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校园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9篇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2.63W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9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零”等9个生字,会写“欠、元”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控制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

认识“钟、零”等9个生字,会写“欠、元”等8个字。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问导入,激发兴趣

二、一分钟记字游戏

1、老师出示课文生字词的课件:闹钟、丁零、哈欠、迟到、决定、后悔、叹气

2、学生看屏幕,用一分钟时间快速记生字。

3、指名学生说说,一分钟内自己记住了几个生字,是怎样记住的?

4、重复做识字游戏,让学生尽量记住全部的生字。老师注意用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看课件动画片《一分钟》,边看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

3、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一人读,一人纠错。

4、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四、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1、集体讨论:读完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课文哪些句子具体写元远非常后悔?元元开始是怎样想的?找出来读一读。

2、课件出示重点句子:

(1) 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2)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3) 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4)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元红着脸,低着头,做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5)元非常后悔。

第二课时

一、导入,激趣读文

1、播放动画,学生配读相应的段落。

2、找出描述课文插图的段落,并有感情地朗读,集体讨论:读了课文懂的了什么?

二、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1、课件出示“找找说说”内容。

2、指名学生按学习伙伴的提示组字、组词。贴在黑板上。

3、让学生在书中找找本课的生字,还有哪些没贴到黑板上的,补充,同时理解意思。

4、摘词语比赛: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句子,先在小组里说,然后小组派代表上台摘词语说句子,交流好的句子。

三、自主写字

1、学生观察要写的字,然后教师指名说说写这八个字要注意什么?

2、指名在黑板上试写“欠、包、钟”,其他同学在书上临写。

3、师生点评。

四、拓展活动

续编故事《元元的明天》。按照自己的想法,续编故事,把故事讲给同学听,看谁想得好,编得好。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六年制语文十册阅读课文《火烧云》,写得生动活泼,刻画景物惟妙惟肖。除了作者仔细观察外,无疑得益于独到的写作方法。

一、着力铺垫;巧设悬念

文章开篇说“火烧云上来了”,但紧接着作者并没有写火烧云,而是描绘霞光。文中用了五个“……变……”的排比句,以及“……照得……”和“……是……”的句子,着力渲染霞光照得人和动物改变了本色,大地万物红彤彤、金灿灿的。这霞光从何而来?原来“火烧云上来了”。这就从侧面为火烧云的露面作了铺垫、强烈渲染,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教学这一段时,可采取如下步骤:

1.课文中是写什么时候的火烧云?

2.文章开篇就点题写道“火烧云上来了,但紧接着写的什么?(读读、划划)

3.为什么不直接写火烧云,而要“节外生枝”地去写霞光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想想、议议)首先提出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再通过读、划、思议学习,印象会更深刻。

二、写变无“变”,无“变”显变;动中见静,动静结合

第三自然段写火烧云颜色绚丽多彩、千变万化,文中却不用一个“变”字,以四个“一会儿”构成的排比句式,把火烧云的色彩变化一一描绘出来,景色醉人,气势壮观。用“一会儿”既突出变化之快,又暗示色彩繁多。四个“半”字象四支彩笔将“紫”与“黄”、“灰”与“百合色”均匀揉和为一体,这不仅让我们领会到色彩的层次美,而且能领略到色彩调配的和谐美。最后一句用了两个“……也……”的句式说明还有无数奇妙多变的色彩。可见作者运用语言之精妙,教学时要让学生抓住具体词句去品读体会。

课文四——七自然段写火烧云的形状千姿百态、变幻莫测,却也没有一个“变”字。文中用了三个借喻句,将火烧云如马如狗如狮的形态,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了。“一会儿……模糊了”、“忽然……不见了”、“接着……看不到了”这些词句显示了“马”、“狗”、“狮”来无影、去无踪,变幻莫测的特点;还有“正在……就……”、“跪着”、“跑着跑着”、“蹲着”等词句清楚地表达出火烧云在动中变、在变中动的特点。

作者在对火烧云的动态描写中,也进行了静态刻画。如“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一匹马……”,“马是跪着的……”前者描写动态,后者刻画静态。“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句中“两三秒钟”显示变化之快,但前加“过了”一词,又说明“跑马”一动不动。这些动态和静态描写,把火烧云的形状多姿和变化万端刻画得入神,读者能在纷至沓来、瞬间万变的形态中,获得清晰、真切、印象深刻的造型,不致于眼花缭乱、不可捉摸,强化了火烧云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增强了文章表现力和感染力。

教学这一部分时,可采取以下步骤:

1.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有哪些变化?课文中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2.重点写了火烧云的什么变化?(形状)

3.火烧云的色彩有什么变化?

