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校园

《老王》教学设计最新版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2.02W

每一个时代铸就不一样的经典人物和英雄,那么在你们的心目中谁才是你的英雄呢?以下是《老王》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老王》教学设计最新版

《老王》是当代文学家杨绛于1984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这篇文章后被选入多种版本的教材。《老王》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二、设计思想:

【教学指导思想】我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对文章语言的品味、积累、感悟和运用。同时,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设计理念】本着新课标的精神,让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加强合作学习,开展探究性学习。

【教材分析】本文是我国著名女作家杨绛写的一篇描写不为人们所关注的劳动人民的文章,作者以其细腻的文笔,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忠厚老实善良的不幸者形象。同时,在文中作者也向我们表达了她对于老王的愧怍之情,唤起了读者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为经过挑选的实验班学生,课外阅读面广,很善于观察生活,语言表达能力强,尤其对于文本的分析能力强,思维敏捷,平时上课就喜欢对于文本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去。而且作为班主任,我曾经带领学生进行过多次关注社会小人物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对于这一群体并不陌生,但是,由于他们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比较陌生,让他们了解作者对于的不幸的定位,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三、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从朴素的语言中体会深沉的感情,领悟深刻的思想。

(3)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四、教学重点:

1、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2、学会善待他人。

  五、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六、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教师收集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关注弱势群体的图片以及献爱心的短片。

  七、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阶段让学生观赏《让世界充满爱》flash的片断。进行情感渲染)

  (一)引入课文,感知身边人物:

(教师说明:此环节是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出示修鞋匠、拾荒者、三轮车夫的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浮现在你脑海里的第一个词语是什么?(板书:贫穷、辛酸、邋遢、朴素……)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与他们相遇,你关注过他们吗?(让学生简要地说说自己的经历与感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家杨绛去看一看发生在她和普通三轮车夫老王之间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走近文中人物:

1、介绍作者和钱钟书。

2、谈谈自己对老王的印象,你能用两个词语来概括老王的一生吗?(提示:生活、为人两个方面)

3、我们一家人是如何对待老王的?(此环节是考察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与概括能力)

①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②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③三轮车改装后关心老王的生活。

④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⑤女儿也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

4、作者是带着怎样的情感写下这篇文章的?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愧怍:惭愧)

  (三)探究质疑,走进文中人物:

(教师说明:此环节为教学重点与难点)

1、师:好文不厌百回读,每读一回我们应该有不同的体会和更多的感受,著名戏剧家夏衍先生读鲁迅的《阿Q正传》时曾说:“第一遍读完,我大笑;第二遍读完,我沉默了;第三遍读完,我哽咽了。”下面,就请同学门再读课文,把那些最感动你的情节、给你印象最深的片段有感情地自由地朗读出来,想一想,你选读的内容为什么拨动你的心弦?(媒体展示:四人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质疑)

找一找:你最感动或印象最深的片段。

读一读:你认为富有感情的片段或语句。

评一评:你认为语言运用精妙的地方。

说一说:你对文章有疑惑的.问题。

(教师说明: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合作地进行文本的探究,对于这样一篇充满感情的散文,朗读是必须的,只有从朗读中才能感受到杨绛对于老王这个社会地层小人物的愧怍之情。同时,杨绛的文章语言上是独特的,淡雅的,文中有很多语句是很值得品读的,所以安排了让学生自己找出文中的佳句进行品析。新课标同时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深入探究,基于这一点,我让学生对于他们在读书过程中的疑问进行全班探讨,同学之间互相解答,这样,不仅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而且他们智慧的火花也在大胆的质疑中得到体现。)

2、作者为什么能够那么关心老王?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样的精神才能象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平等、互爱……) (教师说明:此环节是对于文章主旨的总结,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四)拓展延伸,寻找身边人物: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都会有穷苦人、弱者,在你的生活经历当中,有没有像文中的“老王”那样的人呢?说说他们的故事吧。

结合班级同学去中山肿瘤医院做义工时的经历与学生共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感受。

结语: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说过:“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作为现代生活中的幸运者,我们对待象老王这样的不幸的人,应该怎样去做呢?杨绛告诉我们:责任与爱心。请记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即便是一句话,即便是一个眼神,都能让世界美丽起来!

  (五)聚沙成塔,记录身边人物:

课后对于学生的创作做一尝试,让学生把他们和身边的“老王”的故事写下来,把其中的好的作品编辑成册,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全班中交流,使写得出色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展示机会,使写作方面还欠佳的学生得到学习和提高。

附加:作者简介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 钱钟书夫人,本名 杨季康,祖籍为江苏无锡,出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 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1935——1938年与丈夫钱钟书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1953年,任 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剧本《弄假成真》,《称心如意》、《风絮》等,翻译了《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西班牙著名流浪汉小说《 小癞子》、法国勒萨日的长篇小说《 吉尔·布拉斯》等。