗?谁先记住我的样子,我就和谁先交朋友。现在就请家好好地看看我,看看我是什么样子的?”

3、糖宝宝和能说出样子的小朋友握手。

4、教师以糖宝宝的口吻说:“家把我观察得真仔细。我长着圆圆的身子和两个尖尖的翅膀。(教师空中画,幼儿跟学。)家都认识我了,我就和每位小朋友都交好朋友好不好?”

二、教师示范画“糖宝宝”,引导幼儿学画圆和两个三角形的组合图形。

1、教师以糖宝宝的口吻说:“现在只要小朋友拿起笔跟我一起做,我就跑到你身边去了。”

2、教师示范,幼儿跟学。

A、我有圆圆的身子。(画圆形)

B、还有两个尖尖的小翅膀。(两个三角形)

C、还穿了一件漂亮的花衣服。(涂色)

三、游戏《找朋友》,欣赏作品。

师:小朋友,糖宝宝跑到你身边去了吗?我们和它一起来玩个游戏好不好?

配班教师把幼儿作品放到3张桌子上,教师带领幼儿围着桌子唱《找朋友》的歌曲,唱到“找到一个好朋友”时,就拿起身边的一幅画,和它敬礼、握手、再见等。如此重复23遍。

选择依据:这是小班的一节美术课,根据小班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喜欢新奇的东西,我选择孩子喜欢的帖,采用孩子喜欢认识新朋友的特点组织了这节课。

效果分析:本次活动我以“糖宝宝”找朋友的游戏贯穿始终,开始以“糖宝宝”和家打招呼的方式导入活动,孩子很新奇,一下就吸引住了孩子的注意力。接着说请小朋友记住它的样子就和它交朋友,孩子就会认真的观察“糖宝宝”的形状,从而为画图形做好准备。接下来我以和老师一起做“糖宝宝”就会跑到身边来吸引孩子按老师的要求来画图形,最后以找朋友的游戏欣赏作品,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交朋友的快乐。

教学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美术课好吃的糖果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激发幼儿喜欢包糖果的念头,感受包糖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皱纹纸,双面胶、扭扭棒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吃糖果吗?那老师就变、变、变,变出大糖果,

2、今天,糖果宝宝有点不开心了,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它的小伙伴太少了,怎么办呢?(幼儿自由畅谈)

二、尝试操作

1、认识材料。请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糖果包装起来,

请一至二位幼儿示范,其余小朋友仔细看,他们是怎么包的?

2、现在让我们一起帮助糖果找小伙伴吧!

三、制作糖果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大糖果。

四、设计糖果宝宝的花衣服

幼儿用小粘纸装饰包好的糖果。

五、结束活动

哇!糖果宝宝今天真开心,小朋友帮助它找到了这么多的小伙伴。

美术课好吃的糖果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声音”默数10以内的数,并能找出相应的数字,巩固“多一”或“少一”的数概念。

2.鼓励幼儿积极、大胆的参与游戏活动。

3.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4.引发幼儿对玩数糖果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数字牌,操作盘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糖罐,引起幼儿兴趣

(2)尝试听声音数糖果,引出“默数”的概念

二、基本部分

小组竞赛游戏

(1)以默数的方式进行第一个听数举牌游戏。

幼儿分成蓝,黄,红,绿四组,四个人轮流听声音数糖果,在举牌口令下达之后,该轮幼儿举牌,教师和幼儿一起验证答案,正确的小组得到大拇哥。

三、操作部分

(2)复习“多一”“少一”

(3)进行第二个“多一少一”游戏

幼儿每人一个自制的圆形数字操作盘,听完糖果数后根据“+1”或“-1”的附加条件,转动盘上的指针选择答案,一组内的所有幼儿都正确,该组得到一个大拇哥。

四、结束部分

(1)祝贺获胜小组

(2)课后延伸:“多二”和“减二”。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实施过程中,我觉得教师一定要交代清楚游戏规则,游戏后要有验证环节,因为验证就是手口一致点数的过程,也是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和体验数数时最后一个数词代表集合的总数这一数概念。

美术课好吃的糖果教案 篇8

教案目的:

结合生活经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5以内的数量,提高小朋友点数、计数、匹配等数学操作能力,训练幼儿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案准备:

糖果若干,小篮子若干,保鲜袋若干,数字卡片1—5

教案过程:

1、老师出示装有糖果的篮子,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激发小朋友对活动的兴趣。

2、老师给出1、2、3、4、5这五个数,让小朋友选择一个数猜一下老师手中的糖果个数,可以多次游戏,引导小朋友反复感知5以内的数量,从而提高小朋友对5以内数量的点数、计数的能力。

3、老师让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口令进行手指夹糖果,夹到糖果之后要说出自己加了几颗糖,重复游戏,不仅可以增加小朋友点数和计数的能力,也可以锻炼小朋友手指的灵活性。

4、小朋友根据塑料袋中数字来进行装糖果,引导小朋友将圆点和实物正确的匹配起来,提高小朋友的匹配能力。

教案总结:

糖果,是小朋友生活中亲密的"朋友",基本上每位小朋友都喜欢糖、爱吃糖,本次教案抓住这一兴趣点,通过玩糖、品糖,让小朋友在快乐、有趣的活动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练习对5以内数量的点数、计数、匹配,在游戏中培养小朋友的数学能力。

美术课好吃的糖果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对身边的东西有所认识,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2、让幼儿感受不同的色彩。

3、培养幼儿的审美感。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蜡笔,打印好的糖果图片。

2、彩色糖果的PPT课件。

活动过程

1、老师提问引出话题。

教师:“小朋友喜不喜欢吃糖果啊?”

老师接着提问,小朋友知道糖果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吗?

2、播放PPT,让小朋友观察糖果的颜色以及不同的形状。引导幼儿观察,糖果是有很多种颜色的,五颜六色的。

3、教师示范,给糖果穿漂亮的衣服时,不能把颜色涂到糖果的外面去,而且要给它涂不同的颜色。

4、每人一张印有糖果的图片,用蜡笔时尽量不要弄到自己的身上,注意卫生。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6、作品展示,好的给予表扬。

7、请小朋友把把画笔和纸收好。

教学反思

喜欢糖果是每个幼儿的共性,而这一活动,正是在幼儿最感兴趣的基础上开展的。原本在设计这一活动时,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并能够乐于和同伴、教师进行交流。但在实际活动中,发现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远远超出了我的设想。孩子们能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对糖果的各种认知。

在教学中,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大多数幼儿达到了学习目标,但也有个别幼儿不乐意、不主动回答问题,不能够与同伴、教师进行交流。我在活动中仔细观察了每一位孩子的表现,发现问题后,及时给予鼓励和个别指导。整个活动因为是根据幼儿的兴趣,从生活中选择了幼儿熟悉的内容,所以孩子们兴趣较浓,在活动中也显得比较主动、积极。在品尝糖果这一环节中,如何让幼儿品尝是争论的焦点:一是用舌尖品尝一下,不影响下一个创编儿歌的教学;二是把糖果放入嘴里,等待孩子把糖全部吃完,这需要很长时间。反复思考后,我采用了第一种方案,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活动中,老师和幼儿的关系是平等的,整个活动氛围是轻松的、快乐的。

美术课好吃的糖果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1至7数量与物体的匹配,体验操作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2、加强同伴之间的交流。

3、幼儿在生活中积极灵活运用数字。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多样糖果店的多媒体课件

2、操作筐每人一个

3、带有数字的自制糖果每人若干个

4、数字游戏卡

5、1-7的数字操作筐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数字1-7游戏卡,从中增加幼儿的兴趣

2、引出课题,小动物不记的糖果店的密码了,请小朋友帮忙。出示糖果店的课件根据糖果数量提示说出相应的数字来。

3、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已的数字糖果认一认,找到和老师一样的数字糖果来。

4、教师引导幼儿将数字糖果装在它相应的数字操作筐中

5、请幼儿将分好的数字糖果随音乐一起送给森林中更多的好朋友们一起分享。

6、结束本课

活动反思:

1、教学活动生活化。这次集体活动从幼儿非常熟悉的“糖果”入手,题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幼儿有着比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因此他们能大胆地表述自己对糖果的认识,这是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的前提和保证。

2、教学活动的情感化:活动切合中班幼儿情感特点,是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积极、良好的情绪状态,教师的提问也符合幼儿的认识特点和思维特点,幼儿在宽松的气氛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从同伴身上获得了关于糖果的信息,得到了经验的分享。

美术课好吃的糖果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感受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职业道德,以及对顾客的热情与爱心。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熟练、模范、一抓就准、破涕为笑、周到”等词语的含义。

3、学习准确使用动词,会有“称赞”说话,写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说说“熟练”、“破涕为笑”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老张卖糖果“一抓就准”的高超技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学习“议论”、“一抓就准”、“热情周到”等词的意思。

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老张”身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提出疑惑

1、同学们,今天咱们要一起去百货大楼走走,瞧瞧那的售货员是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齐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你认为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可以了解哪些内容?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几个问题:如老张是谁?他怎样卖糖果?等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立阅读课文,明确学习要求,读通课文,读顺课文。

2、检查反馈:

①字词过关

②抽读课文

③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了解到了哪些?有谁能告诉大家“老张是谁”?你是从哪儿了解到的?

老张是售货员,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

教师补充介绍:

张秉贵,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1955年参加工作以来,以满腔热情地为顾客服务,在糖果柜台站了27年,练就一手过硬的本领,深受广大顾客的赞扬,两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3、再读课文

导:老张能被两次评上全国劳动模范,那他一定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请你在仔细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把它们找出来。

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学习,思考,讨论。(找关键词:一抓就准,服务周到,熟练的动作,热情)。

三、研读课文

导:课文是怎样写老张的这些优秀品质的呢?让我们先来学习1—5自然段。

1、自由朗读1—5段,想一想: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百货大楼人多,人们的议论声)。哪些词语写出了百货大楼人多?(人流,热闹)。

百货大楼中人很多,这又说明了什么?(糖果柜台很忙,售货员很辛苦)。

2、人们是怎样议论的呢?出示三个句子,集体朗读。

“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

“你瞧他拿糖,一抓就准。”

“他的动作这么快,又这么热情,真不简单!”

根据上下文理解,说说“议论”是什么意思?

让我们也学着大家的样子来议论议论,分角色朗读。

什么叫“一抓就准”,选择确切的意思:

A.只要抓一把,分量就足了。()

B.只要抓一次,分量就足了。()

C.不管要多少,只要用手抓就可以了,不会缺斤少两。()

猜一猜,老张“一抓就准”的本领是怎么练出来的?

3、小结:看来,老张还真不愧为全国的劳动模范,那么模范还表现在哪儿呢,让我们下节课再来继续学习。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1、2、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研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破涕为笑”,“称赞”,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在用“称赞”说话,写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老张的爱心,热心,用心周到以及工作的认真负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猜谜游戏:以男女生为单位,根据词语意思相互猜词语。(一抓就准,热情,议论,熟练等)。

2、导入新课;评上全国劳动模范先有过硬的本领还不行,还要有热情周到的服务之心,老张的“热情周到”表现在哪儿?咱们一起来看看老张究竟是怎样为顾客服务的!

二、研读第6自然段

1、读、找。你是从那些词语能看出老张的热情周到;说说你的理由

2、动作:圈一圈第6段中,表现老张动作熟连的动词(拿、称、放、塞、递、扎、装)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说明老张不仅动作熟连,而且有爱心,对顾客心又热心)

“破涕为笑”是什么意思?

选择:A、在哭,一下子又笑了。

B、刚才在哭的,现在笑了。

C、一会儿哭,一会笑。

孩子为什么会破涕为笑呢?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3、语言:读一读老张的话,体会到了什么?(办事认真、服务周到)

4、是啊,老张真是一个工作负责,服务热情周到的先进模范,他的工作赢得了顾客的称赞。带着对老张的敬意,齐读课文。

5、谈体会,说感受

如果去商店购物,遇上来像老张一样的售货员,心情会怎么样?这些售货员给我们的生活带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