4.火烧云的形状有什么变化?云状变化按什么顺序写的?(一匹马→一条大狗→一头大狮子→什么也不像)

5.说说哪些是火烧云的静态描写?哪些是火烧云的动态描写?重点分析火烧云形状变化里的动态静态描写,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作用。

三、结篇自然,耐人寻味

“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结句嘎然而止,余音萦绕,既照应了课题和篇首,又点明该文是刹那间的实录,同时显示了火烧云变化之神速。末段的两个“象……”和“什么也……”的排比句,留下了似是而非,若有若无,虚实相兼的感觉;拟人句“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很有情趣,尤其是“偏偏”一词,突出了火烧云似乎故意逗弄孩子,也表达出孩子懊恼悔恨未曾看清的心情和依依不舍、迷恋向往的感情。为了解除孩子这种懊悔的心情,教学时可让学生合拢课文,想象回忆火烧云的景象,以引起强烈的心理共鸣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材简说

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这是狐狸闹的笑话。

狐狸用这种精神胜利法得到心理安慰,却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如果不是小猴子敢于亲自尝尝,他们都将错过这一顿美餐。

是啊,没有尝过,怎么能断定葡萄是酸的呢?我们平时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

本课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是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的。教学时,可以借助连续的插图,阅读课文,感知生字,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仔细观察每幅图中几个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猜猜他们的心理,并练习有感情的朗读。最后,借助图画复述课文,或以讲解员的身份讲故事,或小组表演童话剧,在情境和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具准备

运用多媒体和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为什么?(鼓励学生说,进行发教思维训练。)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小动物的故事:(第一自然段)那后来怎样了呢?这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酸的和甜的》,齐读课题

图文结合,感知内容,认读生字

播放课件欣赏故事。

自由读课文,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借助插图读文,认读生字,教师随机出示图中相应的生字词。

指名试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说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词的。

(通过观察、读文使学生懂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朗读感悟,深入体会

看配有音乐的动画。听老师示范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先自由读,借助插图,逐段读文。

再小组合作读,观察图画中的小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猜测他们的心理。练习有感情朗读。

(通过观察使学生了解每个动物的特点,并且针对特点,选择适当的语气来读,以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的。)

各小组选送代表比赛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看谁读得最好,师生共同评议。

重点品读以下句子。

课件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自读。

小组读。

指名读。

比较说说两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通过反复读来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从而也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讨论交流。通过朗读,说说你喜欢图中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谁来把描写小猴子的段落有感情的读一读。

指(1──2)名同学读,从中感受小猴子的聪明。

读5、6自然段。

读小猴子和小兔子、小松鼠的对话,你有什么想法?敢尝试小兔子、小松鼠:不老实,总是轻信别人。

大家谈各自的想法。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

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出示生字硬,让学生结合句意说说硬的意思。扩词。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识字,并且反复出现扩词运用以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小松鼠和小兔子不明白,你能帮助他们想想原因吗?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也像小松鼠和小兔子那样呢?

