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校园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4篇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1.52W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4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字。

2、领会课文内容,知道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分角色朗读。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2、乌鸦、狐狸等头饰。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一、板书课题

看课题:这是谁和谁?我们来看看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二、激趣引入

教师口述,同时课件演示:狐狸直流口水。 师: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请大家继续看演示。请一位同学朗读。 狐狸三次说的话及乌鸦的三次反应。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有内容,大家说说怎样学习才有趣。 学生提出多种学习方法。教师归纳:先读书,后表演,再质疑。

三、通读

分小组自由读,充分熟悉课文内容 打开书,分小组自由读课文第4—8自然段,读流利为止。

四、分小组议读

小组边读边评,了解课文内容。

五、各小组分角色朗读

师:请小评论员评论一下,他们谁得最像狐狸和乌鸦? 请评选出的优秀者带大家读相应的课文段落。

六、说课文意思

师:回顾一下我们读书的过程,读完了这几段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

七、表演,创造性地表达课文内容

1、同学们通过自己读书,已经初步懂得了课文内容,可以表演了吗?怎样演呢?请小组讨论,讨论好了就开始表演。 学生在组内自由组合,练习表演。

2、谁准备好了可以上台来给我们大家表演。 请几组小演员上台扮狐狸和乌鸦进行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课堂练习

一、朗读课文,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二、质疑,引出寓意

1、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狐狸先生”和“乌鸦小姐”吗?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狐狸先生: 你为什么要用那么亲热的语气问候乌鸦? 你为什么要问候乌鸦的孩子? 乌鸦的羽毛并不漂亮,嗓子也并不好,可你为什么还要夸她? 乌鸦小姐: 为什么你第一次不作声? 为什么第二次看了狐狸一眼,还是不作声? 为什么第三次那么得意,唱起歌来? 由狐狸和乌鸦的扮演者回答以上问题。

2、同学们,从他们的回答中,你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从狐狸和乌鸦的话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总结

这篇课文虽然短小,却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把这样的故事叫寓言故事。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一本有名的寓言—《伊索寓言》,课后请同学们找来读一读。

四、复习生字

1、用生字卡片齐读、指名读。

2、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 差:半包围结构,注意下面是“工”,不是“土”。 张:左右结构,左右大致各占一半位置。注意笔画笔顺,“弓”的第三笔是“竖折折钩”,“长”的第一笔是“撇”。 肉:笔顺是丨、冂、内、肉,共6画。注意两个“人”的第二笔都是点。 叼: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撇”。 雀:下面部分是4横,不要少写一横。 (2)学生练写,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教师巡视指导,课堂订正。

六、做游戏

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好吗?假如像乌鸦妈妈,你会对你的宝宝说些什么呢? 学生扮乌鸦妈妈劝诫孩子。

七、小结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内容

《论语》十二章

年级学科

七年级语文

教学课时

共3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要求能疏通文意,明确本文的主要内容。

2.记住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3.知道《论语》的基本情况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学重点

记住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教学难点

记住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教学准备

搜集孔子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从 前有位老师,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他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他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他的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孩子,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你能猜出故事 中的老师是谁吗?

二、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教育方面,他首创私 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 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论语》:儒家经典 著作,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三、初读文章,明确字音

1、论( )语 2、不亦说( )乎

3、人不知而不愠( ) 4、三省( )吾身

5、传( )不习乎 6、学而不思则罔( )

7、思而不学则殆( ) 8、一箪( )食

9、曲肱( )而枕之 10、博学而笃( )志

四、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节奏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2、曾子曰:吾 /日三省 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 /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五、布置作业

结合课 后注释,试着翻译文章。

介绍作者及《论语》

生介绍,师补充。

本课时讲解

1—4句的停顿、字音、字义及翻译。

多鼓励学生发言,自我疏通句意。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学生尝试背诵。

板书设计

《论语》十二章

孔子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教学反思

带动课堂气氛

备课组长审核签字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情境教学的优化,就是要求教师有目的地选取、创设情境,设计教学的最佳方案,从而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收到最佳效果。所谓“优化”,就是效果要高,耗费要低(包括教师准备时间,以及制作所需材料)。教师应根据年级、教材及自身素质等条件,优选创设情境、运用情境的教学方案。李吉林教《桂林山水》第二段(漓江的“静、清、绿”),设计了三种教学方案:

1、用图画再现情境 。可体现看图学文的'特点,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较难突出,学生可能感受不深。