(让学生发挥想象,认清事物的本质以分辨是非。从而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迁移运用

指导复述故事。先自己看图复述,再上台讲给大家听。

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在游戏中巩固要识的字。

听音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快又对。)

摘苹果。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片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字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摘对五个以上可奖励一张苹果贴画。

在写字中巩固要写的字。

认读生字,记忆字形。

指导扩写。

重点指导反犬旁的字。

实践活动

把学到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自选伙伴,编排童话剧。并配有头饰进行表演。

板书设计:

酸的和甜的

小狐狸

小松鼠

小猴子

小兔子

(狡猾)(老实、轻信)(聪明)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课题】计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计划的含义、特点、种类等知识; (2)掌握常用的计划的写作。 能力目标:通过计划的学习与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做人做事要有“计划”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计划的写作。

【教学难点】

计划的写作格式。

【教学设计】

(1)通过模拟的工作情景导入计划的概念; (2)引导学生认识计划的概念、特点;

(3)针对计划的不同使用情况,辨认计划的种类; (4)通过习作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5)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顺应学生的学习习惯展开,层层推进教学。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内容。

3、自主阅读,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课前准备 挂图、课件、投影执笔人林中坤

教学过程 :改进方法

第1教时

一、激趣导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一篇写景的课文,板书:2、三亚落日。

出示中国地图,介绍三亚的地理位置,指出三亚是观看日落的好地方,课文写的落日与我们这儿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范读课文(要对学生提出聆听时的要求。)

三、初读指导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利用工具书联系课文理解课文词语。(参考)

美妙绝伦 硕大无比 收敛 涨溢 赤朱丹彤 热带风情 悄然无声 笑颜

2、交流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光芒 硕大无比 玫瑰 涨溢

一盏蘸 椰子树 摇曳 搔着 醉醺醺 软软

(2)指名读,注意硕盏是翘舌音,硕的韵母是uo;搔是平舌音。

(3)自主交流感兴趣的词语意思,教师视情况点拨:(以下词语意思必须掌握:)赤朱丹彤悄然无声硕大无朋美妙绝伦收敛

3、指名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读破的句子。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3-5节)课文第1、2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在三亚看落日很有诗意;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学生分段、简要说说段意。

四、再度课文

1、自由轻读,画出概括全文的一句话,然后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感悟、理解的(板书:真有诗意)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学生试读。

(2)朗读指导:重点读好: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

(要求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3)多种形式朗读。

五、写字指导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读一读,再抄写4遍。

第2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 新课

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到三亚观赏那富有诗意,美妙绝伦的日落的景象。

二、精读第二段

过渡:在三亚看落日怎么有诗意?三亚是个怎样的地方?

1、(出示投影三亚风光)自由读这一段图文结合,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带风情。)(板书:热带风情)

(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三亚很美?在有关语句上作记号。交流:

①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等词语写出了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态美。

②挺拔俊秀等词语突出了椰子树的姿态美。

③低翔和摇曳等写出了白鸥、椰子树的动态美。

(2)结合课文对白鸥、椰子树和细沙的描写,展开对三亚神奇而又瑰丽画面的想象。

(3)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如:浓浓、金灿灿软软等叠词的运用。蘸搔拟人手法的运用。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

(4)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三、精读第三段

过渡: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下面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夕阳滑落的美景。

1、自由读第3、4自然段。体会太阳滑落前与滑落时景色的不同。

2、交流:(1)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板书:像孩童)

投影: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研读:a 、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红扑扑、抖落、溅出)

b、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鲜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c、想象夕阳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d、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

(2)研读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在海面蹦跳轻快入水〕

①投影: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学法:a、轻读这一组句子,比较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b、指名说。(板书:像灯笼)C、指导朗读第2句。

四、小结

五、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3教时

教学目标 、

1、继续精读第三段,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

继续精读第三段

②读夕阳在还面上蹦跳的句子。

a、你怎么理解句子中的再一次?

b、作者又一次把夕阳比作了什么?

c、想象夕阳海面蹦跳的情景。

d、指导朗读。

③投影: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A、小组合作研究:a、品读感悟,比较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b、第二句运用了比拟的方法,好在哪里?

c、组内交流。选派代表,综合大家意见。

B、大组交流。(把夕阳完全落下时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板书:像跳水员)

C、想象夕阳滑落的情景。

D、激情赏读。

(3)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看落日的神情,请画出有关语句读读,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3、通读全段,再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4、指导背诵第三段。

四、学习第5节

1、自由轻读。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你想用什么话语赞赏?

五、总结全文

1、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包含着作者对这大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

2、播放课文录音,再次欣赏三亚落日的神奇景观。

六、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综合实践活动:之(1)组织学生阅读补充教材上的巴金《海上日出》。

之(2)从光、色、日、霞四个字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资料,进行课题研究。

板书设计 或教后感

像孩童

2、三亚落日 真有诗意 像灯笼

像跳水员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内在品质。

难点: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三、教学准备

1.课件:有关大戈壁的录像片。理解白杨特点及体会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2.配乐朗读录音带。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2、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白杨》。请四位同学每人朗读一段课文,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出示幻灯片,请同学齐读题目,《白杨》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请同学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白杨》这篇课文记叙了爸爸在旅途中向孩子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树的事。)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卫士”指什么。 (这里讲的'“卫士”指的是戈壁滩上的白杨树。)

这位旅客“出神”为什么呢?我们分析课文之后,就会明白了。

二、理解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突破课文难点。

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爸爸介绍白杨树特点的话,并说一说每句话都讲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

第一句是这样写的,“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句话写出了白杨树直的特点。

第二句话是,“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这句话写了白杨树适应性强的特点,无论“在哪儿”它都能适应,并且很快生根、发芽。)

集体朗读这两句话,再一次体会白杨树的特点。

板书:直适应性强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谈一谈哪些地方表现了白杨树直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课文第三自然段有一个词“高大挺秀”,说明了白杨树又高又直。 爸爸讲白杨树特点的话中有两个“哪儿”,说明了无论在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白杨树都能够很快生根发芽。表现了白杨树适应性强。)

说得很好。请看书上的图,这些白杨树生长在什么地方?

(大戈壁上)

对。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图画,听配乐朗读第一段的录音,想象一下大戈壁的样子,谈谈你的感觉。

(大戈壁荒无人烟、环境很恶劣。)

在这样荒无人烟,环境很差的地方,白杨树却生长得这么“高大挺秀”,这一点不仅说明白杨树直,而且也说明白杨树适应性强。请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爸爸的第二句话,体会白杨树的这一特点。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爸爸讲的第三句话介绍的是白杨的什么特点呢?

(这句话讲的是白杨坚强,不软弱,不怕艰险和抵御灾害的特点。) 板书:坚强

从这里可以看出,白杨树不但“高大挺秀”,适应力强,而且还能抵御灾害。爸爸讲的话无不流露着他对白杨树的赞美。请同学们以赞美的语气朗读这段话。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同学们,请你想一想,爸爸的话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请你用书上的话来谈一谈。

(“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表白”是什么意思?

(“表白”就是向别人解释或说明自己的思想。)

可是,此时此刻孩子们还不能理解爸爸的“表白”,他们“只知道”什么呢?

(“他们只知道……还要坐汽车。”)

课文连续用了三个“只知道”告诉我们孩子们知道的全部内容。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我们同学能不能替他们想一想呀?四个人一组讨论、研究一下,他们不知道的内容是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的讨论,然后请小组选出代表发表意见。

除了孩子们知道的,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请各组派代表谈谈你们的讨论结果。

(孩子们不知道爸爸妈妈在新疆做什么工作,怎样工作?

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在自己亲人身边工作,而要去新疆工作?)

同学们讲得很有深度,他们还不知道什么?

(他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上学?他们还不知道新疆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同学们讨论得很好,如果继续讨论下去,可能还会有众多的不知道。孩子们不知道的这些内容,都是爸爸想让他们知道的。那么,爸爸到底想让他们知道什么呢?请同学们再一次分小组议论议论,替孩子们找到答案。

当年很多边疆建设者都和课文中的爸爸妈妈一样,听从祖国的召唤来到新疆。为什么他们又要把自己的孩子也接到新疆呢?

(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希望孩子们能继承他们的工作,建设边疆。) 爸爸的心愿,也就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没有直接讲明,却让同学们给解释得这么好。看来同学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可是爸爸好像对白杨树情有独钟,为什么?

(爸爸介绍白杨树的目的是要表白自己的心。)

同学们,你们说他们是不是具备了白杨树的高贵品格的人呢?