2、用图画再现情境,并播放音乐渲染情境。图画、音乐配合使用,让学生多种感官感知,效果肯定是好的。但要求所选的曲子,估计费时较多。

3、用图画再现情境,并以学生轻声哼唱已学过的《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调渲染情境,加深体会。轻声哼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可渲染荡舟漓江的情境,边看图边哼唱,学生情绪易激起,而又不必多费时间。

经过分析优选,李吉林选用了第三种。如果教师不擅长音乐,主观感受不深,不易带学生进入这一情境。但教师语言描绘如能引人入胜,则可以取第一方案,将图画和语言描绘结合使用。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在语言品味的过程中,感受到语句背后深刻的人文内涵,能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感受海鸥与老人之间深厚的感情。

【预设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问:你们从这些图片中感受到什么?

2、揭示课题。齐读。

3、这是发生在昆明翠湖的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真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读不懂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交流,课件出示词语:

塑料袋、抑扬顿挫、翻飞盘旋、饼干、撮嘴呼唤、扇动翅膀、乐谱、亲昵说话、肃立不动、歇着、啧啧称赞、白色旋涡。

⑴ 指名读这两组词语,正音:撮、扇、旋涡。

⑵ 读着这两组词语,你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两幅画面?

(老人送海鸥、海鸥送别老人。)

⑶ 两个场景中,让你意想不到的是哪个?

三、 再读课文,读出海鸥对老人震撼的爱

1、快速默读课文,划出海鸥的举动让你意想不到的句子。

2、交流:

⑴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⑵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⑶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⑷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师:假如当时你就站在翠湖边,看到这样的情形,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海鸥为什么要这样伤心,究竟老人为海鸥做过什么,他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

四、品味重点句,感悟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1、师: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在文中标出。

2、交流:

⑴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这位同学划的是老人喂海鸥的片断,从这个片断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熟悉、亲密,只要老人撮嘴呼唤,海鸥就会应声而来。

指导读一二两句。(男女生对读,齐读。)

师:老人的呼唤是一呼百应,联系上下文,老人的呼唤和一般人有什么不同?

⑵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生: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老人与海鸥很熟悉,还给每只海鸥取了名字。

师:在老人的心中,海鸥就像他自己的──

生:子女;每一只海鸥都有自己的──

生:名字。还有谁再读这句话,读出你的体会。

指名读。

师:这哪是在叫啊,这分明是在呼唤,这分明是一首歌。在这首歌里你听出了什么?

生:喜爱、亲密……

指导读。

⑶ 再往下读,你还读出了什么不同?

生:放食物的方法也不同。他是顺着栏杆边走边放,不是像一般的人一样随便扔。

师:那就把老人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这句话想像成一幅活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也就是说老人快,海鸥就快,老人慢,海鸥就慢。我想问问,老人为什么时快时慢呢?老人什么时候会快?什么时候又会慢呢?

生:海鸥多的时候,老人就快。

生:海鸥吃得快的时候,老人就快。

师:什么时候又会慢呢?

生:海鸥吃得有些饱的时候就慢。

师:多有意思啊!表面上看是海鸥依着老人的节奏在起起落落,而事实上是老人依着海鸥的节奏在边走边放。谁来读读这句话?

指导朗读。

3、在这有声有色的乐谱中,你听到了什么?假如你就是老人,你会说什么?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海鸥,你又会说什么?请选择其中一个角色写几句话。

4、老人与海鸥怎么能这么亲密无间这么其乐融融呢?你能从文中找出句子来吗?

生找──反馈: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师:十多年的冬天,几千个日子,几万里路程啊,老人与海鸥就是这样相依相伴。在老人心里,海鸥就像是他的──

生:儿女;在海鸥的心里,老人就是他的──

生:父亲。老人和海鸥就像一家人。

五、内化感受,运用语言

1、师配乐叙述: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十多年了,从没间断过,可是有一天老人没来,第二天还是没来,直到第三天,老人才步履蹒跚地来了,坐到地上,弓着身子看海鸥,想不到这一看就成了诀别。老人死后,朋友在翠湖边为他立了一块墓,朋友们都赶来送行了,海鸥──这群老人特殊的儿女也来了。

2、齐读海鸥表现的句子。

3、如果你就是白色旋涡中的一只海鸥,你会鸣叫什么?

4、师:千言万语道不尽海鸥心中的悲伤和不舍,在海鸥的心中,一定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善良而可敬的父亲。

【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鸥

老人喂海鸥

亲人

海鸥送别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