我们以崇敬的心情,再一次朗读爸爸赞扬白杨树的几句话。

三、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爸爸“又陷入了沉思。”

同学们,爸爸“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他又沉思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

(他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几

棵小树象征的是:边疆建设者的下一代正迎着困难,茁壮成长。这一点是他希望的。因此他很欣慰。由此,我也理解了刚才爸爸沉思的内容,他在想孩子们是否也能同他们一样迎着困难,不怕艰苦,建设边疆呢?

说得好。爸爸的“微笑”已经说明,他不必担心了。

四、朗读全文,体会边疆建设者具备白杨树的高贵品格。

五、理解《白杨》表达的情感。

教师出示投影:

选择你认为概括的最准确的情感:

板书: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六、总结全文。

从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白杨树,可是通过分析课文,我们又进一步明白了,作者描写白杨树,实际上赞扬了边疆的建设者。这种写法很新颖,能够引人入胜。这种方法叫做借物喻人。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记住白杨的特点,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板书设计:

直 扎根边疆

适应性强

坚强 建设边疆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课题:

《都市精灵》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教具:多媒体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揭示主题的写法。

2、关注生存环境,保护人类的朋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先放腾格尔的《天堂》然后导入)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还有那洁白的羊群,这才是我们人类的天堂。在那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是否也有这人间天堂?今天我们就随着现代作家舒乙走进《都市精灵》,去感受人和自然的关系。

二、展示目标:

三、整体感知:速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圈点出疑难字词。 2、圈点疑难问题。 3、⑴、现代文学馆的“一景”、“一宝”、“一幸事”分别是什么?作者对此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⑵、作者认为每座城市都应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北京有没有?作者对此有什么感情?作者是怎样描绘在一些大都市里人与鸟、鱼、兽友好相处的画面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深入探究:(一)、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揭示文章深刻的主题。在作者描绘的人与鸟、鱼、兽相处的众多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二)、关注生存环境,保护人类的朋友。 作者说:“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鱼、鸟、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你认为人类有哪些霸道行为?应该怎样克服自己的“霸道行为”,保护好“生态环境”,与鱼、鸟、兽友好相处?

五、梳理总结: 作者面对某些大都市成为“孤城寡人”的现状,希望人类能有“与狼共舞”的远见和魄力,渴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你生病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去医院看病还是由父母陪同你一起去医院呢?(学生回答)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却忍心让他独自一人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呢?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2.板书课题。

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各自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遇到注音的字多读几遍。

2.开火车检查注音的生词。

3.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想一想母亲的感情变化过程。

研读探究,体会母爱

1.全班讨论。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中,你体会到母亲怎样的感情,读一读这些句子,读出这种情感。其主要为:(1)鼓起勇气,劝说儿子独自看病,有意让儿子锻炼;(2)仁慈的母爱是她心软;(3)后悔;(4)看着儿子学会看病,勇气再起。

2.小组合作,互相读读自己最感动的句子或自然段。

3.全班赛读。小组代表将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读给大家听,互相比一比,评一评。

 角色朗读,感受母爱

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2.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倾诉体会,升华情感

1.说说读后的体会。读了课文,请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把你想要说的话说出来:

(1)文中的母亲;

(2)文中的儿子;

(3)自己的父母;

(4)自己的同学或小伙伴等。

2.写一写。将自己学了课文后的体会,用最简洁的话写下来,张贴在班级的黑板报或中队园地上。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 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

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三、 师生互动引导探索

(一)三角形的意义:

1活动。要求:(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 (展示学生所摆的图)

请同学们一起做裁判,看看哪些是三角形?[学生会认为(1)、(2)、(3)(4)为三角形,但对(2)、(3)(4)有争议]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断图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师问: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1)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二)三角形的特性: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试试看。

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这与它三条线段的长短有关。现在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到底组成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6,7,8; (2)5,4,9; (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5巩固练习:为了营造更美的城市,许多城市加强了绿化建设。这些绿化地带是不允许踩的。(电脑动画演示有人斜穿草地的实践问题)。他运用了我们学习过的什么知识?

6(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

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四、反思回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特性:稳定性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